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更新时间:2023-12-19 10: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1.六步洗手的正确方法?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手心对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2、手卫生的正确时机?

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直接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具体要求详见医院感染控制科相关材料。

3、护理人员管理毒麻药品和第一类精神类药品需注意的事项?

毒麻药品和第一类精神类药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

临床各科室应做到专人.专柜管理,有条件者使用保险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每班交接有记录,做到帐物相符。

使用后的空安剖和贴剂的废贴应核对批号及数量,做好记录,退交药房。 未用完的注射剂余药,两人在场销毁,并做记录。 4 护理人员管理第二类精神类药品需注意什么?

全院统一标识,使用专用处方,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住院患者口服实行单剂量配发。严格按医嘱使用,严禁外借或私自使用。 5、 护理人员管理高危药品需注意什么?我院高危药品实行专柜存放,柜内存放

位置及标识全院统一(红色标签) 6、基数药品管理需注意什么?

基数药数量及品种与药剂科登记记录相符,均需要进行有效期管理。 7.

7、基数药品领用及补充流程是?

临床科室基数药品领用、补充流程

确定科室基数药品品种、数量 初次配备 开具药品出库单从药库领取基数药品 患者使用 定期检查基数药品效期、质量 发现质量问题 凭医嘱到药房领取、补充 8、口服药发放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口服药时,应按照给药时间发放,并进行用药交代,亲视服药。

9、“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标?

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医师满意、医院满意。 1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内涵?

改革护理模式、改变分工方式、责任包干患者。 11、“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具体措施是什么? (1)公平绩效分配,建立长效机制。 (2)合理能级划分,建立激励机制。 (3)实行责任包干,夯实基础护理。 (4)完善安全目标,注重环节管理。 12、责任护士“八掌握”内容?

床号、姓名、诊断、病情(包括症状、睡眠、排泄物)治疗(包括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饮食、护理措施(包括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康复要点)检查阳性结果(包括阳性结果、潜在危险、预防措施)

13、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五定三无二及时”内容?

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做到“五定”(定品种、数量、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

急救车内物品、药品数目、摆放次序与急救车物品示意图相符;班班交接,签全名,无漏项。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4.治疗室管理的注意事项?

(1)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内,衣帽整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2)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3)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 (4)药品分类放置,标签醒目;

(5)药液现用现配,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治疗室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桌面;每日空气消毒1次,有记录;

(6)医疗废弃物符合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规范。 15.病区管理要求?

(1)病区安静、整齐、无异味,无过多物品,床下无杂物,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

(2)落实晨晚间护理,湿式扫床,一床一巾。

(3)护士做到及时入院宣教、评估、介绍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相关知识。 16.患者“六洁、三短、三保持、四无、四及时”的具体内容?

六洁:口腔洁、头发洁、皮肤洁、手足洁、会阴洁、肛门洁。 三短:头发短、指(趾)甲短、胡须短。

三保持: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妥当、定时更换;保持床铺清洁、平整;保持病人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

四无:无压疮、无烫伤、无坠床/跌倒、无液体外渗。

四及时:及时巡视;及时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师;及时抢救、处置。 17.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1)护士长定期检查本病区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风险。

(2)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要及时上报护士长,以降低风险危害。

(3)护士长对科室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如实上报护理部,不得隐瞒。 (4)对积极、主动、及时报告的护理不良事件经采取补救措施后,避免了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对当事人的处罚。

(5)对不按规定报告,故意隐瞒,事后发现的护理不良事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6)护理部每季度总结分析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召开护理质控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18.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1)接收危重患者时,护士应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患者病情交接。

(2)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9.危重患者转科制度

(1)危重患者转出时,护士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告知患者姓名、年龄、诊断、病情、特殊要求及转出时间等。

(2)转出前做好病情评估并记录;建立静脉通道、人工气道、吸氧等抢救治疗措施。

(3)由主管医生及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至转入科室,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转入科室按需求做好接收患者的各项准备工作,呈待用状态。

(5)交接患者病历及检查资料,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病情、诊断、手术名称。根据病情妥善安置患者,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6)填写护理交接记录单,清点整理用物,交接双方认可后签字。 20.护理风险防范制度

(1)对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知情告知,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有创诊疗操作等履行签字手续。按护理级别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4)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6)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标识清楚,确保用药安全。 (7)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8)定期检查护理用具、抢救仪器,处于待用状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9)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年老体弱、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0)按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定期检查。 (11)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2)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20.护士知晓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与操作流程内容

(1)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定期检查:

a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b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主班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a主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b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c设备科定期检修。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流程

使用前应先检查仪器、设备、物品等是否正常

仪器设备运行期间,不得擅自离岗

仪器用完,将设备归位

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填好使用记录

管理员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签字

21.护士知晓患者健康指导与出院指导主要内容 22.护理人员知晓临床路径内容及病种

临床路径包含以下内容或执行流程:疾病的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以及治疗目标和途径。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急性阑尾炎 疝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子宫肌瘤 剖宫产

单纯性肛裂 血栓性外痔 大隐静脉曲张

23.护理人员知晓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24.知晓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处置及报告流程 应急处理措施

(1)患者不慎坠床∕跌倒,立即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同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进行处理。

(3)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4)进一步给予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 (5)通知患者家属。

(6)填写《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质管处、护理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jx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