岩石手标本描述

更新时间:2023-11-28 15: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描述沉积岩的次序

1)颜色

2)层厚:页/薄/中/厚/块状层 3)岩性:

砂岩(石英/长石/岩屑砂岩;粒径;结构成熟度) 砾岩(单成分/复成分;粒径;结构成熟度,支撑性质) 碳酸盐岩(泥晶/颗粒,粉/细/中/粗晶) 4)沉积构造

5)沉积体宏观形态、沉积序列 6)化石、遗迹化石

7)其它内含物(黄铁矿、赤铁矿、膏盐盐、碳屑、海绿 石、粘土矿物类型)

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是砾岩, 0.05~2毫米是砂岩,0.005~0.05毫米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辩,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按砂岩的粒径又可定出粗砂岩(0.5~2毫米)中砂岩(0.25~0.5毫米)和细砂岩(0.05~0.25)

毫米)。

砾岩

按砾石大小分类

1.细砾岩:砾石直径2~10mm;

2.中砾岩: 10~100mm(1~10cm); 3.粗砾岩: 100~1000mm(1~10dm); 4.巨砾岩: >1m。 按砾石圆度的分类

1.砾岩:圆状和次圆状砾石含量大于50%; 2.角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大于50%。 (四)颜色

多样,常带继承色,但易遭受氧化,呈红色。 砾石——继承色 填隙物——自生色 构造特征

大型斜层理和递变层理,有时不易识别。 块状层理 叠瓦状构造

成分——最能反映母岩性质 碎屑组分以岩屑为主。

杂基通常为细粒的砂、粉砂和粘土物质。 胶结物常是方解石、二氧化硅、氢氧化铁等。 砾岩---描述方法 (一)标本描述 1。颜色

2。结构、构造

砾石的粒度,形态(圆度、球度、形状)、表面特征以及排列方式。描述时要抓总的特征,如一般大小,最大与最小的砾石直径,分选性,磨圆度,球度,形状。砾石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有无擦痕。砾石排列有无一定方向,如有在野外必须测量。 3。砾石成分

砾石多为岩石碎屑,由白色石英集合体构成者为石英岩、石英砂岩或脉石英,黑色、灰色及红色小刀刻不动者为燧石或碧玉,具鲜艳的颜色(如灰绿、紫红、粉虹、黄白等)且致密坚硬的隐品质岩石为凝灰岩,含斑晶者为喷出岩;土状,硬度小,或具层理者为泥质岩;硬度小,遇盐酸起泡者为石灰岩,不起泡者为白云岩,具丝娟光泽和片理者为千枚岩或片岩;此外,也可有侵入岩碎屑,等等。

还应指出砾石的含量。如为单成分砾岩,还需指出砾石的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指出各种砾石占全部砾石的含量,估计有固难时,可用多、少、极少表示。 4。填隙物

胶结物和基质的成分、含量,胶结的坚固程度及胶结类型。 5岩石定名

定名应反映出颜色、填隙物,成分和粒度等,如灰白色钙质胶结石英细砾岩。岩石成因定名只有结合产状才可靠。

标本描述举例

岩石呈浅灰色,砾石大小不一,平均粒径10~15mm(约占70%),最大可达20mm,小者仅2mm,分选中等。砾石圆度多呈次棱角-次圆状,球度值约在0。6左右,形状为椭球体。砾石表面磨光度一般,其中硅质岩砾石表面光滑。局部地方可见到不明显的定向排列。整个岩石属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砾石约占80%,成分以白云岩和灰岩为主,此外,尚有硅质岩、变质岩及少量喷出岩。白云者砾石多呈灰白色,硬度小。粉末遇酸起泡微弱,有的具硅质条带。灰岩砾石多为深灰色,硬度小,遇酸强烈起泡。硅质岩砾石致密坚硬,主要为燧石,灰色到灰黑色,有少量灰白色石英岩及棕扛色碧玉。喷出岩砾石—般较小,呈灰色和紫红色,可能为安山岩。 填隙物约占20%,其中主要为胶结物,胶结物为浅灰色,遇酸强烈起泡,可知含

钙质较多。基质为浅绿~浅灰色,由细小的岩石碎屑、矿物碎屑和绿泥石粘土组成,胶结致密,胶结类型属基底式。 2.岩石定名

浅灰色钙质胶结复成分砾岩

砂岩

砂岩----描述方法 (一)标本描述 1.颜色 2.结构

碎屑颗粒大小,指出粗、中、细即可,大小不均匀者应指出最大、最小和一般粒度及各粒度含量百分数,圆度可用放大镜初步确定。 3.碎屑颗粒成分

为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其次还有云母和极少量重矿物,其中石英无色透明,具油脂光泽和贝壳状断口,长石为肉红色或灰白色,具玻璃光泽和解理,表面易风化为土状物,云母为片状,具珍珠光泽。标本上观察矿物成分必须借助放大镜。各碎屑颗粒的含量只能大致估计。 4.填隙物

包括胶结物和基质的成分含量,胶结坚固程度等。

5.生物化石 6.沉积构造: 层理、层面构造等。 7.次生变化

肉眼可见的次生变化,如铁质氧化形成的次生颜色,长石风化为粘土矿物,海绿石风化成褐铁矿等。

粉砂岩

图1 粉砂岩类的主要特征及描述要点

粘土岩

粘土岩的结构

– 1. 根据颗粒的相对含量划分

? 1) 粘土结构/泥质结构 粘土>90%。

? 2) 含粉砂粘土结构 粘土>75%,粉砂10~25%; ? 3) 粉砂质粘土结构 粘土=75~50%,粉砂25~50%

– 2. 按粘土矿物的结晶程度和晶体形态划分

– 1) 非晶质结构

– 2) 隐晶质结构★★★ – 3) 显微晶质结构 – 4) 粗晶结构

粘土岩宏观构造

? 无波痕

? 暴露成因构造

? 水平层理小于1cm者称页理。小于1mm者为纹理 ? 生物扰动构造、生物遗迹

? 同生变形构造泥火山、水下滑动等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最常见的是碳酸盐岩主要是灰岩灰岩灰岩和白云岩白云岩白云岩),其次是硅质岩。 砾屑灰岩砾屑灰岩((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灰岩))

描述举例:灰绿色略带灰红色,颜色分布不均匀,砾屑

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几乎为方解石,含微量的铁质;砾屑圆度好,断面呈长椭 圆形,似竹叶状,大小不一,表面被氧化铁包围;砾石为泥晶灰岩,含少量砂屑,其 成份也为泥晶灰岩,充填于砾屑之间;填隙物主要为泥晶基质;颗粒支撑,孔隙式胶 结。

硅质条带状灰岩

硅质条带状灰岩描述举例:灰色,隐晶-粉晶结构,条带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浅灰的粉晶石灰岩(约占岩石70%)和暗灰色的硅质条带(约占岩石

30%)组成。石灰岩由粉晶方解石组成,加盐酸剧烈起泡,断口略粗糙不平;硅质条带由燧石组成,致密,

硬度>小刀。 泥晶白云岩 泥晶白云岩描述举例:暗灰色,隐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致密,断口呈贝壳状,加盐酸微弱起泡,岩石主要有泥晶白云岩组成。

硅质岩 硅质岩描述举例:灰白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致密坚硬,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含量>90%;断口平坦,边缘锋利。

泥灰岩与泥质灰岩都含有泥质成分

泥质灰岩:泥质成分(粘土矿物)在25%-50%,灰岩在75%-50%以上;

泥灰岩:泥质和灰岩成分都没达到50%,成分比例相差不大; 就泥质含量来说,泥质灰岩较泥灰岩少些! 这一点在野外不容易区别! 但是二者的结构不同:

泥灰岩是介于粘土岩与碳酸盐岩之间的过渡类型沉积岩,呈泥晶结构,滴稀盐酸反应微弱甚至看不到反应;

泥质灰岩更接近灰岩,可以呈现微晶、细晶结构, 其遇稀盐酸起泡,而且留有泥质痕迹,手捏成粉末状 1、矿物成分

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此外还有自生的硅质矿物(玉髓或自生石英)、

海绿石、石膏、黄铁矿(可氧化成褐铁矿)和陆源碎屑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w1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