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科方法论(题型整理)

更新时间:2023-11-23 01: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方法为

手段,以探求自然规律为目标,在人类认识、适应和改造

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人文科学:以广泛的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文学、

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为研究主干学科,目的在于帮助人

类理解和把握自身。

3.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

本质和发展规律,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

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在认识社会与改造社会的过程发挥着重大作用。

4.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形形色色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关于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依据其层次高低的不同可分为: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5.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6.科学主义: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主张在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方法论系统中构建人文社会研究方式和体系。

7.人文主义: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否认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及其行动是社会运动和社会结构的基

础,主张从个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

9.整体主义:认为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个体,主张从整体出发

解释社会现象。

10.结构功能主义:主张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行

为和社会系统,揭示人类社会系统与生物、物理系统相同

的结构与机制。

11.实践:是人为了解决自身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

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

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

12.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劳动工具为主)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并称生产资料。

13.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14.上层建筑: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上层建筑的构成:

(1)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构成 (2)思想上层建筑 又称社会意识形态,是由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所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政治上层建筑以思想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思想上层建筑又受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政权是核心力量。)

15.人口系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16.人口构成要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17.社会形态: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和思想上层建筑)等社会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而构成的体系。具有经济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性质为标准)和技术社会形态(以生产力水平和相应产业结构为标准)两类。

18.社会有机体:社会是由各种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成的有机整体,包括生产力(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和上层建筑(社会有机体的“血肉”系统)。

19.阶层:同一阶级内部按照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相关标准如谋生方式、从业范围、社会地位等划分成的社会群体; 20.一般科学方法:指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适用的一些方法,它具有横断方法论的性质。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

21.自然环境系统: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由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构成。

22.实证主义: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可观察性和可重复验证性,主张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对各种现象进行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经历了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

证主义三个阶段。

23.价值中立论: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客观地研究事物和现象,不掺杂任何的主观成分,经历了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论、马克斯·韦伯系统化了的价值中立论和当代西方的价值中立论三个阶段。 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具体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和评价研究方法以及世界历史研究方法。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些列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2.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按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这表现为:在认识论上,坚持实践标准;在历史观上,坚持生产力标准;在价值观上,坚持人民利益标准。

(2)主体性原则

从人追求真善美的内在要求出发,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强调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应该将其纳入自然—社会统一的大系统中,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把个人与社会、

部分与整体、要素和系统结合起来,考察人类社会运动。

(4)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社会历史现象,应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时空背景下进行研究。

在阶级社会中,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5)发展性原则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应该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既要考虑过去,又要观察现在,还要展望未来。 3.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体系。

大致上可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 (1)方法论:是进行研究社会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学科的方法论。

(2)研究方式:是指研究的方向和路线。在社会科学领

域,最常见的研究方式是: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文本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等。

(3)具体方法:是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其中最重要的

是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处理资料,以及如何

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调查等等。

4.简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前面有不展开)

(1)科学主义;(2)人文主义;(3)个体主义;(4)整体主义;(5)结构功能主义

**************************************************** 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民族意识。 避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怎样调查研究?(1)要客观(2)要全面(3)要有重点和代

表性。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实践不但是认识的来源,作为认识高级形式的真理可以反过

来指导实践。

**************************************************** 4.简述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不等于并大于部分之和(1+1>2),整体不是各部分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具有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2)结构性原则

结构是由各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决定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

结构变化,功能和性质也随之相应变化。

(3)层次性原则

层次是系统中各要素按隶属关系形成的等级。任何系统的层次都具有其子系统所没有的性子和功能,因此不是其子系统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

(4)开放性原则

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若开放性遭到破坏,系统将会最终消亡。

**************************************************** 社会的基本矛盾

1.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又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决定着社会性质与面貌,规定着社会发展方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所以,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经

由矛盾解决再到基本适应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

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各种利益矛盾,探求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要求:

科学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益关联,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分析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群体)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力量对比。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1)历史主义的方论;(2)科学预见的方法;(3)逻辑与历史想统一的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1.历史分析法;2.辩证分析法;3.阶级分析方法

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1)以世界的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

全球化使每个国家都处于世界范围的开放与竞争之中;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也需要全球性合作。

要求必须以全球性视野、世界性眼光和开放性心态思考、研究全球化、信息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的影响,是摆在每位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三、论述题

谈一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你以后研究的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a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