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讲义(上)

更新时间:2024-04-12 07: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序言

序言讲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什么是古代汉语和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问题同时也就解答古代汉语课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性质、方法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这个问题很简单,学习古代汉语就是为了更好地领略和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科学遗产,以便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创造比前人更加辉煌伟大的成就。要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科学遗产,就不能不懂古代汉语,因为古代的典籍都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不懂古代汉语连古书都读不懂,还谈得上什么批判地继承吗。所以说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说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准是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任务,那么对文科特别是中文系大学生来说就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首先,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拥有极其丰富的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整理、去发掘。我国的古籍丰富到什么程度,可以以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十八世纪末叶干隆年间曾编纂一部《四库全书》,其中入选的书籍就达到3475部,79070卷,目前大多数还没有标点整理出来,其中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材料和经验,大可发掘。根据古书中的材料可以写出许多有价值的着作。比如英国人李约瑟写了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大概800多万字,这项工作就是根据我国古代科技典籍做出来的,象这一类工作我们中国人不去做实在是愧对祖先。而要做整理古籍的工作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古代汉语的知识和能力。

其次,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毕业后免不了要接触古籍,即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接触古籍也要知道古今是有联系的,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提高我们现代汉语的水准,提高我们的语文修养。一个古代汉语水准很低的人,他的语文水准不可能高。所以,不论是从哪方面说,具备古代汉语知识,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是一名文科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以上我们强调了学习古代汉语的必要性,主要是从理论上道理上来讲的,比较空泛。现在就举几个例子来从事实上加以证明。

先说只有学好了古代汉语,才能学好古代文学或者说欣赏研究古代文学。我们知道,要欣赏或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必须了解作品的内容,而要彻底了解作品的内容,第一步是过文字关。如果我们对古人作品中的文字不求甚解,就可能产生误解,作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唐诗中有这么一首诗: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的是贫女自伤迟暮——老女盼嫁。实质上寄托着士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主旨用一个“伤”字点明。为什么自伤呢?一,贫家没有好的穿戴;二,没人赏识自己高雅的风姿品格;三,大家都喜爱流行的俭梳妆;四,可惜自己有才、有德,而不得其用。全诗比较通俗易懂。问题主要出在第二联上,“俭”字一般是俭朴、节省的意思,这样理解,与诗句就有矛盾。所以许多注释本都觉得不好解释。大致有三种解释:

1、 一种是认为这一联是说有谁来爱这贫女的风格,共同赏识她俭朴的打扮呢?(这样

解使“谁”管到两句,很勉强。)

2、 第二种解释是谁能赏识我不同庸俗的高尚风格?我却跟大家一起体会时世艰难,总

1

是打扮得很朴素。(这样添字太多。分别可以用“岂”和“自”。)

3、 第三种解释是谁去追求那些奢侈的高格调,时世艰难只能维持俭朴的梳妆。(这样

描绘出来的贫女,有点安于贫困,鄙弃高贵,那又何必自伤呢?)

总之,三种解释都“于文不安”。原来,“俭”在此并不是“节俭”之意,而是通“险”。“俭妆”就是“险妆”。所谓“险妆”是唐代的流行习惯语,不仅不是俭朴的打扮,反而是时髦的打扮,是时髦的发型。古人曾记载“唐文宗下诏禁高髻俭妆”。《唐会要》:“妇人好高髻俭妆,去眉开额,甚乖风俗,破坏常仪,费用金银,过为首饰,并请禁断。”“俭妆”这样一解全诗就贯通了,贫女为什么自伤就好解释了。可见研究古代文学不能不懂古汉语。再举一个例子: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也许有人说我将来不搞古代文学,只搞现代文学,我们说学习、研究现代文学也要有古代汉语的基础。举个例子。鲁迅曾经说: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太圣’,大可不必动手。

1981年版注释:“原作齐天大圣,即孙悟空。”这个注释等于没注。“太”是什么?“大之极”“大之尊”,“太上皇”、“太后”、“太子”。比“大”还“大”。

也许有人说我将来不搞语言和文学,只搞文化,姑且不说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就是单纯说文化,不懂现代汉语也会闹笑话。比如前些年我国有所谓“文化热”。“文化热”中有几派,北京有个文化书院请了梁漱溟等老先生讲传统文化。有位叫黎鸣的先生有不同意见,曾在《中国文化报》写了一篇很短的文章讽刺:

老专家不久将仙去,赶紧给他们安排好传人,让他们手把手地言传神授,却不知文化、科学不同于祖传的技艺,并不需要周公吐哺。

后来有人在《中国文化报》上撰文指出他的错误,“吐哺”黎文理解为某些鸟类中老鸟给小鸟的喂食方式,以作比喻而与“言传神授”相应,这显然是望文生义,不了解“周公吐哺”是一个典故,有特定的含义。古书中记载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周公世家》)曹操有诗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周公吐哺”表示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为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中文系或者说文科的学生将来很多是从事行政工作,比如当秘书、公务员等,免不了要写文章,写文章就免不了要旁征博引,弄不好也会出错。比如植树节刚开始时,有人在《光明日报》写文章鼓励种树,为植树节作宣传。其中举了我国历史上重视植树造林的故事:

1、 汉景帝三年春正月下诏书说:“农,天下之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

树,可得衣食物。”

2、 宋太宗赵光义在太平兴国七年下诏书说:“明树艺之法者一人,县补为农师。”

“种树”在古代就是“种植”,不限于树木,包括五谷;“树艺”也是“种植”,两个都是动词并列,却理解为今天的动宾和偏正,词义和词性都错了。《孟子》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由于“种植”是一种本领,引申为“技能”、“技艺”,后来引申义反而成常用义了。

即使你不写文章,懂古汉语也能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准确使用,比如现代汉语有很

2

多成语,如具备古汉语知识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它的意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时不再来 不毛之地 跳梁小丑 清出于蓝而胜于蓝 打破沙锅问到底

再举个翻译的例子。美国前总统尼克森第一次来华访问,在会谈中讲到中美关系时,说双方的利益是“parallel”的。中国翻译把“parallel”译为“平行”,尼克森的翻译弗里曼提出了异议,说平行的意思是永远不会相遇,例如双杠(parallel bar)始终往同一方向延伸而不相遇,他认为尼克森的意思不是这样的。周总理于是问他以为如何译才是他们总统的原意。弗里曼说:“我认为应当译为殊途同归。”在后来的一次宴会上,总理问他是在哪里学的汉语,弗里曼回答说是在台湾学的汉语。周总理感叹说:“台湾对古典汉语比我们重视。”(以上见前些时候《中华读书报》上转载的章含之文)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今年元旦某报第八版有篇配图的体育新闻,标题赫然七个大字:“阎世铎坐怀不乱”。乍一看还以为阎掌门艳福不浅,比如碰上了“足球宝贝”投怀送抱什么的,其实不然,该文说的是面对裁判收黑钱的报导,阎世铎“并没有乱了神,而是静观其变”。“坐怀不乱”这样使用还真是匪夷所思。

很难设想一个人只掌握现代的汉语而不懂一点古代汉语,也很难设想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不需要熟悉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和语言传统。

二、 什么是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代汉语?也就是说我们古代汉语课所学的古代汉语究竟是什么?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一般是指五四以来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那么古代汉语就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语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口语的形式,一种是书面语的形式。显然,古人的口语我们今天已没法听到,所以,我们所接触到的古代汉语,只是三千多年来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形式,也就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

这个三千多年来古代汉语的书面语由于时间很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大致分成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文;另一个是六朝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古白话。文言文和古白话都属于古代汉语,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以为古代汉语就是文言文,也就是说不要认为古代着作都是用文言文写的,实际上有的是用古白话写的,比如《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等。文言文和古白话的区别在于一个建立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一个建立在唐宋以来口语的基础上,前者逐渐脱离了口语,后者接近以后的口语。具体说来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材料是甲骨文,那是商代的东西,但很零碎,成篇的文章主要是周代(特别是春秋战国)的作品,如《论语》、《左传》、《孟子》等。这些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和当时的口语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先秦的作品和口语基本一致。但是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到了汉代,人们说话语音、辞汇、语法就和先秦时期不那么一样了,再到魏晋南北朝差别就更大了,再到唐宋几很不一样了。这样先秦两汉时作品的语言就完全脱离了口语,而我国历代文人都喜欢用先秦两汉作品的那种语言写文章,这种建立在先秦口语基础上的书面语言就叫文言文。与此同时,后代还有一些作品并不用先秦作品的语言写作,而是用当时的语言写作,这主要是六朝以后唐宋开始,比如唐宋时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这种建立在唐宋以来口语基础上的语言形式就叫古白话。白话白话,就是像说话一样。文言文作品可以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代表,古白话的作品我们念一段《水浒》为代表: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

3

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的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腿,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很明显,今天读古人写的文章,难点不在用古白话文写的着作,而在用文言文写的。因为古白话是用离我们时间较近的口语写的,古白话文是现代白话文的前身,语音、辞汇、语法系统基本一致,虽然有差别,不影响到阅读理解。而文言文不同,不学根本就看不懂。反过来,能够阅读文言文一般也能读懂古白话文。所以,我们古代汉语课所学的对象一般就限于文言文。这个范围很广,既有接近先秦口语的先秦作品,也有后代模仿的作品,还有魏晋以后历代的骈体文和诗歌散文,文言文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此之后,白话文才开始取代文言文。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以上我们讲了两个问题,古代汉语课程的目的和内容。从这个目的和内容,可以确定,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而不是理论课。它和外语课差不多,主要是使大家尽快地掌握古代汉语这个工具,以便今后能阅读一般的古籍。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古代汉语、掌握这一工具呢?我觉得必须遵循一个总的精神,抓住一个主要的方法。

总的精神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辛亥革命以前古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式是“十年寒窗”、“死记硬背”,从五、六岁开始就读四书五经,通过穷年累月的背诵,把古书背得滚瓜烂熟,才把古代汉语学到手,这种方法显然是一种笨方法,是所谓“置之庄岳之间”办法,在现代是不行的。我们现在还有许多其他课程要学习,不能整天来背古文。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用这种光加强感性认识的方法。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人懂了语法等等语言学理论,在此之前中国人不知语法为何物。有的学校就光讲文字、音韵、训诂等课程,这种偏重理性认识的办法也不行。我们说了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掌握工具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不等于理论的学习,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游泳、骑自行车等等都是一种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掌握,把流体力学、游泳的理论学得再好不去实践还是不具备这种能力,语言也是这样,从来没有一个人光靠背语法、背字典就学好了英语,学习古代汉语也是这样。所以要掌握古汉语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又必须熟读几十篇古文。所以根据我们的条件,我们必须贯彻感性理性并重的精神,既要尽量多读古文,又要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也就是掌握古汉语通论中的语法、辞汇、语音等方面的知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理性知识又用以指导感性认识。

所谓抓感性就是抓文选,所谓理性就是通论。在这两者中,我认为必须注意两点: 文选方面要努力弄懂、弄熟每一篇文章,要做到字词句的落实。所谓字词句的落实就是不能不求甚解,只了解个大意就行了,必须尽量把每个字、词的意义搞清楚,把句子结构搞清楚。千万不能采取那种方法,即先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把译文背下来,原文却抛在一边。这种办法只能读一篇懂一篇,而对其中辞汇、语法现象并没有掌握,碰到新的又不懂了。怎么才算字词句的落实呢:

4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如果我们讲过的课文,每篇都能这样逐字逐句分析落实,那么有个几十篇,古代汉语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通论方面涉及的范围较广。我们知道语言由语音、辞汇、语法三要素组成,这三部分古今汉语都有差别。但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方块汉字又是不直接表音的(可以按自己的方音读),所以语音不成为主要的学习障碍,除非碰上押韵、平仄、通假等才需要古音知识。在开始接触古文时,古音的知识不是当务之急。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因素,古今差别小而相同处较多。当然差别处要记住,但记住了一些规则问题也不大。在古汉语知识中最重要的是应当掌握常用词,也就是学习古汉语的难点或着手处应当是辞汇。这个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这样,如英语。难的并不是语法,而是辞汇,尤其是常用词、惯用语。语言三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数量又庞大,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古今之间千差万别,加上通假字、古今字、繁简字等,更是障碍。所以我们必须把大力气化在词义的学习上。比如:

弃甲曳兵而走 藉寇兵而赍盗粮

句法结构没有什么变化,字基本认得,字义却不了解,所以我们要重视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等,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要注意同义、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等。如“行”是“走”,“走”是“跑”,“怨”是“恨”,“恨”是“憾”等。

一个方法是注意古今汉语的对比。既要注意“异”又要注意“同”。掌握差异我们前面的例子已说过了,不再举例。我们还要注意到古今汉语还有相同的一面。因为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即使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现象也常常可以在现代汉语中找到残留的形式。如:“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中的“败”是使动用法,现代汉语也有:“外语系败数学系”,去掉宾语就意义相反,因为没有宾语就无所谓使动。联系到现代汉语就好理解使动用法了。

再如“莫”,“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为四化贡献青春是莫大的幸福”;又如“求全责备”的“备”是全、尽的意思,“前人之述备矣”—“准备齐备了就出发”;再如“何去何从”等。如果我们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联系起来,对比着学习,就既能帮助我们学好古汉语,又能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

总之,古汉语并不难学,外语尚且要学会,古汉语有何难?不要有畏难情绪。

第一章 汉字的结构

一、汉字的性质 1、什么是文字的性质

要讲汉字的性质,首先要讲清什么是文字的性质,也就是所谓文字的性质指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确定的。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个工具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由于声音稍纵即逝,所以语言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于是就有了文字。什么是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有了这个书写符号系统,就使得语言能够传至异地,留至久远。所以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工具。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我国古人曾有精辟的论述,孔颖达等说:“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很明显,文字的功能就在于把语言这个听觉符号

5

系统转变成了视觉符号系统。它是在语言符号音义两要素上加了一个新的要素:形,它是通过形来记录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正是在如何通过形来记录语言上,产生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字。也就是说,文字的性质是由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即它是怎样记录语言来确定的。我们所说的文字的性质指的就是这个。

2、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一般说来,根据文字如何记录语言,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划分为表音和表意两大类别。对于表音和表意要有正确的理解。常常听到这样一类表述:“标记语言声音的文字就是表音文字,标记语言意义的文字就是表意文字”。这种说法是笼统而模糊的,是不够准确的。为什么呢?我们刚刚讲过,文字是以形来记录语言符号的,任何文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三者缺一不可。光有形、音不是文字,如“多、来、米”;光有形、义也不是文字,如交通符号( )和图画。任何文字实际上都是既标音又标义的。比如“树”这个汉字,怎么能说它不标记声音呢?tree不是同时标记了意义(一种有枝有叶的植物)吗?再如rest和“休”、sun和“日”。可见,所谓表音和表意不是就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说的,而是就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简称“字元”,通俗地说就是构成“字”的部件)说的。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和作为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是不同层次上的东西,表音和表意是在后一层面上划分的。举例来说,我们说rest是表音文字,并不是说rest不表示意义只表示声音,而是说组成这个字的符号r、e、s、t不表示意义只表示声音,所以叫表音字。英国人看到这个字,根据各个字母的读音及其拼音规则,也就是根据这个“形”读出[rest]的音,然后知道它是语言中常说的rest这个词而知道它指“休息”。同样,我们说“休”是表意文字,也并不是说它不标声音,而是说组成这个字的符号“人”和“木”与声音没有直接联系,而只是表示意义。古人看到“休”( )的形状,知道它的意义是人靠树休息然后与语言中的“休”词建立联系,从而得到它读“xiu”。再如sun和“日”。由此可知,表音和表意不是指整个字,而是指组成字的字元,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划分标准是字元跟词的语音相关还是跟词的意义相关。

3、 汉字是表意文字

那么汉字是表音还是表意的呢?根据汉字字元的实际情况,我们说汉字主要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理由有:

第一,汉字是建立在象形基础上的,造字之初就是从意义着眼,“因形示义”,存在着大量的像“休”这样一类字。

第二,汉字发展到楷书以后,一个个字元不“象形”了,只起了个记号的作用,但这些记号主要并不是起表音作用,而是起表意作用,如:驰驱驼驭驶驷驾驽骈骏驿,等等。我们一看到“马”旁,就知道它与马或马的动作、性质有关。

第三,汉字中虽然有很多形声字,其声符是表音的,但这些声符本身仍是表意的,在甲字中表音,在乙字中又表意了。如“沐”中表意,在“桃、李”等中又表意了。而且很多声旁同时兼表意,如“娶、婚、婢、汲、熄”。而且形声字声符表音远不如形符表意那样系统。如“木”作形符有几百个,如:松柏杨柳桃李植树梢枝根??,而作声符只有“沐”一个,但同时作“MU”声符的还有“目、母、幕”等,比较凌乱。由此可见,汉字没有严密的标音符号和系统,没有专职的标音符号,只是记录具体的音节,不象字母文字所代表的是语言中抽象的音素或音节。

第四,从汉字的分化和发展来看,新造的字要受到意义的约束。比如: —暮、包—胞、益—溢、禽—擒等。可见汉字造字的原则主要还是在字形上尽量把词义区别开来,始终没有

6

脱离表意系统。所以,我们说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或以表意为主兼有表音因素的文字。

顺便说,世界上的不少文字的发展规律是由象形到表意再到表音,汉字却以这种表意文字存在了几千年至尽没有进入表音文字,这是为什么呢?是否能说汉字是落后的呢?

汉字所以长期停留在表意阶段的原因是:

1、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有相适应的一面。古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的,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语素也是一个词,记录下来就是一个字。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不必标记音素,所以不要求向表音化方向发展,而且印欧语言多为多音节词,汉语音节简单,由于音节简单必然产生大量同音词,于是需要在书面上用文字符号来区别。比如一个人说他姓yu,究竟是姓余还是姓于还是俞,说话时可以多费口舌解释,而写到文章就没有办法了。比如我说“我们qizhong考试写篇文章”究竟是“期中”还是“期终”呢?但汉字可以区别。因此,汉字对汉语有它的合理性。

2、汉语方言复杂,语音差异很大,甚至同一方言区的人也无法交谈。汉字和语音联系不紧密,具有超方言的特点,尽管各地读音不一样,意义却一样,所以汉字可以弥补语言的不足。这也就限制了汉字向表音方向发展。

文字发展规律是建立在古埃及文字及其后裔基础上的,汉字并没有走到这一步,可见是以偏概全,不能以此说汉字落后。汉字固然有很多缺点,如难读难记难写,但也有其优点和长处。比如阅读,“鶗鴂”不知是什么东西,至少可以根据意符知道是一种鸟,而写成tijue,简直就不知是吃的用的还是穿的了。再如汉字占用篇幅小,节省纸张等。更重要的是看一种文字是否先进,要看它是否以最合理的形式反映它所代表的语言。汉字是适应汉语的,所以有人认为现行汉字对汉字来说是最先进的文字,正如对于印欧诸语言,表音文字是一种最先进的语言。

二、汉字的结构

既然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义,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汉字的形体结构。

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形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比如我们常说:“贵姓?”“姓章。”“弓长张还是立早章?”这里所谓弓长、立早即使说的结构,但这说的是它的书写结构。为了使字写好,写得美观整齐,有所谓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结构、交叉结构等。而我们这里说的不是这些书写结构,而是汉字的造字结构,即造字之初,它是如何通过各种形体的结合、构造出一定的意义来的。所以我们讲造字结构就是指造字之初,这个结构是如何表示意义,表示出什么意义。如“章”,《说文》的分析是:“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这就告诉我们,“章”的造字结构不是“立早”而是“音十”合成的,因而与音乐有关,“十”就是结束的意思,数数数到十就结束了,再从一数起。可见“章”是与一定的音乐段落这一意义联系的,由此又引申为诗歌、文章的一段等。

2、汉字结构的类别——六书

汉字结构的类别也就是汉字造字结构的基本类型。对于此,我国历来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它提到“六艺”(礼乐射驭书数)的第五项时说:“五曰六书”,但当时只有总名,无分名。具体提到的是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注《周礼》时说:“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7

许慎在《说文》中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并下了定义,清代以后就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次序采用班固的,即: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

1、象形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但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代表语言中的词,有固定的读音和意义。而图画却没有这个特点。象形大多是描绘实物的全体,如:日、月、山、人、鸟;极少数是描写实物的一部分以代表全体,如:羊、牛;有的依附一定的物体才不致误会,如:瓜 、须 。

象形是造字的基础,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表示实物,且客观事物纷繁复杂,很多东西不好描绘。具体事物还有形可象,抽象的事物就无形可象了,因此有其他的造字法。

2、指事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一看字形就能知道是什么,考察一下字形便可了解它所表示的意义。如:亦、旦、寸、刃、本、末等。

指事是象形的进一步发展,符号的作用更突出,能表达比较概括的意义,多是概括的“事”,而不是具体的“物”。指事字大体有两种:

(1)用单纯的抽象符号来表示

回 表示回旋的动作或形状 纠 用两条曲线相勾连表示 (2)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 旦 寸 牟 甘

3、会意 “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武信是也。” 比 从 伐

会意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或者说就是一个复杂的象形字。其不同是象形是独体,会意是合体;象形具体,会意抽象。会意也可分为两种。

(1) 异体会意

安 囚 即 既 盥 (2) 同体会意

从 北 比 斗

由于会意字较灵活,所以比象形、指事多得多,但三者都只能以形表意。 4、 形声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事:事物、事类;名:字,这里指意符;譬:比况,这里指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以事为名”是就意符说的,即根据所要表示的事物的类别来取一个名(立个意符),“取譬相成”是就声符说的,即又找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声符。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构成一个新字。如:问、箭、景、昧等。

形声字的出现使汉字从单纯表意过渡到了具有表音因素的阶段。正因为形声具有既能表意又能表音的优点,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逐渐成为汉字创造新字的主要方法,占80%以上。

形声字声符和意符的位置有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内形外声、内声外形等。有些形声字的部件偏于一角:

修、倏、脩、条(攸声) 胜、腾、滕、誊(朕声)

8

从、徒、徙(从辵从、土、止声) 旌、旗、施、旂(从 )

注意有些位置反常:

祖、福、祈、祷——视、祁连 铁、铜、银、镶——锦、钦 剑、剁、剃、刖——钊、到 闺、阁、阀、阂——闻、问、闷 衷、裹、亵、里——哀

5、转注 “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这个定义不很明确,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类“指类属,“首”指部首,“同意相授”是互相训释或相通相关,意义有引申关系,即转注是文字孳生的一种方式。当语言中某个词经过引申衍生出一种新的义项或同源的新词时,在文字上为了区别词义或词性,便以记录那个旧词的现成的字为基础转换注入部分构件(声符、义符),构成一个新字,用来记录同源新词或新义项。建类一首为字音,同意相受为字义。如“考”和“老“本为一词,后来衍变为音近义通的两个词“老迈”和“寿考”,在文字上就用转注造字法,转换“老”的部件“匕”,注入表音符的“丂”。

主形派:江声、陈澧,同部首的字都从其部首得意,如考、老、耆都在老部。 主义派:戴震、段玉裁,凡同义的字可互训或同训者,如初、基、始、首。 引申说:朱骏声,“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主声义派:章炳麟,类为声类,同音或音近,意义相同或有联系,同源。 转注一般认为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6、 假借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语言中已有某个词,但书面上没有对应的字,于是借一个现有的同音字来寄托那个本无其字的意义,即借一个字来表示另一个字。

其: ,本义是簸箕,虚词“其”借而用之。

之: ,本义是前往。莫:本义是日暮,虚词“莫”借而用之。

假借很好理解,我们现在的语言中也有很多有词无字的现象,我们要写只好用同音的字。再举一个古代的例子:

“师慧过宋朝,将私焉。其相曰:‘朝也。’慧曰:‘无人焉。’相曰:‘朝也,何故无人?’慧曰:‘必无人焉,若犹有人,岂其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朦?’”(《左传襄公十五年》)

假借的条件是声音相同。很明显假借不是造字的方法,因为它没有造出新字。 小结

1、六书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分析归纳出来的汉字结构的六种类别。虽然有不太科学之处,但基本可以成立。

2、六书可以分为两类,前四类是造字的问题,后二类是用字的问题。前四类又可分为两类:象形、指事是独体,会意、形声是合体。从表音与否又可分成纯粹表意字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3、六书中最重要的有三类:象形是造字的基础,是组成千万个汉字的元素,如“人”可组成:从、比、北、休、及、众??,而这些字又可再组成新字,如“及”:极、级、圾、汲、吸??。形声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法。假借字的重要性有两点:一是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一字多用,也就是不需要为语言中的每一个新词造字,从而节省了汉字的数量,解放后汉字简化就采用了假借的原则,利用同音代替。二是假借是造字的桥梁,推动了新字的创造。原有字被借后,另造一新字表示原义,如“其—箕”、“莫—暮”;

9

或原有字被借后,另造一新字表示新义,如“采—彩”、“何—荷”。

三、了解汉字结构的意义

如前所述,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在造字之初,一般是根据一定意义的特点来考虑其形体结构的,字形和字义有密切联系。又由于古汉语是单音节词为主,表现在书面上一个词就是一个字,因此分析汉字的结构有助于了解词义,尤其是本义,帮助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书。

止:“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止”在古文字中像人的脚,可知其本义是脚。“趾高气扬”的“趾”不是脚趾,就是脚。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亡”是会意字,篆文作 ,从入

乚(YIN,指弯曲隐蔽之处),可见其本义是“逃走”。“亡羊补牢”的“亡”也与此有关。

放:“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放”是驱逐、放逐。篆文像一只手拿着棍子敲打,可见其本义是驱逐。

班:“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礼记)“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物。”“班” ,本义为分玉,引申为一般的“分”。李白有诗曰:“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派:“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说文》:“派,别水也。”古文字作 ,像许多河流,即指支流。长江的中下游支流很多,用“九派”来指称它。“派出所”的派也与此有联系。

此外,了解汉字的结构还有如下用处: 1、辨别字形,纠正错别字

“病入膏肓”的“肓”常有人写成“盲”,“肓”是从肉,与肉体有关(类似的有肝、脾、胆、肚、肠、胃、肢、胳、臂、脏、腿、脚、腔、胸??);“盲”从目,与眼睛有关。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点明是会意字,就不会漏一点了。 “戊、戌、戍”:古文字分别是斧一类兵器、平口大斧、从人持戈。 “冠、寇”: (从冖MI、元、寸), (从宀、元、攴)。 2、辨析词义尤其是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步、走、奔”古文字分别为 、 、 。差别表现在速度上,慢速曰步,两组一前一后表示徐行,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走”是跑,摆动双臂疾趋,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奔”既摆双臂又一个接一个大步迅跑,如“段出奔共”。

“贼”和“盗”: ,本义为毁坏、危害,从字形上看是杀人、杀人越货,作名词则是叛乱、入侵的强盗; ,上面是“ ”(“涎”的本字,右边的“欠”是张着的大口,如“吹、欠、欺),意为看到人家家里的器皿就贪婪地流着口水,居心不善,要偷了。

四、汉字书体的演变

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经历了一个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再到隶书到楷书的阶段。其中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叫古文字,从隶书到楷书为今文字,从篆文到隶书叫“隶变”,也就是说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从最早说起的话,现在可以见到的最古的记事符号是陕西关中地区仰绍文化遗址(如西

10

安半坡、临潼姜寨)发现的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大约在六千年前。但这些原始陶刻还不能用来记录成句的语言,只能算是文字的萌芽状态。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铸在青铜器上的商代金文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记多为卜辞和占卜有关的事,189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距今三千多年。又叫殷墟卜辞、殷墟书契、贞卜文字等。笔划尖细、形体古朴。

金文:铸刻在钟或鼎等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器一般分为礼器、乐器两类,乐器以钟为主,礼器以鼎为主,所以又叫钟鼎文,笔划较甲骨文粗圆肥硕。

周人灭商,继承了商代文字,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在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分化比较明显,总体上说,战国文字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比较保守传统的西方周秦文字,一是变异较大的东方六国文字。《说文解字》所收的字,以小篆为主,小篆以外的各类古文字基本上都属战国文字,其中“籀文”(大篆,出自《史籀篇》),即周秦文字,而所谓“古文”即六国文字。小篆怎么来的呢?

秦统一后,命李斯将“史籀大篆”略加省改,形成小篆,比此略早,战国时期,为书写方便,将篆文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成为早期的隶书(又叫左书或佐书,隶人(下级官吏)日常书写)。至秦代,除官方正式文书用篆书外,日常书写的都是草率的篆书,叫做秦隶。到西汉中期以后,隶书盛行,逐渐成为正式文字。东汉时期,隶书已成正规文字,而日常用的草率隶书成为新的手写体,由此产生了章草和行书。至魏晋间,书法家将行草笔法融入隶书中,创造了“真书”,也叫“楷体”(形体方正,笔划平直,可作楷模),沿用到今天。

隶变对汉字的影响巨大,书体上的变化表现为:

1、笔势(笔划形态,风格)的变化:变圆笔为方笔,变连笔为短笔,变曲笔为直笔。 2、结构(组装结构)的变化:简省、混用。如:

人:在左为亻 手:在左为扌,在右为攵 火:在下为灬 水:在左为氵 爪:在上为爫 网:在上为四 服、脍、朔:从舟,从肉,从月

第二章 古今字 通假字 异体字 繁简字

汉字由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楷书,形体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我们一般人阅读古书影响不大,因为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古书不是甲骨文写的而是用楷书写的。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字有几种不同的形体,从而造成了阅读理解古书的障碍。比如我们课文中的几个句子:“姜氏欲之,焉辟害?”“”这些文字上的问题形成了一个一个拦路虎。我们分别称之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等。为什么有这些区别?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各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一章就讲这个。

一、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及其产生的根源

11

所谓古今字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意义范围有大小分别的一对或一组字,先起的叫古字,后起的叫今字。举例来说:

“郑人有且买履者,先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坐—座 “支叶繁茂。”“三岁四支不能自用。”“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支—肢—枝 这一对或一组字就叫古今字。“坐”、“支”产生在前叫古字,“座”、“肢”、“枝”产生在后,叫今字。也就是说,原先没有“座”、“肢”等字,凡是表示座位、肢体等意义的都用“坐”、“支”等字。反过来说,“坐”等本来就具有这些意义,后来为把坐和座、支和肢、枝区别开来,就另造了新字。

很明显,造成古今字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古代文字比较少,一个字往往记录几个意义。《四书》只用了四千多字,不能说先秦古人只有四千多个概念,而是因为同一个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但是,一字记录多词,难免会造成表达上的混乱,如“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究竟是“不要凭栏”还是“暮凭栏”呢?于是人们就给其中某个意义另造一个今字,如“座”、“暮”,所以就形成了古今字。

再展开来说,一个字在其初创之际,本是专为所记录的词造的,这个词的意义就是这个字的本义,字与词的关系是单一的,但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常会发展引申,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字也常被假借,因此一个汉字实际上往往记录了好几个词,这就产生了多义字,多义字的产生既增加了汉字的灵活性、丰富性,但也有可能造成意义过多而影响交际,因此某些多义字的多项意义后来就可能分出一些意义让新字承担,这新字与原来的字就构成了古今字的关系。总之,一字多义是古今字产生的根本原因。

2、今字和古字的关系

由古字产生今字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意义关系来看,有三种情况。 ①今字承担了古字的引申义

如“竟”,本意是乐曲完了,引申为区域的终线,即疆界的意思。“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个“竟”就是疆界的意思,后来为了区别,另造了“境”。再比如“取”,其本义是获取猎物或敌人,后来引申为一般的“取来”包括嫁娶等,如“云是当为河伯妇,即聘取”、“令壮者无取老妇,老者无取壮妻”。再如“景”,初义是日光,光包括明亮的和阴暗的,所以“景”又有阴影的意思,如“天下云集而回应,赢粮而景从”。

这种情况就好比某人原先与父兄同居,后来成家立业,另起炉灶,自盖新房。 ②今字承担了古字的假借义

如“舍”本义是宾馆、房舍。“舍”又借作“舍弃”,如“食舍肉”。后来写作“舍”。再如“采”,本义是“采摘”,借作“彩色”的“彩”,如“吾令人望其气,皆成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这种情况好像某人本无房子,一开始就寄人篱下,后来才有自己的房子。 ③今字承担了古字的本义

比如“要”,本义就是“腰”,篆文为 ,古文献里也多为此意义,如: “楚灵王好士细要。”“一胫之大几如要。”“敢泄言者要斩。”

后来引申为要害、重要以至要不要等,为了区别就另造了“腰”。再如“孰”,本来是生熟的熟的意思,课文中有“宰夫胹熊蹯不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徐公来,孰视之。”后来这个“孰”借为疑问代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借而不还,就为其本义另造,在下面加四点,即“火”的变体,从而形成了古今字。同样的还有“然”和“燃”。又如“州”

12

本指水中的陆地,引申为九州、州郡的州(行政区域),再造“洲”。再如“益”本来就是水漫出来的意思,引申为超出、更加等,再造“溢”。这种情况就好比某人原有一幢房子,后来有一个人挤进来,喧宾夺主,本人搬出,另造新房。

3、古字与今字的区别

①时间上有先后之别:今字是后起字,古字是原有字,应注意这里的古今是相对而言的,“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段玉裁)

②意义范围有大小之别:今字只承担了古字的一个意义,因此古字的意义大于今字。 ③今字产生后,古字并不废弃,古字还用以记录今字所不能表示的意义,如“辟”和“僻、避、辟”,“辟”原有的“君主”义(如“复辟”)其他字还不能表示。

4、识别古今字的办法

古今字的种种特点都是和汉字的表意特点一致的,多数的今字都是以古字为基础,增加表意的成分,这是识别古今字的关键:

①从字形上看,今字一般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如:禽—擒、反—返、弟—第、贾—价、辟—避等;或改换意符,如说—悦、赴—讣。

②从字音上看,古字一般以今字为声符,读音差不多:昏—婚、要—腰、止—趾等。

二、通假字

通假字又叫“通借字”,是古文中通用的同音或近音替代字。通假字是与本字相对而言的,放着一个本字不用,而借用另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个字就叫本字的通假字,例:“甚矣,汝之不惠!”“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

由于这种通用假借是建立在古音的基础上,是指古音的相同或相近,所以这种现象又叫做“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在古书中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不明白古音通假,阅读古书就会碰到许多困难,难免会“望文生训”,误解文意。如:

1、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七月) 2、 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曷冠子学问篇)

3、 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金,乱流而渡。(古今注) “壶”通“瓠”,即葫芦。 4、 八月剥枣。

5、 若木生于山,取之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朱熹《语类》) 6、 俄而,柳生其左肘。(庄子至乐)

就同音代替这一点看,通假字与别字有相通之处,但就实质上说,却未必然。首先,写别字是本字不会写,而写通假字却不是本字不会写,很难说那些大作家会写错别字;其次,通假字和本子之间是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固定,而错别字则没有对应规律,因人而异、杂乱无章。举个笑话来比较通假字和别字:说是有个考生在卷子上写:“我是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考官批道:“既是中堂大人之亲戚,我不敢娶(取)。”前者是别字,后者就可以说是写通假字(双关)。

1、 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①文字本身的原因

文字都具有表音性质,汉字虽属表意体系,但作为语言的符号,每个字都有读音,古人书写时,有时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语音符号来使用。

13

②习惯上的原因

先秦两汉有写同音字的习惯,并不认为是写别字,这些别字往往是通用的,得到公认的许可的,所以一部书中,,通假字、本字并存,数量不相上下。

③文字不规范、不统一

这恐怕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关。焚书后,不少经典失传,有的经传凭记忆、靠背诵传下来,难免写了同音字。比如《尚书》靠伏生口授29篇。“伏生年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晁)错。”(经典释文)

④书写工具的限制

古代写字比较困难,因而常用笔划少的代替笔划多的本字。 2、 通假字的种类

通假的基本条件是音同或音近,所以通假字有几类: ①同音通假

通假字和本字的声韵完全相同。如“畔—叛”、“倍—背”等,又如: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措 ②音近通假

A 声母相同(双声通假)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陈—墀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时—待 B 韵母相同(叠韵通假)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邻国。”

信—伸“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性(同属耕部) 3、 怎样识别通假字

对于通假字不能望文生训,否则就会指鹿为马,铸成大错。比如,王安石曾写过一本《三经释义》,书中对《诗经器乐》“八月剥枣”一句解释说:“剥枣者,剥其皮而进之,养老故也。”据说他把书写好送给宋神宗后,一天到郊外散步,走到一间茅屋前,见一老妇人,问她主人到哪去了,回答说:“扑枣去了。”王安石听了猛然一惊,回去后立即写了一个奏章请求将上述十三个字删去。(《经义述闻》)由此可见,由于通假字是借用一个同音字,所以识别通假字的根本办法是打破字的形体束缚,“以声求义”。具体说来:

①紧扣上下文,推敲意义,如果碰到一个字在文中显然讲不通时,就要想到它有可能是通假字。比如“俄而柳生其肘”等。

②有时两可时,要有例证、旁证材料。如“庄公寤生”。再如《汉书高帝纪》:“(项羽)遂围成皋,高祖跳。”《史记》有:“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

③熟记一些常用的通假字,如:

罢—疲 辩—辨 蚤—早 要—邀 趋—促 趣—促 常—尝 由—犹 归—馈 距—拒 适—嫡 亡—无 财—才 矢—誓 以—已 错—措

4、 通假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区别 ①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

A 假借属于六书,通假不属于六书。

B 前者是本无其字,后者是本有其字。通假有个对立面,即本字,假借没有,因为本字一直没有造出来。如“而”,像胡须之形,本义是胡须。

C 假借是永久性的,一经借用,便长期替代;通假是临时性的。

14

②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A 性质上:古今字是不同历史平面上产生的字,有先有后;通假字是同一历史平面上的字,同时存在。

B 意义上:古今字意义往往有联系,如大—太、竟—境、益—溢等;通假字在意义上毫无关系,如罢—疲、蚤—早、矢—誓。

③形体上:古今字形体上相当多的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而成,而通假字在形体上毫不相同。

三、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仅仅形体不同的字。简单地说,音同、义同形体不同的几个字我们就称之为异体字。比如鲁迅小说说到的“回”字的四种写法。

1、 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异体字的出现和存在,反映了汉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种不统一的状况。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因构思角度的不同、造字方法不同,因而产生了异体字。

2、 异体字在形体上的分歧

①造字方法不同:岳—岳、磊—磥、泪—涙、犇—奔、嵩—崧、淼—渺 ②造字素材不同:

换意符:咏—咏、哺—餔、棋—碁、杯—杯、暖—煖、绔—袴、唇—脣、睹—覩 换声符:猿—猨、蚓—螾、溯—泝、烟—烟、粮—粮、馈—餽 声符、意符都不同:呆—獃、斧—鈇、村—邨、诉—愬、迹—迹—迹

③变换成分的位置:群—羣、畧—略、峰—峯、期—朞 3、 辨记异体字应注意的问题

异体字的根本特点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互相代替。根据这一点可以把异体字和非异体字区别开来,这是划分的界限。

比如古今字只有一个意义相同,异体字则用法全同。试比较:果—菓(果:果实;实现“未果”、充实“食不果腹”不通用)。

正因为必须用法全同,以下情况都不能算异体字:

游—游:游玩通用,但水中只能用“游”,试比较:“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

沽—酤:买卖酒通用,但“和、沽”还可以是其他买卖,如“待价而沽”、“沽名钓誉”。 修—脩:在长、研究、修饰、美好(如“恐修名之不立”)等意义上都可以通用,但“脩”还有“干肉”的意思:“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

雕—彫—凋:“雕”又作“雕”,是一种鸟;“彫”是“彫饰”、“彫琢”,有时可写成“雕”,如:“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凋”是“凋零”,有时写作“彫”,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但不能写“凋刻”,“凋、彫”均不能表示“雕鸟”。

异体字的存在徒增困难,是应当废除的,所以55年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但在古籍中还有不少,应该认识,有些偏僻的可以查字典。

四、繁简字

繁体字和简化字合称繁简字,是以笔划多少划分的。为什么要了解繁简字,特别是繁

15

体字呢?

首先,学习古代汉语必须认识繁体字,因为古书都是繁体字写的。其次,学古汉语要查字典、词典,古人、前人编的无疑是繁体字,不论是按部首、笔划、四角号码排列的,都要知道繁体字。如:发—发(查“弓”部)、发—髪(查“ ”部)、开—开(查“门”部),当—当(查“田”部),盐——盐(查“卤”部)。再次,繁体字在形、音、义方面都带有古汉语的痕迹,对了解本义有好处,所谓分析汉字结构就是分析繁体字的结构。如“术”不知道本义是什么,有“道术”、“法术”、“技术”、“艺术”等意义,而通过繁体字,马上就知道其本义与道路有关,可见“大道”是它的本义,其余均为引申意义。如“亦有甲第,当衢向术。”(文选蜀都赋)

繁简字之间的关系有两种:

1、 一对一(绝大多数):如:笔—笔、习—习、办—办等;

2、一对多:这是同音替代造成的,即本来是在意义上不相干或意义上有一定联系的字,因为读音相同,就归并为一个字,取其中笔划少的。又有两种情况:

A 意义不相干,如:

谷—谷、榖;几—几(几案)、几(几何、近);丑—丑(地支)、丑(丑恶); 仆—仆(仆倒)、仆(奴仆);斗—斗(斗升)、斗(斗争);云—云、云; 里—里(里程、乡里)、里(里外); B 意义有联系,如:

征—征、征;饥—饥(吃不饱)、饥(年成不好);

制—制(制裁、制度)、制;系—系(联系、谱系)、系(关系、是)、繋(缚) 这种“同音替代”情况特别值得注意,如果不了解其对应关系,在阅读用简体字印刷的古籍时,就容易产生误解:

①余阵兮躐余行。(楚辞) ②香稻啄余鹦鹉粒。③以余之残年余力?? ④树干则知,涂干则轻。 ⑤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其上。 ⑥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⑦唐牛僧儒为相,李逢吉呼之为丑座。(魏泰《东轩笔录》) ⑧君还而后退。(仪礼)

⑨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史记孝景本纪)

其他如:后、后;谷、榖;升、升、陞;斗、闘等。

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义和今义

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句话中固然内有个别不认识的字,但大多数还是已经认识的字,似乎不难理解,但拿惯常的理解去解释时却讲不通全句和上下文的意思,这就是遇到“古今词义的异同”问题了。

举例来说,《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其中“行李”和“乏困”都是很普通的词,可是,在这句话里,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就讲不通。这就是古今词义不同的缘故。“行李”现指旅行时带的被子、衣物、箱子等,而古代指外交使节;“乏困”现在都是疲劳的意思,如“人困马乏”,古代却指缺少吃用,行

16

而无资叫“乏”,居而无食叫“困”。古籍中有很多这种似乎熟悉但又不好解释的词。再如:“天子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其中的“季”、“行”、“封”、“阳”都有这个问题。再如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之。”《史记》)“寻”还有“八尺”的意思,如:“布帛寻常,庸人不释”、“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除”还有“台阶”的意思,如:“听事前除雪后犹湿。”再如成语“洒扫庭除”。这些句子中的“寻”、“除”都是很简单的词,但如不了解古今意义的差别,就不知所云。所谓古今词义的异同,指的就是上述情况,即同一个词在意义上古今之间的差异。“古义”说的是这个词古代的与现在不同的意义,今义说的是这个词在现代的意义。

古今词义的异同问题显然是我们在掌握古汉语辞汇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古今词语从古到今有了变化,仍然用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去解释,就会产生误解甚至怀疑,不能真正读懂古书。比如《汉书郦食其传》中:“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其中“踞”是什么姿势,与“坐”有什么区别?“床”和现在的床是否一样?“洗”是洗什么?“见”是不是看见的意思?不见得都能准确地回答。“踞”是“蹲”,“足底着席而下其臂耸其膝”,“床”是“安身之几坐”,主要用于坐,所以“踞床”不像今人垂足而坐。“洗”是“洗脚”,“见”则是使动用法,即令郦食其谒见,一般可译为召见、接见。如果我们对这几个字不甚了然,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这段话。

二、古今词义产生差异的原因

以上我们举了一些例子说明古今词义存在差异。现在简单地说一下造成古今词义差异的原因。古今词义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辞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敏感、最易变的成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中的大部分词的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词义的演变是造成古今词义异同的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词义会发生演变呢?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社会的发展,二是人们认识的变化,三是辞汇系统内部的调整。正是这三种情况使得词义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古今词义有了区别。

1、社会的发展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中的生活现实发生了变化,标志这一客观现实的词的内容也就会发生变化。如:“坐”,古人没有凳子、椅子,古人的“坐”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随着现实中出现了凳子、椅子,“坐”的姿势就改变了,意义也就不同了。所以“坐”的古今意义就有了差别。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坐行蒲服(匍匐),乞食于吴市”的意义。与此相关,“跪”的意义也有了变化。我们现在的“跪”是从立姿或坐姿改变为“双膝弯曲向下着地”,而古代的“跪”往往是从“坐”的姿势变来的。前者是“跪下去”,后者是“跪起来”,前者往往表示卑对尊的礼节,后者则不一定是卑对尊的礼节而可能相反,古书中很多是尊者对卑者“跪”,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战国策》中:“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史记》中:“秦王跽而请曰??”,《汉书》中:“长君跪曰:‘幸甚’”,《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这里的“跽”和“跪”同义,或者表示尊敬,或者表示紧张。懂得了这些,才能读懂下面一段文字:

“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灌夫不悦。”

再如“寺”。现在的意义是“寺庙”,即和尚所居之处,古义则有“官舍”的意思,如

17

“大理寺”。其词义演变也是由于社会的原因。汉代的鸿胪寺是接待外宾的中央机构,汉明帝时,有僧以白马驮佛经自西域来,让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死了,尸体留在寺中,后来就称和尚居地为“寺”。

再如“烛”。先秦两汉是指火把,一般是用芦苇或麻杆扎成束状,点燃后用于照明。如:“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到了魏晋时期才有今天的蜡烛,“烛”的词义就从火炬变成了蜡烛,如“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比较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又如:“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树下。’??庞涓果夜至斫树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此“烛”也是“火把”,只不过是用作动词。

再如“百姓”原指百官,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上古只有统治阶级才有姓,一般民众没有姓,所以古书上有:“百姓、千品、万官、亿丑(类)”。后来社会发展,原来的贵族后代变成平民,一般人也有了姓,“百姓”的词义也随之改变。

2、 人们认识的发展

在客观事物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人们认识的发展,词义也会产生变化,因为词义是表现概念的,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及其主观评价,认识变了,词义所表示的概念也变化。比如:“皮”原指兽皮,“皮”与“革”相对,带毛的叫“皮”,去毛的叫“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的皮则叫“肤”,“肤如凝脂”。后来人们认识到人皮、兽皮均为一类事物,“皮”的意义就演变为“一切的皮”,一直到现在,这就形成了古今的差异。同样,“肉”原义为“鸟兽之肉”,人肉叫“肌”,以后演变为一切“肉”都叫肉。“皮、肉”本身并未变化,是早已存在的客观现实,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发展才引起了词义的演变。所谓“食肉寝皮”不仅表示了对之刻骨仇恨而且包含了对之的极度蔑视,人格侮辱,视之为禽兽。

3、 词义系统的变化

语言中的词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与其他词彼此联系着的,当辞汇系统内部某一成员发生变化后,就会引起词义的重新分配,从而导致词义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个词义变了,或者语言中出现或消失了一个词,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现代汉语例如“爱人”的变化(从相爱未婚的一方变为已婚的一方),引起了“朋友”、“对象”的变化。古代汉语中,如“跑”的出现引起“走”和“行”的意义变化。“跑”取代了“走”的RUN义,而“走”又取代了“行”的WALK义。结果“行”就不再作为能够独立运用的词出现了。“觉”的睡醒义在口语里的消失,促使“醒”的意义由“酒醒”扩大到“睡醒”。再如古代“涕”指眼泪,“痛哭流涕”、“感激涕零”,不是“鼻涕”,“泗”才指“鼻涕”,所谓“凭轩涕泗流”,“涕泗滂沱”。后来有了“泪”,取代了“涕”,“涕”又转过来挤“泗”,结果把“泗”挤走了。

试比较:

洗(脚)、澡(手)、沐(发)、浴(身)、沬(面) 向(北出牖也)、窗、牖(在(西)墙曰牖,在屋曰窗)

髭(玉篇:“口上须”)、须(释名:“颐下曰须”)、髯(释名:“颊须”) (另有:胡须——胡人)

三、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无非是三种:

18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这主要属基本词汇部分,体现了基本词汇的稳定性,如:天、地、人、马等。除基本词汇外,其他还有一些词古今意义差不多,如“尝”古今都是“辨别滋味”的意思。这种情况占少数。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有的词字面上古今一样,实际上代表两个不同的词,词义完全不同。比如“豆”,现在是一种植物、庄稼,古代却指盛食物的器皿。这种情况还包括古有今无的词,如“宰夫胹熊蹯不熟”中的“胹”。再如“擐甲执兵固即死也”中的“擐”。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某些不同。比如:

现在是“购买”,古代是悬赏征求。《说文》:“以财有所求也。”“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购僮罗捕之”。在以财求物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而“购”是征求,重金收买,其对象不是商品。

现在表示暂时,而古代只表示时间短暂。“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滕王阁序)“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进学解)在时间的不久上相同,但现代还含有将来要怎样的意思,古代不存在这种对比。

很明显,在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中,第一种不成问题,第二种关系不大,因为那些意义相差很大的词特别是已经消失的词,会引起注意,只要查以下词典就可以解决。对我们阅读古书影响最大的是第三种情况。因为古今词义有同有异很容易忽略过去,我们常常自以为读懂了,实际上是用今义去解古义,并没有真正读懂。我们说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就是指这一部分词,重点是讲异,讲词义的发展变化,下面专门讲发展变化的情况。

四、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一般从发展的结果来看有四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是说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大于原来的范围,并把原来的词义包含在其中,具有从个别到一般的特点,逻辑上讲是由种概念扩展为类概念,外延扩大,内涵变浅。如:江、河、诗、书。

本义是回声,如:“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若响,国其若之何?”(昭12)后扩大为一切声响。

本义是“草之可食者”(说文),专指蔬菜。“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为廉士。”(鹤林玉露)

19

原义为“干粮”,如:“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是说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小于原来的范围,具有从一般到个别的特点,逻辑上讲是由类概念变为种概念,外延缩小,内涵加深。如:

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如“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现在只指屋顶上的瓦片。 金

古代泛指金属,既可指铜也可指铁,“说文”中“银”注为“白金”,“铜”注为“赤金”,“铁”注为“黑金”。“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僖18)现代只指黄金,金属义只存在片语中,如“金文”、“五金”、“金戈铁马”。

古代是鸟兽之总名,华佗有“五禽之戏”,五禽指虎、鹿、熊、猿、鸟。现专指鸟类。 3、词义的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是说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词义所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更换,逻辑上外延内涵都变了,如:“走”、“闻”、“兵”、“去”。

古代的常用意义是“信使”。“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现代只书信,而古代书信不叫信而叫“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信常寄书,无信长相忆。”

古义是热水,“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沐兰汤兮浴芳。”今义指菜汤,《水浒》中常说打来一盆“面汤”,这是不可喝的。

古义指“诉讼之事”,即官司。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义为监狱。 4、 词义的褒贬差异

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并不表现在所指称的客观对象的变化上,而是表现在词所带有的感情色彩的差异上,主要是褒贬色彩起了变化。或者由褒变贬,或者由贬变褒,或者由中性词变褒或贬。

古代是背后议论或批评,无所谓褒贬。如:“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能谤讥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女无面谀,退而谤予。”现在为贬义“诽谤”。

爪牙

古指武臣猛将,含有褒义。如:“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李广传)“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复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择而养也。”

古指预兆、征兆,凶兆和吉兆都可以叫祥,如“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僖16)“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战国策楚策)

以上四种情况并不能概括古今词义异同的全部情况,而且有些究竟属于哪一类也是可以讨论的,但不论是哪一类都反映了古今词义的差异,都证明必须注意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情

20

况。

五、如何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

主要靠多读多记,就像学习英语单词一样,要扩大古汉语辞汇量要有计画地掌握一些常用词的用法。再就是要手勤,一有不懂就查词典。另外再提几点具体的意见。

1、古今词义的不同,难点不在于“僻”,而在于“常”;不在“迥别”,而在“微殊”。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容易误解的词上,因为细微差别不易引起注意而想当然。比如:

诬(古义是“说谎”、“欺骗”,今义是“诬蔑”)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即诬也。(韩非子·显学)

不能行而言之者,诬也。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报任安书) 稍(古义是“逐渐”,今义是“略微”)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售(古义是“卖出去”)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着,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he)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劝(古义是“劝勉”、“奖励”、“勉励”)

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其除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说重视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主要是因为细微的差别容易使人误解。一些古今意义差别很大的词如果在一定的文章中今义也能贯通全文,同样也要注意。如:

三十一年,坐与淮南王谋反,死,国除。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左传·桓3)

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言而笑。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左传·昭28)

2、在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时,最好是成系列地去掌握,即不要一个一个孤立地去记,而是要把相关的词放在一起,互相比较异同,一批一批地掌握,这样效果可能好些。如:

“稍”和“少”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洗、澡、沐、浴、盥、涤、濯 哭 泣 号 啼 脚 手 发 身 手 器物 衣物器具手足 有声 无声 带言辞 放声 “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礼记)

21

领(脖子) 颈(脖子前部) 项(脖子后部) 引领而望 刎颈 难以望其项背

所谓成系列就是利用聚合关系,上面是同义或近义,下面是反义的关系: “穷”和“达”、“通”

“穷”今义是“贫穷”,古义主要是“境遇不好”、“没有出路”,仕途不得志或政治主张行不通都是“穷”。如:

穷来从我,不忍杀之。(项羽本纪)死生存亡,穷达贫富。(庄子)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赋)

3、不要忽视古今词义又有联系,充分利用古今汉语之间联系的积极作用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并没有横着一条万里长城,由于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很多古义还保留在成语、专有名词特别是语素中。我们对古汉语某些词义不懂,其实常常反映了我们对现代汉语的词素义的不了解或习焉不察,如果我们有意识地以今证古,古今联系地比较分析,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

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同舟共济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左传·僖20) ——无济于事、救济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6) ——董事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登峰造极、造诣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家给户足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揭竿而起、昭然若揭,过从甚密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机行事、相马、相面 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景之枉也。(荀子·五霸)

“枉”即“不直”,如今义“弯曲”,“冤枉”即“冤曲”。现代汉语成语有“贪赃枉法”、“矫枉过正”。

第四章 单音词和复音词

以上古今词义的异同是从词的意义的角度来讲述古汉语辞汇的问题。从古汉语词的构成的角度来看,古今汉语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由于这个差别也常常影响到阅读古书,所以本章着重论述这个问题。

一、古汉语中的单音词

所谓单音词就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汉字表示汉语中的一个音节,所以就汉语书面语来说,单音词就是用一个汉字记录的词。

单音词为主是古汉语辞汇的主要特点,以《鞍之战》为例:

22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且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俯,定其右。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其中只有人名、地名和“君子”一词是复音词,其余均为单音词。 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单音词就往往变成了复音词。 古汉语单音词具有如下特点: 1、 多义性,即一词多义。举一例: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罪) ②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 (辞别)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诫) ④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凋谢)

⑤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推辞) 而双音词就无歧义。

2、灵活性,每一个意义往往不能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有时甚至产生特殊的含义。 如:“法家严而少恩。”“严”有认真、一丝不苟的意思,如果是一般程度,是“严格”,厉害一些是“严厉”,厉害到了残酷的程度是“严酷”。“严”这个词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模糊的,三层意思的差异无法从“严”上看出来,这就具有了灵活性,翻译和理解时要深入体察司马迁对法家的评价和上下文意以及法家执法的精神。法家主张“信赏必罚”,说明不是一般的“严格”,同时,司马迁认为“严”正式法家的优点,“少恩”才是其缺点,如译成“严酷”则带有谴责的意思,有失作者本意,所以“严厉”较为合适。又如: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

“诛”有讨伐(天下共诛之)、惩罚(“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责求(诛求无时)、责备(口诛笔伐)、杀戮(诛九族)等意义,此处是哪一个呢?

多义和灵活是造成古书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古汉语,就是学会准确区分单音词不同意义的本领,学会随文释义的本领,这主要靠多读多记。

正因单音词灵活多义造成了人们理解上的困难,再加上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汉语音节有限,势必造成同音词多的现象,而影响到交际,而要分化同音词使之互相区别最好的办法是加上一个音节,这样排列组合就能表示许多意义,所以必然产生复音词。

二、古汉语中的复音词

所谓复音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由于一个汉字通常记录一个音节,所以复音词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表示的词。复音词中以双音词为多,所以多指双音词。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这是就主要方面说的,但也不应忽视,在古汉语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复音词,比如《诗经·关雎》的开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十六个字有四个复音词,而且分属各种不同的复音词。

古汉语中的复音词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复音词,一类是合成复音词。分述如下:

23

1、 单纯词

所谓单纯词是指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单纯复音词也就是由两个音节(汉字)组成一个语素,代表一个词。如“窈窕”、“关关”等。单纯复音词绝大多数是联绵词,少部分是叠音词。

①联绵词(又称连绵字)

连绵字是由两个不同的字构成的单纯词,其中每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这两个字只有连缀在一起才能表达意义,拆开来解释有的没有意义,有的各有各的意义,与连缀起来的意义毫无干涉。如“窈窕”、“徘徊”、“逍遥”、“蹉跎”、“绸缪”、“犹豫”、“参差”、“仿佛”、“踌躇”、“倜傥”。

联绵字的特点:

A 大多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有的还是双声兼叠韵。如“辗转”。

B 大多各有好几种写法,即由于组成联绵词的字只表示一个音节不表示意义,因此可以写成不同的形式,如:

匍匐——扶服、蒲服 彷徨——旁皇、仿徨 仿佛——彷佛、髣髴 犹豫——犹与、犹预、由夷、优与

C 大多是描绘形貌、声音等,如:“窈窕”,美好的样子;“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辗转”:转动的样子;“踟躇”:走来走去的样子。

②叠音词

叠音词是两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如“关关”表示鸟叫声,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夭夭”:少壮的样子;“灼灼”:花盛的样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忠厚的样子。“淇水汤汤”:水大的样子。

应当注意,这种叠音词不是单音词的重叠使用。单音词的重叠使用每个字都有其意义,而这个与字义无关。如“关、夭、灼”的意义与“关关”、“夭夭”、“灼灼”意义不一样。单音词的重叠使用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单音词的重叠使用往往词义不变只是意义加重或表示每一等。又如“斤”——“斤斤计较”。

2、 合成词

所谓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主要是复合词,如“君子”、“国家”、“不谷”、“诸侯”等。

①并列复合词

两个同义、近义或反义词素的并列,如: 爪牙、英雄、文章、社稷 ②主从复合词

两个语素之间是修饰、支配等主从关系,如: 将军、执事、诸侯、不谷

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最初一般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先构成片语,以后由于经常在一起使用,才逐渐发展凝固而成词。这里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比如:“国家”原来是两个单音词,“天子诸侯曰国,大夫曰家。”所以《论语》有:“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有时连用也是这个意思,如:“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以后连用多了,再演变为词,如:“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贾谊《过秦论》)试比较:

24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左传·僖13)

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国家之本也。(左传·襄24)

再如“社稷”,原来指土地神和谷神,“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礼记·王制)以后这种活动日益受重视,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也含有“国家”意思而变成了复印词,如:“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公下)

正因为有个临时组合阶段,所以先秦时期的复合词都不太稳定,表现为:

A 最初某些单音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单音词可以自由搭配,如:“封疆”、“边疆”、“疆埸”;还可以颠倒,如:“介绍”—“绍介”、“心腹”—“腹心”。

B 有时合用,有时分用,合用时是复合词,分用时又各是一个单音词。如:“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恭敬”是双音词,严肃的意思。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中的“恭”和“敬”又是两个单音词。正因为如此,古人常常对之加以区别,“恭”为外貌端正庄穆,“敬”为内心严肃认真。

三、辨识古汉语复音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误合单音词

要注意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那些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连用的,不要误解成一个词,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出师表)

卑鄙:地位底下,见识浅陋;感激:感奋激发

②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史记司马相如传)非常:不平常 ③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 结婚:结为婚姻、亲家 ④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鹏鸟赋》) 消息:灭、长 ⑤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⑥今王之地方千里。(战国策楚策) 地方:土地方圆 ⑦今王动欲成霸王。(战国策魏策) 霸:凭武力成为盟主;王:用仁义统一天下

⑧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政治:政令和教治 ⑨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

⑩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滕王阁赋) 宇宙:“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以上是实词,以下是虚词例: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将使楚)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园记) ③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汉书霍光传) ④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鹏鸟赋》) ⑤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⑥今王之地方千里。(战国策楚策)

如何辨别?一般说来,如果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它们的意义只是这两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仍然各有意义,是片语;如果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就是词。试比较:

25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君惠邀福于敝邑之社稷。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孤望。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孟子万章上)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 ——今欲兼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

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2、不要误拆双音词

又要防止另一倾向,把每个字都认为是词,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合成词拆开来解释。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布衣”指普通人、百姓,不能理解为“穿布衣服的人”。另一种是误拆联绵词,我们讲过联绵字的两个字只代表两个音节,不表示意义,但由于受汉字的影响,很容易使人见文思义,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望洋”只是迷惘直视的样子,不是“望着海洋”,先秦没有称海为洋的,到宋代才产生“洋”,“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阳”、“盳羊”等。“望洋兴叹”很多人误解,衍生出“望海兴叹”、“望山兴叹”、“望书兴叹”等。

3、不要误解偏义复词

古汉语复合词中有一类词,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只是陪衬,只用来凑足音节,意义偏落在一个语素上,这种词叫做“偏义复词“。碰到这种词,应根据上下文,只选取其中一个的意义来解释。如:

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史记)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③无羽毛以御寒暑。(孙子)

④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⑤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 ⑥廉公失权势,门馆有盈虚。 ⑦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

实际偏义复词也不难理解,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如“窗户”、“兄弟”、“干净”、“响亮”、“妻子”、“好歹”等。

第五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我们曾讲过,单音词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多义性,古汉语大部分多义词呈现着纷繁复杂的现象,这是我们在学习古汉语辞汇方面碰到的又一个困难。但是,正如任何客观事物都有规律一样,词义也具有规律,其中系统性就是一种规律。而在词义的系统性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先看以下例句:

①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中

26

间)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秘密地) ③肉食者谋之,而又何间焉?(参与) ④乃用陈平之计间项王。(离间)

⑤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缝隙) ⑥间居斋戒。(隔离)

⑦齐人间晋之祸,伐取朝歌。(窥伺) ⑧数日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断,断断续续)

⑨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击之;三桓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隔阂) ⑩则丑美有间矣。(距离)

①立有间,不言而出。(一会儿,一定的时间)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房间,量词)

光一个“间”字就有十二种意思,非常纷繁复杂。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虑,深入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这些意义并不是一团乱麻,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任何词不可能一开始就有这么多意义,它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必定有一个是最早的意义,然后从这个最早的意义发展出其他的意义。“间,隙也,从门从月”,指月光透过门缝照进来,指“缝隙”,再如:“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从“缝隙”再发展出其他的意义。“缝隙”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介于两物之间,二是使两物隔离。其引申线索是:

→距离(隔断就有距离)→隔阂(精神距离)→离间(制造隔阂) →隔断→房间(用墙隔断)→一会儿(从空间到时间)

→间断(隔断几次)

缝隙

→参与(插在中间) →中间

→窥伺(从中偷看)→偷偷地(秘密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一个词的多项意义中总有一个基本的意义,其他意义都是从这个意义衍生出来的,我们就把前者称为本义,后者称为引申义。也就是说,所谓本义,指的是一个词本来的意义,或者说最早的意义,所谓引申义指的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引申即引伸,也就是发展的意思。

这里应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本来”或“最早的”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汉字产生以后由古文献材料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的意义。这是什么意思呢?严格地说,一个词的本来的意义,应该是在语言开始产生时所具有的意义,但是我们知道,语言的历史远比文字的历史长,语言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而文字的产生要晚得多,迄今为止,最早的汉字甲骨文是三千五百年以前,而汉语显然比甲骨文早几万年,那时汉语的词是什么意义现在无法知道,我们知道的仅是文字产生以后记载下来的情况,所以我们说的词的本义,只能是相对的本来的意义,相对的最早的意义,即体现在古代文献材料中的最早的意义,如“间”的本义。

二、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意义

很明显,掌握本义和引申义对我们学习古汉语辞汇有两个好处。 1、能使我们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27

也就是使我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对词义理解得更加确切深刻。如前举“间”为什么有“秘密地”、“距离”、“窥伺”等意义,现在就好理解了。再如“引”这个词,《画蛇添足》中有一句:“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我们都知道此处“引”的意思是“拿过来、取过来”的意思,可是为什么“引”有这个意义呢?,这就要从本义和引申义入手来了解。“引”的本义是“开弓”,字结构是:“从弓、丨(gun),箭在弦上,所谓“君子引而不发”正是其本义。由于“开弓”是扯着弦向后,所以引申为“牵引”,也就是“拉过来”,由“拉过来”再引申就是“取过来、拿过来”,这个“引酒且饮之”正是用了这个引申义。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我们一旦知道“引”的本义及其发展线索就豁然贯通。“引”除了以上意义外,还有其他意义:

①秦军引而去。 (后退) ②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伸长) ③汉王引兵渡河。 (带领)

→牵引、拉(引车卖浆)→带领(引路人)→招引(抛砖引玉)→取

开弓 →延长(开弓把弦拉长) →后退(拉向后)→引退 又如“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②大将军出定襄,骠骑将军出代,咸约绝幕击匈奴。 (穿过) ③以绝秦之望。 (断)

“绝”的本义是“断丝也”(说文),即把丝一类东西弄断,如“及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又如“读《易》,韦编三绝”。引申为一般的“断”,如上第三例,其他如“绝食”、“绝交”、“绝望”、“绝学”(失传的学问)、“绝缘”、“绝句”“绝唱”、“悲痛欲绝”。“断”开东西用刀,必然从这边到另一边,这种情况就像从此岸到彼岸一样,所以又有“横渡”、“穿过”等意义,如陆游有“老子犹堪绝大漠”。此外,“断”就到了尽头,没有出路,所以有“穷尽”、“不再接续”的意思,如“绝地”、“绝症”,做修饰用,则有“达到极点”、“不能再超过”的意思,如 “绝招”、“绝技”、“绝唱”、“绝色”、“拍案叫绝”;进一步虚化就是副词“极、绝对、全然”的意思。再看以下句子: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2、以简驭繁地掌握词义

词义是纷繁复杂的,有的词义多达十几个,如能抓住本义和引申义,就可以使之条理化,成为一个简明的词义系统,便于掌握,如前述“间”、“引”等。再举几个例子:

①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儿子) ②北山愚公长息曰??。(叹气) ③息者欲劳,劳者欲息。(休息) ④冀以息事宁人。(平息)

⑤是助王息其民者也。(繁殖) 又如成语“休养生息” ⑥一息尚存,此志不懈。(气息) ⑦屏气,似不息者。(呼吸) ⑧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利息)

28

⑨战攻不息。(停止)

⑩日中则仄,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长)

“息”字是个会意字,从心从自。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自者鼻也,心气必从鼻出。”所以“息”的本义是呼吸时进出的气,由“气”直接引申为气的呼出和吸进即“呼吸”,从“呼吸”一方面引申为出长气即“喘息”、“叹气”,“喘息”即“休息”,“休息”则工作“停止”,“停止”的使动用法为“平息”,“火”停止燃烧则“熄灭”;另一方面“呼吸” 是有生命的象征,又引申为“生长”、“滋息”,“生长”就会“繁殖”,人的“繁殖”产生“子孙”,钱财的繁殖即产生“利息”。

→平息(使动) →叹气、喘气→休息→停止

→熄灭(后写作“熄”)

气息→呼吸 →子孙 →生长→繁殖 →利息 再举一个“节(节)”字:

“节”的本义是竹节,竹节的特点是每隔一段出现一个,截分成段,并且限制长短。由此:

→被截分的事物:季节、章节、音节?? →截分

→截分他物的东西:节气、节日??

→限制的行为:节制、节省、节约?? →限制

→限制他人的东西:符节、节杖、礼节

三、词的本义的探求

掌握词的本义是把握古汉语词义的基础,因为在词义的发展过程中,词的本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词的引申义不管多么纷繁复杂,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抓住了本义就抓住了词义的总纲,不了解本义,也就谈不上分析和研究引申义。下面就谈谈怎么掌握本义。

1、通过字形探求本义

分析词的本义可以从汉字的结构入手。为什么呢?一是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字和词一般是一致的,一个词往往就是一个字,掌握了字的本义,也就掌握了词的本义;二是汉字是表意文字,字的形体和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探求词义的有效办法。比如下面四个句子:

①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握着,拿着) ②有司执法,未得其中。 (执行,掌握) ③书奏,上以问光,光执不许。 (坚持)

如“固执、执着、执意不肯、执迷不悟、各执一词” ④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抓,拘捕)

“执”(执),甲骨文左边像手铐(幸nie:“所以惊人也。”),右边是个人,手被铐住了。

29

《说文》:“执,捕罪人也。”可见,“拘捕”是其本义,其余为引申义。由“拘捕”泛化为“握持”,再由“握持”不放引申为“坚持”;由“握持”引申为“掌握”等。

再如“监(监)”,“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人监。”(尚书)这个“监”是什么意思呢?“监察、监督、监视、监狱”都不是。分析其字形, 左上为目,其字形像一个人伏在盆子上照看自己的形象,可见其本义是照镜或镜子。“臣”甲骨文为 ,是个直画的眼睛,凡与“臣”有关的字都与眼睛有关,如“临”(从高处朝下看,居高临下)。有意思的是,后来写作“鉴”,为什么?后来有了用铜做的照形器物。 由上述例子可知,分析汉字结构一般能达到掌握词的本义的目的。

但是,我们应注意,汉字有几千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所谓“长方形的月亮,正方形的太阳,一只角的牛,四条腿的鸟”,象形的不象形了。所以,通过分析字形以推求本义,所依据的最好是古文字,而不能是楷书,否则就可能犯错误。比如有人说“射”与“矮”搞反了。“射”从寸身,应是“矮”;“矮”从委矢,应是“射”。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汉字演变的结果。“射”不是“寸身”而是 。“矮”则以“委”为声旁,“矢”固然与“箭”有关,但此处并不是取其“射”意,而是取其平正挺直的意思,古代用以刻识长短。所以我们不能望文生义而想当然。还有人分析:“坡者土之皮也”,“波者水之皮也”。这都是想当然。当然,用来教儿童识字有时有点用,如:“裕:丰衣足食为富裕”,可帮助记忆,但不符合汉字的造字本义。 2、利用部首辨别本义

如前所述,分析汉字结构能够达到掌握词的本义的目的,但以古文字资料最好,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恰恰不是古文字而是楷书,怎么办?一个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利用形声字的形旁。我们知道形声字有声符和意符两部分组成,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类别,意符表示该字意义所属的范畴,所以看到一个字,即使不能完全了解它的本义,至少可以知道它的本义的范围,尤其是在几个意义并存的情况下,可以用来辨别哪个是本义。由于形声字占了汉字的绝大多数,这种分析本义的方法是基本而实用的。试看以下各例:

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拒绝) ②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 (责备) ③当仁不让于师。 (谦让) ④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转让) ①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祸害) ②君何患焉? (担心) ③时有患疟疾者。 (得??病) ④愈膏肓之患难。 (病)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出发) ②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打开)

③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相失。 (发箭)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散发) ⑤秦发兵击之。 (派遣)

由于形声字的形旁大多是汉字的部首,或者反过来说,汉字的部首大多由形声字的形旁充当,所以我们又常常说利用部首辨识本义。那么部首又是什么呢?部首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发明。

30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用二十年时间编成的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成书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许慎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依据六书的原则,对9353个汉字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归纳,把具有相同构件的字归并在一起,从中提炼出了540个能表示一定意义的汉字构件(偏旁)或独体字,然后把9000多字分别划归各部,这个偏旁或独体字就是这一部之首,这就是部首。比如:“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凡男之属皆从男。”“男”即部首。

由于部首都是能表示一定意义的偏旁或独体字,所以部首也就往往与字义有关,也就标示了这一部字的本义所属的范围。所以抓住部首也就能把握该字的本义的大体的范围。比如以下都是一些常见的部首:

心、忄、 ;手、又、扌、寸;火、灬;口、欠;阜;邑 我们应记住这样一些部首,这对于探求本义是有帮助的。举一例: 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题。”(韩非子)

“页xie”篆文作 ,上半是“首”,本义是“人头”,所以凡“页”部字均与头有关: 领、颈、项、颅、颊、额、颔、颜、头、颠、顶、颐(颐指气使)、硕、颗、烦、顿(顿首)、颇??

最后应明确两个问题:

1、我们这里所说的部首,指的是许慎的部首,而不是后代的部首。许慎发明部首后,后代大多采用了,但不同。许慎的部首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后代的一些部首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以方便查检为主。后代简化为214部,按这种部首分列汉字,有的部首并不显示字的本义的范畴,同一部首的字其本义也不一定同属一类。如:“舅”、“闷”、“所”、“发”,所以分析汉字、讨论本义、探求本义以前者为依据。

2、偏旁、意符、部首的联系与区别

偏旁:从合体字角度说的,左偏右旁,包括会意字,如“涉”; 意符:就形声字来说的,与声符相对,是形声字的一个表意偏旁;

部首:对其统属的字而言,不仅包括形声字,而且包括会意、指事、独体、合体等。 3、依靠文献验证本义

以上两点不论是从古文字还是从意符来辨识本义都是从字形来探求本义,这是后人的一种研究成果,这种分析研究是否符合造字时代人们的原意呢?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后人探求出来的本义是否正确呢?只有依靠文献资料来验证,也就是说,要有古人的语言事实来证明。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间”、“让”、“发”等都有古代语言材料的证明。再如:“张”,从字形上看从弓,与弓有关,我们说它的本义是“拉紧弓弦”,这就需要有文献材料证实。《诗经》有:“既张我弓,既挟我矢。”还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又如“叔”,《说文》曰:“拾也,从又尗声”。《诗经》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苴:蔴籽)。

所谓依靠文献材料证实本义的文献,指的是三种情况: ①古代经史子集等传世文献;

②古代字典辞书,如《尔雅》、《说文》等; ③甲骨文及新其他出土文献。

四、引申义的分析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意义,词义的引申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

31

是有规律可循的。 1、词义引申的形式

从形式上看,词义引申有三种方式: ①递进式(又称链条式、串联式)

即由本义产生出一个引申义,由该引申义又产生另一引申义,一环一环接连引申。如“朝”本义是“早晨”,《说文》:“旦也。”古代臣见君在早晨进行,引申为“朝见”,又由“朝见”引申出朝见的地方“朝廷”,朝廷是君主统治的中心,引申出“朝代”,所以“朝”的引申线索是:

早晨→朝见→朝廷→朝代→

又如“秋”,从禾,本义是禾谷熟,如《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禾谷在秋季成熟,故“秋”引申为“秋季”,又由于一年一秋,古人又以“秋”指一年,故又引申出“年”的意思,如“千秋万代”。

禾谷熟→秋季→一年 ②并列式(又称辐射式)

即由本义引申出甲义,又引申出乙、丙、丁义,各种引申义环绕着本义向四周辐射。如“首”:

金文“首”字上面是头发,下面表示面部,本义是“头”,《诗经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躇。”由头引申为“首领”,如《易经》:“见群龙无首。”头是最上面的,引申为“第一”、“开头”、“顶端”等,作动词表示“向着”,如:“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哀郢》)

首领 ↑

第一、首先 ← 头 → 顶端、开头 ↓ 向着 ③混合式

上述两种形式的混合。如“信”:

“人言为信”,本义为“言语真实”,《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由此引申为“对人真诚”即“诚实”、“有信用”,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弃君之命不信。”再引申为一般的“真实”,如“信史”、“信而可征”,虚化为“确实”,如:“舜其信仁乎?”(《韩非子》)真实则可信,又引申为“信任”、“相信”,相信到一定的程度就是“信奉”、“信仰”等,如“善男信女”,相信则听从,又引申为“任从”、“任意”,如:“低眉信手续续弹”,“信口开河”、“信手拈来”;另一方面,真实的话可以为凭据,引申为符信、凭证,如“信物”,由凭证再引申为携带凭证传递资讯的人,即“信使”,由信使又引申为信使传达的消息、音讯,由音讯又引申为传递音讯的文字材料,即“书信”。 →确实

言语真实→真诚、守信→相信→信奉、信仰→任从 →凭据、信符→信使→音信→书信

再如“负”:

会意字,从人从贝,《说文》:“负,恃也。”段注:“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32

即所谓“财大气粗”。本义为仗恃、倚恃,如: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荆请罪”

“秦贪,负其强” “王负剑!王负剑!” “宁许以负秦曲”

仗恃 →→ 背、驮 →→ 担负、承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背倚、背靠 →→背弃(卸去重物)→→ 辜负

“负隅顽抗” “狼负我!狼负我!” →→ 失败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不知彼而知己,一

胜一负”

2、词义引申的特点

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有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如: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抽象的途径、道理、方法、学说。

“匠”的本义是木匠,如“匠石运斤成风”(《庄子》),其他另有称呼:陶、冶、工等,后来“匠”引申为一般的手工艺人。

“被”的本义是“寝衣,长一身有半。”(《说文》),如“翡翠珠被”,引申为“覆盖”,如“凝霜被野草”;再引申为“遭受”,如“身被二十余创”;再虚化为助词“被”,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素”的本义是“本色的生绢”,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引申为抽象的一般的“本色”、“白色”等,如王安石诗:“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本色是未经加工的,引申为本质、本性,如“素质”、“素养”;由此再引申为带根本性的物质、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因素”、“要素”等;本质、本性是事物向来就有的,引申为“平素”,如“吴广素爱人。”

3、 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

引申义既然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必然与本义有某种关系。比如“防”的本义是“堤坝”,堤坝是用来防止、防备水的,所以引申为“防止”、“防备”。又如“天”的本义是“头顶”,头顶上面是天空,所以引申为“天空”。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A 相似(隐喻) 外部形状相似:

“壁”,“垣也。”引申为陡峭的山崖,形状都是直立。 功能作用相似:

“关(闗)”,本指门闩,引申为关卡,作用都是控制出入。 “权”,秤锤,引申为权力,作用都是决断轻重。 “牢”,畜圈,引申为监狱,作用都是约束。 性质、情态相似:

徒,“步行也。”引申为“空”、“白白地”,步行就是不坐车、不骑马,不借助外物,无依无靠。

际,“壁会也”,引申为交接处,如“唐宋之际”。 B 相关(换喻)

借动作行为代动作主体或客体:

倡,本义为领唱,引申为一般的“唱”,再引申为“演员”。

33

将,“带兵”引申为“带兵的人”。 借形状特点代具有该形状特点的人或事物: 姝、娥,本来都是表示妇女貌美,引申为“美女”。 的,本来表示明亮,引申为箭靶的中心。 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 陵,大土山,引申为帝王坟墓。

室,本为房屋,引申为“妻室”,如“三十曰壮,有室。”(礼记) C 相因(因果、条件关系)

危,本义是陡峭、高峻,如“履危石,临百仞之渊。”高则易倒,引申为不稳,如“危而不持”;再引申为危险,如“国危矣。”

第六章 词类活用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我们知道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征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有定类,类有定职”。但是,语言的使用又是灵活多变的,不论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某个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其固有的属性而临时用作他类词。在这里“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临时改变”是理解的关键。也就是说,活用知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存在的,比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水”只是在这个句子中具有“游泳”的意思,离开了这个句子,这个意义、词性就消失了。这只是临时具有的属性和意义,并不改变“水”本身固有的属性和意义,离开了这个句子,自然就恢复其本身面目。

34

抓住了“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这个关键就能把词类活用和其他不是词类活用的现象区别开来。这里主要指的就是“兼类”现象。所谓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兼属两类或三类词。比如:

公赐之食,食舍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上面的“食”、“计”、“将”就兼属名词和动词,是“兼类词”。兼类和活用不同,兼类不是临时改变,而是常规用法,表现了词的多义性。我们不能说前面的“水”表示游泳是其常规用法。这是两者的区别。

但是,兼类和活用又是有联系的,活用多了可以发展为兼类。吕叔湘说:“‘别这么近视眼’是临时用用,是活用,‘别废话’经常化了约定俗成了,就可以算作正式的动词。”

二、名词用作动词

古汉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较常见,如: 1、 驴不胜怒,蹄之。

2、 吾不能用春风风人,吾不能用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3、 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

4、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5、 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 6、 王曰:“吾亦欲东耳。” 7、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以上七例,前五例为一般名词,后二例为方位名词。

名词用如动词后具有了动词的特色,词义也有所改变。一般是在保留名词本身意义的同时,增添了一个动词的意义,只有少数不是这样,概括起来,有三种翻译方法:

1、 名→名+动,即变成动宾词组,宾语即这个名词,如: 巢于幕→筑巢于幕 策高足→鞭策高足(良马)

2、介+名+动,即变成动词性偏正片语,也就是状中结构,状语是介宾宾词组,原来的名词为介词宾语,如: 蹄之→用蹄踢

3、名→动,即变成有关的动词,如: 风人→吹拂人 雨人→滋润人

以上翻译方法也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实际上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复杂多变的,很多情况下要根据文意灵活翻译,如以下句子:

1、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充当婢妾 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作妻子

3、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世说新语)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世说新语)

古代汉语除了名词可以用如动词外,形容词、数词、甚至代词也可以用如动词: 1、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遂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2、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3、 夫钟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35

4、 见公卿不为礼,皆汝之。 5、 游雅常众辱奇,或尔汝之。

(“尔汝”不用于尊长,极熟的平辈才用,所以杜甫有诗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三、使动用法

“使动”就是动词含有“致使”的意思,“使之动”、“使宾语动”。我们先看以下两句: 1、 故不出而使四子来。(左传·宣8)/使华元夜入楚师。(左传·宣15)

这里“使”是动词谓语,“四子”、“华元”是兼语,“来、入”是兼语的谓语,这种格式叫“兼语式”(取一身而兼任之意)或“递系式”(取递相系连之意)。但是,古汉语表示“致使”意思并不常用兼语式,而是用一般的动宾结构:

2、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 可见使动用法在形式上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示了兼语式的内容。

用作使动的主要有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一般来说,动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发出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名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形容词用作使动就是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以下举例:

1、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3、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者也。 4、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使动用法有时会省略宾语,这时要注意补出宾语,不要误解: 1、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2、 外连衡而斗诸侯。

3、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4、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 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四、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也就是说,主语并不施行动作,而是在意念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或把宾语看作是什么。试比较:

1、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 后两句就是意动用法。用作意动的一般是形容词和名词。 1、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2、 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

3、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8)

4、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 5、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14) 意动用法同样有省略现象:

1、齐庄公朝,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左传·襄21)

36

2、 贫穷则父母不子。(战国策·秦策) 值得注意的是,动词也偶有意动用法:

凡人之有鬼者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定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荀子·解薮)

五、名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不仅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往往可以作状语,直接放在动词前修饰或限定动作行为,这是古汉语语法一个特点。名词作状语不能说是改变了词性,严格地说不属于词类活用,但毕竟与现代汉语不同,这种名词实际起了副词的作用,所以一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里讲。

名词作状语比较简单,大致有这么几种用法: 1、 表示处所,如:

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渎。(韩非子·五蠹) 2、表示工具、方式或依据,如: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孟子·离娄上)

3、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如:(董仲舒)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4、表示比喻,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名词作状语虽然比较简单,但有时不仔细分辨也会搞错或翻译不准确,如: 高后儿子畜之。/子产治郑廿六年死。丁壮号哭,老人儿涕。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彶。(孟子·万章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范雎)坐须贾于堂下,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史记·范雎列传)/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柳宗元《封建论》)

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和表示比喻的都可以翻译为“像??一样??”,但有区别:一个是描绘,一个是比喻,前者是主语的动作像什么,后者不是主语像什么,无宁说是宾语像什么。前者可以加上“对待”两字。又如:

范、中行氏皆众士遇我,我故众士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游侠列传)——前“众士”、“国士”是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后“众士”、“国士”为方式。

另外,时间名词“日”、“月”、“岁”、“时”往往单独出现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繁(每日、每月、每年)、情况的逐渐变化(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或追溯过去(往日、当时)。①乃自强步,日三四里。②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③时浓雾半作半止。

第七章 古汉语被动表示法

任何叙述句都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一个动作行为的句子,必然存在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与主语的关系问题。主语和动词谓语的关系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主语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施事者,一种是主语是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即受事者。据此主谓之间有两种关系: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古今汉语表示被动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形式标志的,一种是无形式标志的。所谓有形式标志即句子中有助动词、介词等表示被动的词语,从句式本身能看出来的,这种句子就叫被动句或被动句式,如现代汉语主要用“被”。所谓无形式标志的,即句式本身没有表示被动的词语,本身跟主动句差不多,人们只从意念上、概念上知道主语是被动者,这叫做概念被动或意念被动。

37

一、被动句式

现代汉语最典型的是“被”字句,古汉语被动句式比较多。 1、“(于)于”字句,即:动+介词“于”+主动者 ①却克伤于矢。

②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 这种句式先秦比较常见。注意:

A 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已用于被动的意义,“于”只不过引进主动者使之更明确,如:“却克伤”。正因为“于”使被动明确,所以古人常用之于对比,一表主动,一表被动:

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④物物而不物于物。

B 并不是所有的“于”都是被动句,有的“于+名”是引进处所做补语等。有时不好辨别,须紧密结合上下文来辨别:

①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

②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懦,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③随亡于荆,吴并于越,智伯灭于晋阳之下。 (韩非子·说疑) ④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 2、“为”字句,即:主语+“为”+主动者+动词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为”字句是古汉语常用的被动句,现代也用,“为”的作用跟“被”差不多,位置、性质都一样。由这种主要的格式还发展出另外几种:

主语+“为”+主动者+“所”+动词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列传) 主语+“为”+动词 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主语+“为”+“所”+动词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同样要注意“为”是个很灵活的词,既可作介词,也常作动词,要仔细辨析: ①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②翟永令母皈心释氏,日诵佛不辍声。永令佯呼之,母应诺;又呼不已,母愠曰:“无事何频呼也?”永令曰:“吾呼母三四,母便不悦,彼佛者,日为母呼千万声,其怒当何如?”母为少止。

3、“见”字句,即:主语+“见”+动词 ①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②请师见拒,辞行被拘。 (后汉书) ③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④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这种句式的“见”与“为”差不多,可对译。但“见”与“为”有一点不同,“为”可

38

直接引进主动者,“见”不可,如要引进,只能在后面再加“于”引进主动者,构成:

主语+“见”+动词+“于”+主动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注意:有的“见”字句表面上跟被动一样,实际并非被动: ①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

③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韩非子·说难) ④加少孤露,母兄见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见”在此是副词,类似现代汉语“别见怪”、“莫见笑”、“希见谅”,一般称之为指代性副词,形式上作状语,意义上是指代动词宾语,一般指代第一人称。

“被”在先秦主要不是用于被动,而是动词“覆盖”、“遭受”等。如: ①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屈原《哀郢》) ②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贾谊《论积贮疏》) ③项王身亦被七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 ④晋献惑于骊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楚辞·七谏) ⑤赵被兵,必亲韩。 (史记·白起列传) 一般来说,“被+名”肯定是动词,“被+动”才有可能是被动。

二、意念被动

所谓意念被动是指这种情况:有些表示被动的句子在句法结构上同表示主动的句子没有什么区别,在形式上与主动句一样,实际上主语是受事,是被动者。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史记) 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像这种被动表示法,由于它在形式上与主动句一样,并没有任何表示被动的标志(如“为”、“见”等),所以不能算真正的被动句,更不能称被动句式。但由于它以主动句的形式表达出被动的内容,或者说它在形式上是主动句,在语义内容上却是被动关系,所以又叫意念上的被动或概念上的被动。实际上,这种被动表示法在现代汉语中是屡见不鲜的,比如:“酒喝了”、“信写好了”,再如“架也打了,气也出了”,一般不说“架也被打了,气也被出了”。这说明了汉语的灵活性,英语一般是要改成被动语态的。

以上这种被动表示法不容易产生误解,因为受事主语大都是无生命的,不可能发出什么动作,但古汉语情况较为复杂,如果要说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即表现在古汉语很多有生命的事物也常常在动词前用作受事主语。如:

①昔者龙逄斩,比干剖。(庄子·胠箧) ②鲁酒薄而邯郸围。(同上) ③操军破,必北还。 (赤壁之战)

④君无术则弊于上。 (韩非子·定法) ⑤公伤股,门官歼焉。 (左传·子鱼论战)

⑥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⑦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

39

⑧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五蠹) ⑨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史记)

这种被动表示容易引起误解,主要靠上下文文义来定,像这种被动表示现代汉语也有,但不太多,如:“林业部长撤了。”由于意念被动在形式和主动句一样,因此同一个名词在前后两句中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宾语,体现了汉语的灵活性。如:

冀复得兔,而兔不可复得。(五蠹) 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

文选

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制完备、记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现存字数最多、年代最早的先秦典籍,所以学习古代汉语,一般从左传开始。《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要知道《左传》的情况,先要了解一下《春秋》。

《春秋》是周朝各国国史的通名,又是鲁国史书的专名。为什么国史叫“春秋”呢?最

40

迟从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都要写“春”到“冬”四季的季节。但古人较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就是史书叫“春秋”的得名。各国“春秋”均已失传,只剩下鲁国的“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西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14年(前481年)共242年。过去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或经过孔子修改,现在一般认为不可信,孔子可能用过它作教本。《春秋》全书一万六千多字,记载二百多年事(以后就称这段历史为春秋时代),基本可靠(这可以从记载日食验证,其他事情可以伪造,日食不能乱说),但记事非常简略,三言两语,王安石曾讥之为“断烂朝报”。

由于《春秋》叙事简略很不容易了解,于是就有对《春秋》起补充、解说作用的书。其中三部最有名:《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三传”。

在《春秋》三传中,《左传》价值最高,这不仅是《左传》成书早,而《公羊》、《谷梁》大约最早成书于西汉。更因为《公羊》、《谷梁》多是一些空洞的说教,以解释《春秋》经义为主,叙史事很少,不是史书,而是讲“微言大义”的经书,也不是文学书,文字拖沓,很难使人读下去,没有文学价值。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一句,《左传》是详细地描述了郑伯克段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公羊》与《谷梁》是怎么样的呢?

公羊: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为不称弟?当国也。

谷梁: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左传》不同,它保存了大量可贵的历史资料,解释“书法”的话不多。它记述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举凡当时活跃在中原舞台上的华夏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斗争和变革都有反映。《左传》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着作,作者有很高的语言修养和写作才能,文笔简练,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画面。同时《左传》语言又是先秦汉语书面语的典范代表,钱钟书曾经说:“吾国史籍,工于记言者,莫先乎左传,公言私语,盖无不有。”所以《左传》一书对后世历史学、文学、语言等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以语言为例,《左传》中的许多话成为后代的成语,比如:染指、东道主、狼子野心、唇亡齿寒、畏首畏尾、痛心疾首??。因此不论是研究先秦历史还是研究先秦文学、先秦语言的人都要读它。《左传》的注本很多,古代最重要的是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后

41

来唐代孔颖达为之作疏,《春秋左传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另外今人杨伯峻有《春秋左传注》,是一个很好的注本。沈玉成有《左传译文》配套。“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经上的一句,《左传》中也引了它。原书没有标题,现移用作标题。这一篇主要是讲郑国国君母子兄弟之间的事情,发生在春秋初期国君。 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选自《隐西元年》,记述了郑庄公因出生时的异常情况使母亲姜氏讨厌他,偏爱他的弟弟公叔段,庄公即位后故意纵容公叔段的叛乱行为,在事发前夕击败了公叔段,囚禁了生母姜氏,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久,对囚母之举和所发的誓言感到后悔,后来在智慧的“封人”颍考叔的策划下母子和好如初的故事。反映了郑国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以及郑庄公的阴险毒辣和虚伪。

隐公:鲁君谥号。《春秋》是鲁国的史书,所以以鲁国十二个国君的时间为序: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庙号、谥号、年号:

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进以某祖某宗的名号。庙号始于殷代,汉承其制,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尊文帝庙为太宗庙,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庙号为高祖、太祖或世祖,以后为太宗、世宗等。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根据他的生平行为给予的称号,叫“谥”或“谥号”,如“经天纬地曰文,辟土服远曰桓”。

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号。汉武帝西元前140年即位,称为建元元年,是采用年号的开始,在此之前,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某某王某某年,如周武王元年、汉高祖二年等。从汉武帝开始,新君即位总是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个皇帝也可以多次改元。从汉武到宣统延续不绝,一般是有了国号就有年号。国号是政权的名称,年号是时代的标志。有时一个皇帝在位期间,虽然毫无建树、毫无新气象,也常常喜欢过一段时间更换一下年号,表示自己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里程碑。到了明清,除个别皇帝外,一个皇帝是一个年号,不管在位时间多长,如清圣祖康熙61年,清高祖干隆60年。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年号来称呼了。唐以前多称谥号,唐以后称庙号,明清称年号。如汉文帝、宋仁宗、顺

42

治皇帝等。电视剧《康熙王朝》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是很可笑的。 郑武公:“经称郑伯,传称公者,公是诸侯之通称,无分五等,凡君皆称公。” 武姜:姓氏制度。妇女称呼:

1、在家:排行+姓,如孟姜;

2、出嫁后:A,所出国名+姓,如齐姜、秦嬴、晋姬;

B,丈夫国名+姓,如秦姬;

3、死后:丈夫或本人谥号+姓。 总之,不能离姓,“别婚姻也。”

叔段:排行:孟(伯)仲叔季。“嫡长称伯,庶长称孟。”(白虎通义)

寤生:过去有三说,一曰“寤寐而生”,二曰通“悟”,即生而开目,三曰通“牾”,“生之难也。”(史记郑世家)可证。 即:走向、走近,“若即若离”。 巖:险要。 焉:于是。

雉:长三丈宽一丈高一丈为雉。

参国之一:参(三)国之一,侯国国都为三百雉。每面长900丈,即三百雉。大都不过三分之一,即百雉。周都540雉。 先王:周文王、周武王。

厌:通“ (餍)”,会意,由“甘、月、犬”组成,本义为吃饱,如“其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孟子),“甲第纷纷厌酒肉,广陵先生饭不足”(杜甫诗)。引申为满足,如“学而不厌”。

鄙:形声,从邑啚声,本为行政区划单位,五百家为鄙,在周代称城郊为鄙,因而引申为“边疆”、“边邑”、“边远的地方”,再引申为“见识少”、“粗野”、“低下”,诸葛亮说:“臣本卑鄙,躬耕于南阳??”(出师表)→轻视,如“鄙薄” →自谦,如“鄙人”。

贰:本指副的,与正相对,“贰,副,益也。”“贰车”即“副车”,“贰室”即“副宫”,引申为辅佐,又指重复一次,如“君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又特指属二主,如“贰臣”,

43

有《贰臣传》。

及:赶上,触及。《左传》的“及”多指“及祸”。 厚:本义为山陵大,此指土地扩大,势力增强雄厚。

不义不暱:一说暱同昵,亲近义,即对君不义、对兄不亲。“昵”本字为“尼”,象一人坐另一人背上,由二人表亲昵。《尚书》:“官不及私昵,惟其能。”反对任人唯亲。

另一说:“暱”通“黏”,粘连之义,不义则不能团结。 两说的区别从语法上讲一个是并列结构,一个是条件关系。

完聚:“完”,形容词为“完整无缺”,如“完好”、“完美”,杜甫诗有:“出入无完裙”。作动词为“使之完整”,所以这里是“修葺”,使城墙完,总之注意不是现在的完成、完结、完毕,即过程终了的意义。

辛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时,即干支记日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果今年是“癸未”,那么去年是“壬午”,明年是“甲申”。 城颍:即“颍城”。以大名冠小名,再如“城濮”。

封:本义为培土植林,甲骨作 ,金文作 ,象以手将树栽种土中。上古封诸侯,在所封的土地边界上要植树作界标,“封”就有了“边界”的意思。 融融:暖融融,心情温暖。 泄泄:排解、排遣,心情舒畅。

本篇课文注意点

1.文字

古今字:大—太 辟—避 舍— 异体字: —他 巖—岩 通假字:寤—牾 庸—用 无—毋 阙—掘

2.辞汇

44

都 城 封 即 厌 毙 兵 国 羹 堪 亟 鄙 贰 具 乘 遗 语 患

3.语法

实词活用:惊姜氏,无生民心,不度,隧而相见 语序:姜氏何厌之有?敢问何谓也?君何患焉?

双宾:不如早为之所 公赐之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谓之京城大叔

有的动词可带两个宾语,叫双宾语,句式叫双宾式。双宾语句式古今汉语都有。古今汉语双宾语中最常见的是两类:

A 表示授予意义。如“送你一支玫瑰花”。古汉语常见的动词:赐、予、与、遗、奉、献??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乞食于野人,野人遗之块。”

B 表示教示意义。如“妈妈教我一首歌”。古汉语:教、诲、示、语、告?? “后稷教民稼穑。”

值得注意的是,古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般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如课文中的“为之所”。又如:

“天生民而立之君。”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

由于这种双宾语含有“给”、“替”、“为”的意思,所以也叫“为动双宾”。 另一类是使动双宾:“晋侯饮赵盾酒。”“宁许以负秦曲。” 为动双宾:动词与近宾语是为动关系,与远宾语是支配关系。 使动双宾:动词与近宾语是使动关系,与远宾语是支配关系。 4.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般来说,动词和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施受关系),如:“我打他”、“他喝酒”、“将袭郑”、“缮甲兵”。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动词后面的名词在形式上作为宾语出现,但它们和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也不能用使动、意动来解释,比较特殊。如:

45

夫人将启之。/而誓之曰??/既而悔之 对这类动宾结构应注意准确地理解:

①[灌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因杯酒而争)

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为??死,比较:“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③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对臣三泣)

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因寒而号,因饥而啼)

后面的宾语大致是动词谓语的涉及对象、目的或原因,翻译时可加上“给(替)”、“因”、“为”、“向”,大致相当于古汉语的“为”字,所以叫“为动”用法。

5.省略

省略主语:请京 使居之 谓之京城大叔 省略宾语:公弗许 若弗于 省略兼语:使居之 无使滋蔓 省略介宾:请以遗之 6.“为”字

课文中有虚词用法,如作介词:“为之请制”,更值得注意的是动词用法:“遂为母子如初”、“为之所”。前一个是“作为”的意思,比较好理解。后一个是及物动词,在一般的及物动词中,“为”的涵义非常广泛,较抽象,但一进入具体的句子,根据上下文又有具体的意义,可以解作:“做”、“作”、“造”、“处理”、“安排”等等。现代汉语中似乎没有可以与之同样的,只有一个“搞”字大致相当。“搞”神通广大,意义非常广泛。比如“搞生产”,就是“干”的意思,“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就不仅仅有“干”的意思,换成“干上去”、“弄上去”、“拉上去”都不行,非“搞”不可。但“搞”字一般不带双宾语。只有英语中的do、make可类比。Make有三十多种用法,似可与“为”比较。

She made him a good husband because she made him a good wife. 齐桓公伐楚

背景:前770年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进一步衰落,各诸侯国经常进行兼并战争。这篇文章记述齐楚两国的冲突。齐国在齐桓公时期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一霸(春秋五霸:

46

齐桓、晋文、宋襄、秦穆、楚庄,一说齐桓、晋文、楚庄、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与此同时,楚国也是一个新兴的诸侯国,势力向北扩张。齐国击败蔡国后向楚进攻,楚以武力为后盾开展外交战。

导火线:“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僖公3年)

特点:通篇由外交辞令构成,其中楚使的话不卑不亢,软中有硬,尤为出色。 四年春??:时间、地点、人物、方式都有,非常简练。

溃:本义为“屋顶破烂漏雨”,引申为“水冲破堤坝”,再引申为“军队溃败”。 北海、南海:古人以中国之四周为海,故有“海内”之称。《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荀子注》:“海谓荒晦绝远之地。”

风马牛不相及:历来有多种解释。关键是对“风”和“不相及”如何理解。“风”的一个解释是“放”,即“放逐”、“走逸”;另一个意思是“发情”,后代有“风情”、“风骚”等。“不相及”可以是“不能互相到达”,也可以是“不相关”。因此,此句大致有这么几种理解:1.放逐的马牛乱跑也跑不到对方的国土,言相距遥远;2.牝牡相诱,马牛不同类,不相及,即发情的马牛互不相干,言外之意是齐军入楚境毫无道理。

涉:像两足涉河状,本义是“蹚水过河”,不用“侵”而用“涉”,委婉。 虞:料到,成语有“不虞之誉”。另一义是“欺骗”,“尔虞我诈”。 五侯九伯:五等诸侯,九州之长。泛指大大小小的诸侯。 包茅:成捆的菁草(菁茅),楚地特产,祭祀时用来浇酒。 敢:岂敢,表敬副词。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之水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前者事大,后者事小。 “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史记正义)

次:临时驻扎。“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3年) 惠:表敬副词,对我的恩惠,今有“惠存”、“惠赐”等。 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

47

社稷:“社,地主也”,即土地之主宰;“稷,五谷之长”,即五谷之主宰。也就是土地神和谷神。由于社稷是一个国家的最重要的东西,所以社稷作为一个词,又之国家,所谓“江山社稷”。

绥:安抚。“绥靖区”、“绥远”。

本篇课文注意点

一、 文字

1.古今字:大—太 共—供 女—汝

2.繁简字:征:①征召,②征求,③征税,④征兆,⑤征zhi

征:①出行,②征伐,③征税

二、 词义:城,池,虞,次,社,稷,绥 近义词:

“如、之、适”:带宾语,“赴”:奔向(往往是不好的地方),“赴汤蹈火”。“往”:不带宾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去”:离开,“去国怀乡。”

“贡、供、献”:都是奉献的意思,但“贡”是奉献给君王,“供”是以物质满足他人的需要,“献”是恭敬地送给别人。

“袭、侵、伐、征、攻”:“侵”是不宣而战(贬义),“伐”是公开宣战(中性),“征”是上对下、有道对无道(褒义),“攻”是军事进攻(中性),而“袭”比较隐蔽。“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庄公2年)

“军、师、士、卒、兵”:“军、师”作为集体名词都是军队的意思,“士”是武士、甲士,“卒”是步兵,“兵”是兵器。《左传》有“训卒利兵”。

三、语法

1.词序:“寡人是征”,“寡人是问”,“岂先君之好是继”,“岂不谷是为”,“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虚词:是,之(比较“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中的两个“之”)。 晋灵公不君

本文记述了晋灵公荒淫不守君道,赵盾直言勇谏,以致晋灵公对他感到憎恨,并派人暗

48

杀赵盾,杀手鉏麑不忍杀害忠心的赵盾,晋灵公又企图在设宴请赵盾喝酒时杀害他,结果在提弥明和灵辄地奋力保护下脱身逃亡,不越境而返而招致弑君的恶名的故事。着重表彰了赵盾敢于直谏,忠于国事的精神。

宰夫:天子曰膳夫,诸侯曰宰夫。掌君饮食膳羞。

聏熊蹯不孰:“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暝;曰‘成’,乃暝。”(文西元年)“蹯”本作“番”,金文为 ,上面像野兽的脚掌印,下面是田,表示野兽在田间留下的足迹,本义就是兽足。

使妇人载以过朝:教材的解释是车载,《公羊传》记载:“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此处“载”为“戴”的借字,负戴义。

三进及溜:始进为入门,再进为由门入庭,三进为升阶当溜。“溜”即“霤”,“溜为檐下水溜之处。”(孔疏)

衮:本指天子或上公穿的绣有卷曲的龙的花纹的礼服。此指穿龙袍的人,即天子。俗语中有“衮龙袍”。

鲜克有终:“鲜”,少,“寡廉鲜耻”;“克”,能够,“克勤克俭”。 衮职:一说王之职责。

假寐:和衣瞌睡,不脱衣服而打瞌睡。

盛服:“盛”在此为使动,使服饰端庄整齐、庄重。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恭、敬为同义词,分开来说,恭着重在外貌,“有礼貌”;敬着重在内心,指“严肃”,连用则没有区别。

“主”,《说文》:“主,灯中火主也”,即火心。后来写作“炷”。本义是灯心,作君主、宗主、主人讲是其后来的意义,本篇指主事人、主心骨。

更早的时候没有灯,只有火把。甲骨文像举着的火把。

田于首山:田的本义是田地,在田耕种叫“田”,在田野打猎也叫“田”,后作“畋”。 宦三年矣:教材解释“宦”为当贵族的仆隶,杜预注:“宦,学也。”孔疏:“《曲礼》云:‘宦学事师。’则二者俱是学也。但宦者学仕宦,学者学经艺,以此为异耳。”据注疏之意,此处“宦”当是指“宦游”。

49

书:从聿(YU,笔)者声,本义是写字,引申为文字记载(书籍)、字体、书信。 写:上古常用义是“铸刻”。《国语》:“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居室雕文以写龙”。铸刻都要按照一定的样式或模子,所以摹拟、摹仿也叫“写”,汉魏再引申为描绘、描画的意思。“粲然若写”。后来才有誊写、抄写之义:“(左思“三都赋成,竟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最后才发展出现代的“写”义。

“写”又为“泻”的本字,意思为倾注、倾泻,如“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本篇课文注意点 1. 文字:

古今字:辟——避 孰——熟 田——畋 竟——境 反——返 异体字:叹——叹

通假字:彫——雕 溜——霤 诒——贻 繁简字:台——台台台台

2. 词义:胹;克;固;骤;贼;趋;扶;饿; 3. 语法:

词序:则莫之继。(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词类活用:晋灵公不君/而免之/晋侯饮赵盾酒

虚词:以:侯敛以彫墙/使妇人载以过朝/置诸橐以与之/请以遗之 之:则莫之继/岂惟群臣赖之/民之主也

几个同义、近义词

视:“视”是具体的动作,课文中:“而后视之”,秦汉说“视”不说“看”;

见:重结果,看到,所以有所谓“视而不见”,课文中:“赵盾、士季见其首”;观:“观”是有目的地看,场面较大,课文中:“而观其避丸也”,曹操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文心雕龙》有:“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饥:饥荒,“五谷不收谓之饥”(墨子)“谷不熟为饥”(说文)。 饥:肚子饿,“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

饿:饿得很厉害。“饥民”“饿殍”,“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79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