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因考试失误引起焦虑情绪的案例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16 21: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一例由考试失误引起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例由考试失误引起焦虑情绪的

心理咨询报告

摘要:本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成功咨询的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即将高考的白某因几次模拟考试失误,而担心高考时也出现同类问题出现,造成的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咨询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真正的认识自我,形成合理的信念,经过六次咨询,大大减轻了焦虑程度,取得了很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 严重心理问题 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材料:

1.人口学资料:白某,女,18岁,高中三年级的学生。

2.个人成长史:白某,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哺乳期没服用特殊药物,4岁上幼儿园,7岁上小学,13岁上初中,17岁上高中,身体健康。父母均为高中教师,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父母双方家庭无精神病史。父母对其学习要求严格,本人也很上进,在校成绩一直很优秀;

3.精神状况:自信心大受打击,紧张焦虑,失眠,性格偏内向,但和同学关系很融洽。

4.身体状况:身高1.65米,体态正常,无家族精神病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父母身体均健康。最近3个月来,睡眠不正常,食欲下降,总是感觉疲劳,脸色憔悴。

5.心理测试结果分析:(SCL-90)各分子如下:躯体化2.2 强迫症状1.8 人际关系1.9 抑郁2.8 焦虑3.2 敌对1.7 恐怖1.7 精神病性症状1.6 其他2.0 总分173 阳性项目数46,

6、社会功能情况: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接连3次模拟中,一次不如一次。学习成绩下降。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

主诉:3个月以来因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失误而感到焦虑不安、失眠,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2

个人陈述:我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对我要求很严,对我的学习成绩更是看重,不准我有一点失误,母亲总拿更好的学生的成绩和我比,所以我一直努力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就是在3个月前的模拟考试中,出现重大的失误,名次由40多名一下子排到了全校的158名,而且,在接连3次模拟中,一次不如一次。母亲狠狠的批评了我一顿,我一想也是啊, 马上要高考了,怎么还能出现这样的失误呢,要是到高考的时候再出现这样的事那可就惨了,所以一直以来心情焦虑紧张,注意力很难集中,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这样下去我一定考不上大学,我的理想也不能实现了,也对不起父母、老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期望啊,,所以我很苦恼,为此来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

白某衣着整齐,身体和智力发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比较腼腆,情绪低落,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逻辑思思维正常,言行一致,自知力完整,能主动求医,但谈到要面对高考时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

四、评估与诊断

(一)对该求助者心理状态评估:

根据对求助者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智力水平正常;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对自己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助;但个性偏内向、敏感,情绪不稳定。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上存在错误的观念;心情压抑;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畴。

初步诊断:心理问题。 1、诊断依据:

(1)该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症状,具体情况需进一步了解,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就医,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3)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属于常形,与现实处境相符。可排除神经症。

3

(4)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为,焦虑,紧张,易怒,人际关系敏感伴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等。根据病程标准,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为3个月,痛苦情绪已经出现泛化及回避,对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根据以上的依据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5)心理测量支持本诊断 2、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对自己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想、幻觉、逻辑思维混乱等精神病症状,可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神经证”,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因就业压力现实因素引起的焦虑症状,属于常形冲突。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 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但程度不严重,且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低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4)与一般心理问题鉴别:白某的心理问题反应比较强烈,并有已泛化到对高考事件的焦虑,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一般的心理问题反应并不严重,也没有泛化,对社会功能影响小,病程持续不超过2个月,因此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二)病因分析

1、生物因素:不明显,求助者为女性,正值青年的早期,对决定未来命运的高考非常看重.

2、社会因素:父母重视她的学习成绩,对她的期望值高,不能得到

4

父母的理解和正确的指导.

3、认知因素:①存在认知错误:对自己考试成绩有绝对化的要求,害怕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而无脸面对父母,老师和同学.由于考试失误,对自己在认知方面产生负面的影响,不能加以客观的评估. ②且性格比较内向,个性追求完美. ③在行为上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高考前的焦虑不知如何应对. 五、咨询目标

根据有效咨询目标的七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与李某共同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初步确定:

1、 近期目标:(具体目标)

以消除由考试失误造成的焦虑紧张情绪,改善睡眠和进食,在日常的生活中适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降低焦虑水平,以平和心态应对高考,及改善其对高考的不合理信念. 2、长远目标:(最终目标)

通过不断修正求助者的消极信念,纠正求助者错误的认知,确立正确的认知模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压力。促进白某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其人格,增强自信,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

六、咨询方案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则

经督导师的同意,咨询师认为对求助者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较好。 合理情绪疗法的具体方法与操作过程如下: 1)心理诊断阶段 2)领悟阶段 3)修通阶段 4)再教育阶段

咨询原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首创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译为“理性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埃利斯认为:情绪的来源是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w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