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更新时间:2023-12-19 10: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积极的探究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应怎样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呢?以下谈谈我的拙见。

一、什么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量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国内外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

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目标。目标既有教师预设部分,也有在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生成的部分。而不是所有目标都由教师预设或像个别教师为体现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完全由学生制订目标。学生对于分层次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学的快的可以拓展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慢的能保底即可。

(2)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鼯中学习。学生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以主动的姿态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性感体验。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进行监控并作几时的调整。在教学中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恩,做出自我评价,对自己始终学习保持一份自尊和自信心。简言之.一堂课是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看教师是否真正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是否参与学习目标的制订.能否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远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jx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