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纺织产业对外贸易出口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09 14: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江西省纺织产业对外贸易出口分析 英文题目Jiangxi Province spinning and

weaving industry foreign trade export analysis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

学院:商学院 学 生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 指 导 教 师 江西纺织产业对外贸易出口分析 题目来源: 题目来源:根据自己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题目来源及意义题目自拟。 选题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纺织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江西省纺织行业的发展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纺织产业是江西的重点产业,也是支柱产业,纺织业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的江西经济的发展。纺织产业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这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

论文题目研究领域状况中国纺织产业一直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重量级“拳头产品”,作为纺织行业全球第一生产、出口、消费大国,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量占据全球30%。 近两年以来,我国纺织业受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制裁的影响,以及出口配额机制不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生产成本加大、市场供需失衡等因素影响,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但在新的形式下,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2

内容提要或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2006.09-2006.11查找资料与老师商讨、确定论文题目、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6.11-2007.01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二稿交老师批阅; 第三阶段:2007.01-2007.03 翻译相关英文资料,完成论文三稿; 第四阶段:2007.03-2007.07 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等,定稿打印 主要观点或主要技术指标江西省属于国家重点纺织产业优势区域,纺织产业是江西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力资源以及交通环境造就了江西发展纺织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未来,江西纺织主要以纺织基地发展为主导,南昌、九江、抚州等老牌纺织生产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和发达省市纺织产业的转移项目,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进行产业技术改造,走品牌之路,提升纺织产业竞争力。 3

[1] 杨亚沙.中国纺织服装贸易浅谈[N].中国经济时报,2006-05-25 [2] 郭先登.论纺织古装品牌发展的策略问题[J].江西纺织经济,2006 [3] 亚琼.2007年中国纺织工业运行趋势与对策问题[N].中国贸易报,2007-01-05 [4] 潘慧明.江西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对外贸易实务,2006(1) [5] 龚进礼.2007年度纺织经济形式回顾与分析[J]纺织导报,2006(3) [6] 张宏性.中国纺织服装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06(3) [7] 常亚君.中国纺织产业分析和发展战略,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主要参考文献2005-02-01 [8] 冯小青.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中国纺织报,2008-01-07 [7] 张媛.江西出口纺织概况,江西青年出版社,2007-08 [8] 危柏云.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式研究,青海出版社,2008-01 [9] 张耀.江西出口内参,江西出版社出版,2007-06 [7] 刘达.家用纺织品魅力陈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2 [8] 沈华山.纺织品经营与贸易,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05 [9] 赵新华.中国纺织品出口优势理论,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 [10] 郭娟.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读报内参,2006-04-06 [11] 汪海.江西纺织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政策研究办公室,2008-05 [12] 蒋书正.江西读报内参,江西纺织行业协会,2008-04-05 [13] 中国纺织网,www.texnet.com.cn [14] 江西纺织服装网,http://www.jxtei.gov.cn/ [15] info.china.alibaba.com

4

江西省纺织产业对外贸易出口分析

摘 要

江西省纺织产业在出口贸易中该如何博弈?江西省政府正在建立起预警机制,以政府网站为平台,及时向江西境内的纺织生产企业公布纺织品出口数据和政策信息等,以指导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在生产经营上,通过加快老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得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加大产品研发能力,增强自身升级重点,重点扶持现有品牌,实现品牌产品系统化,多样化。另外政府在帮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并鼓励有实力企业到国外办厂设点,将出台更多资金扶持政策。 【关键词】纺织产业,对外贸易出口,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

5

年都没得到很大的改进,还是以传统纺织技术为主,这就使得我国的纺织产品在科技技术上没得到很大提高,主要还是以数量多,结构简单为主要生产模式。近几年纺织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出口交货值,说明国内消费对纺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稳步提高。而从国内市场看,衣着类产品消费增长势头同样强劲。国内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4%,高于同期全社会商品零售额10.1个百分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同时,即众多商品价格都呈不同程度上涨的同时,纺织品服装价格显得分外“与众不同”,衣着类

【1】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服装价格下降1.0%。

1.2 江西省纺织行业的现状,主要种类及其发展方向

江西省自建国以来纺织行业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于江西有着悠久的纺织文化和地理优势是分不开的,江西的棉产量在全国排在前几位,这就要求江西的纺织产业必须能很好得加以发展以配合。

1.2.1 江西省纺织行业现状

经过资料调研,截至2007年底,江西全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527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48户,民营企业299户,三资产企业196户。2007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8亿元,销售收入228.7亿元,利税总额16亿元,从业人员162571人,分别占全省工业的6.28%、6.89、4.25%和14.6%, 2007年完成纱产30.44万吨,布3.48亿米,服装6.85亿件,化学纤维20.69万吨,其中服装从2004年起开始居全国同行业第七位,是我国的十六个服装主产区之一。2007年我省纺织品服装实际出口9.8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

【2】38.5%,是我省出口产品的第一大主导产品。

1.2.2江西省企业纺织产品主要的种类和未来发展目标

从调研的情况看,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江西省纺织行业内部子行业已基本发展齐全,共有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丝绢纺织业、针织业、服装业、化纤业、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以及纺织制成品九大子行业,以服装业、棉纺织业、针织业、化纤业为主,四大子行业销售收入分别占全行业的38.5%、28.9%、20.23%

【1】【2】

杨亚沙.中国纺织服装贸易浅谈[N].中国经济时报,2006-05-25 汪海.江西纺织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政策研究办公室,2008-05

11

和19.72%。九大子行业中,服装行业发展最为迅速,针织行业发展最具有比较

【3】

优势,棉纺织行业发展最有基础,化纤行业发展比较有特色。

江西省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为突破口,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未来的目标,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196.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20亿元,年增长16%。其中服装行业提高150亿元。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8.7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0亿元,年均增长18%。主要产品产量:棉纱达到30万吨,棉布4亿米,化纤45万吨,服装12亿件。精梳纱比重提高到30%,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重均提高到70%,差别化纤维率提高到40%以上。另外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目标是,逐步形成2-3个全国知名纺织服装区域品牌(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基地),5-8个中国服装名牌,18-20个江西名牌产品。

第二章 江西省纺织业SWOT分析

江西省是纺织服装制品的生产出口的大省,2005年1月1日,全球性配额

管制全面取消,标志着纺织服装制品贸易全面进入自由化阶段,江西省纺织服装制品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并且增长相当迅速,未来的发展态势如何?如何提高江西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我们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思考。笔者利用管理学流行的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目的在于找出江西省纺织行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

2.1 江西省纺织产品内部优势分析

1、投资环境优化,政府积极扶持。近年来,江西省政府极力打造江西省的对外形象,积极扶持企业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纺织行业在这个大环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地政府不仅在税收政策和简化办事程序上予以支持,更以民间协调人的身份,积极促动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引导企业共同发展。外贸管理制度方面,目前已由原来的经营权审批制调整为上报备案制,扫清了外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制度障碍,使得原来只能依靠外贸经

【3】

蒋书正.江西读报内参,江西纺织行业协会,2008-04-05

12

营单位出口的相当部分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有了更大的外部发展空间。

2、行业技术改造升级,发展资金有保障。在技术改造上,江西省鼓励企业通过企业间技术合作、引进外来技术、技术人员专业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企业技术改造,近年来江西的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面料生产方面一直以开是江西省纺织服装生产的薄弱环节,以前用于出口高档服饰的工艺面料绝大部分只能依赖进口,目前这种情况已有很大改进,多数面料已能够由本省自行提供。在各地市政府和商业银行的努力协调下,各地纷纷推出对于中小纺织企业的优惠金融安排,对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鼓励其进行技术和生产投资。

3、江西省劳动力资源充沛,人工成本优势明显。作为中部大省,江西省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工成本较低。因为江西本身是传统的纺织服装生产大省,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了相当大部分管理人员,是省内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宝贵财富。另外,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不断加深,人员的国际化流动加剧,亦有相当多的外国技术、经营管理人员进入我国纺织服装领域,为江西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

4、江西省纺织业具有做大做强的集群发展条件。目前江西省内各地市县政府投入大量人财物,极力打造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增加配套协调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几个专业市场位核心,以广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集原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后处理、成衣成品制造、仓储、货运、展销、零售于一体的纺织品产业集群经济带,其中以九江地区发展尤为成功。纺织品集群经济的建立,企业编制经营网络,加强彼此间合作协调能力,为企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值得一提的是九江地区有自己的出口加工区,正在建设的西城区港口为九江纺织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2.2 江西省纺织产品内部劣势分析

1、 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落后。目前,江西省在政策调整上,虽然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各地市政府为促进中小纺织企业发展,给予各种优惠税收政府和金融扶持。但是企业在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方面和浙江等兄弟省份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从实际执行来看,并没有真正做到对纺织品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产品设计非法抄袭、模仿、商标盗用现象较普遍,目前省内

13

知名的品牌不多,有待提高。

2、企业各自为战,缺乏战略眼光,目光短浅。长期以来,江西省纺织产业都处在一种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发展,企业过分片面看重市场的占有率和企业间的竞争往往忽略合作的可能性,尽管各地市政府为改变现状,极力推行产业集群经济,但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地区仅仅是把各个企业人为地在地域上予以集中,远未真正发挥集群经济的巨大优势。从这种层面看,企业目光短浅,缺乏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3、缺乏高层次的知识员工和有作为的企业家。江西省在劳动力专门教育方面相对比较匮乏,使得江西的劳动生产率低,知识员工缺乏。另外,纺织服装制造品牌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成本直接影响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近年来,劳动力的供给上,从2004年起,城市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这导致原来主要依靠外来务工人员的部分企业面临很大的劳动力缺口压力。

4、国内竞争激烈,同质化竞争明显。江西省纺织产业根植于广大分散式经营的手工作坊式企业,生产水平和成品档次较低,产品同质量化严重,客观上造成企业竞争性强、规范性差的特点,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低价竞争仍然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

2.3 江西省纺织产品出口贸易外部机会分析

1、贸易自由化给纺织企业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多种纤维协定》的有关规定,纺织品配额逐步取消,使得我国“长期受配额影响最大的国家”地位有了实质性改变。据WTO预测,中国纺织品和成衣在美市场份额将增加到50%,欧洲29%。事实上,2005年我国出口美国总额为195.76亿美元,同比增长66.09%,占美国进口该类产品892.07亿美元的22%,虽未达到WTO的乐观预测值,但总体已有很大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高达1146.85亿美元,同比增幅更达到了20.61%,可以预见,贸易自由化的总体态势必将给纺织行业出口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

2、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合作等给江西省纺织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原因之一,从20世界90年代起,国外的纺织服装企业就有在江西投资设厂的,国外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客观上推动了江西纺织服装产业的发

14

展。原因之二,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较大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加之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美欧在经历我国出口高速增长后,对我国部分产品重新设限。为避开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很多企业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直接投资设厂。2004年7月,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制定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对国别、产业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其中鼓励投资纺织服装业的国家数量超过1/3。这预示着江西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4 江西省纺织产品出口贸易外部威胁分析

1、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伊斯坦布尔宣言大会上配额虽已取消,但纺织品贸易的自由化之路并不平坦,早在2005年3月,以墨西哥、美国为首的纺织行业组织,为阻止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即提出了《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对我国继续实行配额限制,截止到配额取消,已有52个国家的90多个行业组织签署,尽管该宣言由于违背WTO自由贸易原则未被认可,但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我出口纺织服装制品的态度,必将成为我纺织服装出口的一大障碍,这对江西纺织产业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特别保护措施的滥用。“特保措施”是国际贸易组织框架下认可的对于来自国外特定产品的剧烈冲击进行本国市场过渡性保护的一种特别保障措施。其初衷是避免进口国同类产业免于遭受国外产品的威胁性打击,但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我国2005年出口增加的情况下,未就对其国内造成实质性影响进行合理评估,即启动了“特保”措施,对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制品实行单方面限制,进而升级为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了我国被“设限”产品的出口。这使江西在出口种类上也

【4】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反倾销”问题。反倾销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比较头痛而必须面对的问题。反倾销措施是国际贸易组织规则认可的有效保护本国市场免遭非正常竞争的合法措施,但长期以来,该措施却充当了进口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保护伞”。而纺织服装制品作为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其相对的敏感性,加之价格低廉,更成为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目前配额已经取消,国外在无法使用原有限制措施实施贸易保护的情况下,“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对我纺织服装产品

【4】

常亚君.中国纺织产业分析和发展战略,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5-02-01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sc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