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经纪人考试复习资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8 20: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

第一节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社会功能大体可以分为四种:认识、教育、美育和实用功能

认识功能:由于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的艺术,它只能通过音响的运动,以象征、模拟、暗示、抽象、概括的方法间接地显现现实世界,因此它的认识功能比其他艺术要来得弱。

教育功能:一般是通过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听者而实现的,这种功能的强弱因体裁、样式不同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美育功能: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希腊,音乐的美育功能都受到先哲们的高度重视。它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音乐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悦。进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与趣味的效果。

实用功能:音乐可以起两种作用:一种是使人兴奋,给人以刺激,运动神经产生冲动,脉搏跳动加快,劳动号子所起的就是这种作用。另一种是使人安静抑制,使呼吸和脉搏跳动减缓,运动神经得到平衡。在现代一些需要人们细心从事精密工业劳动中,人们在实验如何营造最佳的听觉环境,以创造出良好的生产效率。 第二节 音乐的体裁

1. 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是指在清朝就已经基本成型的音乐。大致可分为宫廷音乐、文人

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大类型。它主要由民间歌曲、歌舞、说唱、戏曲和器乐五大类组成。

2. 民间歌曲的主要体裁:汉族民歌一般以艺术的样式划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类。 3. 少数民族的主要民歌类型: 名称 蒙古长调 藏族箭歌 朝鲜族抒情谣 苗族的飞歌 4. 民间乐器 名称 江南丝竹 流行地带 代表作 主要乐器 特色 细腻、优雅 江苏、浙江、八大名曲有《行二胡、笛子 安徽一带 街》、《四合如意》、《三六》 珠江三角洲 《步步高》、《下山20世纪20年代从琵琶虎》、《平湖秋月》、变为高胡和扬琴 《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 唢呐、管子和笛子 《北京的金山上》 代表作 特点 气息宽广、句幅较长,常伴有颤音和装饰音,给人以历史沧桑感。 歌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 音调高亢,气息悠长,节奏自由,畅游滑音,句尾惯用甩音。 《阿里郎》、《道拉基》 旋律流畅,多采用民族特有的三拍子节奏 广东音乐 山东吹鼓 由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民间红白喜事时演奏 十番锣鼓 无锡、苏州和宜兴 职业半职业艺鼓,前者在乐队中加入管弦人或是道士演乐器,后者是纯粹的锣鼓乐 奏 演奏形式有荤锣鼓和素锣1

5. 歌剧的特点

歌剧:产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18世纪上半叶比较成型,19世纪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歌剧作曲家。这是一种综合艺术体裁。它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同时也容纳了舞蹈、舞台美术等其他成分。歌剧在音乐上很丰富,它包含了器乐、声乐,声乐中又包含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独唱分为朗诵化的宣叙调和歌剧化的咏叹调。

6. 音乐剧: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现代舞台剧。音乐剧具有鲜明的通俗性,它的音

乐大量吸收了当代通俗音乐的音乐语言风格,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以及通俗民谣风的歌曲在音乐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7. 管弦乐队建制 **************************************

近代管弦乐队是由许多不同种类乐器组合而成,一般分为四个乐器组,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器组。

弦乐组;以提琴类乐器担任,使用小提琴(小提琴往往分成2组,即第一小提琴声部和第二小提琴声部)、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木管组:基本乐器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也叫巴松),有时也辅以短笛、英国管等。

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小军鼓、镲、钹、三角铁、锣以及其他一些特色乐器。

管弦乐队分为单管、双管、三管、四管等,也就是小、中、大类型不同的乐队,常规的管弦乐队一般为双管乐队,即每一木管乐器为两支,并以这种规模来配置其他乐器组。 8. 室内乐:一般指几个独奏者合奏,每个乐器担任一个独立声部,最常见的有:

弦乐四重奏: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和大提琴。

弦乐三重奏:2把小提琴、1把大提琴或小、中、大提琴各一把

弦乐五重奏:2把小提琴、2把中提琴、1把大提琴(偶尔也有用2把大提琴) 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

钢琴四重奏: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中提琴

钢琴五重奏:钢琴和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大提琴 第三节 中国音乐名曲及作曲家 1. 传统名曲

古典歌曲 名称 阳关三叠 朝代 作者 出处及主要内容 《送元二使安西》 特点 绝句创作的一首琴歌,音调整体风格古朴深沉,后段略显激越,考据与唐大曲有一定联系。 采用古音阶的宫殿式,既古朴又不时流露出慨叹之请。旋律安排很有层次,上下阙各4句的落音相一致,结构严谨有序。它是宋代留存下来的极少的词调之一。 音调深沉稳健,歌词节奏分布比较均匀,略带悲壮色彩。上下两阙曲调基本相同,只是下阙开头略有不同,是词调音乐典型的结构 唐代诗人 王维 扬州慢 南宋词人 姜夔 描写昔日繁荣的扬州遭金兵入侵,劫后荒凉萧条的景象 满江红 宋代名将 岳飞 20世纪20年代音乐史学家杨萌浏先生将元代古曲与这首词配在一起 2

2. 民间歌曲 名称 小白菜 绣荷包 蓝花花 走西口 出处 河北民歌 山西小调 陕北民歌 特点 全曲仅有12小节,曲调采用带哭腔的、逐级下行的手法展开。衍生出《沂蒙山好风光》,白毛女中的《北风吹》 音乐由上下两句构成,旋律明快,起伏明显。一个少女绣荷包送情人时的内心活动。 采用叙事手法,以分节歌的形式,有浓郁的陕北色彩。兰花花不惜牺牲生命反抗封建礼教的感人故事。 山西、陕西、曲调多为四句体,一句歌一行泪,感人至深。曾被吸收到二人内蒙一带 台中,成为民间消息的基本音调。为谋生男人外出打工,与妻子惜别时的悲苦心情。 西南地区的情歌 云南弥渡山歌 旋律由三乐句构成,穿插有多个衬词,使音乐得以扩展,更加富有情趣。抗日期间经国立音乐学院江定仙改编。 全曲由5个乐句组成,音乐舒缓优美。描绘了月夜下小河静静流淌的诗情画意及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 旋律由四句组成,呈起承转合关系 全曲由4乐句组成,第3,4句在音乐上一气呵成,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吸收到歌剧《图兰朵》中。反映出青年男女初恋时欲言又止的那种心态。 有4小节的锣鼓点作为前奏,全曲分为2个乐段,段落间再次插入4小节的间奏,后端是前段的变化反复。音乐为抒情与叙事性相结合。明代淮河流域百姓遭水患,被迫身背花鼓远走他乡,沿街卖唱的悲惨情景。 上下句结构的短调民歌,才有蒙族音乐常见的五声羽调式,节奏舒展沉稳,风格庄重肃穆。由辛沪光创作的同名交响诗就是以这首歌为主题的。率领人马反抗封建王爷与军阀的统治。 作者 原为晋桓伊所做的笛曲,后唐人颜师古改编为琴曲 华彦钧(阿炳)创作,作者是无锡流浪艺人 刘天华 王惠然 娄树华 柳尧章 出处 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民间乐曲 清代华秋苹《琵琶谱》 彝族“海菜腔”改编 原为琵琶曲《夕阳箫鼓》 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 小河淌水 孟姜女(十全国的民间二月花名) 时调 茉莉花 江苏和河北的民间小调 安徽的民间歌舞 凤阳花鼓 嘎达梅林 蒙古长篇叙事歌 3. 民族乐器独奏 名称 梅花三弄 百鸟朝凤 二泉映月(依心曲) 光明行 十面埋伏 彝族舞曲 海州唱晚 春江花月夜

3

主要演奏乐器类型 古琴曲 唢呐独奏曲 二胡独奏曲 二胡独奏曲 琵琶独奏曲 琵琶独全曲 筝独奏曲 民族管弦乐曲

4. 声乐作品 作品 教我如何不想他 毕业歌 义勇军进行曲 铁蹄下的歌女 松花江上 作者 刘半农作词 赵元任作曲 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 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 许幸之词 聂耳曲 张寒晖词曲 年代 表现主题 1926,独唱 当时青年挣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感情 1934,电影桃李劫 1935,电影风云儿女 1935,电影风云儿女 1936 号召青年走向救亡战场,充满爱国激情 建国之初被定为中国的代国歌 作者见到918后流亡关内的东北军士兵,受到触动写的悲愤交集感人肺腑的歌曲。把家乡妇女哭坟的音调贴切地运用 77事变揭开全面抗战的新篇章,英勇的中国军队组成大刀队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 陕北塞外江南的美丽景象 大刀进行曲 麦新词曲 1937.7 南泥湾 贺敬之词 马可曲 王莘词曲 乔羽词 刘炽曲 李劫夫词曲 邬大为词 傅庚辰曲 韩伟词 施光南曲 瞿琮词 郑秋枫曲 韦瀚章词 黄自曲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河、遇秋根据肖华上将的长诗谱写的声乐组曲 1943,秧歌舞《挑花篮》插曲 1950 电影上甘岭插曲 1963 1973,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 1976 1980年海外赤子的插曲 1939.4 1965 歌唱祖国 我的祖国 我们走在大路上 红星照我去战斗 建国之初新中国一片生机、蒸蒸日上的面貌和中国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 浓郁的民歌风,大河两岸的绮丽风光,颂歌 中国人民经历3年经济困难后,自力更生、奋斗发图强的精神面貌 采用江西山歌的音调,抗日 祝酒歌 我爱你,中国 粉碎了四人帮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举杯庆祝的喜悦心情 长恨歌 黄河大合唱 长征组歌 我国第一部清唱剧,我国浪漫主义的声乐经典之作,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 把长征过程中10个不同战斗场面衔接在一起,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和红军的传统歌曲融汇在一起,再现长征的壮阔画卷,塑造人民军队的英雄群像,使其成为音乐史上一部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作品 4

5. 歌剧 名称 白毛女 作者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 年代 1945年4月首演 表现主题 晋察冀边区流传的恶报地主黄世仁破号贫农女儿希尔,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深山变成白毛女的喜儿重获新生的故事 湖北洪湖地区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与队长刘闯率领下,几经坎坷消灭二八彭霸天的反动武装故事 壮族姑娘刘三姐通过对歌与地主斗争的面积传说改编。 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红梅赞”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江姐临刑钱与战友诀别时唱的“绣红旗”深情而又乐观地表现了革命者英雄主义气概。 表现主题 根据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及塔吉克族的音乐素材创作 取材于蒙古族龙梅和玉容与暴风雪搏斗,保护机体群羊的实际 洪湖赤卫队 朱本和等五人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等作曲 1959年首演 刘三姐 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集体编创 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曲 1960年首演 江姐 1964年首演 6. 器乐曲 名称 牧童短笛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曲类 钢琴曲 小提琴曲 作者 贺绿汀 陈钢 何占豪、陈钢 年代 1934 1959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 草原小姐妹 琵琶曲 吴祖强、王燕樵、1973 刘德海 春节组曲

管弦乐 李焕之 1955-1956年间 5

第三节 外国音乐名家名作 德国: 名字 J.S巴赫 亨德尔 贝多芬 年代 作曲家 作曲家 18世纪 作品 《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b小调弥撒》 擅长歌剧、清唱剧,代表作清唱剧《弥赛亚》 第三《英雄交响曲》(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以为伟人而作)、第九《合唱交响曲》歌词采用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欢乐颂》 《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芬格尔山洞》 门德尔松 早起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 舒曼 德国作曲家、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家的典型代表。 音乐评论家 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狂欢节》、《蝴蝶》、《大卫同盟舞曲》;声乐套曲《桃金娘》、《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 歌剧作曲家19世纪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罗根的指环》(超大型歌剧,由《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佛里德》、《众神的黄昏》 《莎乐美》(独幕歌剧)、《埃勒克特拉》、《玫瑰骑士》 瓦格纳 理查·施特劳斯 奥地利 名字 约瑟夫·海顿 时代 18世纪 作品 “交响乐之父”,第104《伦敦交响曲》也称《扎诺蒙交响曲》、第94《惊愕交响曲》、第100《军队交响曲》、第101《时钟交响曲》,最后一首第104交响曲也成为《伦敦交响曲》 一生创作19部歌剧,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堪称古典主义歌剧的经典,《第四十交响曲》一共写了41部交响曲 浪漫主义早起代表,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缔造者。创作了600多首歌——《魔王》、《野玫瑰》、《鳟鱼》;声乐套曲《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 奥地利籍犹太人,大地之歌采用了中国唐代诗人诗篇:李白的《悲歌行》、《采莲谣》、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等7首 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独幕歌剧《期待》、《月光下的皮埃罗》;十二音作品《乐队变奏曲》、《华沙幸存者》(1947年,勋伯格听到一个从纳粹集中营逃脱出来的波兰犹太人讲述法西斯暴行之后创作的。一首由朗诵、男生合唱、乐队表演的乐曲)、在美国创作的《摩西与亚伦》; 莫扎特 舒伯特 马勒 勋伯格

6

法国

名字 柏辽兹 德彪西 年代 作品 1830年写作《幻想交响曲》;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的责罚》 印象主义作曲家。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三首》、《大海》;钢琴作品《版画集》、《意象集》、《24首钢琴前奏曲》;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印象主义音乐有反传统性质)交响诗《牧神午后》(1894)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之作 年代 作品 《钢琴超级练习曲》、《匈牙利狂想曲》、《帕格尼尼练习曲》;交响诗性质的交响曲《但丁》、《浮士德》 作品 《玛祖卡》、《波罗奈兹》、《夜曲》、《前奏曲》、《谐虐曲》、《叙事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又名《华沙陷落》 作品 《纳布科》、《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唐卡洛斯》、《命运的力量》、1871年《阿依达》是高峰、晚期佳作《奥赛罗》、喜歌剧《法尔斯塔夫》 作品 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交响诗《荒山之夜》、歌剧《跳蚤之歌》 歌剧《黑桃皇后》、《奥涅金》。舞剧《天鹅湖》(神话爱情故事)、《胡桃夹子》;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钢琴组曲《四季》、《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12序曲》,舞剧《天鹅湖》写于1876年,表现公主与王子的神话爱情故事 《春之祭》、《火鸟》、《彼得鲁斯卡》具有原始主义倾向;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歌剧《浪子的历程》、合唱与乐队《诗篇交响曲》。舞剧《春之祭》二幕芭蕾舞剧,1913年初演于巴黎 《列宁格勒交响曲》:1941年二战期间,列宁格勒遭德国法西斯团团围困,苏联军民顽强抗战,誓死保卫祖国 匈牙利: 名字 李斯特 波兰(华沙) 名字 肖邦 意大利 名字 威尔第 年代 19世纪晚期 年代 俄国 名字 穆索尔斯基 年代 柴可夫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肖斯塔科维奇 20世纪

第五节:流行音乐基础知识 Popular music——流行音乐 Gospel——福音歌 Blues——蓝调 Jazz——爵士乐

7

Country music——乡村音乐 Rock——摇滚乐

Swing——摇摆乐,一种爵士乐风格的音乐名称。

R&B——全名是rhythm&blues,节奏布鲁斯,是美国黑人的“布鲁斯”音乐发展而成的一个支流,是“布鲁斯”城市化、白人化的结果。

Bop(bebop,rebop)——波普(比波普,里波普),爵士乐的主要风格之一。 Nashville sound——纳什维尔之声,是美国乡村音乐的一个分支。 Heavy metal——重金属摇滚 Punk——朋克摇滚乐

Alternative rock——另类摇滚乐 Britpop——英伦摇滚 Soul——索尔,灵魂乐 Bossa nova——波萨诺瓦 Samba——桑巴 Rumba——伦巴 Mambo——曼波 Chacha——恰恰 Tango——探戈 Disco——迪斯科

RAP——拉普(说唱音乐) Hip-Hop——嘻哈

NEW AGE——新世纪音乐

Electrophonic music——电子音乐 Ambient——环境音乐 House——浩室音乐

第二章 舞蹈基础知识

第一节 舞蹈的种类 1.中国民间舞蹈形式 名称 秧歌 龙舞(龙灯) 跑旱船 (“旱船”、“采莲船”) 多朗舞 筷子舞 长鼓舞 果卓,即“锅庄”舞 围圈歌舞的意思 类别 汉族民间舞 汉族民间舞 汉族民间舞 维吾尔族民间舞 蒙古族民间舞 朝鲜族民间舞 西藏地区民间舞

2. 芭蕾舞的发展

源自意大利语“跳舞”,指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古典舞蹈、舞剧形式,并综合音乐、戏剧、哑剧、舞台美术等形式的舞蹈艺术品种。芭蕾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世纪后

8

期的法国,18世纪传入俄国,19世纪成长为独立的戏剧艺术。

脚尖舞创始人:法籍、意大利-瑞典血统的玛丽·塔里奥尼,第一次在巴黎歌剧院大舞台用尖脚技术将仙女的形象塑造的惟妙惟肖。 古典芭蕾之父:法国 马里乌斯·彼季帕,他与其俄国弟子列夫·伊凡诺夫创作了《睡美人》、《天鹅湖》、《胡桃夹子》

现代芭蕾之父:圣彼得堡-米哈伊尔·福金 3. 中国芭蕾

中国芭蕾:芭蕾传入我国在20世纪20年代,接受了俄罗斯学派的熏陶。1956年,北京舞蹈学院上演了第一部外国舞剧《无益的谨慎》,1958年第一次上演《天鹅湖》,中国第一只“白天鹅”——白淑湘,演了奥杰塔;1964年《红色娘子军》、1965年《白毛女》;1978年以后《祝福》、《雷雨》、《林黛玉》、《梁祝》、《魂》、《蓝花花》。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欧美人士即称作“中国芭蕾”。 4. 西方现代舞的起源及特点 现代舞:西方现代舞肇始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叶,是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感情,强调舞蹈艺术要反应现代社会生活。创始人是美国的伊莎多拉·邓肯。

系统地为现代舞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训练体系的是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

美国现代舞先驱——圣·丹尼斯;她的学生玛莎·格雷厄姆是当代现代舞派的杰出代表。

西方现代舞审美标准:永远不因袭前人的遗产,而是与今天时代同步,以个人的真实感受为依据,标新立异、追求创新是西方现代舞的追求;现代舞是不断地以肉体的叛逆去争取人性的自由与民族的艺术,是使舞蹈艺术永远追随时代的要求前进的艺术。

第二节中国舞蹈名家名作 1. 古代舞 名称 响屐舞 霓裳羽衣舞 掌上舞 2. 古代舞 名称 飞天 舞者 西施 杨玉环 赵飞燕(宜主) 发源 春秋战国 唐代 汉代 类型 双人舞 主创 年代 主要表现内容 我国第一部根据敦煌画中香音女神(飞天)的形象创作的 表现了以为古代少女在春天的越野,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触景生情,幻想着自己将来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 戴爱莲编导 1954年 中央歌舞团首演 栗承廉编导 1957年 北京舞蹈学院首演 春江花月夜 独舞 9

踏歌 集体女子舞 孙颖编导 1997年 北京舞蹈学院首演 讲一幅古代丽人在良辰美景中携手游春图,以久违的美景佳人臆想体恤纷纷扰扰的现代众生 注重一种情绪的宣泄,并把它升华为中华民族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作品着力于人物心理的揭示,表现了战争中崇高任性的力量 根据男子四人舞<秦王点兵>改编而成的古典男子独舞剧目,塑造出一个标新立异的秦俑形象,展现出中华民族英魂的勇士气概和千年古韵的威武之躯 根据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上海“小刀会”武装起义的史实创作,以上海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和清朝封建统制的双重压迫小刀会领袖刘丽川、潘启周秀英秘密组织穷苦百姓运制武器,准备发动起义为主线展开的内容 以唐朝的丝绸之路发生的逸事为主线,是一首礼赞中外人民友谊的优美诗篇,也是一幅中国人民创造的绚丽的历史画卷。舞蹈体现了敦煌特有的“s”形曲线运动规律 黄河 集体舞 张羽军、 姚勇编导 1988年 北京舞蹈学院首演 秦俑魂 独舞 陈维亚编导 1997年 北京舞蹈学院首演 小刀会 舞剧 张拓、白水、1959年 仲林、舒巧上海歌舞团首演 编导 丝路花雨 舞剧 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编导 1979年 甘肃歌舞团首演 铜雀伎 舞剧 孙颖编导 1986年 东汉末建安年间,曹操修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 建铜雀台前后,一对歌舞伎乐人的悲剧故事。 3. 舞蹈名家代表作品 名字 作品 戴爱莲(1916) 《游击队的故事》、《思乡曲》、《和平鸽》、《荷花舞》、《飞天》,(最后两个)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奖 资华筠(1936) 《飞天》、《白孔雀》、《长虹颂》 舒巧(1933) 《剑舞》、《画皮》、《玉卿嫂》、《长恨歌》、《岳飞》、《黄土地》、《达赖六世情诗》 10

1. 古希腊戏剧 ·戏剧的起源一说为公元前7世纪时,古希腊人在酒神祭祀活动中以歌队和歌队长互相应和的方式扮演酒神的恋爱及游历活动,这奠定了西方戏剧的最初形态。 埃斯库罗斯BC525--BC546《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亚》悲剧 索福克勒斯BC496--BC406《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悲剧 欧里庇得斯BC485--BC406《美狄亚》、《安德洛玛克》、《俄勒克特拉》悲剧 阿里斯托芬BC445--BC385《鸟》、《阿卡奈人》喜剧

2. 文艺复兴戏剧

·文艺复兴的意思是再生、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名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对西方的音乐、绘画、建筑、文学和戏剧产生了广泛影响。而文艺复兴戏剧则在整个文艺复兴运动中有独特的成就和价值,对人类戏剧文化的发展长了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戏剧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西班牙的洛卜·德·维迦(1562--1635,代表作《羊泉村》、《狗占马槽》) 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代表作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喜剧《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3. 现实主义戏剧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起源于对生活的“模仿”。

现实主义理解的重要基础型概念:1、戏剧是对生活的反映(模仿);2、进行戏剧创作,如安排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时,其真实与历史的可能性(或然率)和必然性(必然率)密切相关;3、戏剧既可以按照人(生活)本来的样子来描写,也可以按照人可能的样子描写

4. 现代西方演剧学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前苏联人,1898年与涅米洛维奇·丹钦科共同创办和领导莫斯科艺术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包括表演、导演、戏剧教学和方法等系统专业知识的演剧体系,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毕生创作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其创作和发表了《我的艺术生活》和《演员的自我修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演员和导演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角色创造和整个演出。

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1928年发表《三毛钱歌剧》、1938《伽利略传》、1938-1940《四川好人》、1939《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44-1945《高加索灰栏记》。布莱希特以实现这种“叙事剧”手段,便是“疏离效果”(“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 1. 中国话剧的形成

1906年冬,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成立了艺术团体——春柳社,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呼天录》

1928年,洪深提议,“话剧”这个名字才算正式固定下来。话剧成为产生于现代,与传统戏曲不同,主要是以对话和形体动作演绎故事情节的新的剧本形式

欧阳予倩、田汉、洪深是五四时期的剧作家 2. 战火的锤炼与中国话剧的成熟

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剧到解放战争开始,中国话剧最高成就的曹禺的剧作,就产生在这一时期。1933《雷雨》、1936《日出》、1937《原野》、1941《北京人》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戏剧人才:夏衍、吴祖光、陈白尘、宋之的、于伶、老

16

上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潮,代表人物是郭沫若和阳翰笙,其中以郭沫若的《屈原》最为著名。 3. 中国新时期探索剧:

探索局,指8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晚期出现的一些富有求新精神和新税特点的戏剧。它打破日益僵化的旧有模式,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发挥艺术创造者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戏剧在内容和形式上,展现了不同以往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最高:上海演出《中国梦》1987,北京演出《桑树坪纪事》1988 《屋外有热流》、《绝对信号》、《车站》、《野人》、《挂在墙上的老B》、《蛾》、《WM》、《街上流行红裙子》、《黑骏马》、《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魔方》、《中国梦》、《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魔鬼面壳》、《萨满月光的荒野》

4. 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风格戏剧 ·李龙云的4幕话剧《小井胡同》(1981)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重要作品 ·何冀平1988年创作了3幕4场话剧《天下第一楼》 ·许瑞林根据林希的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蛐蛐四爷》 ·新时期的新写实主义戏剧中,出现了很多军旅戏剧:《高山下的花环》(1983)、《虎踞钟山》(姚远等编剧,1997)、《“厄尔尼诺”报告》(姚远等编剧,1998)等,其中郑振环根据李镜的小说《冷的边山热的血》改编的话剧《天边有一簇生活》,比较具有代表性。

在新写实戏剧的创作中,有两位剧作家是以他们的系列剧作,让人领略其艺术才华的这就是:

·杨利民“荒原系列”:1991《大荒野》、1989《大雪地》、1997《地质师》 ·过士行“闲人系列”:1993《鸟人》、1994《棋人》、1997《鱼人》 5. 小剧场戏剧的美学特点

·小剧场戏剧产生于19世纪末,小剧场戏剧的美学特点则在于它的先锋性和实验性,这不仅表现为戏剧思想的前瞻性,也表现为艺术手法的新锐性 6. 中国最早的小剧场话剧

1982年11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这被公认为是中国新时期以来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开端。 1982年底,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了《母亲的歌》(殷惟慧编剧,胡伟民导演) 西方戏剧名家名作

第四节 西方戏剧名家名作 1.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是真正的希腊悲剧的创始人,他被称为“悲剧之父”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天神普罗米修斯盗来火种送给人类,激怒了众神之主宙斯。宙斯命令威力神和火神将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暴露在雨雪风霜和烈日炙烤之中,以警告他以后不要再对人类滥施同情。火神赫淮斯托斯很同情普罗米修斯,但他无力反抗宙斯的命令,在威力神的监督和催促下,将普罗米修斯牢牢地钉在了悬崖上。他的形象称为一种永垂不朽的追求民主的精神象征。 2.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长大后,神殿的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国王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叉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

17

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底比斯(忒拜/Thebes)被狮身人面兽史芬克斯(Sphinx)所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吞食。底比斯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史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伊俄卡斯忒为妻。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史芬克斯的谜题,解救了底比斯/忒拜。他也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生了两女,两个儿子。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因此向神祇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俄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伊俄卡斯忒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安提戈涅》剧中描写了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的兄长,反叛城邦的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安提戈涅更是被塑造成维护神权/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伟大女英雄形象。 3.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希波吕托斯》

特别关注两性问题和家庭问题,尤其对当时贵族阶层中存在的品行恶劣的现象作了深刻揭露,并通过塑造的鲜明艺术形象为妇女的激烈反抗进行旗帜鲜明的辩护,应该是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最早的代表。

《美狄亚》伊阿宋回国后,美狄亚用计杀死了篡夺王位的伊阿宋的叔叔,伊阿宋取回王位但也开始忌惮美狄亚的法术和残酷。后来伊阿宋移情别恋,美狄亚由爱生恨,将自己亲生的两名稚子杀害,同时也用下了毒的衣服杀死了伊阿宋的新欢,逃离伊阿宋的身边,伊阿宋也抑郁而亡。

《希波吕托斯》希波吕托斯厌恶女人和爱情,他招来了爱神阿佛洛狄忒的愤怒。爱神使希波吕托斯的后母淮德拉对他产生了强烈的爱情。淮德拉向希波吕托斯求爱,被愤怒的希波吕托斯坚决拒绝后,便羞愧自杀,她临死前对丈夫诬告希波吕托斯企图玷污她。忒修斯王听了大为震怒,便请求海神波塞冬派一头大公牛撞倒希波吕托斯的马车。受惊了的马狂奔起来,希波吕托斯在岩石上撞死。 3. 阿里斯托芬:《鸟》、《阿卡奈人》

《鸟》剧中有两个雅典人和一群鸟一起在天和地之间建立了 一个“云中鹁鸪国”。这个国家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剥削,劳动是生存的唯一条件。这部喜剧讽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 《阿卡奈人》 4. 威廉·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歌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维洛那二绅士》

5. 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代表作《可笑的才女》、《太太学堂》、《伪君子》、《悭吝鬼》。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 6. 博马舍:《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讲的都是贱民与贵族阶级之间展开斗争为自己赢得幸福的故事。 7. 席勒:(启蒙运动在德国)《强盗》、《阴谋与爱情》。18世纪上半期,启蒙运动在德国逐渐展开,德国启蒙戏剧的重要代表。 8. 维克多·雨果:“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9. 易卜生:19世纪挪威戏剧家,《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社会支柱》

10.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科夫:俄国,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都是戏剧代表作 11. 萧伯纳: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芭芭拉少校》、《华伦夫人的职业》、《匹

18

克梅梁》、《圣女贞德》(唯一一部悲剧)、《苹果车》

12. 尤金·奥尼尔:美国著名剧作家,美国民族主义戏剧奠基人,《琼斯皇》、《毛猿》、《天边外》、《悲悼》;于1920、1922、1928、1957四次获得普利策奖。评论界指出:“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场;在奥尼尔之后,美国才有戏剧” 13.·西班牙人洛卜·德·维迦——《狗占马槽》、《羊泉村》

第五节 中国戏剧名家名作 名字 欧阳予倩 代表作 主题 和爱国主义思想。 黑奴恨:表现了黑奴的觉醒,预示奴隶制度的最后土崩瓦解 影响 中国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戏剧之父” 《桃花扇》、《黑奴恨》 桃花扇:流露除了强烈的民族意识田汉 《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关汉卿》、《文成公主》 获虎之夜:通过婚姻悲剧表达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 名优之死:揭露黑暗势力,批判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 乱钟: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提出了“与广大工人、农民和市民们联合起来武装自救” 关汉卿:全面分析了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 文成公主:通过歌颂历史上的民族友好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的团结合作。 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曹禺 四大名剧《雷雨》、《日原野: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人的精神的黑啊,表现被压迫被摧残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京人:通过曾经显赫而渐趋衰亡的官宦家庭,对中国社会做了更深入的文化反思。 中国现代杰出戏剧家 出》、《原野》、《北京人》 承受力的理性探讨。揭露封建社会夏衍 《上海屋檐下》、《秋瑾传》、《赛金花》、《法西斯细菌》 老舍 《茶馆》、《龙须沟》 茶馆: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投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局面 龙须沟:通过描写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民在旧社会和新社会的不同生活遭遇,歌颂了共产党和人民政本名舒庆春。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 19

府关心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并使其过上好日子的伟大业绩 焦菊隐 代表剧目是《茶馆》和《蔡文姬》 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奠基人之一,他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思想与中国戏剧戏曲的美学原则融汇于自己的导演创作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导演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作有茶馆、蔡文姬 林兆华 《红白喜事》(1984)、红白喜事:学界公认的80年代现《野人》(1985)、《狗儿爷涅槃》(1986)、《风月无边》(2000)、《赵氏孤儿》(2003) 实主义话剧的代表作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 吴祖光 《风雪夜归人》、《凤凰城》、《正气歌》、《闯江湖》、评剧《花为谋》 第四章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第一节 戏曲声腔与剧种

1. 戏剧主要剧种 名称 昆剧 京剧 发源地 明代 影响 以昆曲为音乐体裁的戏曲剧种,享有“中国戏曲之母” 代表剧目 清乾隆 吸收了徽戏、秦腔、昆剧、汉调之形成:四大徽班“称长形成,代表了中国的戏剧艺术,雄于京都舞台的局面 是国剧,享有“国粹”之称。早期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武流”七行,现归为“生旦净末”四大行,脸谱也是京剧一大特色 起源:一说甘肃,一说陕西,一说山西陕西交界处的黄河两岸同州、蒲州一带。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广大地区 河南的代表剧种 秦腔 《三滴血》、《火焰驹》、《铡美案》 豫剧 代表人物:常香玉、马金凤、陈素珍、崔兰田、牛得草等 越剧不见时我国的第二大剧种,同时也是国内目前流传最广、影响力20

《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七品芝麻官》 《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红楼越剧 流行于浙江、上海等长江三角洲的剧种

最大的地方剧种。 代表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姚水娟 黄梅戏 起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生毗邻地区。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原名“黄梅采茶调” 产生于冀东的滦县、迁安、玉田、三和和天津农村 代表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航 梦》、《孟丽君》 《天仙配》、《女驸马》 评剧 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秦香莲》、《刘巧称“评剧”。代表性艺术家:成兆才、儿》、《花为媒》、《杨李金顺、白玉霜、新凤霞。评剧还三姐告状》 具有一个相当大的传统特色,即善于表现现实生活。 代表人物:康子林、萧楷成、周慕莲、周企何 《柳荫记》、《白蛇传》、《玉簪记》、《拉郎配》、《鸳鸯谱》 川剧 流行于四川、重庆和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 粤剧 又称“广府大戏”,融合了唱念做打、 乐师配乐、戏台服饰、形体表演等多种因素的表演艺术,是广东省地方代表戏曲。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因此,粤剧美称“南国红豆”

第二节 戏曲表演 1. 词语释义

·表演程式:戏曲运用音乐舞蹈等手段表现生活的一种独特的表演技术格式。戏剧表演的四种主要手段——唱念做打。程式的含义是规范性、规律性。表演程式来源于生活

唱念做打: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法。唱歌、念白、表演、武功,俗称“四功”。 四功五法: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法。“四功”为唱念做打;“五法”即手、眼、身、发、步 趟马:戏曲舞台上表现策马疾行的表演身段

走边:戏曲舞台上表现轻装潜行的表演身段,是武生演员的基本功

亮相:戏曲表演身段动作的进行过程中,在适当的角度动作短暂的停顿、以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体现描绘人物神态的雕塑美

龙套:戏曲角色行当,扮演士兵、夫役及群众 2. 角色行当释义

生:一般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 旦:是女角色的统称。 净:俗称花脸。 丑:是喜剧角色。 杂:扮演群众演员。

外:生之外又一生,扮演正生之外的次要角色。 贴:即“贴旦”,旦之外又一旦,为旦行的副角。

反串:演员扮演与本人所属行当表演特点距离较远的戏剧人物。

21

3. 戏曲基本功释义

毯子功:指翻、腾、跌、扑等各项技艺。 把子功:“把子”指刀枪剑戟等长短乐器。 翎子功:“翎子”是插在盔头上的两根长长的雉鸡翎。

甩发功:生、净、丑各行角色头上都扎一咎长发,叫“甩发” 髯口功:戏曲称任务所戴的假胡须为“髯口”

水袖功:传统戏曲服装的蟒袍、褶子、帔的袖口上多缝有一段白绸子,称“水袖” 4. 传统戏曲舞台景物造型释义

门帘台帐:衬幕,包括一对门帘,分别挂在上场门和下场门;上下场门之间则挂台账。其作用是把前台表演区与后台分割开来。

一桌二椅:传统戏曲舞台上的演出工具,并无固定意义

桌帷椅帔:一桌二椅的装饰。其色彩的变换,可以表现不同的气氛和场合。 砌末:大小道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 检场:也称“打杂师”,“走场”。戏曲舞台上的辅助人员

火彩:戏曲舞台上表演火焰、烟雾的各种特技。一种是表演者口吐,一种是检场人施放。

第三节 戏曲经典剧目 名称 西厢记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作者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 年代 元代 主要内容 影响 第一次明确、彻底提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传奇《莺莺传》,塑造了莺莺、张珙(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也是家喻户晓。 十大悲剧之一 《窦娥冤》 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 汉宫秋 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赵氏孤儿 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 元代马致远创作的历史剧 纪君祥 元代 元代 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一批舍生取义的壮士为达到护主的目的不惜牺牲生命,最终救下公主,并且帮助其剿灭奸臣的故事 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女子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向封建家长挑战,其主题思想就是歌颂婚姻自由 22

元朝四大悲剧之一 历史悲剧 元代 梧桐雨 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墙头马上 元代 著名戏曲家 白朴 白朴 元代 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历史传说剧 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 元代

倩女离魂 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 琵琶记 戏剧家 郑光祖 高明 元代 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 根据民间流行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被称为“南戏之祖” 根据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改编而成的昆曲剧目 汤显祖在《题词》中说:“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取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梧桐雨》 浣纱记 明代 中晚期作家 梁伯龙 明代大戏剧家 汤显祖 明代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 牡丹亭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 明代 杜丽娘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 长生殿 清初剧作家 洪升 清代 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 桃花扇 清初作家 孔尚任 梅兰芳 清代 展现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画卷,主题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 霸王别姬 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表演的经典名剧之一 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成为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 贵妃醉酒 梅兰芳 又名《百花亭》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郑光祖《倩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

中国四大古典名剧《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 第四节 戏曲名家

23

名字 关汉卿 年代 元 代表作 《鲁斋郎》、《窦娥冤》、《单刀会》 影响 元杂剧奠基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曲圣 元杂剧文采派代表作家 王实甫 元 《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留有全本;《苏小清月夜贩茶船》、《韩彩云丝竹芙蓉亭》各一折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汉宫秋》、《青衫泪》、《岳阳楼》、《天沙静秋思》 白朴 马致远 汤显祖 孔尚任 洪升 程长庚 元 元 明 清 清 清 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成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 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被西方人誉为记》、《邯郸记》、《南柯记》 “东方的莎士比亚” 《桃花扇》 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 清初著名诗人、戏曲作家,时人将他和《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清朝著名戏曲作家、诗人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文武老生,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有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之称 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曾演武生,他出色地继承了程长良、余三胜等徽派、汉派的艺术精华,文武兼善,昆乱不挡,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的创始人 清末京剧丑行演员,尤其对一些“丑婆”戏演得最拿手,有“天下第一丑”之称。与杨鸣玉、黄三雄同为第一代京剧丑角代表 谭鑫培 清 刘赶三 清末 《绒花记》 盖叫天 马连良 清 清 《打虎》、《十字坡》、《快活有“江南第一武生”之称,事称“盖派” 林》、《劈山救母》、《普陀山》 中国京剧著名老生表演艺术家,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四大须生”;三人去世后,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 梅兰芳 程砚秋 清~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中国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 《梅妃》 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悲剧是程砚秋最擅长的剧种,人们称其为“程腔” 24

尚小云 《红绡》、《林四娘》中的剑舞,《婕妤当熊》的扇舞,《云娘》中的即度跳舞作歌都是尚小云的独创。《御碑亭》 《红娘》 《天仙配》饰演七仙女 京剧四大名旦,讲究刚柔相济,刚中带柔,柔中带媚,别有一番风味 荀慧生 严凤英 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齐名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我国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早期京剧“老三派”创始人: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第二代老生三大流派创始人: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谭鑫培的谭派

第五章 曲艺、杂技基础知识

第一节 曲艺的主要种类 1. 各地评书代表人物及作品

评书: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编演新书方面有成就的演员有袁阔成、田连元、李庆良、田占义 类别 北京评书 天津评书 辽宁评书 代表 连丽如 刘立福 袁派评书 袁阔成 鞍山评书 刘兰芳 单田芳 本溪评书 田连元 陈派评书 陈丽君 作品 大隋唐》、《三国演义》、《龙图公案》 《聊斋志异》、《名优奇冤》、《义侠传奇》 《三国演义》、《水泊梁山》、《封神演义》、现代评书《肖飞买药》、《许云峰赴宴》 《岳飞传》、《杨家将》、《朱元璋演义》、现代评书《陈毅传》 《隋唐演义》、《童林传》、《乱世枭雄》、现代评书《千古功臣张学良》 《水浒》、《杨家将》、《小八义》 《大西唐》、《曹家将》、《隋唐演义》 当代评书名家:张震佐的《东汉演义》、张少佐的《杨家神枪》、田占义的《李自成》、孙一的评书系列《民国十大军阀演义》、《中国帝王史话》等 2. 苏州评话的特点 只说不唱,兼容叙事和代言为一体。多为一人独说(单档),偶尔有两人为双档的,《三国》、《英烈》、《济公》 3. 相声的形式

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种 单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

对口相声:是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 群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丙称“腻缝”。

4. 相声的四大基本功

·相声四大基本功——说学逗唱;

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说,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正反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mq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