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六章

更新时间:2024-01-10 17: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界矛盾的实际能力

1、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以及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等。

劳动资料也就是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作为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其中,生产工具居于主要的地位,它是劳动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一切对象。包括:一是被纳入生产过程中的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二是已加工过的物体。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它们共同构成了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知识和智力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劳动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物质生产过程就是在劳动者主导下进行的。

生产力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因为,构成生产力主要要素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都属于物质性的要素,是作为客观实体而存在的。生产力是现实的物质力量,它存在于人们的物质性活动之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有着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生产力还具有社会性,这是因为,它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社会劳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同时,人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生产的。生产力就是通过人们的分工、协作等中介形成的社会力量。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的总称。科学与技术虽有区别,但又具有内在联系,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的科学观点。但是科学本身

1

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当它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性要素当中时,它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物化为劳动工具;二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三是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四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

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表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的公式已由科学——技术——生产转化为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根据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客观物质关系

1、生产关系及构成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客观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这种社会生产的关系,我们恰恰就称之为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有着复杂结构的系统。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也就是说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从静态和动态统一起来看,生产关系是主要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它体现着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在生产关系各个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着决定和支配的作用,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这是因为: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只有人们与生产资料以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并形成一定的占有关系,生产劳动才能进行,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

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再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最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关系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性。生产关系是在客观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对于某一时代的人们来说,生产关系是一种既定的关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选择和改变的。

第二,历史性。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构成了社会形态更替的主要阶段和内容。

第三,具体性。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它是由这一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形式。因此,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生产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2、生产关系的类型

生产关系大致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

一种则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阶级的含义及其实质

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这一阶段上的产物,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

阶级的划分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所起作用以及结成的关系所决定的。列宁对阶级有一个经典的说明:“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在实质上是由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

3

2、阶级与阶层的区别和联系

阶层是基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一是阶级中有阶层。二是在不同阶级中从事相同活动的人形成的群体。

阶级分成为阶层,阶层从属于阶级,这是阶级与阶层的联系;阶级和阶层的划分标准不同,所指人群不同,这是阶级与阶层的区别。不能混淆划分阶级和阶层的标准,用阶层的划分替代阶级的划分,进而用阶层替代阶级,否认资本主义国家阶级仍然存在的事实。

在我国,随着对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剥削阶级作为完整意义上的阶级已被消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社会的基本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时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也是我国的基本社会阶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阶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基本的社会阶层之外,又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阶层主要是依据他们从事的职业和谋生方式来划分的。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

1、什么是社会的政治结构

在社会经济结构的上面竖立的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上层建筑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这部分通常被称为政治上层建筑;二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等,这部分通常被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文化结构。

政治上层建筑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暴力为后盾的。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暴力等强制力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以及运用

4

这种暴力和强制力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第二,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经济是基础,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对观念上层建筑起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一般来说,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和观点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但是,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对人们的思想和观点起着一种支配性的影响和作用。

2、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内容

构成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1)政治法律设施,包括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机器。 (2)政治法律制度,即以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观点和思想体系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

(3)政治组织,即与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在政治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居于核心的地位,对其他要素起着支配作用。

二、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1、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特征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和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国家的起源是同阶级对立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社会分裂成为敌对阶级的情况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产生的,将来也必然随着阶级的灭亡而失去其存在的根据。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的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的起源充分表明,国家在本质上是适应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另一方面,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管理的需要有着密切联系。分工出现之后,生产活动和产品的交换有了很大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权威组织来保证生产以及交换的顺利进行,同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并成为某些人的职业,使得这种权

5

威组织不仅十分需要而且成为可能。

与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国家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是按照地域而不是按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

第二,它设有特殊权力机关,即常任官吏、特殊的武装队伍,以及各种强制性的机关;

第三,它拥有征收赋税以维持自身存在的特征。 2、国体和政体及其关系

国家的类型和形式涉及国体和政体的关系问题。

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政权,是统治阶级;哪些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所谓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一定的国体必须要有一定的政体来体现,否则阶级的统治就不能落实;同样,一定的政体也必然会体现、服务于一定的国体,否则,政体就无法存在。

国体是区分国家类型的标准,存在过四种不同的国体: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君主政体,一类是共和政体。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两类政体往往都会有自己的特殊实现形式,如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巴黎公社政权形式、苏维埃政权形式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等政权形式。

3、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

国家的职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大类。 国家的对内职能是:

第一,政治职能,即调整阶级关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第二,经济职能,即组织、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

第三,社会职能,即调节社会矛盾,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将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社会陷于崩溃,同时不断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与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使社会得以正常发展。

国家的对外职能是:

第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 第二,根据本国的利益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

6

际经济政治事务。

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和后盾,二者都是国家阶级本质的体现。

国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是剥削阶级国家的最高发展形式,也是其最后的形式。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则是继资本主义国家之后产生的并与其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有着如下基本的特征: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具有新的阶级内容。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被压迫阶级的国家,是大多数人享有民主,而只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化。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行使自己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统治工具这一职能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着管理社会、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对外也是把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增强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和友好交往作为自己主要的职能。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和发展趋势发生了本质变化。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是为消灭阶级和使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列宁认为,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到国家的消亡,大致要经历三个基本的阶段,即政治国家、非政治国家,国家的自行消亡。由于现有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大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成的,因此,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国家走向消亡的条件。所以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不仅要充分发挥政治国家的职能,更需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解放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同时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和基础。

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政治制度。

民主与专政是国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作为政体的民主是由作为国体的专政决定的政治形式。

民主就其本义来说,是指人民掌握政权,是人民做主;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所谓“民主”也只是统治阶级的民主。民主首先是一种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属于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而它也

7

是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的。

“民主”的概念产生于古希腊,在雅典这一城邦国家最先出现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但这只是民主制的萌芽或初步形成。在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它是历史上剥削阶级民主制发展的最高和最完善的阶段。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专政的统一。资本主义民主是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对立面产生的,在历史上发挥过重大进步作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在形式上也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它决不像西方资产阶级所宣扬的那样,是什么“真正的民主”,是超阶级的“全民的民主”,是民主的惟一的模式。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本质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它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工具。资本主义民主虽然在形式上给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一些民主的权利,但是,它仍然是剥削阶级少数人的民主,具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所以它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民主所取代。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符合民主本义的、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不仅体现在政体形式上,而且体现了国体的内在本质。它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行民主与对少数反抗社会主义的敌对者的专政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民主的根本要求,保证了人民享有管理国家和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过程,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2、 民主与法制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保障的。

社会主义法制就是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等法的规范和制度的总和。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只有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制定出体现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和制度;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根本保障。

第三节 社会文化结构

8

一、社会思想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文化结构的主体部分

1、文化的含义及其本质

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即一切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事物或所有被“人化”的事物包括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

社会文化是复杂多样的,表明文化的差别性、特性和个性,不同的文化间会有矛盾、冲撞和摩擦。社会文化又有统一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发展中日趋共同、相通和交融,文化的统一性表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补和融合。

唯物史观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基本的功能。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

2、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一般功能主要有:

第一,信息功能。文化能够依靠人类创造的符号系统起到固定、表达、储存、传递和加工社会信息的作用,从而维持社会历史的连续性。

第二,教化和教育功能。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成果,反过来又具有影响和塑造人的作用。文化可以通过知识体系和行为方式影响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

第三,促进和优化的功能。人们在传承前人创造的文化的基础上,又以自己实践和认识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和成果,推动着文化的发展,从而也促进着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功能。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3、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具体形式: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和宗教

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基本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

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着一定社会

9

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的意识形式。非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的那些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这些非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由艺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形成的有机系统。

社会意识形态是由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艺术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把握与反映社会生活。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建筑等多种具体形式。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依靠具体、典型的形象的美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社会生活,用美的感染力具体地影响社会生活。

艺术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典型性等特点。

艺术也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特点,如在阶级社会中,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艺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反映着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先进的社会阶级反映社会生活中健康和进步的东西,对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动阶级的艺术则充满腐朽、颓废、庸俗的东西,对社会进步起着极大的消极和阻碍的作用。艺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

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艺术的认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能够对人们认识社会产生一定的引导和影响作用。艺术的教育功能表现在:它可以通过一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以及渗透于其中的艺术家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来引导人们如何看待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引导人们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艺术最主要的功能是审美功能,即它可以通过自己作品和塑造的艺术形象培育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道德践履以及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品质等。

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它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精神力量;此外,道德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比较密切,能够比较直接反映和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道德都是一定阶级的道德,具有比较鲜明的阶级性。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道德,只能是在经济上占据支

10

配地位的阶级的道德。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决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永恒的道德。道德又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道德观念都与以往的道德观念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如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就是在继承历史上劳动人民优秀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并以此来调节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服务。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以及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广义的政治思想包括了法律思想。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社会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因此,它们直接体现着一定社会阶级的经济利益,是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阶级性最强的部分。任何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直接维护着现有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统治。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起着更加直接的作用,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也起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作用。

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因此,宗教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是由对超自然力量或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一定的宗教仪式、规则和组织结合而成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

在阶级社会,宗教本质上是剥削阶级从精神上奴役劳动人民、维护自己统治的手段。但是,也应当看到,宗教在历史上曾经为劳动群众所利用,借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宗教在艺术、医药等许多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及其本质的总的看法和观点。相对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哲学具有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的特点,是比较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但它是以更加概括、更加完整的方式反映了社会的本质,所以也仍然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同时它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最一般的原则的高度去指导和影响人们的实践和思想的,因此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

上述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各有特点,但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11

相互影响,形成了观念上层建筑的整体,成为社会文化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历史尺度,就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所谓道德尺度,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首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其次,要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再次,要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力促进先进文化的创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第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立足点。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立足于中国人民今天的生活和奋斗,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二,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大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第三,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第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如何理解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3.如何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r0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