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点

更新时间:2023-03-16 01: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点串讲目录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际和代表性作家作品 5.“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 6.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7.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8.“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9.“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 10.“学衡派”、“甲寅派” 11.“语丝社”和“语丝文体” 12.“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13.“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 14.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15.鲁迅的文学创作概况 16.《狂人日记》的发表时间和刊物 17.《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

18.作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的《故事新编》 19.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 20.鲁迅的思想特点 21.《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22.阿Q的性格特征 23.《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24.《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25.《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26.《野草》的写作背景

27.鲁迅后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28.《呐喊》、《彷徨》中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 29.《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意义 30.《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31.《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 32.《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 33.《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 34.《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35.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成就 36.《新潮》作家群的小说作品 37.叶绍钧的散文和童话作品创作

38.20世纪20年代台湾已开始出现的新文学的小说刨作 39.“问题小说” 40.“乡土文学”视阈下的小说

41.赖和小说创作的题材特点和艺术特色 42.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 43.郁达夫的“自叙小说” 44.叶绍钧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 45.《春风沉醉的晚上》、《薄莫》、《迟桂花》所标示的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变化 46.郁达夫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 47.“诗体大解放”

48.20世纪20年代各个新诗作家群体的主要诗人和代表性作品 49.20世纪20年代的台湾新诗创作 50.郭沫若的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情况 51.徐志摩的新诗创作情况 52.初期白话诗的共同艺术特点 53.湖畔诗社诗人的新诗创作 54.“小诗运动”与冰心的小诗创作 55.“新月诗派”的格律诗主张

56.郭沫若诗集《女神》的主要思想内容 57.闻一多诗的主要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58.《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与杂文的兴盛

59.20世纪20年代各个散文作家群体的主要作家和代表性作品 60.“语丝文体”

61.郭沫若与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特点 62.“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63.周作人散文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64.冰心的散文创作及其主要艺术特色 65.中国现代戏剧最初的发展情况 66.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话剧团体 67.民众戏剧社

68.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题材戏剧创作 69.洪深的话剧创作及其尉作《赵阎王》 70.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等喜剧创作 71.田汉在1927年4月以后的戏剧创作情况

7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运动的发起和发展情况 7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7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情况

75.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创作 76.关于“文学基于普遗人性”的论争 77.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78.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79.20世纪30年代台湾新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80.20世纪30年代香港新文学的产生和文学创作情况

8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兴起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历史原因 82.20世纪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文学创作的鲜明特点 83.茅盾的主要文学作品

84.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价值 85.《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86.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成就 87.巴金的主要小说作品

88.巴金早期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情况 89.巴金的短篇小说创作及其艺术上的特点 90.《憩园》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91.《激流三部曲》的主要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点 92.《寒夜》的主题思想和风格特征 93.老舍的主要小说作品

94.老舍作品《四世同堂》所体现的作家的文化反思

95.长篇小说《骆驼样子》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成就 96.《四世同堂》的主题和题材的独特性、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 97.沈从文文学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其代表性作品

98.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和“现代都市人生”两大类题材 99.《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100.《八骏图》的写作意图和独特的叙事手法

101.沈从文作品所展现的人生形式和融入的作者的理想 102.曹禹的主要话剧作品 103.曹禺戏剧具有的悲剧意味 104.曹禺剧作具有的强烈的戏尉性 105.曹禺尉作在戏剧语言方面的特色 106.《雷雨》的主要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107.《北京人》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塑造 108.曹禺尉作对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重要贡献 109.20世纪30年代小说作家形成的几个主要群落 110.左翼作家群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111.丁玲、张天翼、叶紫、吴组缃的小说创作情况 112.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113.“新感觉派”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主要创作

114.20世纪30年代台湾作家杨逵小说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15.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116.叶紫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117.20世纪30年代主要诗歌流派及其代表性诗人和作品 118.“中国诗歌会”的诗人及其创作 119.殷夫的“红色鼓动诗”

120.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及其主要艺术成就

121.20世纪30年代专门性散文刊物的刊行情况 122.20世纪30年代议论性散文的突出成就 123.20世纪30年代报告文学的兴盛

124.20世纪30年代叙事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125.20世纪30年代哲理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126.“农民戏剧实验”

127.洪深的“农村三部曲”的主要思想内容

128.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129.第一节概述

130.20世纪40年代文学形成的三个区域 131.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32.20世纪40年代重要的文艺思想论争情况 133.“孤岛文学”

134.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135.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136.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

137.20世纪40年代台湾文学社团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 138.20世纪40年代香港文学的基本情况 139.《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抗战以来整个文艺界的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的影响 140.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141.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 142.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143.20世纪40年代以抗战为主要题材的抗战小说的名篇 144.20世纪40年代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的小说

145.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徐讦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 146.20世纪40年代台湾和香港小说创作情况 147.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为题材的戏剧创作

148.20世纪40年代历史题材戏剧创作的两个高潮及其主要的戏剧作品 149.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150.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 151.沙汀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152.艾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153.钱钟书《围城》的思想意蕴、主要艺术特色

15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 155.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156.张恨水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15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 158.穆旦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主要艺术成就 159.夏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160.陈白尘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61.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162.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 163.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164.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 165.秧歌剧的改造创新 166.旧戏曲的改造与新编

167.新歌剧的创造及其代表性作品《白毛女》

168.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大量出现的新民歌创作 169.解放区的章回体抗日题材小说 170.解放区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

171.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与“赵树理方向”

172.赵树理小说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评书体的小说形式的创造 173.赵树理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贡献 174.孙犁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75.李季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特色

176.阮章竞长篇叙事诗《漳河水》的艺术特色 177.“十七年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 178.“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79.“十七年”时期文艺领域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的基本情况 180.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181.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182.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18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84.对新编历史刷《海瑞罢官》的批判 185.“天安门诗歌”运动

186.20世纪50—70年代台湾文学的发展状况 187.20世纪50-70年代香港文学的发展状况 188.“十七年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实绩和明显不足 189.“十七年”和“文革”十年文学的历史教训 190.“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191.“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192.“十七年文学”中以民主革命和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193.“十七年文学”中的历史题材小说 194.“十七年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小说 195.“十七年文学”中的工业题材小说 196.“十七年文学”中的大胆“干预生活”的小说 197.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几种形态

198.白先勇、欧阳子、林海音、陈映真、於梨华、聂华苓、琼瑶等台湾作家的小说创作 199.刘以鬯、金庸、梁羽生等香港作家的小说创作 200.“十七年文学”中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成就 201.“十七年文学”中现实题材小说的主要成就 202.“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的主要缺失 203.吴强小说《红日》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

204.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205.梁斌小说《红旗谱》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06.杨沫小说《青春之歌》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207.柳青小说《创业史》的艺术成就

208.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艺术特点 209.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艺术特点 210.“十七年文学”中诗歌创作的总体面貌 211.“十七年文学”中诗歌创作的主要代表性诗人和作品 212.20世纪50年代初期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诗歌作品 213.反映各条战线火热斗争生活的诗歌作品

214.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以后诗歌创作出现的某些变化 215.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新民歌运动” 216.20世纪50年代末少量抒写真情的诗作 217.“十七年文学”中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 218.闻捷爱情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219.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220.贺敬之诗歌的思想内容

221.20世纪50年代“颂歌”给诗坛带来的新诗风和存在的缺失 222.“十七年文学”中散文发展的基本状况 223.“十七年文学”中散文创作的主要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224.“十七年文学”中的通讯、报告创作 225.“十七年文学”中的抒情散文、游记散文、传记散文和杂文创作 226.余光中、三毛、杨牧等台湾作家的散文创作

227.香港20世纪70年代活跃着的一批以学者身份进行散文创作的作家 228.“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经验教训

229.杨朔散文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30.秦牧散文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231.刘白羽散文的时代气息和艺术特色 232.董桥散文创作的成就 233.“十七年文学”中戏剧发展的基本概况 234.“十七年文学”中戏剧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235.“十七年文学”中工业题材戏剧的创作 236.“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戏剧的创作 237.“十七年文学”中革命战争题材戏剧的创作 238.“十七年文学”中历史题材戏剧的创作 239.“十七年文学”中旧剧改造和新剧创新方面的成就 240.“十七年文学”中的“新编历史剧” 241.“十七年文学”中歌剧的创作情况 242.“十七年文学”中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和不足 243.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 244.“文革”文学的基本状况 245.《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与“文艺黑线专政论” 246.对“黑八论”的批判 247.“样板戏” 248.“三突出”创作原则、“主题先行论”等创作理论 249.“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

250.分析浩然的《金光大道》所表现出的“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特征 251.新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252.“文革”结束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253.新时期文艺界经历的一系列的专题讨论与争鸣 254.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255.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文学的创作概况 256.新时期文学呈现的主要发展态势 257.新时期先后出现的不同的小说潮流 258.“伤痕小说” 259.“反思小说” 260.“改革小说” 261.“寻根小说” 262.“现代派小说” 263.“实验小说” 264.“新写实小说” 265.“晚生代小说” 266.“女性小说” 267.“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 268.王蒙的小说创作情况

269.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重要的小说家黄凡、袁琼琼、朱天文等人的作品 270.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小说的代表作家西西、施叔青、陶然等人的作品 271.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整体特点和主要成就

272.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特色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主要贡献 273.张贤亮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74.刘心武小说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探索 275.高晓声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76.汪曾祺小说的艺术风格和突出成就 277.林斤澜小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征 278.韩少功的小说对新时期文学的主要贡献 279.张承志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80.贾平凹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81.莫言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探索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主要贡献 282.张炜小说《古船》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83.马原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探索及其主要艺术特色 284.苏童小说的艺术风格及其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 285.余华小说的先锋性及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286.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的发展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主要贡献 287.陈染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288.新时期诗人队伍的主要构成

289.新时期诗歌呈现出的不同的美学形态 290.新时期诗歌在艺术上的多向探索 291.“朦胧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性作家作品 292.新时期诗歌创作的整体特点 293.北岛诗歌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点

294.舒婷诗歌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点

295.第三代诗人的共同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流派”或“群落” 296.海子、于坚、翟永明等人的诗歌创作 297.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色 298.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主要成就

299.20世纪80年代之后台湾影响较大的散文家及其主要作品 300.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301.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302.张中行散文创作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303.余秋雨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304.新时期现实主义精神在戏剧中的复归

305.20世纪70年代末期形成的“社会问题剧”创作高潮 306.“荒诞尉”《屋外有热流》

307.20世纪90年代戏剧创作的基本格局

308.20世纪90年代主旋律戏剧创作的主要成绩

309.20世纪90年代通俗戏剧的题材特征和代表性戏剧作品 310.20世纪90年代先锋性实验话剧的发展情况 311.20世纪90年代“商业戏剧”的创作情况 312.20世纪90年代戏曲现代化的探索

313.20世纪80年代“探索戏剧”的主要成就 314.沙叶新剧作的主耍思想和艺术成就 315.高行健在戏剧艺术探索上的主要成就

考点串讲

第一章文化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

第一节概述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答】“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答】“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答】l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人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他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他还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此举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际和代表性作家作品

【答】文学革命发动后,很快便形成规模和声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取得了重大的实绩: 一是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二是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人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三是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四是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并采用了现代意味的手法与样式。随后,鲁迅又连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都显示了深切的思想和完整的现代小说特色。鲁迅的小说一出现,艺术上就很成熟,使得新文学的创作具有相当高的起点。除鲁迅外,《新青年》、《新潮》、《学灯》等报刊上陆续推出一些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其中小说如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杨振声的《渔家》、冰心的《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春雨之夜》、郁达夫的《沉沦》.等等。诗歌如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汪静之的《蕙的风》,等等。这些作品大都是1919~l922年间发表的,虽不够圆熟,却都充溢着个性解放、民族解放的精神,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现代性品格,给文坛带来了青春气息。

5.“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

【答】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l2人。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沈雁冰接编、革新的《小说月报》基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会刊。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个人抒情色彩。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创造社新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l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

《语丝》周刊创办:f二l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莽原社、未名社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刊物有《莽原》、《未名》。南国社是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以戏剧的成就与影响最大。弥洒社1923年成立,发起人胡山源推崇创作灵感。浅草社成立于l922年,沉钟社成立于1924年.由原浅草社成员冯至、陈翔鹤等加上杨晦、蔡仪等组成。刊物有《浅草》季刊、《沉钟》周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特点朴实而带点悲凉,有浪漫主义色彩。其他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社团,有湖畔诗社、新月社等。湖畔诗社(1922)以写作爱情诗闻名。新月社l923年成立于北京,1927年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这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较深。闻一多、徐志摩倡导新格律诗.余上沅等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

6.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林纾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又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咒骂文学革命人物。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和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驳。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章士钊所办的《甲寅》杂志上的复古论调。l923年他写了《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试图从理论上否定新文学。新文学阵营对之进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驳。

7.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答】1920年1月,在日本留学的台湾青年在东京成立了“新民会”,它对l921年10月在台北成立的“台湾文化协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台湾文化协会”则对台湾新文学运动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20年7月,陈圻在《台湾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文学与职务》一文,提出近来中国内地提倡白话文学,是一种负有传播文明思想、改造社会使命的真正的文学,台湾文坛应朝这一方向去努力。接着,甘文芳发表《实社会与文学》,陈瑞明发表《日用文鼓吹论》。这j三篇文章是台湾最早提出改革台湾文学、提倡白话文的文章。1923年4月15日,《台湾民报》在东京创刊,并于l927年7月移人台湾发行。

1923年,黄呈聪和黄朝琴在《台湾》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两篇文章,较为深入地提倡文学革命,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4年4月,曾在北京求学、深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的张我军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和《糟糕的台湾文学界》两篇文章,向台湾旧文坛发起猛烈攻击,这两篇文章受到守旧派的回击,于是,张我军又发表了《为台湾的文学界一哭》,予以回应。“五四”时期曾经出现过的新旧文学论战,在台湾再次上演。几乎在新旧文学论争的同时,台湾新文学提倡者就已经开始着手新文学的建没工作。

8.“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答】“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l917年至l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

9.“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

【答】(1)第一次发生在1919年,复古派人物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对其进行了批驳。

(2)第二次发生在1922年,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标榜,反对言文合一,遭到鲁迅、茅盾等人的驳斥。 (3)第三次发生在1925年,以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为维护封建性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鲁迅、成仿吾等批判了这一复古思潮。

10.“学衡派”、“甲寅派”

【答】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任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学史等角度说明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要重新提倡“读经救国”。

11.“语丝社”和“语丝文体”

【答】语丝社成立于l924年11月,办有《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等。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文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甚大。

12.“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答】“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必然地转向了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内容。

13.“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

【答】“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

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五四”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鲁迅

14.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答】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为豫才,l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学名周树人。“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1898年,他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此间,他接触到了宣传变法维新的《时务报》和当时翻译过来的科学和文艺书籍,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接受了进化论思想,激发了变革图强的热情。

1902年3月鲁迅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先在东京进了弘文学院。l904年4月,鲁迅在弘文学院毕业。同年9月,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医专学医。“幻灯片”事件使鲁迅弃医从文。

1906年4月初,鲁迅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从1908年起,鲁迅和周作人翻译了许多外国短篇小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两册),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得以出版问世。l909年鲁迅离开日本返回祖国。

1918年起,鲁迅参与《新青年》杂志的活动。l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除小说外,鲁迅还在《新青年》的“随感录”栏目中发表了许多杂文。在文学创作之外,鲁迅还先后支持和组织了语丝社、未名社,出版《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主编过《国民新报·文艺副刊》,还编辑了《未名丛刊》和《乌合丛书》等。1925年和l926年,他在先后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中声援学生,支持群众斗争。“三·一八”后,鲁迅因受北洋政府通缉的威胁,于l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大学担任文科教授。

1927年9月鲁迅离开广州,l0月定居上海。在与创造社、太阳社进行的有关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中,鲁迅加深了对现实革命斗争的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l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列名发起人,并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这一时期,他先后编辑过《萌芽》、《前哨》、《十字街头》和《译文》等公开或秘密的刊物,并参与了《文学》和《太白》的编辑工作。在创作上,他主要是以杂文为武器,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同时也以历史为题材创作小说。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15.鲁迅的文学创作概况

【答】鲁迅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_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l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此外,他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16.《狂人日记》的发表时间和刊物 【答】《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l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7.《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

【答】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出版的《呐喊》和l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呐喊》收人了1918~1922年所写的l4篇小说(初版时收入15篇,l930年1月第l3次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后来,鲁迅把这时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他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彷徨》收入了l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他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但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之感。《彷徨》在反封建的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则更加成熟。纵观《呐喊》和《彷徨》,它们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在艺术性上,都更多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18.作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的《故事新编》 【答】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补天》、《奔月》、《铸剑》和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8篇历史小说,后来一并收入《故事新编》中。《补天》、《奔月》、《铸剑》3篇写作于l922—1926年问,属于鲁迅前期的作品。《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比较集中地写于1934-1935年,是鲁迅后期之作。

《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鲁迅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他曾谈到在历史小说写法上有“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和“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这两大类型。而他自己的历史小说显然属于后者,即“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19.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 【答】《朝花夕拾》共计l0篇,写于l926年,都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旧事重提》,l927年成书时改为现名。

20.鲁迅的思想特点

【答】鲁迅诞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正统文化以及佛、道、墨、法等非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以后在南京求学及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在经历了从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进化论是鲁迅前期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鲁迅摒弃了进化论中“弱肉强食”等消极的因素,汲取了进化论中注重生存斗争、相信事物的新陈代谢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强调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性等积极因素。个性主义思想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他所强调的“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中,可以看出鲁迅所受尼采思想影响的痕迹。但鲁迅主要是从尼采思想那里汲取一种“图强”的精神,他呼唤精神界战士与阻碍进步的庸众作战,其目的在于推进整个民族的进步。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寻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进程中,鲁迅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劣根性,他坚信“国民性可以改造于将来”,因此决心“先行发露各样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21.《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在《阿Q正传》中,作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即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处境、地位)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革命的对象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骤然大阔”,发了“革命”财,而应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民众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小说由此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并未觉醒的民众糊里糊涂地参加革命,又糊里糊涂地被杀;而且可以想象,阿Q即使参加革命并掌握政权,他那样的落后的革命意识又将导致“革命”成为什么性质!小说要告诉人们的是: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式的“革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沉人黑暗”;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有真的革命者和觉醒了的人民!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

22.阿Q的性格特征

【答】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作为一个流浪汉,与土地并无多少联系,因而除了具有某一程度的憨厚、质朴的农民性格外,又明显地沾染着游手之徒的油滑。他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欺压,连个姓氏都没有,但其思想却受封建正统观念的统治,这就使他的思想中有许多矛盾。一方面,头脑里充塞着各种封建观念,小的如讲“男女之大防”,大的如认为造反就应该杀头;但另一方面,却又带着某些用被歪曲了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叛逆性,如对赵太爷、钱太爷之流“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到后来还要“革他妈妈的命”,由“神往”革命进而想投革命党。这正是鲁迅所捕捉到的中国农民的性格矛盾。阿Q虽然有自身的独特性,但这一形象实际上也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普遍的精神状态。

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便是“精神胜利病”。这就是他的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自以为是胜利了。由于这种病态精神的支配,他便永难振作起来以求自强,并永在屈辱中苟活。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真是令人感到十分的可悲,又令人十分痛心。

23.《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答】《阿Q正传》具有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是外冷内热。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转化为对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二是以讽抒情。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把总、“民政帮办”的反动实质,而其讽刺,又贵在旨微而语婉,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是形喜实悲。作品展示了阿Q种种可笑的行径,未庄人的种种可笑可鄙等一出出喜剧,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4.《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答】《补天》、《奔月》、《铸剑》3篇写作于l922-1926年问,属于鲁迅前期的作品。《补天》作于l922年冬天,原名《不周山》,取材于女娲开天辟地,以黄土抟人、采石补天的神话。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作者着重描绘了女娲进行创造工作时的辛苦喜悦,借助女娲这个形象,热情赞颂了先民的劳动创造精神和创造毅力。《奔月》与《铸剑》均写作于l926年岁末,是鲁迅在经历了“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后,离京南下,在厦门和广州时写的。《奔月》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以传说中的善射英雄羿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品突出了羿勇敢豪迈的性格,虽然寂寞和孤独,但并不悲观,而且渴望着战斗。《铸剑》取材于古代一个动人的复仇故事。小说在描写眉间尺的复仇行为时,着力描写了黑衣人宴之敖令人战栗的冷峻,他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是要为一切遭受苦难的人们复仇。这3篇历史小说,主要是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复仇精神,赞扬了那些淳朴、正直、坚强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无情地嘲笑和鞭挞了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等。

《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比较集中地写于1934-1935年,是鲁迅后期之作。《非攻》与《理水》是歌颂性的小说。《非攻》中的墨子,是一个机智、善辩、反对侵略、反抗强暴的古代思想家的形象。小说在树立墨子这一理想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讽刺批评了那些在“九·一八”以后鼓吹“民气”的“空谈家”,暗示出卖国家秘密的“外交家”,以及当局政治腐败、军队无能等状况。《理水》歌颂了“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古代治水英雄大禹。《采薇》、《出关》与《起死》3篇小说,是以批判为主。《采薇》取材于武王伐纣的历史记载,通过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欲隐逸而不能,终于饿死首阳山的描写,批判否定了他们消极避世的思想。《出关》写的是孔老相争,老子失败后西出函谷关

的故事,小说的主题是批判老子“消极无为”的思想。《起死》取材于《庄子·至乐》篇中的一个寓言故事,用庄子与骷髅的消极出世和积极人世的矛盾冲突,来批判老庄哲学。

25.《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答】(1)《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如《铸剑》原文只简略记叙复仇故事,而本文着重于人物性格刻画,从而创造了一个有性格发展过程的真实丰满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复仇者形象。以古人古事情节为主,但也掺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如《补天》中女娲腿间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学者等。这些现实生活内容,暴露和讽刺了现实的种种黑暗面,增强了作品的战斗性。作者还常使这些人物说些现代话,如“时装表演”、“莎士比亚”等,以增强现实感,使作品趣味横生。

(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这是《故事新编》的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主要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不给古人戴上光圈,不“神化”或“鬼化”古人,而是将古人当做人,寻找古今人思想感情上的相通之处加以推想和发展。

(3)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鲁迅在《故事新编·自序》中说,由于《补天》中穿插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陷人了“油滑”的开端,还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但从《补天》开始直至l3年之后的《出关》中的婢女阿金,《起死》中的汉子和巡警等,这种“油滑”或“开一点小玩笑”的写法不仅没去掉,却越来越发展了。这些穿插性的喜剧性人物,有时还满口现代生活的语言,如“OK”、“古貌林”、“海派会剥猪猡”、“来笃话啥西”等,油腔滑调。这很像是戏剧舞台上丑角的插科打诨,有些类似鲁迅故乡浙东戏剧中的“二丑艺术”。舞台上的二丑人物,有时可以脱离剧情而插入有关现代生活的语言、动作,作用是对现实进行讽刺。鲁迅历来喜爱民间艺术(包括民间戏曲),因而,可以把《故事新编》中的“油滑”看做是鲁迅吸取戏曲艺术的经验而作的一种尝试与创造。

26.《野草》的写作背景 【答】《野草》中的散文写于l924年至l926年,陆续发表在《语丝》上,加上出版前写的《题辞》,共24篇。《野草》的写作时间大体上与小说集《彷徨》相同,心境也基本一致。作品表现了鲁迅在苦闷、彷徨中求索的心路历程,作品所包含的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复杂矛盾的心情,既反映了时代的矛盾状态,又体现了鲁迅在思想大转变前夕所作的严肃的自我解剖。

27.鲁迅后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答】与前期杂文相比,鲁迅后期杂文思想更为锐利,内容也更为丰富。鲁迅后期杂文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政治评论,如揭露当局的反动统治和文化“围剿”的罪行等;有对文艺界各种现象的评论,如对文艺界表现出来的倒退、复旧的倾向的批判,对文坛“捧杀”与“骂杀”现象的批评,对青年作家作品的评论等;有各种思想评论,如对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对各种错误的文艺观的批评等。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后期杂文中,政治内容大大增加。《为了忘却的记念》、《写在深夜里》控诉了国民党进行文化围剿、杀害“左联”五烈士的罪行。《中国人的生命圈》揭露日寇在“边境上是炸,炸,炸”,国民党在“腹地上也是炸,炸,炸”的暴行。同时,鲁迅后期仍然注意进行社会批评,写下了大量解剖中国社会思想的杂文。这些杂文仍像前期杂文那样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弊病和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综合性的解剖。《二丑艺术》、《爬和撞》、《帮闲法发隐》、《“题未定”草·二》等篇通过生动的形象,批判了二丑的投机艺术和小市民向上爬的市侩哲学,揭露了帮闲们的帮忙、帮凶的实质和“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的西崽相。鲁迅后期杂文的文艺批评与政治批评、社会批评的关系更加密切,因而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最好的艺术记录。

28.《呐喊》、《彷徨》中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

【答】鲁迅小说中的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阿Q、祥林嫂,就是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社会,穷困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再如《药》中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而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视为华小栓的药,但这药却治不了病。其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麻木和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警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29.《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意义 【答】鲁迅《呐喊》、《彷徨》中有大量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作品中塑造了几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如孔乙己和《自光》中的陈士成等。鲁迅在鞭挞他们的灵魂时,也对他们怀有一定的同情心,因为他们也是受毒害者,是被吃掉的一类。另一类是《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是一些虚伪的假道学者。经过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多次革命的冲击,他们已从社会的支柱演变为丑角。鲁迅对他们完全持否定的态度。

但鲁迅笔下最重要的是现代知识分子形象。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这是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觉醒,并随着革命的退潮而跌落的一类。还有《伤逝》中的涓生、子君,这是“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知识分子。因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先进部分,往往是革命过程中最先觉悟的阶层,在民主革命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当然是早就在寻求“精神界之战士”的鲁迅十分注意的。上述几篇写现代知识分子的作品,均收于《彷徨》,说明在“五四”退潮后,新文化队伍的分化对鲁迅思想的刺激,因而更偏重于批评这些人物思想性格上的弱点。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年轻时是个敏捷、精悍的人,为讨论救国之方,可以与人打起架来,显然是个热情的、政治上有追求的青年。可是当他在小说中出场时,竟完全变样了。辛亥革命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也未曾给知识分子提供出路。吕纬甫经不住环境的压迫,当了家庭教师教起“子曰诗云”.甚至包括《女儿经》。处世之道也变成敷敷衍衍、模模糊糊了。他消沉颓唐,但心里很痛苦,故以苍蝇绕圈比喻自己的路。《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对旧势力的叛逆性则

更强烈,他睥睨世俗,敢于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社会挑战。他的存在确能使那些不愿意他活下去的人们感到难受不堪。然而他又十分的软弱,他的反叛方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其软弱性的表现。因为归根到底他是个孤独者,后来竟给一个师长当顾问,寄食于统治者的门下,如他自述:不能不“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拜、所主张的一切了”。他的死,既是社会的迫害,又是带着自戕性的。吕纬甫、魏连殳都可以成为有为的人才,鲁迅对他们的消沉、灭亡感到悲哀,也痛切地批评了他们的悲剧性格。

《伤逝》是鲁迅仅有的描写青年爱情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涓生、子君是“五四”后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他们在新思潮的鼓舞下,大胆地反抗家庭与世俗,子君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呼声,表明追求人格独立的决心。他们从自由恋爱而同居,并成功地得以结合。鲁迅描绘他们勇敢地抵抗社会,但最终经受不住沉重的社会压力,一张解聘的小纸条便绝了他们的生路,轻而易举地把他们逼向死地。子君首先动摇,跟着父亲走了,不久,无声无息地告别了人世。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曾经指出,娜拉走后或者堕落或者回来。而《伤逝》则接着《孤独者》之后,再一次宣告个人反抗的无力。《伤逝》的要义并不在于妇女解放,而是指出实现女子人格独立须有经济制度的改革,这在当时也不算新的见解。但当新文学作品为了反封建而大量宣扬爱情至上,歌唱灵与肉的解放时,鲁迅却通过涓生、子君的悲剧,指出人生的要义并不在于爱,“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并且批评了只求个人幸福而不能对旧势力作“韧性,,斗争的弱点,这些都是高人一等的思想。吕纬甫、魏连殳或涓生,开始时都是有所追求的人,但后来一个个潦倒、落魄。对他们的“辛苦辗转”,鲁迅是给予同情的,但他们中有的后来成了庸碌之辈,这又是鲁迅所十分痛心的。对知识分子在逆境中的动摇,他有痛切的感受。因此,涓生还要奋起满带创伤的翅膀.寻找新生的路,此中也分明寄托着鲁迅的希望。

30.《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答】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乃至孔乙己、四铭等。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新小说中塑造的能站得起来的人物形象并不多,因为写好人物需要较深的艺术功力。而鲁迅笔下的这些人物,都能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能从他们的思想中看出某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方法的最主要成就。

鲁迅总是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如阿Q活动的历史背景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可以看到举人的惊恐、假洋鬼子入“柿油党”等事,在阿Q心中激起的波澜。鲁迅更注意写人物与所处的现实环境的关系。如华老栓的愚昧,是从他对统治者的走卒康大叔的恭敬与对夏瑜的茫无所知中表现出来的。

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深处掘进。在这一方面。他几乎有勾魂摄魄之力,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在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掘出来。他曾认为画好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画好眼睛,因为眼睛是灵魂之窗。他自己在写小说时,就是画灵魂的高手。《孔乙己》只通过主人公对“窃书”的振振有词的辩解和对于屡试不中的羞愧难当的支吾,便揭示了他深受科举功名毒害的心理。《在酒楼上》也只通过吕纬甫受母命为小弟迁葬,虽说是应付,却也认真.与送花给顺姑却对她遭封建婚姻之害而死无动于衷这两件事,便把他的意志消沉写得人木三分。鲁迅也写人物外在的表象,如言谈、肖像等,这些都是进入人物深层心理的通道。《故乡》中一声“老爷”,便表现了闰土当时的思想状况。

鲁迅小说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鲁迅在《药》中通过油腻的灯盏、带补丁的被子、小栓早起吃泡饭等。准确地写出了华家的经济状况,从而给主人公以明确的社会身份。《祝福》中用半副对联和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等表现鲁四老爷的身份。《风波》中七斤用的“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如果换在阿Q的手里就会严重失真。由于细节真实的讲究,使鲁迅的小说中有真实的可靠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态的记录,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对形成他的严格的现实主义也至关重要。因为这细节的真实,加上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塑造的成功,便构成了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

31.《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 【答】《呐喊》、《彷徨》在创作方法上,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祝福》、《离婚》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而《狂人日记》、《长明灯》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肥皂》、《兄弟》、《白光》等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

在艺术风格上,《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显示出了多样化的特点。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等)和杰出的讽刺小说(如《高老夫子》、《肥皂》等),以及荡漾着乡情和乡风的乡土小说(如《故乡》、《风波》、《社戏》等)。在格式上,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狂人日记》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日记体)的叙述方式;《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断的方式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事件中途起笔;《离婚》则主要写了船上和慰老爷家这两个场面。这些写法,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格式。

在表现手法上,《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在情节的提炼和设置方面,鲁迅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并不追求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是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的需要来设置和提炼情节,注意情节的深刻蕴涵。在塑造人物方面,鲁迅注重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较为广泛的典型性。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要“显示灵魂的深”,因此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是以“画眼睛”的方式,通过眼睛这一心灵的窗户来“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鲁迅在写人物时,还注重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即使“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也能使读者看了人物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此外,鲁迅小说在塑造人物时,还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这种环境大到时代背景,小到人物具体生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氛围,从而使作品对人物性格形成原因的揭示和对人物性格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的揭示都得到了强化。总之,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洋小说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32.《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1)《野草》的较多篇什,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等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追求、牺牲精神。如《秋夜》中枣树的韧性战斗精神,正是鲁迅精神的富有诗意的形象表现。《这样的战士》中所进行的战斗显得英勇

而悲怆。战士面对“无物之阵”的那种“绝望的抗战”反映了鲁迅的思想矛盾,也更体现了鲁迅的清醒执著、永不停息战斗的坚韧意志。《过客》中反映了在人生长途中战斗、探索的艰苦和矛盾,但仍不停地向前走,对旧社会毫无留恋的态度。

(2)《野草》重在袒露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彷徨,以展示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等痛苦而激烈的内心矛盾,更显示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如《影的告别》中“彷徨于阴暗之间”的回环反复的语句,传达出作者内心斗争的深刻。《希望》中表现了希望与绝望的激烈矛盾。《墓碣文》中突出自我解剖的深刻。

(3)《野草》还对病态的社会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针砭和批判。《淡淡的血痕中》、《失掉了的好地狱》把矛头直指当局者的当前的罪行,喊出并点燃了深藏在群众心中的怒火;《失掉了的好地狱》还对新旧军阀争斗的形势作了预见性的估计。在《复仇》、《狗的驳诘》、《立论》、《死后》、《失掉了的好地狱》、《淡淡的血痕中》、《颓败线的颤动》中,几千年的封建的政治压迫与文化专制的积淀造成的“主人”的凶残怯懦,“奴才”的巧猾、势利,“奴隶”们及弱者的麻木苟安以及求苟安自保而不能的难堪处境,都遭到了揭露和批判,其犀利与深刻程度与同时期的杂文相比,毫不逊色。

33.《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 【答】《朝花夕拾》主要描写了作者从童年到壮年时期的某些生活片段,具有传记意义。作品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幅世态图和社会风俗画。贯穿全书的是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对封建教育、道德、顽固派的批判。作品展示了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某些历史事实,揭示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34.《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答】《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事和人,往往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作为“回忆文”,这组散文基本上是追怀往事,但鲁迅行文中善于“以插曲表现大的事件”,从而在每篇中可以发现,在叙事中往往掺有杂文笔法和对现实的批判。例如在给媚态的猫画像时,狠狠鞭挞了帮闲文人的丑态;在批判《二十四孝图》等封建读物时,作者也没忘记捎带抨击那些“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的“流言家”和“道学先生”等。《朝花夕拾》以叙事为主,但同时穿插了议论,融人了浓厚的抒情,是叙事和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当作者回顾往事,重提旧事时,总是撷取那些体会最深切的典型感受,以抒发内心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赋予作品以抒情、感人的力量。

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这一组回忆散文,基调是恬静明快的,读来亲切动人,但在恬静平淡的回忆中,却时时可见讽刺机锋和幽默笔调,使人咀嚼回味之余,深受启发。

35.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成就

【答】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点。如《中国人的生命圈》从“圈”到“线”到“○”,层层推演,逻辑严密,议论深刻,并创造出了具体的形象,蕴含了爱憎之情。从“砭痼弊”的立意出发,鲁迅的杂文塑造了一系列否定性的类型形象。如:脖子上挂着铃铎作为知识阶级徽章领着群羊走上屠宰场的山羊(《一点比喻》),“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的巴儿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吸人血又先要哼哼发一套议论的蚊子(《夏三虫》),一面受着豢养、一面又预留退路的二丑(《二丑艺术》)……鲁迅对这些类型形象的塑造,融注了作者对社会的真知灼见,并且具有触类旁通的美感特征,这是鲁迅杂文突出的艺术成就。

鲁迅的杂文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鲁迅杂文好用反语、夸张等幽默讽刺手法,亦庄亦谐,庄谐并出,往往三言两语就能画出敌人的“鬼脸”,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鲁迅杂文造语曲折,往往不直接得出结论,而采用比喻、暗示、对比等手段,通过叙述描域突出事物的内在矛盾,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如《现代史》一文表面上显得文不对题,通篇都在写变戏法。实际上是以此比喻现代史,揭露了现代统治者巧立名目、盘剥人民的本质。语言曲折婉转,寓意深刻丰富,表现出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

第三节小说创作 36.《新潮》作家群的小说作品 【答】、除鲁迅外,现代小说最早的作者还有《新潮》的作家群,即《雪夜》、《一个勤学的学生》的作者汪敬熙,《渔家》、《贞女》的作者杨振声,《这也是一个人》、《春游》的作者叶绍钧,《花匠》的作者俞平伯等人。

37.叶绍钧的散文和童话作品创作

【答】在小说体裁之外,叶绍钧还创作过不少优秀的散文和童话作品,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散文作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开创者。其中的散文作品《五月卅一日急雨中》、《没有秋虫的地方》和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38.20世纪20年代台湾已开始出现的新文学的小说刨作 【答】早在1922年,台湾就已开始出现新文学的小说创作,早期代表作有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1922年4月发表)、无知的《神秘的自制岛》、柳裳君的《犬羊祸》、云萍生的《月下》等。其中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到了1926年,台湾新文学中的一些奠基性的作品开始出现,小说方面主要有赖和的小说《斗闹热》、《一杆“称仔”》,杨云萍的《光临》,张我军的《买彩票》等。

39.“问题小说”

【答】“问题小说”的形成自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

对于作品提出的种种人生问题.问题小说作家也试图提出各自的解决办法。冰心认为,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是“爱”,她让人们用爱去解决一切人生苦闷与烦恼。与冰心“爱的哲学”相反,庐隐要揭开欢乐的假面具,打破人们的迷梦,以此宣泄愤世厌世的情绪。许地山则试图用宗教意识来解人间苦闷,他告诉人们,命运就像一张网,必须以达观的态度来对待它,坚韧不懈地补缀破了的网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王统照的药方是以“美”和“爱”来弥合缺陷、净化人生。“问题小说”表达了作者们一定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寓含着作者们对生活的努力探寻与思考,同时,作品也多融杂着作者们较强

的主观感情投射,所表现的主题多呈现出哲理性和象征性的趋向。“问题小说”总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文学形象性和生动性欠缺是它的主要不足。真正能够“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的人生的,是叶绍钧”。虽然他也曾把“美”和“爱”当做生活的理想(如《阿凤》、《潜隐的爱》等),但l922年后他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现实生活,写下了《火灾》、《线下》、《城中》三个短篇集。其中最成功的是对小市民和中下层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描写。

40.“乡土文学”视阈下的小说 【答】“乡土文学”的兴起是“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当时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要关注人生、表现人生,自然就不能忽视广大乡村人民的人生。乡土文学作家群崛起于l923年左右,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废名、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台静农等。这些作家都出身于全国各地的乡村,当时都寓居在北京与上海两地。在“五四”新的思想文化的观照下,他们对故乡的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遥远故乡亲人的思念也促使他们拿起笔,对他们记忆中的中国乡村社会进行描摹与揭示。乡土文学作家普遍地受到鲁迅乡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深厚影响。在文学团体上,他们分属文学研究会、语丝社、莽原社等,但共同的志趣使他们将笔触一致地投向了中国乡村,并表现出了共同的创作倾向。

乡土文学小说作家们为中国现代文学奉献了一批优秀的小说作品,真切地展现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宽广而真实的图画”,对现实民众的悲惨命运也作了真实深刻的描绘,对现实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明确的批判。

乡土文学小说作家们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地方风俗画,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画廊。由于作家们来自中国各地的乡村,他们又注重客观描述地方生活,所以.他们展现的社会风俗画各具地方特色,无论是在地方景物描写上,还是在语言上,都体现出浓郁的地域风貌特征。这些都为以后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乡土文学作品现实主义色彩强烈,其创作方法基本是写实的。但由于作家们与乡村社会的紧密联系,其小说创作又不同程度地带有作者的主体情感投射,作品常呈现出含泪的批判的特征。乡土文学作品多样的艺术表现风格和表现手法,为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作出了贡献。

41.赖和小说创作的题材特点和艺术特色

【答】赖和小说创作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如小说《一杆“称仔”》描写的是日本警察压迫台湾民众,台湾民众奋起反抗的故事。

(2)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如《不如意的过年》等。

(3)传统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愚昧,如《可怜她死了》这篇作品就反映出赖和反对封建思想和批判传统旧势力的现代精神。

(4)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赖和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坚持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直面现实,反映人生,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赖和以自己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现代台湾知识分子的情怀。

在艺术上,赖和的小说体现出较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在语言运用上,更是以口语化、生动性著称。特别是对台湾方言的成功运用,使赖和成为台湾新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并代表了台湾新文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42.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

【答】l928年,叶绍钧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倪焕之》。作品的问世,标志着叶绍钧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作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拓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从作品中不但可以观阅到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的中国历史画卷,体会时代历史的波澜壮阔,而且还可以体察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人生探求轨迹,洞悉他们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艺术表现上,虽然作品的结构安排还略嫌沉闷,各篇章的写作也不太均衡,但由于作者对作品所表现的教育题材有着丰厚的生活基础,对知识分子生活也相当熟稔,所以,作品为人们奉献的颇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43.郁达夫的“自叙小说”

【答】郁达夫和他的创造社同道们选择的是以内心情感的表现作为主要的写作方法。他们的作品多以作家个人经历为创作基础,着重表达个人内心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表现出浓烈的抒情色彩和个人自剖色彩,而作品的叙述视角多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形象也多有作者的强烈投影,从而形成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三重合一。所以,一般文学史论者把这种小说称为“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开创者与成就最卓著者。“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端,是与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一种文学风格。

44.叶绍钧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

【答】在小说创作上,叶绍钧经历了从“问题小说”向更广泛的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

在叶绍钧创作的初期,是以对普泛“爱”的人道主义的追求作为他写作的题旨的。如《阿风》、《寒晓的琴歌》等作品,就鲜明地表达了叶绍钧对于生活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的理想。叶绍钧拥有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在创作题材上,叶绍钧多取材于教育界的人和事,如小说《饭》,描写了一个穷愁寒苦的乡村教师的生活场景。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表示了深刻同情,同时,也在作品中反映了凋敝破败的乡村教育现状,对现实社会有所揭露和批判。叶绍钧在同一创作题材领域中更侧重的是对于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描摹与揭示。这些作品所塑造的一系列在现实生活压力下变得委琐可怜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既真实生动,又寓含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如《校长》、《前途》、《外国旗》、《潘先生在难中》等。

除了教育界知识分子题材,叶绍钧还曾选取农村生活题材,对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生活进行了表现。他的早期作品《这也是一个人》就是取材于农村社会,借一个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演示,表达出对于社会的强烈控诉和对被欺凌与被侮辱者的深刻同情。1925年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的向前发展,叶绍钧的创作也表现出了新的趋向。他的创作题材已不仅局限在知识分子题材知农村题材上,《夜》、《某城纪事》等作品拓展到时代革命的领域中,表现了叶绍钧在题材和思想

上的突破。尤其是《夜》一篇,描写了一个年老妇女,在作为革命者的女儿、女婿被反动派屠杀之后,她忍辱含悲,毅然挑起了抚养年幼外孙的重任。

45.《春风沉醉的晚上》、《薄莫》、《迟桂花》所标示的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变化

【答】1923年前后,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有所改变。他的创作题材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领域,创作的感情基调也有所改变。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两篇,就将题材领域拓展到普通劳动者阶层.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塑造了劳动者的形象。前者叙述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与一名青年女工之间发生的故事。虽然作品的重心放在主人公的情感抒发上,但作品叙述的故事清晰完整,青年女工勤劳善良、朴实真诚的性格特征也很鲜明,他们共同的悲惨命运折射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与控诉,女主人公的善良真诚则成为这黑暗社会的一线微弱的光明。《薄奠》的主旨也大体相近,作品主人公是一位人力车夫,他的高尚品格不但博得了“我”的尊敬,还使“我”与他产生了深厚的友情。他的不幸命运是黑暗社会摧残的结果,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沉重控诉。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的主观表现色彩与抒情艺术特征仍然相当突出,但生活表现面的扩大,写实成分的增大,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发展与艺术风格上的改变。

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又有新的转变,首先是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为宽广,关注中心由早期的“性”的苦闷的描写转移到了“生”的苦闷的思考,对于下层民众的生活也有更多的表现。与思想内容的变异相应,在艺术风格上,郁达夫也呈现了新的发展,作品客观再现的成分进一步强化,自我表现的成分转弱。在思想和题材转变上表现最突出的作品是《她是一个弱女子》。作品在鲜明的政治背景下,展示了三个女性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作品以客观描写的表现方法为主,同时,作品对于主人公的人生价值观表示了明确的取舍和评判。艺术风格转变最显著的作品是他创作于1932年的短篇小说《迟桂花》。作品的视野进入了中国的乡村生活,这里拥有的是远离喧嚣的山间的幽静,纯洁无邪的山村女性,亲切和睦的山村人际关系。在这种恬静的环境中,人物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回归了安谧与宁静。虽然作品仍带有较浓的主观抒情色彩,也有较细致的心理描述,但作品总的趋向是少了青年人的躁动,多了中年人的沉稳,对生活的深层感受代替了青春期单纯的性苦闷,恬淡平和的艺术旨趣代替了热烈与感伤的情绪袒露。这标志着郁达夫创作风格的一种转型,也是他的创作更成熟的一个表现。

46.郁达夫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1)自我的写真,“自叙传”的色彩。从郁达夫相当多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作者的个人出身、经历、个性等。作品中的那个具有连贯性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他”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抒发自己的情怀,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2)感伤的抒情。郁达夫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注重于主人公抑郁寡欢的情绪,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的颓废心境。他对忧伤的情绪特别感兴趣,以感伤的抒情为中心的郁达夫小说,轻视情节的营构,而注重情绪的倾诉。

(3)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小说以抒情为中心,必然造就郁氏抒情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如《沉沦》几乎没有以完整的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框架,也不讲究谋篇布局。郁达夫以人物情绪为中心,依据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创造了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

(4)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蕴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文笔清新、流丽。郁达夫小说的文学语言与他独特的文体风格是高度一致的。

第四节诗歌创作 47.“诗体大解放”

【答】所谓“诗体大解放”,就是“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谱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

48.20世纪20年代各个新诗作家群体的主要诗人和代表性作品

【答】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他们于1921年左右写诗,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l922年4月出版诗合集《湖畔》,同年5月汪静之出版了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出版诗合集《春的歌集》。

小诗的形成受到了周作人所译介的日本的短歌、俳句和郑振铎所译介的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小诗,在当时是指“流行的一行至四行的新诗”。最早的小诗作者有朱自清、刘半农等,对诗坛形成重大影响的,是冰心的《繁星》(1922年1月18日至20、22、23日连载于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春水》(1923)。宗白华的《流云》(1923)以及徐玉诺和何植三的小诗都是曾经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

冯至(1905一1993)本时期的诗风是浪漫主义的,有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冯至诗集《北游及其它》出版,作者一贯谛视心灵的眼睛转向现实的人间,歌喉也由幽婉清丽转为粗放激愤,显示了诗人涉世日深之际诗艺的调整。

新月诗派作为诗歌流派始于l926年4月1日的《晨报副刊·诗镌》,参与了编辑工作并以诗文创立流派的有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刘梦苇、杨振声、朱湘等人。在《新月》阶段,发表新诗创作和理论(包括翻译)的作者主要有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孙大雨、陈梦家、方玮德等.《新月》后期出现了曹葆华、卞之琳、孙毓棠、李广田等,已经趋向现代派;臧克家尽管师承闻一多。却钟情于苦难深重的现实。1931年创刊于上海的《诗刊》季刊.被徐志摩视为《晨报副刊·诗刊》的后继者,由徐志摩、邵洵美等编辑。主要作者有徐志摩、孙大雨、饶孟侃、方令孺、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邵洵美、梁宗岱等。新月诗派的代表是徐志摩、闻一多。朱湘(1904一l933)也是前期新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有诗集《夏天》(1922)、《草莽集》(1927)、《石门集》(1934)、《永言集》(1936)。朱湘的叙事诗《王娇》和《猫诰》曾产生一定影响。

象征诗派指以l925年出版的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活跃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频等人都是有影响的象征派诗人。李金发除《微雨》外.尚有诗集《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穆木天有诗集《旅心》,冯乃超有诗集《红纱灯》。

20世纪20年代诗歌值得注意的还有政治抒情诗。蒋光慈的《新梦》(1925)、《哀中国》(]927),郭沫若的《前茅》、

《恢复》等,是20世纪30年代革命的政治抒情诗的先驱。

49.20世纪20年代的台湾新诗创作

【答】20世纪20年代的台湾在新涛创作方面有赖和《觉悟下的牺牲》、施文杞的《送林耕余君随江校长渡南洋》;追风的《诗的模仿》;杨云萍的《橘子开花》等;1925年12月,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张我军的《乱都之恋》在台北出版。

50.郭沫若的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情况

【答】郭沫若(1892一一l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1919年发表新诗时的笔名。后即以此为号。郭沫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l913年到天津求学,同年底在大哥的资助下取道朝鲜赴日本留学;1914年至l923年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学习。初到日本,异国生活中所受的民族歧视,个人婚事的失意,曾使郭沫若陷于消沉:苦闷之中,因读《王文成公全书》,深受王阳明哲学的影响,由王阳明而老庄、孔子和印度哲学。郭沫若接触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感受到清新恬淡的风味,由泰戈尔进而接触印度古诗人伽毕尔。后来他又喜欢德国诗人海涅、歌德,又由歌德导引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著作,“对于泛神论的思想感受着莫大的牵引”。“五四”时期,他还喜欢过康德、尼采,并接受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以及当时颇流行的新浪漫派和德国新起的表现主义的影响。这些使郭沫若前期思想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

在泰戈尔式的无韵诗的启迪下,郭沫若写下了《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爱情诗,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l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不久,他的新诗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等名篇均写于这个时期。1921年6月,在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田寿昌、张资平等人的努力下,创造社在日本正式成立。这是继文学研究会之后又一个重要文学社团。1921年郭沫若诗集《女神》的出版,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51.徐志摩的新诗创作情况

【答】徐志摩有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云游集》(1932)。以l927年为界,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收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两集中的前期作品,除少数作品流露出一些消极、虚幻的情思外,大多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真挚地独抒心灵,追求爱与美以实现个性解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格调清新健康。

52.初期白话诗的共同艺术特点

【答】初期白话诗的共同艺术特点是强调“经验”,偏于说理,冲淡、平实.崇尚语言的自然节奏,明白如话,表现出散文化倾向。

53.湖畔诗社诗人的新诗创作

【答】湖畔诗社虽是个小社团,却是创建新诗的十分积极的实践者,他们的第一个合集就是以诗社名义自己出资印行的。爱情诗在他们的诗中占着最显著的位置,被称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诗人。同时,他们也写风光,写一点人生的情景,生活的感受,写自己内心的淡淡的哀愁。汪静之的许多爱情诗,表现男女纯真爱情的热烈、真挚、坚贞,写爱的甜蜜和陶醉。写相思的愁,也写失恋的苦。他的诗大胆袒露地歌唱男女情爱,显得天真烂漫、质直单纯,如《别情》,写抒情主人公无论在睡眠、喝茶、上课、读书,那蚊帐上、茶杯里……只看到一个心上人,他甚至要把心上人寄来的诗稿也吞到心里去。这类诗,虽因直白而显得肤浅,却表现了大胆反叛封建世俗的精神。再如《过伊家门外》一诗,曾因写抒情主人敢于“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而受到“不道德”的指摘。《孤苦的小和尚》表现年轻小和尚偷看求佛的妇人。那种大胆的叛逆精神,使人觉得他是诗界的郁达夫。朱自清认为他的诗有“孩子们洁白的心声,坦率的少年的气度”。从这爱情的歌唱中,相当真切地反映了“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54.“小诗运动”与冰心的小诗创作

【答】文学研究会中冰心的诗自成一家。她出版有诗集《繁星》和《春水》,内收小诗300余首。这些诗原是在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记下一些“小杂感”式的“零碎的思想”,发表时被编辑分了行,竟成为自由体中的一个品种,曾被称为“繁星体”。加以有人推波助澜.介绍日本的俳句,小诗便如新诗棋盘上的卒子一般,不但数量多,一时间也起过一定影响,造成“小诗的流行的时代”。

冰心颇受泰戈尔的影响,泰戈尔那种“澄澈”、“凄美”的风格,与她自己的情调,一拍即合。她的全部小诗正染着这“悲感”,如她在《诗的女神》中所述,“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正是她的小诗的风格。这类三言两语的小诗,必须具有较丰富的意蕴,必须是被提炼得很精纯的,所以,往往含有哲理性,又曾被人称为“说教的短偈”。冰心的小诗虽然有写世态险恶的,但极少。她多发弱者的哀声,曲折地反映环境气候的冷暖。

在以上思想背景之下,冰心便把自然、母爱、童真,作为自己感伤情绪安歇的“席梦思”,她有大量的小诗是歌唱这三者的。

小诗篇幅虽短,但要写得好,必须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发现,同时表意也要含而不露,要有“曲包的余味”,才能经得起品味。所以,小诗的发达不仅给自由体诗增添了一个新品种,也对新诗艺术的进步有所推进。

55.“新月诗派”的格律诗主张

【答】新月诗派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在艺术上要求艺术的“和谐”、“均齐”,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表现为追求诗歌的格律,它是倾向于古典主义的。在创作中,强调不在感情强烈时作诗。而在将记忆中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绪的轮廓用想象来表现。新月诗派的作诗法努力在诗人与诗之间拉开距离,着意于主观情绪的客观化。为建立新诗的形式规范,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张,同时他们尝试了现代叙事诗、戏剧独自体、无韵体、十四行等多种体式,为新诗尽了赋形的历史使命。

56.郭沫若诗集《女神》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占据《女神》一、二两辑主体部分的“五四”以后的诗作,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格调雄浑豪放,唱出了民主科学

的时代最强音。

《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在《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篇中,郭沫若凭借地球、大陆、海洋、宇宙等宏观物体和诸多意象,激励人们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努力,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拥抱一个崭新的世界!《凤凰涅槃》是一首庄严的时代颂歌,充满彻底反叛的精神和对光明新世界的热切向往。

《女神》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梅花树下的醉歌》赞美梅花即是赞美“自我”,这种“自我”是“宇宙的精髓”,“生命的泉水”,具有主宰世界的力量。《天狗》中飞奔、狂叫、燃烧着的“我”,更是气吞山河。诗歌通过这些狂放不羁的“自我”形象,表现了无法遏制的激情和无穷的神奇力量,以否定世间一切的传统偶像,摧毁封建的精神枷锁,追求彻底的个性解放。《女神》中还大量描写自然,讴歌自然,赋予自然以无限的生命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礼赞。

《女神》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诗人对太阳、山河、海洋、生、死、火山、光明、黑夜等一切具有破坏与创造力量的事物,都无比崇拜。在《匪徒颂》中,诗人对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予以热烈赞颂,向他们三呼“万岁”。《女神》中创造精神与反抗叛逆精神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互补的整体。

57.闻一多诗的主要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答】主要思想意义:

(1)歌颂祖国、思恋祖国。闻一多身在美国,笔下流泻出浓烈的思乡念国之情,表现在《太阳吟》、《秋菊》、《孤雁》等作品中。如《孤雁》中,他以流落的孤雁自比,从内心深处发出“不如归去”的感叹。他眷念的家不仅仅是小家,抒发的情也不是小“我”之情.在一定程度上,闻一多的这种感情,正准确地代表了所有身在异国心念故土的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态。

(2)反帝反种族歧视。他在一些诗篇中抨击了“金元帝国”的罪恶。捍卫民族尊严,抒写华工的劳碌和遭受凌辱的境遇,喊出对民族压迫的沉痛抗议。《洗衣歌》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中国人的正气以及民族自豪感。作品在平易的诉说中,饱含着对同胞的深厚同情与尊敬。

(3)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在以《死水》等为代表的一些直面中国现实的作品中,作者一方面为祖国人民唱出了悲哀的歌声,表现出自己的希望破灭的深深痛楚;另一方面,对自己心爱的祖国怀着总有“铁树开花”一日的信念,这就是一直潜埋在心底的对祖国新生的信念。

艺术特色:

作为前期新月派的主将之一,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派诗人有着很大影响。其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闻一多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了这些主张。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闻一多在“顿”、“音步”的基础上.提出“音尺”的概念,“音尺”由音节组合而成。《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力作。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辞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他的诗中,经常出现红、黄、青、蓝、紫、金、黑、白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带有鲜丽色彩感的物象,注重色彩对比,使诗画相通。设色浓淡相宜、深浅适中、错彩镂金、斑斓繁丰,令人目迷五色。如《忆菊》、《秋色》、《死水》以及《色彩》都是这方面的例子。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以求整饬。《死水》、《口供》、《静夜》、《一句话》、《洗衣歌》等都是具有建筑美的范作。

第五节散文创作 58.《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与杂文的兴盛

【答】“五四”时期最早出现的散文作品,是以议论时政为主的杂感短论,即杂文。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期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先后发表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杂感文。稍后不久,李大钊、陈独秀主持的《每周评论》,李辛自主持的《新生活》,瞿秋白、郑振铎主持的《新社会》,邵力子主持的《民国日报·觉悟》等,都相继推出了类似的栏目,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杂感散文的创作浪潮。这些杂感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介绍各类西方思潮,包括柏格森、尼采、杜威、罗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学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泛劳动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借助这些西方理论,作家们对中国传统的、陈旧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大胆而严厉的批判,充分展示了一代先驱者探索新的社会理想的激情。在杂感文创作中成就最高、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无疑是鲁迅。鲁迅前期的杂感文主要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这五本杂文集中。

59.20世纪20年代各个散文作家群体的主要作家和代表性作品

【答】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富有影响的作家。他曾是《新青年》“随感录”的重要作者.后来亦曾与鲁迅一起成为《语丝》的主要作者。《语丝》的作家除了鲁迅、周作人两位主将外,还有孙伏园、孙福熙、川岛、林语堂等。周作人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方面,其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等。林语堂也是《语丝》的撰稿人,他早期的散文大多收入《翦拂集》中,总体倾向是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反对军阀统治,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他在讨论“语丝文体”时提出“费厄泼赖”,受到鲁迅的批评。

在“五四”时期,散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文学研究会”的冰心、朱自清等人。他们的散文具有缜密、漂亮的风格。1921年,冰心加入“文学研究会”,并于此时倾力转入散文创作,发表于由文学研究会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上的《笑》即是其散文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特征的一个标志。l923年夏,冰心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赴美前夕、赴美途中与在美期间,她完成了《寄小读者》的创作,同时还写了《往事(一)》、《往事(--)》、《山中杂记》等。朱自清最早是以诗人身份步人文坛的,l922年以后转向散文创作,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踪迹》、《背影》,在当时曾引起广泛反响,作者亦成为“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其中的《背影》、《荷塘月色》等,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散文创作的典范。

这一时期“创造社”的郭沫若与郁达夫也创作了不少散文作品,并具有一定的特色。郭沫若的散文集有《塔》、《橄榄》、《水平线下》等。郭沫若还写过不少散文诗。1925年发表的《小品六章》是郭沫若散文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多收入《鸡肋集》、《奇零集》、《敝帚集》中。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批留学欧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归国后结成“现代评论”派,其重要的散文作家有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徐志摩以诗著名,但他的散文亦写得自由而华丽,自成一体。他的《北戴河海滨的幻想》、《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等都是较有名的篇章。

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还应提到的是瞿秋白的两部通讯散文集《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60.“语丝文体”

【答】“语丝”派以l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在坚持思想革命这一点上,“语丝”派是比较执著的。他们的主要成就在于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61.郭沫若与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特点 【答】郭沫若的散文集有《塔》、《橄榄》、《水平线下》等。他的散文记叙的多是自己的个人生活,从回忆童年到描述在异国的生活经历,纵情抒写,无拘无束,似乎不讲究锤炼,但别有一股潇洒自如之态。这些自叙性的散文与他的自叙小说有时界限不甚分明,作品主人公的自我抒情色彩很浓。

郁达夫的率真、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无所隐饰地暴露赤裸裸的自己,称得上是个独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声称比起小说来,“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他和郭沫若散文的主要方式,确实都在直接倾诉自身的遭遇,发出对龌龊的现代文明和官僚社会的切齿诅咒,又带有时代病的感伤。《归航》记述作者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既厌恶给自己带来屈辱、压抑的异国生活,又有某种不忍诀别的心情,胡乱游走的狂放变态,以及想象用手枪击杀得到中国少女青睐的西洋人的那种情绪之流,无所顾忌地在文中迸涌。稍后写作的《一个人在途上》,把作者对亡儿的至情,表达得感人肺腑。郁达夫写散文大都在畅述自己的生活遭遇,直接抒发感伤情怀,常常像跟亲友诉苦或聊天那样,不拘形式地倾诉使你感动。读他的散文,就如同走进了他的生活。这样真率自然的写法,不但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新文学中也很独特。郁达夫散文很恣肆放达,靠才情动人,但其驾驭文字的功力很深,那酣畅的神韵得益于古典文学修养。他自哀自怜过甚,是消极的一面,也是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的共同心境。文中夹杂的一些色情描写,是他发泄悲抑、郁闷的特殊方式,自然也含有对女性的变态心理。他的散文有时支离散漫,缺少节制,不讲究章法,质量上不平衡。但郁达夫的影响长期存在,说明一种十足个性化的文学,也是能有充沛的时代性的。

62.“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答】首先,它打破了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其次,“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相当自觉而彻底,散文不仅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且自此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从而结束了文章与散文长期面目不分的历史。

最后,“五四”散文所张扬的“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反封建等理念,从此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宝贵的精神资源与反复言说的主题。

63.周作人散文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答】内容:

(1)批判死鬼的精神。周作人在他的散文中传达了一个很特别的历史观念,即“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所以,“僵尸”、“死鬼”、“重来者”是他常用的名词。周作人警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死鬼”精神,警惕各种历史沉渣的泛起。

(2)抨击国民性的弱点。如在《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中曾提出:“我们要针砭民族卑怯的瘫痪;我们要消除民族淫猥的淋毒;我们要切开民族昏聩的痈疽;我们要阉割民族自大的疯狂”。周作人还在许多场合批评了中华民族的自大,亦不过是无知与傲慢而已。

(3)宣扬一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特别是l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作人逐渐从斗争的中心淡出,从“十字街头”走进了象牙塔,从“叛徒”走向了“隐士”。

艺术成就:

(1)旁征博引,于谈天说地中显示出深厚的学识、才情。比如《故乡的野菜》,在介绍每一种野菜时都征引了与这种野菜相关的大量的民俗、儿歌、古籍记载等,既显示了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又使读者在增长见闻的基础上获得一种知性的享受。

(2)舒展自如,娓娓而谈。如《乌篷船》,以书信的形式,在好似絮语似的缓缓描叙中,为友人作导游,介绍的又是故乡风情,因而情真意切,舒展自如,娓娓而谈,能让读者具体感受到浓郁的水乡气息和生活情趣。

(3)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周作人将“冲淡”作为自己散文创作的一个最主要的追求,并构成了他散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色。

(4)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周作人的散文语言,一方面简练、精确,另一方面则又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能在最有限的字句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5)机智幽默,情趣似盎然而实苦涩。作者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不平,有许多牢骚、怨愤,但他并不明言,而是以一种反话正说、正话反说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让人在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嘲讽或风趣幽默效果的同时,又体会到一种压抑不住的苦涩。

64.冰心的散文创作及其主要艺术特色

【答】冰心的文学创作是多面的,小说、诗歌、散文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而贯穿于她的散文创作的,

是“爱”的哲学。冰心的“爱”的哲学,其内容包括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爱祖国。母爱、童真、自然三者以母爱为中心而有内在联系。童真是母爱的自然延伸,爱自然与母爱也一脉相承。冰心的爱国主义也和母爱、亲友之爱、对祖国河山之爱密切相连。“爱”是她散文集的主要内容:父母之爱、兄弟亲人之爱,小朋友的爱等。“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创作的基本思想内容。冰心文学创作中的“爱”的哲学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以及加强作品诗情的作用,在一切的“爱”中,母爱占据中心位置。冰心的“爱”的哲学的道德感情力量应充分肯定,在艺术上也使她独树一帜。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也比较显著。首先,她善于捕捉、表现刹那问涌现的感触、思绪,细腻地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与此相应,她的散文常常没有严谨的结构布局,而是如行云流水,自然舒卷,既空灵又飘逸。其次,在文体、文字上,冰心也有自觉的追求。冰心散文得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颇多,但旧文学的语言一经她的处理,便脱去陈腐气息,别有一种独特的、美妙的韵昧,既清丽又典雅。

第六节戏剧创作

65.中国现代戏剧最初的发展情况

【答】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开始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于l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话剧,最早是1911年洪深写的《卖梨人》和欧阳予倩的《运动力》。自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终身大事》起,现代话剧逐渐进入建设时期,此后出现了各种戏剧团体,形成了各种戏剧流派的雏形。

66.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话剧团体

【答】l921年3月,汪仲贤、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等发起成立民众戏剧社,5月创办了《戏剧》月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戏剧杂志。

与民众戏剧社同年成立的是上海戏剧协社,成员最早有应运卫、谷剑尘、欧阳予倩、洪深等人。

除上述两个戏剧团体外,20世纪20年代还有朱襄丞、马彦祥等人领导的辛酉社和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出版有《南国》半月刊),以及由蒲伯英、陈大悲创办的“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和先后由赵太牟、余上沅、熊佛西主持的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

67.民众戏剧社

【答】民众戏剧社在文学主张上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一致,他们对堕落了的文明戏进行猛烈的抨击,强调戏剧反映时代、人生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他们还提倡“爱美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68.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题材戏剧创作

【答】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专注于历史题材戏剧创作,l923年发表了《卓文君》和《王昭君》,1925年又创作《聂莹》,1926年将这三部戏剧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站在时代的高度,郭沫若将《卓文君》写成中国古代的“娜拉”,写她面对封建势力的代表——父亲卓王孙和公公程郑.毫无惧色,她揭露程郑的虚伪和淫念,将封建纲常抛在一边,义无反顾地追求理想。郭沫若是以诗人写剧,奔放的热情、大胆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抒情,构成了其戏剧浓郁的诗的意境。

69.洪深的话剧创作及其尉作《赵阎王》

【答】洪深l912年至l916年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就是学生演剧的活跃分子,1915年他的话剧处女作《卖梨人》获学校锦标,1916年他又创作大型话剧《贫民惨剧》为募捐义演。l919年他以《有为之室》和《回去》两部戏剧考入哈佛大学,师从于美国著名戏剧家倍克教授,学习戏剧编撰,并对舞台装置、舞台艺术,剧场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实习。l922年春洪深回国,创作话剧《赵阎王》,并自筹资金,自饰主角。《赵阎王》借鉴奥尼尔《琼斯皇》的戏剧手法,以大段的独自和心理幻觉表现人物的恐惧心理,使剧界耳目一新。

70.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等喜剧创作

【答】被誉为写独幕剧能手的丁西林的剧作对有封建意识的人物有所讽刺。但不是那种辛辣、犀利的讽刺,而是带有诙谐意味的,温和委婉的批评。因而他的戏剧多具“优雅的喜剧”的特色。

《一只马蜂》批评吉老太太企图包办儿子的婚姻,儿子只好假装生病住院与所爱的护士余小姐亲近。丽个年轻人明明相爱着,却要拐弯抹角地而不能公开地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以此表达“社会真是一个不自然的东西”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严肃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寓庄于谐。《压迫》中戏剧矛盾的形成,也与婚姻问题有关。房东太太要管束女儿,不肯将房子租给单身汉。而女儿追求自由恋爱,不肯将房子租给有家眷的男人。这样,房子就一直租不出去。后来一对男女冒充夫妻才租下了这房子。作品本意在于要人们“联合起来”去抵抗“社会上一切的压迫与欺负”,但戏中实际存在两对矛盾,房东太太与房客的矛盾是母女矛盾的延伸,不去解决母女矛盾,只用假冒夫妻的方法去解决前一矛盾,尽管也“很有趣味”,毕竟未能深刻表达反“压迫”的主题。丁西林的独幕剧简洁集中,浑然一体,常从一些严肃的正剧题材上,挖掘出喜剧性,用轻松、风趣的笔调,批评某些社会现象,形成他幽默、淡远的喜剧风格。

71.田汉在1927年4月以后的戏剧创作情况

【答】田汉在1927年4月以后的戏剧创作,如《火之跳舞》、《第五病室》、《垃圾桶》、《一致》等,显示出现实主义和阶级意识的明显强化。1930年3月,“左联”成立,田汉与鲁迅、夏衍、阿英等人为常务委员。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田汉当选为主席。1932年田汉加入中国共产党。“转向”后的田汉创作了《梅雨》、《一九三二年的月光曲》、《洪水》等剧作,成为左翼戏剧运动中高产的剧作家。

20世纪30年代田汉还创作了许多表现抗日救亡主题的戏剧,如《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乱钟》、《扫射》、《战友》等.这些戏剧与他描写工人农民苦难和反抗的剧本一样,多为配合政治宣传的急就章。在民族斗争的生死关头,观众的政治要求超过艺术的欣赏,所以,当时这些作品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而田汉也努力追求在新的高度上的思想和艺术的平衡,三幕剧《回春之曲》因为回归到他所擅长的抒情风格而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抗战爆发后,田汉怀着满腔热忱投身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戏剧运动中去。田汉探索和尝试过对平剧(京剧)、湘剧、

桂剧、川剧等传统地方戏曲进行改革,改编和创作了《新雁门关》、《新儿女英雄传》、《江汉渔歌》、《风云儿女》、《武则天》、《武松》等二十多个传统戏曲剧本。田汉1947年创作的话剧《丽人行》,则是他在整个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戏剧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在传统戏曲的改编和话剧创作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贡献。l958年发表的十二场历史剧《关汉卿》成功塑造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

第二章30年代文学(1928-1937)

第一节概述

7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运动的发起和发展情况 【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1928年,创造社除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外,又新增加了刚从日本回国的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等文学青年,继续出版《创造月刊》,又新创刊《文化批判》。太阳社于1927年底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孟超等人,出版刊物有《太阳月刊》、《海风周刊》等。1928年1月,郭沫若在《创造月刊》上宣称“个人主义的文艺老早过去了”,“代替他们而起的”将是“无产阶级文艺”。此后,在《文化批判》、《流沙》和太阳社的《太阳月刊》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文章。这些倡导初步论述了革命文学的根本性质、任务,接触到作家世界观的转变问题。

倡导者把文学的功能、作用归结为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实践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宣传作用、标语口号替代了文学自身的价值。创造社和太阳社举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旗帜,为20世纪30年代革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他们或夸大文艺作用,或忽视文艺特征、轻视生活,或主张作家世界观的突变,对“五四”文学革命给予过多的否定,甚至把小资产阶级作家当做革命的对象,把批判矛头对准了鲁迅、茅盾、叶绍钧、郁达夫等,这些又都显示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初创期的幼稚和不成熟。

7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答】鲁迅在与创造社的论争中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他对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意见是,“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针对创造社忽视艺术特性的错误,他指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茅盾在此同时,主张描写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闷,如他在《蚀》三部曲中所写的那样。他在《从牯岭到东京》等文中批评了创造社有革命热情而忽视艺术性,形成标语口号化,既不能正确表现无产阶级意识,又不为工农大众所接受。

7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情况

【答】l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一E海成立。事先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共同召开过以“清算过去和确定目前文学运动底任务”为中心的讨论会。在此基础上,l930年3月2日,鲁迅、冯雪峰、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钱杏邨、田汉、阳翰笙等四十余人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郭沫若、茅盾、郁达夫都参加了左联。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期的经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号召左联在“目的都在工农大众”的共同目标下扩大联合战线,“造出大群的新战士”。

75.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创作

【答】决定20世纪30年代文学基本面貌的,不仅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创作,还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创作。l929年,国民党政权曾经提倡“三民主义文学”,也发动过“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写过些拙劣的政治宣传品,但从未有过影响与号召力。无产阶级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新兴的文学,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与上一个十年则是顺承发展的关系。

76.关于“文学基于普遗人性”的论争

【答】这场论争于1928…1930年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粱实秋之间。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针对革命文学倡导者,他的批评有其合理性,也不无偏颇。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然而“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鲁迅还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77.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答】这场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1931年底,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连续发表文章,谈“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在左翼文学与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之间左右开弓。瞿秋白、冯雪峰著文批判。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为胡秋原辩解,展开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苏汶等反对政治“干涉”文学,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左翼的反批评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所阐发,却又片面地趋向另一极端。党内的理论家歌特(张闻天)撰文,维护文学真实性标准的独立价值,对真实性与党性、政治倾向性作了较为辩证的分析。

78.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答】关于“大众语”的论争于1934年5月由汪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6月,进步作家集会,决定掀起反对文言、保卫白话的运动,展开大众语的讨论。这次论争的焦点集中于文学语言问题,参加人员涉及整个文化界,发表文章数百篇。论争总结了“五四”、“文白之争”以后文学语言发展的经验教训,批评了“欧化”与“半文半白”的倾向,纠正了一些左联作家否定白话、提出语言有阶级性等“左”的错误,探讨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79.20世纪30年代台湾新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一是受世界性的左翼文学思潮,特别是日本左翼文学和大陆左翼文学的影响,台湾新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也出现了追求文艺大众化的倾向,无产阶级文艺开始兴起。

二是随着台湾新文学发展的深入,乡土文学的观念在台湾新文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是出现了真正的专业文学杂志和文学社团,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80.20世纪30年代香港新文学的产生和文学创作情况

【答】由于香港新文学的出现比内地的新文学晚将近十年,因此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香港新文学才开始成型,并且,香港新文学的产生,不是其内部的自然发展,而是内地的新文学运动对它的催生与推动。l927年,香港的许多报纸开始出现刊登新文学作品的副刊,l928年8月,香港的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l929年春,香港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这些以新文学为追求目标的副刊、刊物和文学社团的出现,标志着香港新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末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大陆较为成熟的新文学的带动下,香港新文学虽然出现得较晚,但迈步的起点却不低,它甫一出现,声势就颇为壮阔。光是1931年至1937年间,香港就出现了《激流》、《春雷》、《今日诗歌》、《新命》、《晨光》、《时代风景》、《时代笔语》、《文艺漫话》、《南风》等众多的文学刊物,1933年12月创刊的《红豆》月刊,则一直持续到1936年8月。这一时期香港新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有:小说家、诗人侣伦的小说《殿薇》、诗歌《讯病》、散文《夜声》等,诗人陈江帆的诗集《南国风》,路易士的诗集《行过的生命》、《上海飘流曲》,林英强的诗集《蝙蝠星》,侯汝华的《海上谣》,伦冠的《夜航》等。

8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兴起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历史原因

【答】首先,大革命失败以后,现实政治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势,要求无产阶级在文学上提出自己明确的口号,旗帜鲜明地宣传自己的文艺主张,建设无产阶级文学。

其次,1928年前后,正是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波澜壮阔地展开的时候,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包括苏联文学和西方有革命倾向的作家、作品给中国文学界以很大的影响。

再次,大革命失败以后,大批原来参加实际革命工作的知识分子纷纷汇聚上海,多半以文艺为武器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即从实际的政治革命直接走向了革命的文学,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

最后,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国际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影响,大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急剧左转,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由于历史原因,暂时成了无产阶级文化的代表。上述历史原因,导致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

82.20世纪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文学创作的鲜明特点

【答】20世纪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受到现实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有力制约和影响。左翼文学运动和民主主义作家的文学活动,是推动20世纪30年代文学发展的主要力量。它们各自的发展、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历史面貌。民主主义作家的文学活动,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创办了《文学》、《文学季刊》等一大批著名刊物,由此形成了文学见解和创作倾向各异的许多作家群体。他们重视艺术规律,创作成果斐然可观,老舍、巴金、曹禺、沈从文等,则卓然成为大家。

20世纪30年代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从文学内容上看:运用科学的社会理论(如茅盾等左翼作家)剖析中国社会;从文化层面(如老舍和京派作家)批判社会、探究人生;题材内容空前广泛,涉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表现农村破产、农民的苦难和反抗斗争的内容尤为突出;新兴的都市文学引人瞩目。从文学形式上看:长篇叙事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形式日趋成熟,抒情写意小说长足发展;戏剧、诗歌、散文都有长足发展。从创作方法上考察:浪漫主义在变异中发展;现代主义崭露头角;现实主义成为主流,同时又包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方法技巧。文学理论批评,呈多元发展态势。

第二节茅盾

83.茅盾的主要文学作品

【答】l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茅盾曾陷入痛苦与迷惘之中。他此时期写作的《从牯岭到东京》等论文以及小说《蚀》三部曲,典型地表现了他的矛盾复杂心态。1928年7月,茅盾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完成了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部分短篇小说的创作。l929年,在日本的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虹》。1930年冬,茅盾从日本回国,积极地参加了左联的活动,并开始创作中篇小说《路》与《三人行》。

1932年到l937年间,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l933年,茅盾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作品以深广的社会思考和成熟的艺术技巧而轰动当时,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该时期他还创作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出版了《春蚕》、《泡沫》、《烟云集》三个短篇小说集和《印象·感想·回忆》、《速写与随笔》等散文集。l940年前后,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第一部)等作品。

在小说创作之外,茅盾同时还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创作的数量达百万言之巨,其中有《白杨礼赞》、《卖豆腐的哨子》等散文名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4.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价值 【答】《野蔷薇》是茅盾l929年7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它收录了作者创作于1928年至l929年的《创造》、《自杀》、《诗与散文》、《一个女性》、《昙》等5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都以恋爱为题材,通过对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生活苦闷、寄希望于爱情而最终又只能在迷惘中盘旋的现实心灵状况的描写,表现了与《蚀》相近似的“追求”与“幻灭”的主题。其中《诗与散文》一篇,描写的是一个青年学生的爱情故事。青年丙在空虚无聊里,希望借肉欲的放纵来充实自己,他勾引了邻居的少妇,把性爱视为生命的“散文”,但他又希望得到纯情的表妹的爱,把她作为生命的“诗”来追求。最后,他“诗”与“散文”二者都失去了,只能希望去寻求别的道路。作品对人物的充满踌躇与犹疑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准确,表现得也非常真切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作品真切地描绘了人物的矛盾心理尤其是复杂的性心理活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野蔷薇》的突出意义更体现在其艺术价值上,在创作中,茅盾较多地借鉴了现代西方文学的表现方法,尤为突出的是作品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和运用环境氛围对人物心理的渲染烘托,使作品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143.20世纪40年代以抗战为主要题材的抗战小说的名篇

【答】抗战时期小说创作的主流题材是抗战。尤其是抗战初期,许多作家直接描绘抗战现实,反映战争的真实细节,歌颂了时代英雄。丘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还有《刘粹刚之死》(萧乾)、《春雷》(陈瘦竹)、《乌兰不浪的夜祭》(碧野)、《北运河上》(李辉英)、《东战场别动队》(骆宾基)等,都是抗战小说的名篇。

144.20世纪40年代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的小说

【答】这一时期,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的小说,有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堪察加小景》、《淘金记》、《还乡记》,艾芜的《山野》、《石青嫂子》,吴组缃的《山洪》等,这些作品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分析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迅速变动中的社会人群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145.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徐讦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

【答】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徐讦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这类小说以传奇化的情节,杂糅以爱国主题、情爱故事和浓郁的异域情调,具有很强的浪漫特点,受到大众欢迎。徐讦有《风萧萧》、《鬼恋》、《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小说。无名氏(卜乃夫)有《北极艳遇》(单行本名为《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野兽、野兽、野兽》、《海艳》等。

146.20世纪40年代台湾和香港小说创作情况

【答】l937-1945年间,当台湾新文学笼罩在“皇民化”阴影之下的时候,台湾文坛也涌现出一批虽用日语创作,却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作家,代表人物有吕赫若、张文环、龙瑛宗、吴浊流等。吴浊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水月》、《泥沼中的金鲤鱼》、《陈大人》、《先生妈》、《功狗》等,另有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原名《胡志明》,后改为《胡太明》),1956年重版时定名《亚细亚的孤儿》,又名《被扭歪的岛》。l943年2月,吕赫若的《财子寿》获首届“台湾文学奖”。1944年出版小说集《清秋》。此外,还有小说《风水》、《逃走的男人》、《台湾女性》等。

这一时期香港文学的创作成就.除了大陆南来作家在香港期间的创作之外,香港本地较为活跃的作家和主要的作品有侣伦的长篇小说《穷巷》、李育中的诗作《都市的五月》等。

147.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为题材的戏剧创作

【答】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为题材的戏剧创作,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夏衍,此外,老舍、田汉、宋之的、于伶等作家也都有重要创作。老舍的主要作品有《残雾》(1939)、《张自忠》(1940)、《面子问题》(1941)、《大地龙蛇》(1941)、《归去来兮》(1942)、《桃李春风》(1943)等。《归去来兮》可视为老舍抗战时期戏剧的代表作。田汉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剧本有《秋声赋》(1941)、《风雨归舟》(1942,又名《再会吧,香港》,与洪深、夏衍合作)、《黄金时代》(1942)等。宋之的的《鞭》和《祖国在呼喊》是其20世纪40年代较有影响的作品。《夜上海》(1939)和《长夜行》(1942)是于伶抗战时期的代表作。

148.20世纪40年代历史题材戏剧创作的两个高潮及其主要的戏剧作品

【答】20世纪40年代历史题材戏剧有两个创作高潮:一是上海“孤岛文学”的“南明史剧,”,主要有阿英的《碧血花》、《葛嫩娘》、《海国英雄》,于伶的《大明英烈传》等;二是1941年至l943年前后的“战国史剧”和“太平天国史剧”,同样寄寓了作家们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思想意图。郭沫若从1941年12月到l943年4月,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6部历史剧。此外,欧阳予倩创作了《忠王李秀成》(1941)。阳翰笙创作有《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和《草莽英雄》等。

149.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答】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诗人艾青和田间也曾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诗作。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性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七月诗派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同时也重视抒情的形象化,注意意象的新颖明确,想象的丰富奇丽,象征的确切深刻。在诗形上,有大体整齐押韵的小诗,有鼓点式短句的“田问体”,有抒情议论的长句诗行体,有随诗情起伏而变化多样、句式长短交错的“艾青体”。在语言上,他们重视运用灵活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简洁有力,色彩强烈。七月诗派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造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绿原有诗集《童话》、《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鲁藜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其他如阿垅的《纤夫》、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等都是足以显示七月诗派风格的代表作。

150.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 【答】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1947年7月创刊)和《中国新诗》(1948年6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查良铮)等一群诗人。该诗派主要有九位代表诗人,1980年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因而被称为“九叶诗派”。九叶诗派一方面“扎根现实”,用诗歌形式传达了中国人民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时代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厌倦现实政治纷争,渴望宁静与和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艺术上,他们深受20世纪西方文化与诗歌的熏陶和影响。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他们把诗歌的审美原则建构在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重叠点上,完成了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超越,蕴涵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诗歌因素。

151.沙汀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答】思想:

沙汀的作品大都以四川农村为背景,反映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统治下的广大农民的悲惨生活。沙汀抗战时期的小说主要是揭露那些借抗战之名营私舞弊,大发国难财的国民党基层官吏和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无情地撕下他们冠冕堂皇的“抗战”外衣,刻画出他们可憎、可鄙、可笑之态。

艺术成就:

(1)善于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创作素材,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2)冷峻客观地进行描绘,让反面形象显示出自身的矛盾与荒谬。 (3)语言风趣而又口语化。

(4)善于从讽刺、暴露的角度切人生活,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对中国现代讽刺文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152.艾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答】艾芜小说创作的思想:

(1)艾芜解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这构成了他创作的一个特色。这样的创作思想和他早年的流浪生活有密切关系。他曾经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道受剥削,遭侮辱,因此对于他们,他不是平平静静地着手描写,而是尽量抒发自己的爱和恨,痛苦和悲愤。对抬滑竿的、赶马的、偷马贼、私烟贩子、城市苦力、穷苦农民、普通兵士和小知识分子等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表示了充分的同情和愤慨。他不仅写出了生活重压带给他们的精神创伤和生活恶习,还发掘出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品德:善良、纯朴、正义感、同情心和自发的反抗,从而使人们从丑恶的黑暗现实中看见了光明和希望。

(2)艾芜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对于开拓新文学的创作领域作出了贡献。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这是他创作上的又一个特色。

艾芜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艾芜有较强的艺术概括能力与处理题材的魄力,善于把一个平淡的故事写得娓娓动听,以色彩明丽的景物和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活动,使形象逼真感人。他笔下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2)作品的笔调清新明快,朴实自然,富有抒情味。

(3)抗战爆发以后的创作,谨严沉郁的现实主义手法,逐渐取代原先的抒情浪漫的艺术风格。 153.钱钟书《围城》的思想意蕴、主要艺术特色 【答】《围城》的思想意蕴是多层次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

(1)社会批判层面。作品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足迹,展示了战时上层知识分子中的形形色色人物:这里有在国外买假博士头衔回国招摇撞骗的韩学愈,有趁上任之机携带药品高价出售给学校发国难财的教授李梅亭,有依靠亲属的政治背景当上文学系主任的汪处厚,有只同“西洋大哲学家”通过几封信就声名大振被封为中国大哲学家的褚慎明,有引“同光体”为同道活现了一个“遗少”面目的“大诗人”董斜川等,这些人物构成了当时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景观。

(2)文化批判层面。《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作品中的方鸿渐先后同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发生感情纠葛,但却在一场又一场的爱情冲突中败北,他懦弱的性格,悲剧的结局,正是传统文化的束缚所致。李梅亭、韩学愈、高松年等人的庸俗、卑琐、无聊、虚荣、争斗等劣根性.也是传统文化的产物。至于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在她身上也可看出旧式女性的面孔。由此作品表现了对西方文化的反思,揭示出近代文明本身的诸多弱点,特别是当这种文明一旦落在一个非常讲究传统的国度里所起的种种畸变。

(3)哲学反思层面。钱钟书夫人杨绛在电视剧《围城》的片头上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致如此”。确实,《围城》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思考,已从形而下的层面跃上了形而上的层面。“围城”这一意象深刻地道出了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围城》的主要艺术特色: (1)杰出的讽刺艺术。《围城》中的讽刺不是用夸张人物行为的方法,而是精细地透视他们的五脏六腑,乃至每一根颤抖的神经;从中挖掘那与光彩体面的外观相矛盾的因素,揭示人物内心的阴暗、丑恶和言不由衷。

(2)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哲理化、知识化的有机融合。作者熔古今中外的知识于一炉,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渊博的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描述之中,使画面变得新鲜、生动、厚实,也将讽刺艺术的知识化、生活化、趣味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丰富的表现手法。《围城》广泛地运用比喻、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尤其精妙地将它们与高超的讽刺艺术结合起来,既妥帖传神,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精湛的语言艺术。《围城》的语言清新、传神、精辟、畅达,虽移用了大量西洋典故但无欧化气息。尽管夹杂着不少洋文但读来仍流畅自如,充分显示了一个学者型作家的艺术才力与功力。

15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

【答】(1)思想内容。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力作。全书分上下两部,分别创作于l945年和l948年。小说以“一·二八”上海抗战以后十年间我国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苏州头等富户蒋捷三一家在内外各种力量冲击下分崩离析的过程,集中刻画了财主的儿女们,也就是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大时代的激荡下的摸索挣扎,在尽可能地容纳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的同时,史诗般地记录了我国抗战期间重大的历史变迁,为我们认识那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及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极富价值的范本。作品的人物多达七十多个,遍及官、兵、绅、商、学;人物活动的舞台由苏州、上海、南京、江南旷野、九江、武汉,一直伸展到重庆、四川农村;这十年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诸如“满洲国”成立、华北危机、长城抗战、北平学生运动、西安事变、汪精卫投敌、南京陷落、迁都重庆等,都历历在目。

(2)人物形象塑造。作者刻画的中心人物,是财主蒋捷三的三个儿子——蒋蔚祖、蒋少祖、蒋纯祖。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类型,作者从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人物命运的不同走向去描写他们,旨在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提供不同的生活类型。

长子蒋蔚祖是一个性格懦弱、无所作为的公子哥儿,最终因忍受不了大家庭内部的倾轧和妻子的放荡行为而精神崩溃。以致自杀。这个形象的塑造,鲜明地揭示了蒋蔚祖这种无能的末代继承人的生活和心境。他们的软弱以及同旧式家庭割舍不断的联系必然被激昂的时代狂澜所吞没,他们的痛苦哀嚎反映的正是他们力图挣扎却又无从摆脱旧生活的羁绊从而不得不与之偕亡的凄凉心情。

二少爷蒋少祖年轻时曾是一个十足的“新派”人物,在新思潮的激荡下,他厌恶旧冢庭“尽是铜臭的生活”,毅然离家出走,东赴日本留学,接受了自由新风的洗礼,成为蒋家“第一个叛逆的儿子”。回国后投身于民主运动,抗战爆发后也曾一度卷入抗日爱国的浪潮中。然而,毕竟“世家公子”的根性太深,他所持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思想又无力抗拒顽固、黑暗的社会现实,于是不免陷入深沉的苦闷之中,并最终抛弃了追求“现代文明”的初衷,重新走上了复古主义的老路。小说对这个人物极其矛盾、复杂的心态的剖析,真切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动荡社会中一部分看透了一切从而时进时退、左右失据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小说中描写的三少爷蒋纯祖,是一个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死守个人主义立场而四处碰壁的苦闷绝望的知识分子的典型。蒋纯祖背叛家庭,反抗传统,始终是一个不妥协、不安定的追求者、漂泊者。在从南京流亡武汉、重庆途中,他看到了人民的挣扎和同胞的自相残害,痛感中国的愚昧和落后;他曾参加了一个宣传抗战的演剧队,又难以接受组织内的家长式统治;在四川穷乡僻壤的石桥场,他以孤傲的个性,向宗法制农村的冷酷和愚昧挑战;最后,在事业与爱情都遭到封建恶势力的破坏后,他狼狈而逃,以致病逝。他的奋斗与抗争和他在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悲壮历程中所饱尝的精神苦刑,深刻地概括了那一时代未能与人民结合,没有找到光明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3)主要艺术特色。《财主底儿女们》以史诗的笔触,描写人的灵魂的搏斗,在揭示人的灵魂的复杂、丰富性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他对我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作品采用的兼容政治、哲理、抒情等多种艺术要素的夹叙夹议的叙述艺术,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样式,为我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155.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答】l.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1)张爱玲的小说主要以旧上海和旧香港的殖民地都市生活为背景,深刻地表现人生的苍凉和人性的荒诞。 (2)其作品多以婚恋为题材,表现在“食”、“色”枷锁下的人类的心灵世界。

(3)其作品在情调上体现出一种失落感和没落感,这和作家身世有关,也和其描写的对象多为没落贵族有关。 2.张爱玲小说的艺术价值:

(1)在艺术上她把传统与现代、通俗与经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小说推向大俗大雅的境界,取得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她熔古今于一炉,将传统文学与新文学汇与一身,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各自的优长汇于一身,将小说推向大雅大俗的境界。第一次在传统通俗文学形式中展示了时代崩溃与转折的进程,传达出个人与历史、生活与命运等方面的现代内涵。叙述的曲折有致,写人的传神入微以及生动的意象和苍凉的情调,都表明张爱玲在创造性地融汇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和现代艺术风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小说还运用了西方意识流、心理分析等表现技巧刻画人物心理,具有现代派特征。张爱玲的小说大多以自己熟悉的生活——沪港洋场社会中的畸形人生为题材,用参差对照的笔法,描绘了时髦的洋风气与顽固的旧传统错综交织的光怪陆离景观,尤其在挖掘人物的病态心理和文化情结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如《金锁记》中,作者借鉴精神分析学,深刻揭示了主人公曹七巧因自己不幸便不容女儿幸福的变态心理。

(3)张爱玲的小说不仅具有繁复、丰富的意象,而且意象具有鲜明的都市特征。对意象的捕捉,精当的描写,用比喻、通感来写情状物以推进情节和烘托人物心理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方面。这其中,包含了她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作品写作背景、人物塑造上的经验和总体把握。这在她的中短篇作品中得到了出色表现。

(4)张爱玲的语言风格是她另一个最具特点的艺术成就。张爱玲的作品语言以及由此形成的文体风格,也基本上是介乎新旧雅俗之间。就小说而言,她的作品既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有“市井小说的色彩”。

156.张恨水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答】张恨水的小说有以俗为雅,雅中藏俗;注重传承,勇于创新;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事模式的特点。他吸取了西方小说和传统小说写作手法的优点,创作出适合自己写作风格的独特手法,他的作品新旧交融,既有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又将现代的叙事内容融入传统的小说形式中。形式上也非常的现代化,他在着重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的同时,也注重风俗描写和传统姻缘的描写。

15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

【答】(1)艾青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厚重的历史感,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有:①写出了民族的悲哀,人民的苦难。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中反复出现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诗,以及诗中对生活在死亡恐怖之中的北方人民的描写,都深深地道出了我们民族和人民所面临的灾难。②艾青的诗在描写苦难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从中挖掘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他诗中那些赶着马车的中国农夫,撑船的船夫,默默地为人缝补的补衣妇,都具有这样的性格。正是这样一种不甘沉沦于苦难之中的精神,使人们在悲哀的国土上依然能看到希望和信心。③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诗中永远唱不完的主题,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我爱这土地》,诗中表示,无论祖国多么贫穷落后,但这毕竟是自己的祖国,因此即使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里,传达出了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伟大而深沉的爱国感情。④表现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不息的追求。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是艾青几十年如一日热情讴歌的“永恒”主题。这在“太阳组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在艰难的抗战时期,这些诗起到了鼓舞人心,激励人民斗志的作用。

(2)艾青的诗歌突出地表现着一种独特的情调,这便是浓浓的忧郁情绪。读他的诗,我们随处可见到“苦难”、“灾难”、“悲哀”、“忧郁”、“忧愁”、“沉痛”等字眼,可以说,浸透了诗人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是构成诗人诗歌艺术个性的重要元素之一。有人将之称为“艾青式的忧郁”。形成艾青诗歌这种忧郁情绪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是由艾青早年独特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诗人从小被父母寄养在一个叫做大叶荷的农民家里,为了哺育艾青,这位贫苦的

农妇把自己的女儿溺死,这使得艾青多年以来一直感到十分痛苦和愧疚,很早就感染了农民的忧郁,再加之后来诗人一个人在法国学画,长时期地咀嚼着异国游子孤寂的心情,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忧郁的气质。②是由艾青所秉承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所决定的。在抗战的炮火中,当艾青辗转于中国的“北方”,他不仅理解了“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的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而且对这“古老的国土”所“养育”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③来自艾青对时代现实生活的忠实与严肃的思索。抗战初期,当大多数诗人还沉湎于廉价的乐观中,预言着轻而易举的胜利时,艾青却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很快从盲目乐观的情绪中冷静下来,他在“全民抗战”的热闹场面中看见了阴影和危机,看见了祖国大地的贫穷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对中华民族新生历程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充分的认识。④与艾青吸取的西方文化与艺术养分也有关系。西方现代象征派、印象派所表现的大都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对宁静古老乡村风光的追念等,这都对艾青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综上所述,艾青诗歌的忧郁特征应当是由上述诸种因素复合而成的产物,并且.艾青的忧郁并不表示他对生活的绝望,而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认真、执著和信念。

(3)艾青诗歌在艺术上的独特建树表现在:①注重诗歌意象的选取和诗歌形象的创造。在艾青的诗中,特别注重采用独特、生动、具体可感而又具有丰富底蕴的意象,把一些抽象的东西给以形象化地表述。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在这两个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心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感受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在“土地”意象里,蕴涵着艾青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对劳动人民——大地的儿子最深厚的情感;在“太阳”意象里,则凝聚着艾青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的不息追求。②注重感觉印象与所宣泄的主观感情的有机融合。如《旷野》中写“薄雾在迷蒙着旷野”,首先是从感觉出发,那“渐渐模糊的灰黄而曲折的道路”,那“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那“灰白而混浊/茫然莫测”的“雾”。但诗人并非止于对外界自然光、色的敏锐感觉,诗句也并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感:“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困的旷野呵……”由于这种主观感情的投入,旷野中的色彩便具有象征意义,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③对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的追求。艾青不仅是自由诗体的自觉提倡者,而且还别具一格地提倡诗的“散文美”,从而使他的诗常常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地抒写,诗歌中不仅意象纷呈,而且容纳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细节,辅之以有规律的排比和反复,造成了和谐的节奏与回荡的旋律。呈现出别样的音乐美。艾青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段。

158.穆旦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主要艺术成就

【答】穆旦诗歌的语言自成一格,善于锤炼现代汉语口语的词句,极力摆脱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特色是明显可见的。认同新诗的散文化,却同时给诗以必要的节奏和韵律。

穆旦的诗可谓是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诗篇。隐喻、意象的设置,使他的诗不可能像徐志摩的诗读起来那样流畅,而理解起来比古典语言形式的唐诗宋词还难懂。穆旦的诗读起来吃力的时候让人联想起唐朝的李贺。

穆旦是20世纪40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

159.夏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答】夏衍剧作有着鲜明的风格。作为一个充满政治激情的剧作家,他总是选取与现实斗争密切相关的题材,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他的多数剧本均不追求惊险曲折的情节和激烈热闹的场面,而是取材于平凡的生活琐事,朴素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展示形形色色的社会世相;他的剧作十分注意选择富有特征的场面、细节,给予细致人微的剖析和再现,以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性格;夏衍笔下的语言朴素自然,含蓄深沉,使人感到平易亲切.耐于咀嚼回味。

160.陈白尘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陈白尘戏剧创作坚持现实主义方向。他一方面从历史素材中寻找戏剧性,以遥远的历史故事呼应现实,鼓动现实大众中激荡着的抗战热情;另一方面他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喜剧性,以他特有的幽默和讽刺才华,写出一部部“大时代的小喜剧”。

陈白尘的戏剧创作构思巧妙,在荒诞奇特的形式下揭示出现实的深度真实;善用漫画化的喜剧手法;剧作语言生动幽默,含蓄有力,在引人捧腹之余令人深思。

第三节解放区文学创作

161.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答】解放区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丁玲为代表。她的作品有《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性作家有赵树理和孙犁.康濯、孔厥、刘白羽等也都曾名重一时。康濯的《我的两家房东》,孔厥的《受苦人》、《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亦颇有可观之处。此外.秦兆阳、葛洛、马烽、西戎、束为也都发表过表现农村生活的优秀作品。刘白羽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有《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战火纷飞》、《火光在前》。此外,邵子南的《地雷阵》、华山的《鸡毛信》、管桦的《雨来没有死》等作品也都是表现军事生活的名篇。

162.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

【答】解放区文学中,戏剧的发展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抗战初期延安戏剧创作以小型作品居多,多为“急就章”,普遍存在简单化、公式化的缺点。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T作者首先致力于秧歌剧的改造创新。

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长处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 新秧歌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对传统旧戏曲的改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的话剧创作题材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形式灵活多样,注意吸收民间戏曲的优秀成分.富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更加大众化。

163.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答】根据地早期诗歌主要是朗诵诗和街头诗。街头诗大多是政治抒情诗和小叙事诗。抗战后期在人民军队中兴起的“枪杆诗”与朗诵诗、街头诗运动一脉相承。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诗歌创作力求向民间歌谣学习,在借鉴中谋求发展。柯仲平、公木、阮章竞、张志民、李季等诗人借鉴民歌的艺术,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就是歌谣体新诗。内容的颂歌性,诗人的代言性,表现的叙事性,语言的口语性,体式的民谣化,是歌谣体新诗的基本特点。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张志民的《王九诉苦》和《死不着》、田间的《戎冠秀》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歌谣体新诗的叙事化倾向是20世纪40年代史诗性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解放区还有诗人创作抒情诗,何其芳的《夜歌和白天的歌》以其亲切真诚赢得了读者长久的喜爱。

164.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

【答】解放区散文创作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报告文学、速写和文艺通讯方面,较著名的散文作家有华山、吴伯箫、刘白羽、孙犁、周而复等,他们这一时期写下了不少反映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生活的散文作品。

165.秧歌剧的改造创新 【答】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工作者首先致力于秧歌剧的改造创新。l943年2月9日起,鲁艺秧歌队创作并演出《兄妹开荒》(原名《王小二开荒》,王大化、李波、路由编剧)等新秧歌剧,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好评。此后在延安各地迅即掀起了秧歌剧演出热潮,据统计.从1943年到l944年春节的一年多里,演出的秧歌剧达300多个。影响大的秧歌剧主要有《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周而复、苏一平)、《红布条》(苏一平)等。这些新秧歌剧摒弃了旧秧歌侧重男女两性关系的思想内容,选择了现实的劳动生活题材,描绘了健康有活力的工农兵形象,加之采用了传统秧歌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民族形式,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新秧歌剧运动促进了民族歌剧的探索与发展,也加强了解放区文学和农民大众的密切联系。

166.旧戏曲的改造与新编

【答】新秧歌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对传统旧戏曲的改造。旧戏曲改造成绩比较突出的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和《血泪仇》。新编京剧《逼上梁山》(杨绍萱、齐燕铭等执笔)在保存原著基本情节的基础上,增添了贫苦农民李铁的颠沛流离,店员李小二为救李铁而遭难,以卖肉为生的曹正痛打高衙内等情节,表现了阶级压迫的严酷,突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题。l944年元旦前后,该剧由延安平剧院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毛泽东称“这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

167.新歌剧的创造及其代表性作品《白毛女》

【答】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长处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白毛女》、《王秀鸾》、《血泪仇》、《赤叶河》和《刘胡兰》等是新歌剧的代表性作品。

《白毛女》以流传于民间的“白毛仙姑”传说为素材,经过改造,融进了歌颂新政权、穷人得解放的思想内容,塑造了杨白劳、喜儿、大春等农民形象。喜儿的生活道路,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全新主题。《白毛女》继承了秧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抒情唱段;同时参照中国古典戏曲歌唱、吟诵、道白相结合的手段,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以推进剧情,适合大众欣赏习惯;在大量采取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同时,还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以及音乐的戏剧性、性格化的传统,在广泛的继承借鉴中创造了新型现代民族歌剧的经典。

168.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大量出现的新民歌创作

【答】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诗歌创作力求向民间歌谣学习,在借鉴中谋求发展。诗歌工作者在深人民间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群众诗歌创作活动,诗人们搜求、整理、发表了大量的新民歌作品。《移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十绣金匾》等新民歌及战士诗人毕革飞的“快板诗”都曾广泛流传。民歌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生动的语言、流畅明快的节奏、巧妙自然的比兴手法等对诗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69.解放区的章回体抗日题材小说

【答】解放区最早出现的中长篇小说是章回体的抗日题材小说。其中《洋铁桶的故事》(柯蓝)、《吕梁英雄传》(马烽、西戎)、《新儿女英雄传》(孔厥、袁静)等“新英雄传奇”,以章回体的传统文学形式表现人民武装斗争的新内容,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和充满英雄气概、乐观主义精神的英雄人物,是这类小说的共同特征。

170.解放区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 【答】《种谷记》(柳青)、《高干大》(欧阳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与《暴风骤雨》(周立波)都是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种谷记》反映土地改革后的解放区农村由单干向初级集体化过渡的过程,表现了农民心理的复杂变化;《高干大》着力塑造了具有实干精神的农村干部高生亮的形象,同时通过对社主任任常有的塑造,表达了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揭露和批判的主题。但这两部作品在艺术魅力上均有欠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最早出现的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真实地表现了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展现了土地改革运动时期中国农村的现实,对农民的深层心理世界有较好的揭示。小说以工作组领导群众如何揭露出狡猾、隐蔽的大地主钱文贵为线索,突出地表现了土改运动对农村社会心理的震荡,展现了阶级的、宗族的、伦理道德等文化心理的深刻变化。小说中,工作组组长文采、村主任张裕民、地主李子俊老婆、富农顾涌,以及农村少女黑妮等人物形象都得到了具体鲜明的塑造,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暴风骤雨》通过东北一个叫元茂屯的山村曲折艰难的土改运动的描写,着意表现了农村阶级斗争的尖锐和残酷,小说的故事情节通俗而曲折,尤其对东北农村风土人情作了生动描写,熟练运用了方言土语,作品带上了浓厚的东北地方色彩。这两部小说于1951年分别获苏联斯大林文学奖金二、三等奖。

171.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与“赵树理方向”

【答】l943年5月,赵树理发表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被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称赞为“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接着他又推出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短篇小说《孟祥英翻身》、《邪不压正》、《地板》、《福贵》、《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等,受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也引起了文艺界的高度重视,郭沫若、茅盾、周扬为他写下肯定性的评论。l947年7、8月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为发展文艺召开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边区文联负责人陈荒煤作了总结性发言《向赵树理方向迈进》,正式提出“赵树理方向”,号召作家向赵

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和纯朴优美的心灵。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诗的意味。

第三节“十七年”的诗歌

210.“十七年文学”中诗歌创作的总体面貌

【答】“十七年”的诗歌创作.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曲折盘旋的发展态势。从建国至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颂歌”一直是诗坛的主流。这是不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的。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以后。诗歌创作出现了某些变化。随着取材范围的拓展,此前鲜见的爱情诗、山水诗、咏物诗、赠答诗渐渐增多。然而,这种创作上的民主自由,很快便因l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而茫然无存。l958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民歌运动”,给诗坛带来了表面繁荣的创作景观。20世纪50年代末.政治领域内的“反右倾”斗争,迫使不少诗人掩藏起真情实感,回避着现实题材。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文艺政策的逐步调整,诗坛气氛再度显得比较宽松,但l962年以后,随着“反修防修”任务的强调,“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政治抒情诗成为诗坛的主旋律。至此,诗歌发展道路越来越窄的趋势已日渐明显。

211.“十七年文学”中诗歌创作的主要代表性诗人和作品

【答】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艾青的《南美洲的旅行》、《大西洋》,流沙河的《草木篇》,郭小川的《望星空》,贺敬之的《回延安》等。

212.20世纪50年代初期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诗歌作品

【答】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诗苑还涌现出一批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其中,未央的《驰过燃烧的村庄》、《祖国,我回来了》,情感热烈而深挚,在当时的读者中广为传诵。

213.反映各条战线火热斗争生活的诗歌作品

【答】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方兴未艾的颂歌浪潮产生了重心的转移。各条战线上火热的斗争生活,吸引了诗人们专注的创作目光;人民群众忘我的劳动精神.激发起诗人们强烈的创作欲望。如李季的《玉门诗抄》、《生活之歌》,阮章竞的组诗《新塞外行》,芦荻的《田园新歌》.流沙河的《农村夜曲》,田间的《马头琴歌集》,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边地短歌》、《黎明的城》.雁翼的《大巴山的早晨》、《在云彩上面》,梁上泉的《云南的云》、《喧闹的高原》.傅仇的《伐术者》、《森林之歌》,严辰的《在同一片云彩下》等。

214.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以后诗歌创作出现的某些变化

【答】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以后,文艺界一度生机盎然,诗歌创作也出现了某些变化。随着取材范围的拓宽,此前鲜见的爱情诗、山水诗、咏物诗、赠答诗渐渐增多。艾青的诗作还较多地涉猎国际题材。陆续有《南美洲的旅行》、《大西洋》等佳篇问世。一些独立思考的诗人,已不再满足于随波逐流.表现单一的颂歌主题,而敢于正视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矛盾,以或冷峻或嘲讽的笔触,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存在的种种时弊进行揭露和抨击。邵燕祥的《贾桂香》,流沙河的《草木篇》以及公刘、公木、袁水拍等人的一些诗作,均以其执著的思想探索显示了诗歌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的深化。

215.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新民歌运动”

【答】l958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民歌运动”,出版了新民歌的选集《红旗歌谣》,涌现r大量的农民诗人和“新民歌”,给诗坛带来了表面繁荣的创作景观。实际上,这些“新民歌”均或多或少地受当时“左”的思潮的影响,虽在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但那种背离现实、“浪漫”浮夸、粉饰生活的通病却相当严重。同时,诗歌理论界对民歌形式的大力推崇,对“民歌道路”的过分强调,也抑制了诗人个性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这不仅对“五四”以来新诗的“开放”传统构成了逆向冲击.而且也将1949年以后的诗歌创作引向了一条窄路。

216.20世纪50年代末少量抒写真情的诗作

【答】20世纪50年代末,政治领域内的“反右倾”斗争.不啻一场严霜降临诗苑,迫使不少诗人掩藏起真情实感,回避着现实题材。少量顶着“风头”抒写真情的诗作,如蔡其矫的《雾中汉水》,郭小川的《望星空》等,则遭到不公正的批评。

217.“十七年文学”中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

【答】“十七年文学”中,少数民族的诗歌创作尤其引人注目。蒙古族的纳·赛音朝克图和巴·布林贝赫。维吾尔族的铁衣甫江·艾里耶夫,藏族的饶阶巴桑,白族的晓雪和张长,侗族的苗延秀,土家族的汪承栋,壮族的韦其麟。朝鲜族的金哲,仫佬族的包玉堂.傣族的康朗英等,都是诗作颇丰、有一定影响的诗人。经陆续发掘、整理,各少数民族的叙事长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英雄格斯尔可汗》、《嘎达梅林》,撒尼族的《阿诗玛》,壮族的《百鸟衣》,傣族的《召树屯》等,也给诗苑增添了奇异的光彩。

218.闻捷爱情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答】闻捷的爱情诗构思新颖,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格调清丽,且叙事、绘景、抒情融为一体,充满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有时诗人不免将作品中人物的理想情操绝对化,无意间对丰富微妙的爱情做出了简单化的处理。

219.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为时代激情与人生哲理的有机结合。他的许多政治抒情诗密切关注时代风云,以火热的激情表达重大的社会主题。诗中往往活跃着一位将“自我”融人“大我”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一一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托物言志,都洋溢着对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往情深;同时,这位抒情主人公对现实生活、人生理想和革命前程的理解与思考,也因化作染上鲜明时代色彩的形象、凝聚着深刻隽永的哲理而更能启发人的心智。引发读者精神上的共鸣。郭小川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并非居高临下的政治说教,而是在时代的感召下.从生活矿藏中结晶出来的一种激情表达,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自然分外引人瞩目。

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还表现为对形式技巧的刻意求新,多方探索。20世纪50年代,他的《致青年公民》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但这一外来形式经过他的消化与改造,已具备了中国特色:不仅外观上保持了阶梯般的整齐,而且能有规律地押韵,分行的长句也未失却内在的节奏,读来全无生搬硬套的痕迹。20世纪60年代,他的不少名篇均系感物抒怀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成功地借鉴了我国古典辞赋善于铺张、渲染、排比、重叠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独树一帜的

“新辞赋体”。这种诗体句式偏长、气度恢宏,情、理、景、物常融为一体,且节奏自由,文采斐然。

220.贺敬之诗歌的思想内容

【答】贺敬之的诗歌带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的不少诗作都没有停留在描写现实的层面,而往往思接千载,想象较为奇特丰富,通篇充溢着浓重的抒情韵致。至于以革命理想主义为基调的主观抒情,在贺敬之的诗歌中更是屡见不鲜。特别是那些长篇政治抒情诗,从不“嘲风月,弄花草”,以宣泄个人伤感、消沉的情绪;诗人提出并回答政治生活中及人生道路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时,常常先鸟瞰式地展现历史和现实的图像,再用乐观向上的瑰丽笔墨勾画出革命事业光辉的前程、灿烂的远景。

221.20世纪50年代“颂歌”给诗坛带来的新诗风和存在的缺失

【答】颂歌主潮无疑给诗坛带来了明朗的色调和昂扬的诗风,但与此同时,诗歌创作中若干不应忽视的缺失亦逐渐暴露了出来。其主要表现为:题材不够多样,形式比较单一;简单配合政治运动、中心T作的“传声筒”倾向已在部分诗作中初露端倪;以赞颂新时代、新生活为己任的诗人们,大抵致力于外部现实图景的描绘而回避“自我”形象的抒写;对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作深入揭示的诗篇更是凤毛麟角。凡此种种,均导致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的诗坛未能摆脱“大一统”的创作格局,而作品艺术风格的趋同,诗人艺术个性的萎缩,都是不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的。

第四节“十七年”的散文

222.“十七年文学”中散文发展的基本状况

【答】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通讯、报告兴盛,其他的散文品种也有不少佳篇深受读者欢迎。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影响下,散文得到了短暂的发展。l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造成杂文的冷寂。20世纪60年代初,文艺政策得到调整,抒情散文的创作率先异常地活跃起来,一时间百花竞放,佳作如林。

223.“十七年文学”中散文创作的主要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答】广受赞誉的散文集有:冰心的《樱花赞》,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刘白羽的《红玛瑙集》,秦牧的《花城》、《潮汐和船》,等等。

224.“十七年文学”中的通讯、报告创作

【答】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不少作家奔赴朝鲜战场,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写下了大量的战地通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中间》,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等,均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个人作品集。《朝鲜通讯报告选》(共3集)、《志愿军一日》(共4集)、《志愿军英雄传》(共3集),则是战地通讯报告的大型选集。

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沸腾生活,表现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变化,成为通讯报告创作的又一重要内容。《祖国在前进》、《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共2集)、《散文特写选》(1953—1956)等,均是当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选集。

225.“十七年文学”中的抒情散文、游记散文、传记散文和杂文创作

【答】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除了通讯、报告、特写大量涌现之外,其他的散文品种也有不少佳篇深受读者欢迎。抒情散文如老舍的《我热爱新北京》、秦牧的《社稷坛抒情》;游记散文如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湖》、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传记文学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高玉宝的《高玉宝》;杂文如马铁丁的《思想杂谈》等。从总体上说,这些作品的创作势头虽不如通讯报告强劲,但它们的出现,却成为20世纪60年代初散文创作空前繁荣的一种预兆。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抒情散文的创作率先异常地活跃起来,广受赞誉的散文集有冰心的《樱花赞》,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刘白羽的《红玛瑙集》,秦牧的《花城》、《潮汐和船》等,至于脍炙人口的名家单篇,更是不可胜数。

20世纪60年代初期,夏衍的《一个奇迹》、《冷面孔》、《“废名论”存疑》,巴人的《论人情》、《上得下不得》,徐懋庸的《武器、刑具和道具》等是杂文中有影响的作品。

226.余光中、三毛、杨牧等台湾作家的散文创作 【答】余光中散文作品有《左手的缪斯》、《掌上雨》、《逍遥游》、《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等十余种。

三毛散文作品主要有《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雨季不再来》等近二十种。 杨牧散文作品主要有《叶珊散文集》、《柏克莱精神》、《年轮》、《搜索者》等。 227.香港20世纪70年代活跃着的一批以学者身份进行散文创作的作家

【答】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活跃着一大批以学者身份进行散文创作的作家,著名者有金耀基、高克毅、董桥、陈之藩、逯耀东、思果、梁锡华、黄维梁、潘铭桑、小思、也斯等。他们的作品,思想深湛、学识阔大、机智幽默、文笔雅致。香港学者散文在20世纪70年代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使香港散文成为那一时期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有实绩的领域之一。

228.“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经验教训

【答】综观“十七年”的散文创作,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首先,散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宽松的政治环境。不难看出,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通讯报告的兴盛,具备政通人和的社会背景;抒情散文的两度潮涌,也与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20世纪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而l957年反右之后杂文的冷寂,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政治风雨对文学创作的摧残。

其次,创作队伍的形成对散文的繁荣至关重要。1949年以后,耕耘在散文园地的,既有久负盛名的文坛宿将,又有才思横溢的文学新秀;既有多才多艺的诗人、小说家,又有阅历丰富的学者和教育家。正是他们体现在创作中的个性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散文艺术风格的单调重复。

最后,“左”倾理论和僵化观念势必遏制散文的多元功能。散文创作本应十分自由,但在“文艺必须服务于政治”等口号的束缚下,它却变得不能“干预生活”、触及时弊;不能暴露阴暗、抨击丑恶;不能表现个性,袒露真实情感。作家们只好被迫收缩思想空间,专注于现实中的“光明”面,以清一色的“颂歌”取代散文(尤其是杂文)的讽刺、批判功能。

这种“自我封闭”状态对于创作主体,对于散文创作的繁荣,都是十分有害的。

229.杨朔散文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答】杨朔散文的思想内容:

杨朔散文在思想内容方面带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他常常“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段,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香山红叶》看似只记述了一次偕友人登香山、觅枫叶的见闻,但在文章收尾处,作者却笔锋一转,把那位老向导喻为“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并进而通过他“越到老,越红得可爱”的精神面貌,引发读者去思考、感悟正是新时代的阳光雨露滋润了这片“红叶”的题旨。

杨朔的散文还常常从普通劳动者的言行中发掘美质,赞颂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作无私奉献的情操。《茶花赋》中的普之仁,是个“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泥土”的养花人。在作者心目中,这位平凡劳动者的崇高,便在于他积年累月地用自己的汗水培植花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首先,寻求诗意的艺术构思。他善于缘物生情,托物言志,常常从细微处落墨,通过比兴或象征手法营构诗意形象,创造诗的意境,借以表达深远的旨意。

其次,缜密精巧的艺术结构。他讲究剪裁布局,又谙识艺术辩证法,行文时云遮雾障,峰回路转,每在“转弯”后升华,卒章显其志。

230.秦牧散文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答】泰牧散文的思想主题:

秦牧的散文取材广泛,立意高远,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他善于凭借精细的观察叙述.描写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轶闻趣谈。举凡日月星辰、山川水泽,抑或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一旦出现在他的笔下,便能平中见奇.不同凡响.且寄寓着一定的见解与思想。秦牧的散文虽也旁征博引地表现宇宙之大,草芥之微,但它却并非那种供人茶余饭后摩挲把玩的“小摆设”,而总是给读者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和健康的审美熏陶,在知识性和趣味性中包含着积极的思想主题。

秦牧散文的艺术成就:

首先,纵横联想,能放善收。他的联想与想象的笔触如天马行空.驰骋自由。文中诸多知识性材料看似纷呈无序.实际上却能依靠思想或抒情的线索而“向心”地凝聚起来,做到杂而不乱,散而归一。

其次,文笔生动,声情并茂。他经常采用林中散步、灯下谈心的行文方式,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他擅长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用一串排比造成语言的气势,或借贴切的比喻营构传神的形象,或引用精警的谚语、诗词留给读者深长的回味……因此,无论叙事绘景,还是状物抒情,都能产生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的审美效应。

最后,秦牧散文的风格特征是多姿多彩的。概括地说,或劲健、或潇洒、或机智、或深沉、或平易、或幽默,均能富有情趣、引人人胜。

231.刘白羽散文的时代气息和艺术特色 【答】刘白羽散文的时代气息: 刘白羽的散文擅长抒写激情,表现理想,政治色彩鲜明,时代气息浓郁。《日出》采用独特的视角,带着饱满的激情.从万仞高空来描绘云蒸霞蔚的日出景观。在作者的心目中,那“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的旭日,分明是战胜了黑暗的伟大祖国朝气蓬勃、前景灿烂的写照。《青春的闪光》、《灯光》等,大致上也都借助富于生命力的象征性事物展开联想,引导读者进行哲理的思索。

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

首先,他善于运用剪辑手法将历史和现实交织成形象的艺术画面,表达新颖深刻的主题。《青春的闪光》在时空的频频跳跃中,将几个不相关联的生活片断有机地糅合起来——天安门前英姿飒爽的青年建设者、抗战时期侵略军从这里隆隆滚动过去的坦克、新中国开国大典时广场上欢乐的人潮……而建设前线的千军万马则使作者激情难抑地为其“青春”的“红色闪光”而高歌。这里,历史与现实画面的交错叠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其次,他擅长融情人景,营造情景交融的壮阔气象,显示出雄浑、豪放的风格特征。《长江三日》叙写“江津号”轮船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航程。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沿途绚丽如画的景致。无论是巍巍群山、浩浩江流,还是稠密灯火、灿烂阳光,都寄寓着作者思索革命航向和生活底蕴的豪迈激情。而激情与画面的两相交融,便形成了一种壮美的艺术境界?令人读之难忘。

232.董桥散文创作的成就

【答】董桥的主要作品有评论散文集《在马克思的胡须丛中和胡须丛外》,散文集《双城杂笔》、《藏书家的心事》、《另外一种心情》、《从前》等。“怀旧”的“常情”可以说贯穿了董桥散文写作的全过程。当然,贯穿董桥散文写作全过程的,还不只是他散文中作为“常情”存在的“怀旧”。广博的学养,深刻的识见、内敛的深情.深浓的书卷气.典雅而又意兴飞扬的文字,在他的作品中是一以贯之的。

董桥的散文从总体上看静深、内敛、雅致,瘦劲中自有氤氲,淡笔中映现浓情。放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看,周作人的博(知识性)和淡(无烟火气),钱钟书的深(世事洞明)和理(用情而不滥情),董桥的散文都有了。

第五节“十七年”的戏剧

233.“十七年文学”中戏剧发展的基本概况

【答】l949年以后,由于政府对戏剧的重视和大力提倡,戏剧得到了发展。在1949年以后的五六年中,戏剧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给20世纪50年代的文坛带来了生机,戏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l957—1958年间,党的工作方针的严重失误给戏剧界带来了不良影响,戏剧队伍也因此遭受严重损伤,戏剧成为政治的附庸,但有些作家仍然在体现个性化方面作着自己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34.“十七年文学”中戏剧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答】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有: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等。

235.“十七年文学”中工业题材戏剧的创作

【答】这一时期的戏剧在工业题材的写作领域获得了成功。著名剧作家夏衍1949年以后完成的第一部话剧作品《考验》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另外,杜印、刘相如、胡零创作的《在新事物面前》、崔德志的《刘莲英》等也都塑造了较为鲜明的工人形象,成为工业题材领域的重要收获。

236.“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戏剧的创作

【答】对于农村变化和农民命运的表现构成了本时期农村题材话剧的主要景观。由安波编剧、荣获东北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剧本奖的《春风吹到诺敏河》,第一次把农业合作化运动搬上舞台。海默的《洞箫横吹》也是一部表现合作化运动的话剧。另外一部较有特色的戏剧作品是独幕剧《妇女代表》(孙芋编剧),其中塑造了新型农村妇女“张桂荣”的形象,是较早反映1949年以后农村妇女生活和地位的剧作。该剧本获得1953年独幕剧征稿一等奖。

237.“十七年文学”中革命战争题材戏剧的创作

【答】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剧作在本时期也占很大的分量。较为成功的代表作有陈其通的《万水千山》,胡可编剧、刘佳导演、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演出的《战斗里成长》,宋之的的《保卫和平》,胡可的《战线南移》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应该说代表了革命战争题材话剧的最高成就。

238.“十七年文学”中历史题材戏剧的创作

【答】这一时期的话剧还有一个特色,即出现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历史剧。主要作品有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执笔)、梅阡、于是之的《胆剑篇》,老舍的《义和拳》,丁西林的《孟丽君》等。这些剧作虽然取材不同,但都注意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冲突的展示,较好地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239.“十七年文学”中旧剧改造和新剧创新方面的成就

【答】“十七年”的戏曲在如下两方面做出了变革的努力:一是整理改编旧有传统剧目,比如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昆曲《十五贯》的改编,都是成功的尝试;二是创作新的剧目,包括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240.“十七年文学”中的“新编历史剧”

【答】新编历史剧中影响较大的作品像吴晗的《海瑞罢官》(京剧)、田汉的《谢瑶环》(京剧)、孟超的《李慧娘》(昆曲)。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这些作品和它们的作者无一例外地受到严厉的批判和人身伤害,但是他们的艺术成就是不会被抹杀的。

241.“十七年文学”中歌剧的创作情况

【答】这一时期歌剧出现了《小二黑结婚》(田川、杨兰村执笔)、《王贵与李香香》(于村执笔)、《刘胡兰》(于村等)、《江姐》(阎肃)、《洪湖赤卫队》(湖北省实验歌剧院集体创作)等有影响的作品。

242.“十七年文学”中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和不足

【答】严格来说,戏剧是包含话剧、戏曲、歌剧等在内的一个综合性概念,这里我们关注的主要是话剧。“十七年”话剧创作是在“左”倾思潮的干扰中艰难、曲折地行进着的。至少有如下两个特点基本贯穿了本时期的话剧写作,维持着话剧的艺术生命:一是现实主义精神。这时期的剧作家们尽可能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具体地反映着现实,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定数量生动鲜明、富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形象。无论是张桂荣(《妇女代表》)还是刘莲英(《刘莲英》),无论是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茶馆》)还是陈喜、童阿男、鲁大成(《霓虹灯下的哨兵》),都以其鲜活的个性,在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中留下了一席之地。当然,“十七年”的话剧创作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服务现实的意图太强,导致题材狭窄、主题单一、现实深度的开掘不足,以及对生活中消极和阴暗面的忽略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时期话剧的整体水平。

243.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 【答】《茶馆》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是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与传统话剧不同的是,这部戏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而是截取了三个历史片断,借以展示三个时代的运命变迁,这是纵向的时间选择;横向的人物行为表现方面,老舍选择了一个最有表现力的地点,即裕泰茶馆——这里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正是在这个联系着广泛生活面的环境中,我们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的行动看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变动。可以说,老舍靠“一个茶馆三幕戏”埋藏了三个时代。

其次,《茶馆》在艺术上的出色表现还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无疑是这个庞大的人物群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这是一个勤勤恳恳的中下层生意人形象,拥有祖上传下来的茶馆,但本钱不大,为了保住门面,他真诚地遵循着父辈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从而养成了委曲求全、四方逢迎的为人处世之道,但他有一定的正义感。王利发奉行祖传的处世哲学,但并不保守固执。为了茶馆的生存,他也曾费尽心机,不断地进行时髦的改良,但在混乱不堪的社会状态下,裕泰茶馆每况愈下,最终被霸占,王利发含恨上吊自尽。另外两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当属常四爷和秦仲义。常四爷是一个旗人,为人耿直刚强,豪侠仗义,爱打抱不平,与王利发的个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戊戌年间因说了句“大清国要完”,被当做谭嗣同的余党抓人大牢,从此日子越过越穷。茶馆的房东秦仲义带有新兴民族资本家的色彩。年轻时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卖掉产业,集中资金开办工厂,但是他的设想和计划遭遇了一次又一次阻碍和打击,最后他的工厂被国民党当做“逆产”没收了,秦仲义剩下的也只有诅咒和愤怒。

最后,《茶馆》在语言方面也体现了老舍作为一个语言大师所达到的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老舍的话剧语言都是经过提炼的北京方言,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意味,朴素流畅而又韵味十足。同时,老舍非常注重人物对白的性格化和个性化呈现。

第六节“文革”文学

244.“文革”文学的基本状况

【答】江青一伙在文艺界搞法西斯文化专制统治,迫害文艺家,致使“文革”主流文学直接受制于政治,为阴谋家所控制与操纵。但是在压迫和专制下,还有两类文学值得我们关注,一类是不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一类是相对于公开文学的“地下文学”。

245.《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与“文艺黑线专政论”

【答】l966年2月2日至20日,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紧锣密鼓地推动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一场政治灾难与文学灾难。从一开始就难解难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是摧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宣言书,是在文化领域实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纲领。它打着“文化革命”的旗号,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污蔑文艺界1949年以来,基本上没有执行党的方针,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20世纪30年代文艺的结合。这一论断,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全盘否定了我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及“十七年”的文艺成就,为推行文化虚无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制造了理论根据。

246.对“黑八论”的批判

【答】“文艺黑线专政论”是《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核心。它首先把1949年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即“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叫嚣要有计划地对它们开展彻底的批判,从而造成了文艺理论领域的大混乱。

247.“样板戏”

【答】“文革”期间,江青一伙在全盘否定“十七年”文学的同时,还攫取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20世纪60年代初期京剧改革的成果,并将它们连同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封为革命“样板戏”,吹捧它们是向封、资、修文艺顽强进攻的突出代表。

248.“三突出”创作原则、“主题先行论”等创作理论

【答】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就是“在所有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是从“根本任务论”出发制定的形式主义的创作模式,完全违背了文艺创作的规律,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公式化,使文艺丧失了独创性。

所谓“主题先行论”,就是说文学创作必须从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主题出发,设置作品的构架,然后再到生活中找素材编故事。这不仅颠倒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过程,取消了作家的主体性,而且无论哪种体裁的创作,都要表现他们早已确定的“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要打倒”的主题,把文学直接用来图解政治阴谋,煽动造反派与走资派进行斗争。

249.“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

【答】“地下文学”不像主流文学那样通过常态的媒介运行被大众接受,而是躲避高压的政治专制,以尽可能隐蔽的手抄渠道自发地传播。作者在创作中面临了受压迫、收缴、查禁、围剿,甚至批斗、坐牢、杀头的危险。主要作品有:穆旦的《智慧之歌》,华汉的《华南虎》,张扬的《第二次握手》,郭小川的《秋歌》、《团泊洼的秋天》,舒婷的《船》、《赠》、《春夜》,北岛的诗歌《你说》、小说《波动》以及写于l973年但l979年才得以在《诗刊》公开发表的《回答》,芒克的《城市》和《太阳落了》,以及l976年“四·五”天安门运动中涌现的“天安门诗歌”等。

250.分析浩然的《金光大道》所表现出的“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特征 【答】《金光大道》是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所表现出的“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特征有:

首先表现在文学观念上,把文学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只求作品的实用价值,放弃文学的审美功能,颠倒生活与观念之间的关系,视观念重于生活、先于生活。将“文革”时期推向极致的斗争氛围推演到农业合作化前后,运用“文革”时期推向极致的斗争哲学去图解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生活,将原本丰富复杂的社会存在和生动多彩的文学世界,纳入一切斗争化的模式,充分表现了“文革”文学的斗争主题。

其次。在艺术构思上,《金光大道》集中代表了“文革”文学的构思模式。为了宣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题。作者殚精竭虑编制三级斗争、两条线索这种结构模式,显然是将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的农村生活,统统归结于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渲染斗争的广泛性、尖锐性、复杂性。

最后,按照“根本任务论”,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高大泉贯穿《金光大道》首尾,是作者竭力刻画的杰出人物,聚集着“文革”英雄的全部特性。他不仅“高”、“大”,而且“全”,不仅成为政治上对敌斗争的楷模。而且成为社会道德的榜样。无可否认,高大泉是《金光大道》坚持“根本任务论”而产生的炙手可热的品牌,是“文革”文学中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范式。在他身上的确倾注了作家出色地执行“根本任务论”的心血,完满地体现了“文革”文学的追求。

第五章新时期文学(1978-2000)

第一节概述

251.新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答】“文革”结束后,现实主义文学获得了在新时期应有的地位;1980年出现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论。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现实主义受到冷落。从新时期开始的“伤痕”文学到1996年出现的现实主义新浪潮,现实主义文学一直不乏鼎力之作;20世纪90年代文学呈现出多种形态和多元格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36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