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

更新时间:2023-12-25 19: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

作者:颜晓清,刘 侠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0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实施。结论:加强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个人防护意识切实做到标准预防,才能减少危害,促进护理安全。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标准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083-02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全院临床科室使用过的器械、管道等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都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在清洗过程中容易引起针刺伤,在配制消毒剂时浓度高、剂量大,极易通过吸入皮肤接触而产生危害。

1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 1.1物理性因素

1.1.1针刺伤在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中,发生锐器伤约占74.5%,患者药液、体液(血液、尿液、胸水)约占6.7%[1]。美国医学会对针刺伤与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生的危险性调查,认为两者相关性较大,特别是HBV传染性更强。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另外,针刺伤还可传染一些其他疾病,如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2]。

1.1.2烫伤供应室现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每天与132℃高温蒸汽接触,烫伤现象时有发生。常见于高压灭菌完毕,取物时皮肤触到压力锅内壁导致烫伤。 1.2生物性因素

在回收、清点、清洗污染物品时,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致病微生物通过受损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从而感染上乙型、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1.3化学性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tc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