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试论如何上好语言课

更新时间:2023-12-22 12: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如何上好语言课

工商学院外语系副主任 汪顺强

1 引言

教学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职业。教师主要通过以教学言语为途径的课堂交际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课堂交际模式的形成和维持是教师有效控制课堂和学生认知的有机统一。不乏这样的例子:由于不负责任的以及不和谐的教学言语,致使学生厌学、敌视教师、逃学甚至走极端,何谈教学效果?类似事件常常毁了学生的前程,也使教师身败名裂。孔子说:“一言以兴邦” “一言亦可丧邦”。语言教师,不论教本族语还是第二语言或者外语,通过教学言语教授语言,更应懂得 “教师的一言可能成就一个学生的光辉前程,也可能毁了一个学生的大好前程”绝不是危言耸听。

2 一名优秀的语言教师所应具有的素养

2.1 要使自己的语言课有趣

趣味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教师首先应有高尚的情操,具有慎独及内省的欲望;同时,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惟其如此,才能保障她的课有趣”。第二,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教师才能在语言教学中投入感情,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比较积极的个性有:坦诚、同情心、友好、乐于助人、民主、公正、谦虚、宽宏、开朗、幽默、耐心、容忍、亲切及尊重他人等等。第三,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不仅局限于所教学科还应熟悉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同时不断提高语言水平及语言能力,根据Halliday的观点,教育的失败常常是语言的失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书育人和教学科研能力。第四,教师应是积极意义上的娱乐者,当然排除低级趣味。学生喜欢娱乐,也喜欢被娱乐;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但要把握好娱乐与教学之间的平衡,使其形成良性互动。为此,语言教师要保持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2.2 语言教师要保持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尽管教师的个性特征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重要的作用,保持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也不可忽视。这里说的和谐至少包括以下因素:仁爱、礼貌、维护师生双方的面子、尽量使课堂言语交际愉快并使师生了与交际、要有跨文化意识、容忍并尊重差异尤其是文化差异。

以下是保持这种和谐关系的点滴体会:第一,教师要平易近人,坚持以人为本,这样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课程学习不能顺利进行时,才好向老师求助,为此,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亲合力、善于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与学业困难。第二,教师要善于控制好说话过多的学生,同时激发说话过少的学生;比如教师可特意提问不好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以培养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第三,教师要善于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巧妙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机对特定的学生进行恰当的纠正。为此,教师要善于帮助而不是呵斥学生。学会管理学生并有效地控制好吵闹的班级是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第四,教师要善于记住学生的名字。根据成功学创始人卡耐基的完美交际十大法则之一:人们一般都十分关注自己的名字,尽量使其响亮,任何人都对自己的名字感兴趣;能够记住并说出一个人的名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他的赞美;否则人们就会认为你对他不感兴趣或有意疏远。语言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还须具有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完善自己。

2.3 语言教师应终生好学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语言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语言,所话说,要交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现在看来,这一桶水还应该是一桶活水。语言教师要通过终生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更新教学理念,丰富语言及其它相关知识,尤其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各方的能力,尤其交际能力,如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会话能力和策略能力。

在提倡终生学习的今天,终生学习的理念尤为重要,且看古人怎么说。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愈;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用现代汉语解释为: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爱耍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爱讲信用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而自己受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出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不羁。

3 语言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最好的课是怎样的?俗话说,教学有方,但无定方。语言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口语法和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整体教学法、立体式教学法、四位一体教学法等等。但无论那一种方法,若呆板地执行其教条,都将会碰壁。

课堂上如果学生不知道干什么,即使最好的活动也是浪费时间。为此,教师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简明,且具有逻辑性。教师讲授之前要自问:我要传授的重要信息是什么?如果学生成功的完成了活动项目,他们会学到什么?他们最先需要的知识是什么?然后是什么?另一方面,当教师上课时要经常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授的内容,这一点可通过让学生解释或向其他同学展示所教授的内容。

成功的教学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学生厌倦。这往往是由教师过多的死板的预先安排的内容,而又缺乏灵活性所导致的。学生根据以前的课就可断定下一步要干什么,如果老是这样,学生就会缺乏新奇感。所以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比如,教师如果习惯于穿便装,不妨哪一天换上西装;如果习惯于坐着,不妨站一站;如果总是大声有激情,不妨偶尔平静下来,慢条斯理。打破一些常规,给课堂增加一些涟漪, 使其充满惊奇与好奇,一次次地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投入。

就每一节课给学生增加一些惊奇与多样性很重要。学生久写必累,久听必怠,久读必惰,久说必乏。教师可在一节课中安排侧重不同技能的任务与话题。然而,多样性并不等同于混乱状态。尽管学生喜欢好奇与多样性,但他们也需要某种程度的预设量:一种安全的框架可依赖。过多的多样性会使教学目标偏离,学生应接不暇,注意力分散不能持久。好的教师能够保持一种预设的安全性与出其不意的多样性之间的一种平衡。

安排包含多样性的课程计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课程进行过程中的灵活性也很重要。教师要保持这样一种平衡:既要关注预期目标的实现,又要对学生所说所做做出反应。 例如教师已安排好让学生准备对话并展示,之后是读课文,做练习。教师允许20分钟对话准备于展示。但后来发现,学生做这项工作要花更多地时间。他们想至少花半个小时用在他们感到有益有趣的展示环节。此时,教师就要决定是否放弃原先的计划而符合学生愿望,还是不顾一切地执行原计划。还有一种情况,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小组可能提前完成,这时教师是让他们等着其他同学完成,还是让其他学生停下来。后一种情况会使其他学生因没有机会展示而感到受挫。

其他情况,如,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了,教师忘了带上必要的资料了,学

生看着计划好的阅读内容说“这个我们以前读过了”。比如只说英语,学生听不懂;专业英语课上教师汉语说得过多,学生感到没有足够的外语输入。好的语言教师同时还应了解多种语言,具有跨文化意识,教师在以所教语言为主的前提下游刃于多种语言和文化之间,能够使多种语言相互促进,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所学语言之美,激发对语言的学习热情。这一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为重要。

4 语言教师应怎样使用教学言语

语言教师主要通过教学言语传授语言知识,并通过语言了解一切必要的信息,语言就像电脑的显示屏。教学言语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它是准备好的规范性与随意性的有机统一的口头语言;它是学究式言语方式与口语式言语方式的有机统一,前者具有规范、优雅、逻辑性及理论性,后者具有亲切、逼真和易懂等特点;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前者是由所教语言内在的科学性及教学言语的要求(清晰、准确、逻辑性及符合语法规则等),后者体现在教学言语的特征(形象、生动、乐感等)。为此,在教学中应努力避免诸如胆怯、焦虑与愤怒、职业倦怠等不良心态,努力营造理想的心态如:情绪放松、自信、以及必要的忘我等等。教师的言语应适合学生的特点,比如对低年级学生,教师需要能够像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多用些夸张的语调,少用结构复杂的语句,并保持足够目光接触,所有这些都应是无意识的,自然的。

尽管师生并不总像父母与孩子,但教师要下意识地使自己的言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言语要与学生产生共鸣,同感,同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如,手势,表情,哑语等。另外,语言教师应充分利用表扬和鼓励这一法宝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数情况下,同时也是必要的时候, 教师要多表扬学生,大可不必每错必纠,甚至讽刺挖苦。

另外, 语言教师应尽量减少教师说话时间(Teacher Talking Time)(TTT)而增加学生说话时间(STT)(Student Talking Time)。好的TTT要包括这些有益的特质:如果教师知道怎样给学生说话使其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那么学生就有机会听懂略高于他们所产出语言的水平的语言内容。这种“理解性的输入”——学生在一种放松的无畏惧的方式中获得可理解的语言知识,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教师的“理解性输入”过多或过少甚至教师不愿意说话,都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受到损伤,学习效率下降。语言教师善于把握TTT与STT的合理分配,保持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5 好学生的特点

语言教师要上好语言课, 还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 也就是要有好学生, 那么好学生的特点有哪些呢? 在课堂上,似乎有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主要是由于他们学习更投入。一般来说,好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5.1 愿意听讲并善于吸收

好学生不是只关注而是具有一种急切的学习热情,愿意听并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全身心的吸收所使用的英语。

5.2 愿意试验并勇于冒险

许多好学生不怕“尝试”。他们乐于冒险,试验并探索事情的原委。当然,不是所有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是性格外向的,但是使用所学语言的热情(出声或默默记忆)是很重要的因素。

5.3 愿意提问

尽管有的教师对老是问难以回答的抑或离题的问题的学生感到生气,但这种追根究源的探索精神则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的必备素质。好老师不断地要求学生问他们不懂得问题。同时,好学生也知道在恰当的时候问恰当的问题。

5.4 愿意思考学习方法

好学生无论上课还是自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技巧。他们总是思考学习的最好的方法:如怎样写的最好,怎样读课文(是慢读,细嚼慢咽,还是快读,了解大意),怎样写作并反复修改。

5.5 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指正

如果批评对他们有帮助,好学生是愿意接受批评的。他们愿意得到老师的评价并按要求去做。但这只限于来自老师的建设性批评而不是一味地谴责他们的过失。教师的反馈包括当学生表现好时的赞扬以及当他们不那么成功时给他们提供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能力。教师还要判断学生对接受批评的反应以做出相应的举动。 如果以上是好学生所具有的品质,那么教师责无旁贷地要创建一种气氛以展示对学生试验及提问的欢迎。教师可以花些时间和学生探讨怎样学习,为他们指出最好的学习方法。

6 结语

好的语言教师具有使自己的课足够有趣的能力,充分展示他的个性;有重视学生的欲望,对学生一视同仁,和学生保持长期和谐的关系。设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实现教学目的,使教学相长,教与学形成和谐的统一。为此,教师传授的语言知识要让学生可理解,传授要清晰,步骤设计巧妙。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在一种安全稳妥的框架下具有多样性。要保持一种预设性与突变性的平衡,同时不失单调与混乱。教师在执行预设的计划的同时,要有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灵活性。同时,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这样才能使师生良性互动,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语言教师不仅要关心通常意义上的教学三要素: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和教材(这只是语言教学的内圈,即小环境),还应关注决定该要素内涵和互动关系的外圈,即社会环境,因为它对语言教学的三大内在要素有着种种限制,同时也提供了种种条件。因此语言教师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尤其文化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语言教学的大环境,给语言教学创造更加有利的内外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l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