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

更新时间:2023-07-22 13: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要求】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相关计算. 【主干知识】

探究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及计算

1.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题的两个关键是: (1)要理清知识线索

(2)要明确解题的方法思路

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的变化情况。 2.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1)基本方法——得失电子守恒法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求解,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2)特殊题型

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无损耗,可直接根据起始物

和最终产物得失电子相等,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的守恒关系,迅速求解。例如:

,则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H2O2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忽略

HNO参加反应的过程。

3

1

2++-

例1 在浓盐酸中HAsO与Sn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2HAsO+6H+18Cl

332332-==2As+3SnCl6+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每生成1 mol 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④M为OH- ⑤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点评】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是解决氧化还原反应所有题目的基础,而找变价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分析的关键。

变式题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杀菌剂。可采用氯酸钠(NaClO)与浓盐酸反应的方法制备,此法的缺点主要是在得到二氧化氯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氯

3

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中Cl的化合价为-1

B.制备二氧化氯的反应中,NaClO3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 C.二氧化氯是NaClO3的还原产物

D.生成标准状况下的22.4 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1 mol

例2 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 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 mL 0.5 mol〃L-1KNO

3

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FeSO+____KNO+

43

____HSO===____KSO+____Fe(SO)+____NO+____H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

2424243xy2正确的是( )

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

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

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化学计量数是:8、2、5、1、4、1、5

【点评】 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本定律,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在化学反应中,守恒包括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任何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应遵守电荷或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即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相等;原子守恒(或称质量守恒),也就是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总数一定等于得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数目保持守恒。守恒法是解答化学计算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变式题 某含铬(Cr2O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 B.处理废水中的Cr2O的物质的量为nx/2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在FeO〃FeCrO中,3x=y

2--

yx3

探究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可从“热>冷”(温度)、“浓>稀”(浓度)、“易>难”(反应条件、剧烈程度),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电池原理、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等角度判断;还要学会从化学反应方向的角度判断“剂>物”(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特别注意](1)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HClO的氧化性强于HClO4,稀硫酸无强氧化性。

(2)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是相对的,如HO与MnO4-反应作还原剂,与I-、Fe2+、S2-、SO32-2

2

反应作氧化剂。

(3)反应环境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NO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而ClO无论在酸性、中性、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有强氧化性。

(4)利用原电池正、负极判断金属的还原性时,要注意Al和Fe的特殊性。如Mg、Al、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Mg作正极、Al作负极;Al或Fe、Cu、浓硝酸形成的原电池中,Al或铁为正极、Cu为负极。

2.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1)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2)价态与表现性质规律: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性质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如:2FeCl3+Cu==2FeCl+CuCl,氧化性:Fe

2

2

3+

>Cu

2+

,还原性:Cu>Fe

2+

(4)反应先后规律:如把Cl通入FeBr溶液中,由于还原性Fe>Br,当通入少量Cl时,

222

2+2+-

根据先后规律,Cl首先将Fe氧化;但Cl足量时,就可将Fe、Br一并氧化。

22

(5)价态归中规律: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高价态的元素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元素化合价升高,但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不能相交。如KClO+6HCl==KCl+3Cl↑+3HO,氯酸

322

钾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而非-1价,作还原剂的HCl是5 mol,而不是6 mol。利用此规律可根据化合价判断混合体系中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如某一混合体系有NO、FeSO、Fe(NO)、HNO和Fe(SO),则氧化剂为HNO,氧化产物为Fe(NO)

24333243333

和Fe2(SO4)3;还原剂为FeSO4,还原产物为N2O。

(6)邻位价态规律: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其价态一般先变为邻位价态。如Cl-一般被氧化成Cl2,而不是更高价态的氯元素;S2-一般被氧化成S单质,而S单质一般被氧化成SO2。但

------

ClO、ClO3作氧化剂时,一般被还原成Cl,而不是Cl2(ClO、ClO3与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l除外)。

2

(7)歧化原则: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一般有:中间价态物质可以在碱液中歧化,而歧化产物又可以在酸液中发生归中反应:3S+6OH-==2S2-+SO32-+3H2O,2S2-+SO32-+6H+=3S↓+3H2O。

记忆口诀:“高氧低还中两性,归中靠拢不交叉;歧化反应价升降,相邻价态不反应。”

例3 根据下表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3

2+

A.表中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是FeCl3 B.氧化性强弱比较:KMnO4>Fe

3+

>Cl2>Fe

2+

C.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表中③还原产物是KCl

【点评】 在可能发生多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按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反应规律”分析问题,能优化思维过程,形成有序、条理的解题思路。

变式题1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变式题2 已知:还原性HSO3

->I-

,氧化性IO3

3+

+2I===2Fe

-2+

+I2

>I2。在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

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3-1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溶液中n(I-)∶n(I2)=1∶1时,加入的n(KIO3)=9/8mol B.a点时剩余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C.b点时的还原产物可能是I

2

D.反应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均为SO3

【练习】1.在2KI+O3+H2O==2KOH+O2+I2的反应中,当有

2 mol的KI被氧化时,被还原的氧原子为( )

A.1 mol B. 1/2mol C.2/3 mol D. 1/3mol 2.已知物质K2E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一种高效绿色氧化剂,可用于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中的M、E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M和E相比,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KEO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_______(填字母)。

242+

A.Fe B.S2- C.SO2- D.Cl-

3

(3)写出X与稀硫酸和H2O2混合液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Z―→K2EO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 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p9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