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总体规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00: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11-2030年)

第一章 规划界定

第1条 编制背景

经过“十一五”时期快速发展,广饶县工业化、城镇化已经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县域五大主体功能板块初步形成,县域核心区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东营市政府提出的“站在新起点、着眼新阶段、树立新目标、开创新局面”的战略思路,确定广饶县长远发展新目标、推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特组织编制本规划。 第2条 规划依据

(1) 上位规划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2) 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1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11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城市绿化条例》1992.8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2 (3) 地方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 《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 《广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 (4) 相关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 《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07-2020年) 《广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第3条 规划原则

① 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②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③ 节约及集约用地、环境保护原则 ④ 规划连续性原则 第4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第5条 规划范围

① 中心城区:广饶街道和乐安街道行政范围,面积168.79km2;

② 规划区:即县域核心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大王--稻庄综合发展区,总面积401.09km2;东青路、核心区南外环、河辛路、广青路沿线两侧各100米纳入规划区管理。

③ 县域:广饶街道、乐安街道、大王镇、稻庄镇、丁庄镇、李鹊镇、大码头镇、花官镇、陈官镇行政范围,总面积1167.55km2。

第二章 城市发展战略

第6条 城市发展战略背景

(1)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

① 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资本流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② 低碳经济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进入非粗放型增长时期 ③ 区域经济向多极化发展,地域极核效应日益明显

④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效生态经济模式成为发展新方向

⑤ 东营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现代化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和高效生态示范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广饶县被赋予重要角色及地位

(2) 城市发展的新起点

① 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设,推动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已大幅提升 ② 五大主体功能板块已具基础,龙头作用逐步呈现

③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了城乡发展强有力的支撑系统 ④ 工业带动型城镇化特色明显,城乡建设步入新时期 ⑤ 中心城区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质日益提升 (3) 城市发展的新任务

① 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2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② 把城镇大建设作为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载体 ③ 把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保证

④ 把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支撑 ⑤ 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第7条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广饶城市发展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广饶的区位、交通、文化、生态优势,依托其现有产业基础,着力将其打造为“高效生态经济之城、宜居宜业人居之地、孙子文化体验之都、复合生态魅力之乡”。

①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将广饶建设成为高效生态经济之城

②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人居之地。 ③ 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将广饶打造成为孙子文化体验之都。

④ 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将广饶塑造成为天蓝、水清、陆绿的复合生态魅力之乡。 第8条 城市总体规划指标

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一览表(2030年)

指标 大类 分类 代码 经济 指标 1 指标分类 GDP指标 人口指标 医疗指标 教育指标 居住指标 社会 人文 指标 2 就业指标 公共交通 指标名称说明 GDP总量 人均GDP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城镇人口规模 城镇化水平 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医护人员数 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预期平均就业年限 城镇登记失业率 绿色出行率 道路网密度 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 单位 亿元 元/人 % 万人 % 个/万人 % % m2/人 年 % % km/km2 m2/人 m2/人 m2/人 % 万m3/d 吨标准煤/万元GDP % m2/人 % m2/人 % % % % % 2030年 指标类型 2000 260000 >40 59.2 80 60,50 100 70 >10 27 3 50 ≥8 ≥10 5.0 2 100 9.0 1.2 ≥15 ≤125 45 17.4 98 80 100 100 ≥30 引导型 引导型 引导型 引导型 引导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引导型 引导型 控制型 引导型 引导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引导型 引导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控制型 各项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 公共服务 人均避难场所用地 自来水普及率 中心城区用水量 单位GDP能耗水平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绿化覆盖率 人均绿地 污水处理率 资源化利用率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SO2、CO2排放削减指标 水资源指标 资源 指标 3 能源指标 土地指标 生态指标 环境 指标 4 污水指标 垃圾指标 大气指标 3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第9条 城市发展战略措施

广饶县城市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二产提升、三产突破、文化助推、生态保障、人口集聚、城乡统筹、空间优化”。

(1) “双轮驱动、极核增长”的二产提升战略 ① 明确产业集群化、经济板块化的总体思路

② 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③ 区域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④ 政府引导、民间推动,形成区域经济互动机制 (2) “三足鼎立、联动发展”的三产突破战略 ① 突出孙武故里文化特色,发展旅游服务业 ② 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区域重要的物流中心 ③ 拓展商业商务,带动三产全面发展 (3) “特色彰显、文化凝聚”的文化促进战略

① 以孙子文化为城市文化标识,着力打造“一个核心载体”,构建“两大交流平台” ② 拓展孙子文化产业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③ 增强文化凝聚力,重塑城市文明形象 (4) “低碳引导、环境制胜”的生态恢复战略 ① 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生态化 ② 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生产方式 ③ 推进生态文明,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5) “聚产纳贤、环境宜居”的人口聚集战略 ① 吸引创业投资,创造就业促人口增长

② 完善城市设施,以环境宜居吸引城镇人口聚集 ③ 建设和谐平安幸福家园,增强城市凝聚力 (6) “紧凑集约、共建共享”的城乡统筹策略 ① 谋划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布局 ② 突破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问题 ③ 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体系 (7) “板块聚集,功能互补”的空间优化战略 ① 五大板块龙头带动,七大基地联动发展 ② 县域核心区四区互动,功能互补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10条 城市性质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的先进制造及研发基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域性中心城市,东营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以孙子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4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第11条 城市职能

广饶城市的主要职能是: (1) 加工制造业基地职能

继续发展造纸及纸制品、橡胶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纺织、食品加工、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重要的子午胎和汽车配件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化工产业基地。

(2) 高新高端产业基地职能

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商贸物流职能

形成集批发交易、仓储、运输、电子网络配送于一体的工业产品集散中心和配送基地。 (4) 文教卫体综合服务职能

形成地域性的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会展、信息服务中心。 (5) 旅游服务职能

依托孙武湖生态旅游渡假区及县城中心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服务,不断强化孙武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休闲职能,使其成为中心城区日常休闲的理想去处。以弘扬孙子文化为主题,着力建设国内外唯一性兵家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

(6) 居住职能

第12条 城市人口规模

广饶县中心城区人规模见下表。

城市人口预测规模(单位:万人)

人口数(万人) 2015年 16 2020年 21 2030年 30 第13条 城市用地规模

城市用地规模

年 份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城市人口规模(万人) 16 21 30 人均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182 152 120 建设用地规模(km2) 29.2 32.0 36.0

第四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14条 县域经济区划

以小清河为界,将县域划分为南部核心经济区和北部生态经济区两大片区。 (1) 南部核心经济区

包括广饶中心城区、大王?稻庄 城乡一体化发展区、李鹊镇、大码头镇,主导职能以商贸商业综合服

5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县域给水工程规划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水厂名称 广饶第一自来水厂 广饶第二自来水厂 广饶第三自来水厂 稻庄工业园水厂 大王自来水厂 滨海新区自来水厂 大王 稻庄自来水厂 李鹊镇自来水厂 丁庄镇给水站 花官镇给水站 陈官镇给水站 西刘桥给水站 大码头镇给水站 水源 城南地下水 城南地下水 县高店水库 淄河水库 大王地下水 广南水库引水 淄河水库 李鹊镇地下水 丁庄镇地下水 花官镇地下水 陈官地下水 西刘桥地下水 大码头镇地下水 供水规模 2万m3/d 2万m3/d 30万m3/d 4.5万m3/d 8万m3/d 6万m3/d 2万m3/d 2万m3/d 0.99万m3/d 0.66万m3/d 0.44万m3/d 0.44万m3/d 0.66万m3/d 服务范围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 大王镇、稻庄镇、开发区 稻庄镇 大王镇 滨海新区 大王镇、稻庄镇 李鹊镇 丁庄镇 花官镇 陈官镇 大码头镇 第30条 县域排水设施规划

污水水量按平均日用水量的80%-85%计,规划期末污水处理率:中心城区、副中心城区、滨海产业园区达到100%,特色乡镇达到95%。

老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新区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县域规划建成9座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站。

县域污水处理厂规划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污水厂名称 广饶污水处理厂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大王污水处理厂 西水污水处理厂 光明污水处理厂 大王城镇污水处理厂 华泰污水处理厂 滨海新区污水处理厂1号 滨海新区污水处理厂2号 花官镇污水站 李鹊镇污水站 丁庄镇污水站 大码头镇污水站 规模 7.5万m/d 35万m/d 310万m/d 32.5万m/d 32.5万m/d 310万m/d - 35万m/d 37万m/d 31.5万m/d 31.5万m/d 31.5万m/d 31.5万m/d 3服务范围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 大王镇 稻庄镇 稻庄镇 大王镇 大王工业园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 花官镇 李鹊镇 丁庄镇 大码头镇 备注 扩建 新建 扩建 扩建 新建 扩建 现状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第31条 县域教育设施规划

规划在中心城区布置1所高中、4所初中、6所小学;在大王·稻庄综合发展区布置1所高中、3所初中、2所小学;在滨海新区布置初中3所、小学4所;在陈官镇、李鹊镇、丁庄镇、花官镇、大码头镇镇区各布置1所初中,1所小学。 第32条 县域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规划在中心城区布置3所大中型综合医院,5所专科医院,2所社区医院;在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布置1所大型综合医院,3所专科医院,2所社区医院;在滨海新区布置社区医院4所;在丁庄镇布置大型综合医院1所;在其他城镇镇区布置1所综合或专科医院,最多布置2所卫生站。

11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第七章 县域资源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第33条 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1)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

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的三级保护体系。

① “点”,单体的保护即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文保单位保护

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7处(分布于城区9处,县域其他乡镇8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5处,市级11处)。

② “线”,即代表区段的保护——大一线、小二线的“三线”保护

“大一线”指县域一带文化景观轴线上文化资源的保护,“小二线”指城区纵横两条文化景观轴线上文化资源的保护。

③ “面”,即重点区域的保护——五个重点面的保护

包括孙武湖文化旅游区及五村遗址森林公园保护区、孙武祠及营子遗址保护区、傅家遗址及倪宽墓保护区、乐安故城遗址及柏寝台保护区、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区等五个重点保护区域。

(2) 重点保护范围划定

将县域历史文化资源划分为五个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分别是:孙武湖文化旅游保护区、营子遗址保护区、傅家遗址及倪宽墓保护区、乐安故城遗址及柏寝台保护区、 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区。 第34条 县域自然风景资源保护规划

(1) 保护措施

① 对于自然风景资源的保护要划定保护区、保护带和保护点进行保护,确定保护标准和控制范围。 ② 县域内新建的大中型工程设施应按规划避开保护区,对保护区范围内现有不符合保护要求的用地和建设项目,应逐步进行相应的调整。

(2) 保护范围

广饶县自然风景资源保护范围界定为三个自然风景保护区:孙武湖文化旅游保护区、西苑植物园保护区、五村遗址森林公园。 第35条 县域生态建设目标

①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在确保城乡生态安全、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严格保护县域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敏感区。至规划期末,把广饶建设成为绿色高效生态园林城市。

② 城镇布局应尊重区域内生态资源、建立科学系统的城乡生态体系,充分利用广饶水渠多绿地多的资源优势,切实保护城镇组团的河、湖、田、林等生态资源,争取至规划期末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③ 充分利用高效生态经济区政策,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建设生态型城镇体系和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培育区域生态结构,划分生态功能区和廊道,全面提升与优化区域环境,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12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第36条 县域生态建设措施

① 按照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分为绝对保护区、条件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生态农业区四区,对其进行分区分重点建设。

② 坚持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规划建设三条生态滨河绿带——支脉河、小清河、预备河滨水绿带和“四大林场一基地”——丁庄镇生态林场、丁庄湿地生态林场、大王镇生态林场、孙武湖生态林场和李鹊镇种苗花卉基地。

③ 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聚集布局、集约发展。

④ 因循林水、建构城乡。分为城、镇、中心社区三级,建设富有特色的鲁北平原城镇特色。 ⑤ 建设生态社区、发展绿色建筑。 ⑥ 机制建构、法律保障。 第37条 县域环境保护目标

(1) 空气环境

全县大气环境质量有较大的提高,二氧化硫浓度保持在国家Ⅱ级质量标准以内,TST浓度达到国家Ⅱ级质量标准,全县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县城城区内整体保持在Ⅱ级标准,其中淄河风景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Ⅰ级标准。

(2) 水环境

全县水污染趋势得到基本控制,恢复县城主要河流体系的基本功能,小清河、支脉河等河流达到地表水(GB2B1-1999)Ⅲ级标准,淄河、阳河、织女河等河流水质近期要达到农用灌溉标准,远期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级标准。淄河水库内地表水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级标准。地下水水污染要有所减轻,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地下水水质均达到Ⅲ类地下水质量农田标准;继续加强工业废水的治理,全面保证其达标排放。加大城镇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等设施建设,搞好城镇节水;积极推广农业旱作技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搞好农业节水;积极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中水回用。

(3) 噪声环境

县域内主要功能区噪声控制在55分贝以下,道路交通噪声控制在65分贝,扩大噪声控制区面积,使县城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100%,

(4) 固体废弃物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99%,工业固废的利用率达到70%。生活垃圾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第38条 县域环境保护措施

(1) 大气环境 ① 调整能源结构。 ② 烟控区建设。 ③ 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④ 不断治理、强制淘汰超标排放尾气的机动车。

⑤ 加大力度植树造林,营建防护绿带,抗击春秋季扬沙天气。

13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⑥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2) 水环境

① 建立工业项目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的产生。 ② 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水处理。

③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和城镇生活、工业污染治理工程,解决水污染问题。 ④ 抓好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意见。 ⑤ 实施水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工业企业退出机制 (3) 固体废物

①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工业固体废物仍以综合利用为主,将煤渣用于填路、制砖等,粉煤灰用作建筑材料的原料。

② 生活垃圾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采取以焚烧为主的方式,在县开发区建设一座近期200T/日、远期300T/日的垃圾焚烧厂,并在城西北配建垃圾填埋场。

③ 其他垃圾处置。建筑垃圾按规定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或综合利用。特种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④ 危险废弃物处理。 ⑤ 加大城市扬尘污染控制 (4) 声环境

① 根据环境噪声防治法的规定,划定本行政区域噪声功能区,并按功能区噪声标准要求进行管理。 ② 严格实施城市用地规划,完善各区域的环境主导功能和配套设施,逐步解决商业网点过于集中、人口相对稠密的状况。

③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的建设,减少机动车辆对城市环境的噪声污染。 ④ 控制工业噪声污染,减少工业声源的噪声污染。 第39条 县域旅游规划

(1) 规划结构

形成“两带四区四点八园”的旅游规划结构:

广饶县“两带四区四点八园”空间布局

结构 旅游区(带)名称 花官—丁庄—滨海生态观光旅游带 两带 广饶—大王历史文化旅游带 孙武湖文化旅游区 丁庄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区 四区 花官生态农业旅游区 滨海旅游区 景区/景点 丁庄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区、花官生态农业旅游区、丁庄冬枣采摘园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景点 傅家遗址公园、五村遗址森林公园、乐安公园、欧阳八博士墓、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等景点 孙武祠、将军岭、兵圣广场、雕塑园、风情园等景点 小清河河段、丁庄冬枣采摘园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景点 小清河河段、乐安故城遗址、柏寝台遗址公园、花官生态湿地公园、花官生态农业旅游区等景点 滨海湿地生态观光景区 (2) 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根据其在风景区内的地位、设施、规模、服务内容与半径等一般划分为三个等级:

14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等级 一级服务中心 二级服务中心 位置 中心城区(含孙武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大王镇、丁庄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区、花官生态农业旅游区、滨海观光旅游区 丁庄冬枣采摘园农业旅游示范点、华泰工业旅游示范点、凯银农业旅游示范点、华茂农业旅游示范三级服务中心 点、西苑植物园、傅家遗址公园、五村遗址森林公园、柏寝台遗址公园、乐安公园、丁庄冬枣采摘园、孙武湖生态农业观光园、花官生态湿地公园、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 (3) 旅游线路组织

依据景点景区分布以及交通条件,规划拟设4条旅游路线。其中包括2条东西向旅游线路和2条南北向旅游线路:

① 南北向旅游线路:广南游线、广北游线 ② 东西向旅游线路:广西游线、广东游线 第40条 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1) 总体目标及原则

坚持“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备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各类防灾基础工程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2) 防洪规划 ① 防洪标准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广饶县核心地区的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淄河的防洪标准采取50年一遇。

② 规划措施

工程措施: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增强调洪错峰能力,结合河道整治和疏浚工作,提高流域防洪能力。 非工程措施:加强防汛指挥系统、防洪预案等非工程体系建设,提高防洪避灾能力和洪水管理的手段。

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封禁管护,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林木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村庄防洪规划:防洪应与当地河流流域、农田水利设施统一考虑,利用人工湿地,在季节性河道设置橡皮坝,在枯水季节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在洪涝季节则可以有序地组织排水。

(3) 抗震规划 ① 抗震标准

广饶县属于基本烈度7度区域内,抗震建设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防,生命线工程提高一度设防。 ② 规划措施

严格执行抗震防灾的有关技术规定,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都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要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由地震部门审核。合理布置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等开敞空间,保证城区人口每人有2平方米以上的震时避难空地。城镇道路要达到避震疏散要求,保证震时内部疏散通道及对外疏散通道的畅通。城镇要害部门、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引起次灾害的工程以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按设防烈度提高一级采取抗震措施。

(4) 消防规划

规划全县设置15个消防站,其中县域核心区消防站数量9个。中心城区5个,稻庄镇2个,大王镇

15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2个。此外,滨海产业园区规划2个消防站,丁庄镇、李鹊镇、花官镇、大码头镇各1个,全县总计15个消防站。消防通道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城市道路消防栓间隔严格按照120米一个的要求设置。

(5) 人防规划

广饶县为三类人民防空重点设防城市。

按战时留城人口占城镇人口的40%计,县域核心区战时留城人口18万人。按人均人防面积1.5平方米计,则需要人防工程面积为27万平方米。

人员掩蔽工事以附建式人防地下室为主。连通各主要公共建筑的地下室,作为社会人防设施。居住区规划中,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人防工程。防空袭方案宜以战时30%人员入掩蔽工程为标准,按人均掩蔽(使用面积)1平方米计,县域核心区需掩蔽工程13.5万平方米。

(6) 生命线工程规划

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电、气、热、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41条 县域空间管制区划

县域空间管制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三大类。 (1) 适宜建设区 包括管制区划中的中心城区、大王稻庄综合发展区、滨海产业园区、各城镇发展区,以及沿公路城镇点轴发展区。

(2) 限制建设区 指城镇远景发展控制用地和旅游休闲等发展用地。 (3) 禁止建设区 指具有较高生态保护价值和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区域,主要类型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河湖岸线与湿地等。 第42条 县域空间管制措施

(1) 适宜建设区 ① 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批准的城镇规划,城市各项建设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 ② 要本着“集约、节约”土地的原则高效利用区内的土地,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应严格控制; ③ 城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建设用地和非耕地、空闲地,保持合理的建筑密度,要采取适当提高城镇周围农用土地地价、降低城区内部地价和加大城镇设施有偿使用力度等方法,鼓励和促进旧城改造;

④ 保护与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永久性绿地,建设项目污染治理必须坚持“三同时”,严禁城镇工业废弃物、城镇生活垃圾不经治理随意排放、堆放,防治环境污染;

⑤ 区内的农用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该按原用途使用,不得提前废弃、撂荒,对于占而不用的农用土地必须依法收回;区内的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应纳入相应的城镇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管理;

⑥ 鼓励在区内农业用地大力发展以供应新鲜、反季节蔬菜、果品等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2) 限制建设区 16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① 鼓励发展农田林网化工程,鼓励发展经济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促进城镇和种植业生态环境保护;

② 严格限制在基本农田区进行城镇、村庄、采矿、办工厂等非农业建设,严禁进行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环境的经营活动;

③ 本区域内土地确实需改变为非农建设用地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审批;

④ 鼓励发展高效种植业和果品业,积极支持粮、果、饲等农业生产的合理轮作和间作,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⑤ 提倡和鼓励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节水农艺技术的推广使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⑥ 加强对地质灾害地区的监测和评估,对矿区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恢复农林生态; ⑦ 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居民点的缩并,积极发展中心社区,撤并自然村。 (3) 禁止建设区

① 本区内的发展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服从保护需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区总体规划;

②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内除与人文、自然景观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外,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容量的要求,严格控制其他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开山炸石、取土制砖、修墓、乱砍滥伐、倾倒废物等各种破坏景观资源行为的发生;

③ 鼓励在水源地植树种草,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禁止各类污染源进入城镇水源保护区,不得向河流湖泊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环境污染物;

④ 不得在水源地及其附近进行矿产开采及建设大型地上、地下建筑物,以防止地质构造和生态植被遭到破坏。

县域空间管制区划

类型 绿线 控制 要素 基本农田 河湖湿地 绿地 地表饮用 水源保护区 地下水源保护区 地下水超采区 行滞洪区 地质环境 适宜建设区中的低密度控制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耕地 河湖湿地绝对生态控制区 河湖湿地建设控制区 城区绿线控制范围、铁路及城市干道绿化隔离地区、生态保护林带、经济林、城市生态绿地 绿化带 森林公园、退耕林还区 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一级保护区 核心区 二级保护区 防护区 建成区以外地下水超采区 行滞洪区 不适宜和较不适宜区 三级保护区 补给区 水源 保护 生态 安全

第八章 县域核心区统筹规划

第43条 县域核心区范围

广饶县县域核心区由县城(广饶街道办事处、乐安街道办事处、孙武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大王镇、稻庄镇构成,其范围为两街两镇的行政区划范围;共10个居委会、349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约为401.09km2。

17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第44条 县域核心区发展目标

活力高效的经济高地、和谐发展的区域中心、环境友好的宜居家园、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示范区 (1) 经济目标

· 山东半岛北部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 广饶县高新高端产业聚集区 · 广饶县现代服务业中心 (2) 社会目标

· 广饶县城镇居住人口聚居地 · 广饶县社会公共服务中心 · 孙子文化特色鲜明城市

·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一体统筹发展 (3) 生态目标

· 循环经济、生态型产业发展充分 · 城市绿地系统完善 · 区域生态系统完整 · 环境综合治理水平高 (4) 城镇建设目标 · 功能完善 · 空间集约 · 环境宜居 · 特色鲜明

第45条 县域核心区发展定位

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的先进制造及研发基地,广饶县主导产业聚集区 ② 广饶县综合服务中心区

③ 广饶县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示范区 第46条 县域核心区产业发展统筹

(1) 一产外围均衡发展策略 ① 农业产业化发展 ② 农业规模化发展 ③ 农业特色化发展 (2) 二产板块极化发展策略 ① 产业类型集群化 ② 产业空间聚集化 ③ 产业体系生态化 (3) 三产中心集聚发展策略

① 依托孙武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旅游服务业

18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② 依托城镇中心区,发展第三产业 ③ 依托物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47条 县域核心区功能发展统筹

(1) 城市中央活动区

以现状县城城区为基础,东扩北延,发展成为城市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生活居住中心。 (2) 乐安高新高端产业聚集区

以现状县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西拓延,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业、新兴生态型产业为主体的高新高端产 业聚集区。

(3) 大王?稻庄一体化综合发展区

以现状大王镇区为依托,南延北拓,发展成为大广饶城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居住综合区。 以现状稻庄镇区及西水工业园为依托,适度北拓,发展成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居住综合区。 (4) 孙武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以孙子文化、军事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游憩、旅游度假区。 第48条 县域核心区空间发展统筹

(1) 空间规划结构

“一心三区、两纵五横一环”

① 一心:即县城中心城区,广饶县政治文化、商贸商务、科技教育、休闲娱乐、生活居住中心 ② 三区:乐安高新高端产业聚集区(县开发区)、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孙武湖生态旅游 度假区

③ “两纵五横一环”:

以南北向孙武路、青垦路为纵轴;以东西向潍高路、乐安大街、綦公路、广码路、广顺路为横轴; 两纵五横的路网结构形成网络状城区路网骨架。

过境交通分流环网:南环+西环+北环(大石路)+东环(青垦路)。 (2) 空间形态 “一带双城”

① 一带:以孙武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的淄河绿带 ② 双城:

西城——县城中心城区(主城区)

东城——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副城区) 第49条 县域核心区规划人口规模

① 县域核心区规划城镇人口45万人

其中:县城城区30万人;大王镇区10万人;稻庄镇区5万人 ② 县域核心区规划农村人口6.5万人

其中:中心城1.5万人;大王镇2万人;稻庄镇3万人

19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第50条 城乡居民点体系重构措施

① 远景城镇发展区内推动村改居、农民进城——农村居民点推行城镇化改造 ② 非城镇建设区域进行农村居民点整合

按每个中心村人口规模2000人计,广饶县域核心区共设置共25个中心村:县城城区8个;大王镇8个;新稻庄镇9个。应大力在农村居民点推行“五改”,即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造住房。

非城镇建设区域农村居民点整合结果一览表

乡镇名称 县城城区 大王镇 稻庄镇 中心社区 石村社区、颜徐、杜疃、西毛、寨村、和王、花园、安德 吕庄社区、郭家、西营、张淡、卧石、贾家、李琚、吕道口 大店、大营、佛王、北塔、南塔、雷埠、城坞、马楼、灰堆 ③ 孙武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展农村居民点撤并进城(城边村) 第51条 县域核心区交通及重大基础设施统筹

(1) 道路交通设施统筹 ① 构建环网,分流过境交通

由南环(大王远期南移)、西环(近期齐安路、远期北贾沟)、北环(大石路)、东环(青垦路)构成核心区外围路网,引导过境交通分流。

② 开辟北部东西向通道,完善内部路网骨架

重点要新建綦公路、广码路、广顺路。广码路+广凯路为东西向联络通道,要直线联络,广顺路要直线向东延伸。内部形成“两纵五横”的内部交通骨架:横向潍高路、乐安大街、綦公路、广码路、广顺路;纵向孙武路、青垦路;形成网络状核心区路网骨架。

(2) 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策略

① 给水工程——统一布局、合理分配水资源

② 排水工程——根据核心地区地形地貌特征,规划分区排水

③ 供热工程——核心地区的镇区附近村庄可纳入城镇供热管网统一集中供热

④ 燃气工程——规划远期核心地区的天然气管网对接,天然气管网向镇区周边的农村延伸 第52条 县域核心区生态环保统筹

① 保护绿心——大广饶城区生态绿心划分为核心及外围两个地域层次,核心区为孙武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景区部分;外围区为生态开敞空间控制区;通过整体规划,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扩大“城市生态绿心”的范围。

② 控制外围——控制大王西部、稻庄(含西刘桥乡)北部、李鹊北部非农化建设,防止城镇建设蔓延。通过整体规划,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外围河流、水库、农田、林地、村落等为生态开敞空间控制区,要严控建设,不能轻易进行新的非农建设开发。现有的建设项目、村庄也不得再扩建,逐步恢复为非建设用地。

③ 放开中央通道——县城核心区中部淄河沿线为南北向中央开敞带,要严控建设。 第53条 县域核心区空间管制规划

(1) 适宜建设区 20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附录2 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规划近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序号 1 用地代号 R R1 R2 A1 A2 A3 2 A 其中 A4 A5 A6 A7 A8 B1 3 B B2 其中 B3 B4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其中 一类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文化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宗教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商务设施用地 娱乐康体用地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工业用地 4 5 6 M S U 其中 M1 M2 一类工业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 面积(ha) 870.17 20.53 849.64 230.51 72.05 20.62 97.17 19.72 19.21 0.19 1.39 0.16 333.26 302.9 28.52 0.84 1.01 612.31 166.52 445.79 351.24 69.94 452.82 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广场用地 175.72 260.41 16.69 2920.25 占城市建设用地(%) 29.80% 0.70% 29.09% 7.89% 2.47% 0.71% 3.33% 0.68% 0.66% 0.01% 0.05% 0.00% 11.41% 10.37% 0.98% 0.03% 0.03% 20.97% 5.70% 15.27% 12.03% 2.39% 15.51% 6.02% 8.92% 0.57% 100% 人均(m2) 54.39 1.28 53.10 14.41 4.50 1.29 6.07 1.23 1.20 0.01 0.09 0.01 20.83 18.93 1.78 0.05 0.06 38.27 10.41 27.86 21.95 4.37 28.30 10.98 16.28 1.04 182.52 公共管理与行政服务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G1 7 G 其中 G2 G3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注:① 近期规划城市人16万; ② 用地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建设标准》(GB50137-2011)

46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附录3 中心城区规划远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规划远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序号 用地代号 1 R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R1 一类居住用地 R2 二类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行政服务用地 A1 行政办公用地 A2 文化设施用地 A3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A4 体育用地 A5 医疗卫生用地 A6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A7 文物古迹用地 A8 宗教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1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2 商务设施用地 B3 娱乐康体用地 B4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工业用地 M1 一类工业用地 M2 二类工业用地 道路及交通设施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G1 公共绿地 G2 生产防护绿地 G3 广场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面积(ha) 1028.25 20.53 1007.72 298.98 92.05 25.62 117.17 19.72 35.51 7.27 1.39 0.26 440.18 404.86 28.52 5.79 1.01 984.69 216.54 768.16 368.46 71.85 407.03 239.95 150.39 16.69 3599.44 占城市建设用地(%) 28.57% 0.57% 28.00% 8.31% 2.56% 0.71% 3.26% 0.55% 0.99% 0.20% 0.04% 0.01% 12.23% 11.25% 0.79% 0.16% 0.03% 27.36% 6.02% 21.34% 10.24% 2.00% 11.31% 6.67% 4.18% 0.46% 100.00% 人均(m2) 34.28 0.68 33.59 9.97 3.07 0.85 3.91 0.66 1.18 0.24 0.05 0.01 14.67 13.50 0.95 0.19 0.03 32.82 7.22 25.61 12.28 2.40 13.57 8.00 5.01 0.56 119.98 其中 2 A 其中 3 B 其中 4 5 6 M S U 其中 7 G 其中 合计 注:① 远期规划城市人口30万; ② 用地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建设标准》(GB50137-2011)

47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附录4 中心城区规划远景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远景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50年)

序号 用地代号 1 R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R1 一类居住用地 R2 二类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行政服务用地 A1 行政办公用地 A2 文化设施用地 A3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A4 体育用地 A5 医疗卫生用地 A6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A7 文物古迹用地 A8 宗教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1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2 商务设施用地 B3 娱乐康体用地 B4 公用设施网点用地 工业用地 M1 一类工业用地 M2 二类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G1 公共绿地 G2 生产防护绿地 G3 广场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面积(ha) 1254.04 其中 20.53 1233.51 315.03 2 A 其中 92.05 25.62 131.31 19.72 37.42 7.27 1.39 0.26 542.04 3 B 其中 506.72 28.52 5.79 1.01 1781.91 4 5 6 7 8 M W S U G 合计 其中 415.16 1366.75 156.78 575.39 77.46 其中 771.96 317.31 437.96 16.69 5474.60 占城市建设用地(%) 22.91% 0.38% 22.53% 5.75% 1.68% 0.47% 2.40% 0.36% 0.68% 0.13% 0.03% 0.01% 9.90% 9.26% 0.52% 0.11% 0.02% 32.55% 7.58% 24.97% 2.86% 10.51% 1.41% 14.10% 5.80% 8.00% 0.30% 100.00% 人均(m2) 25.08 0.41 24.67 6.30 1.84 0.51 2.63 0.39 0.75 0.15 0.03 0.01 10.84 10.13 0.57 0.12 0.02 35.64 8.30 27.34 3.14 11.51 1.55 15.44 6.35 8.76 0.33 109.49

注:① 远景规划城市人口50万;② 用地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建设标准》(GB50137-2011)

48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附录5 中心城区主要道路规划一览表

主要道路规划一览表(米)

序号 路名 起讫点 走向 道路 等级 红线 宽度 (m) 断面 形式 机动车 道宽度 (m) 非机动 人行道宽度 车道 (m) (m) 隔离 带(m) 中央隔离带宽度(m) 防护绿 带宽度 (m) 1 2 3 4 5 广顺路 广码路 广凯路 綦公路 乐安大街 北贾路-孙武路 孙武路-宝安路 齐安路-月河路 月河路-孙武路 北贾路-稻庄 北贾路-孙武路 孙武路-长安路 长安路—康安路 文安路—孙武路 孙武路以东 北贾路—长安路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东西 主干道 南北 主干道 南北 主干道 南北 主干道 南北 主干道 南北 主干道 南北 主干道 40 40 50 50 39 33 47 37 35 39 50 50 30 40 40 40 37 30 46 43 50 40 40 40 40 25 40 40 30 26 30 29 40 30 30 30 30 30 三块板 三块板 三块板 三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二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三块板 四块板 四块板 二块板 二块板 二块板 二块板 二块板 21 15 23 23 32 18 15×2 30 22 21 3.5×2 5.5×2 5.5×2 6.5×2 —— —— —— —— —— 3.5×2 4.0×2 5.0×2 5.0×2 5.0×2 3.5×2 7.5×2 3.5×2 3.5×2 6.5×2 3.5×2 4.5×2 4.5×2 2.5×2 5.0×2 5.0×2 5.0×2 5.0×2 —— 5.0×2 3.36*2 4.5×2 5.0×2 5.0×2 4.0×2 4.0×2 3.5×2 5.0×2 5.0×2 4.0×2 4.0×2 4.0×2 4.0×2 5.0×2 4.0×2 4.0×2 4.0×2 7.0×2 4.0×2 2.0×2 2.0×2 3.0×2 2.0×2 —— —— —— —— —— 2×2 2.0×2 2.0×2 —— —— —— —— 3×2 4.0×2 2.0×2 1.7*2 2.0×2 —— 2.0×2 2.0×2 2.0×2 —— 2.0×2 2.0×2 —— —— —— —— 2.0×2 —— —— —— —— —— —— —— —— —— —— —— 10 —— —— —— 6 6 5 10 10 10 3 —— —— —— 6 10 —— —— —— —— —— —— —— —— —— —— —— —— —— —— —— —— 49

50×2 10×2 10×2 10×2 100×2 —— 20×2 15×2 —— 15.5×2 20×2 北60,南30 50×2 50×2 50×2 100×2 西侧10+5 —— 10×2 3.5×2 20×2 东60,西50 10×2 20×2 20×2 北5.5,南29.5 9×2 —— —— 10×2 —— 15.5×2 —— —— 10×2 10×2 —— —— 6 傅家路 11×2 4.5×2 11×2 10×2 10×2 10×2 10×2 9×2 4.5×2 —— —— —— ——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潍高路 城南二路 城南三路 北贾路 齐安路 团结路 文安路 孙武路 河辛路 长安路 顺安路 十五号路 广瑞路 广兴路 广泰路 人民路 广平路 迎宾路 花苑路 广通路 城南一路 新增二路 倪宽路

长安路―康安路 北贾路—顺安路 北贾路—长安路 十五号路—潍高路 十五号路-城南三路 广瑞路—城南三路 十五号路—綦公路 綦公路—城南三路 綦公路―潍高路 22 一块板 一块板 20 三块板 6.0×2 22 5.3*2 三块板 四块板 二块板 三块板 三块板 三块板 一块板 三块板 三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三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11×2 4.5×2 10×2 15 21 21 18 15 15 22 18 22 21 15 22 22 22 16 22 —— 5.5×2 3.5×2 3.5×2 —— 5.5×2 5.5×2 —— —— —— —— 5.5×2 —— —— —— —— —— 綦公路以北路段,潍高南北 主干路 路以南路段 广码路―城南三路 广码路—城南二路 齐安路-河辛路 齐安路-河辛路 新增二路-孙武路 新增二路-河辛路 河辛路-延安路 新增二路—孙武路 孙武路-延安路 团结路—孙武路 孙武路―福安路 团结路-月河路 月河路—顺安路 齐安路-长安路 齐安路—顺安路 十五号路-潍高路 十五号路-綦公路 南北 主干道 南北 主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路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道 东西 次干路 东西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广饶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文本

30 定安路 綦公路-城南三路 十五号路-迎宾路 十五号路-迎宾路 南北 次干路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支路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道 南北 次干路 南北 次干路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南北 南北 南北 南北 东西 南北 南北 南北 环路 南北 南北 东西 东西 南北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30 13 11 9 16 20 30 25 37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20 15 20 15 15 15 15 18 20 15 12 12 20 15 15 15 9 20 18 24 20 20 20 20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三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22 9 7 5 12 12 16 18 21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12 12 9 12 9 7 7 7 9 12 7 7 7 12 9 7 7 5 12 12 16 13 13 13 13 —— —— —— —— —— —— —— —— 3.5×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2 2.0×2 2.0×2 2.0×2 2.0×2 4.5×2 7.0×2 3.5×2 3.5×2 4.0×2 4.0×2 4.0×2 4.0×2 4.0×2 4.0×2 4.0×2 4.0×2 4.0×2 4.0×2 3.0×2 4.0×2 3.0×2 4.0×2 4.0×2 4.0×2 4.5×2 4.0×2 4.0×2 2.5×2 2.5×2 4.0×2 3.0×2 4.0×2 4.0×2 2.0×2 4.0×2 3.0×2 4.0×2 3.5×2 3.5×2 3.5×2 3.5×2 —— —— —— —— —— —— —— —— 1.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25×2 10×2 10×2 —— 10×2 10×2 10×2 15×2 15×2 7.5×2 —— —— 5×2 —— —— —— —— —— —— —— —— —— 5×2 —— —— —— —— —— —— —— —— —— —— —— 31 月河路 迎宾路-花苑路 迎宾路-花苑路 花苑路-潍高路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兵圣路 民安路 正安路 国安路 延安路 兴安路 嘉安路 宝安路 福安路 静安路 康安路 广达路 广锦路 广明路 广福路 育英路 西关街 商业街 市场街 广颖路 广胜路 广贸路 关帝庙街 济安路 泰安路 育才路 英才路 学苑路 明月街 华安路 环湖西路 华泰路 广安路 广荣路 广发路 荣安路 广兴路-潍高路 綦公路-城南三路 广码路-城南三路 广码路-傅家路 广码路-乐安大街 迎宾路-乐安大街 綦公路—乐安大街 广码路-乐安大街 迎宾路-乐安大街 傅家路-潍高路 乐安大街-潍高路 倪宽路-河辛路 团结路-长安路 月河路-孙武路 孙武路—延安路 文安路-兵圣路 文安路-月河路 月河路-兵圣路 月河路-孙武路 正安路-延安路 孙武路-正安路 正安路-长安路 迎宾路-乐安大街 乐安大街-花苑路 广码路—迎宾路 育英路—月河路 学苑路—文安路 育英路—花苑路 商业街—市场街 广福路—乐安大街 福安路—傅家路 傅家路—潍高路 康安路—乐安大街 康安路—乐安大街 康安路—乐安大街 广荣路—乐安大街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5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