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更新时间:2023-04-11 21:2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2017年秋平福乡雄杰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汇报近几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贯彻和实施,农村中小学师资逐步加强,教师整体素质不

断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获得了社会的好评。但在教研中,我发现,我村小学在教研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就我村小对这些问题做一点肤浅的探讨:

问题一:教研意识不强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然而因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不足,研究的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不高。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出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反差,甚至教学行为的出轨现象。如果有心去访问一下,就会发现被逼参加教研的教师不在少数。作为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长,在众多的压力面前,煞费苦心制订了各种教研制度,组织了各项教研活动,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而教师却并不积极参与。没办法,只好与考核挂钩,逼着老师参加,但又往往会发现,上交的案例、反思有不少是抄的,检查的学习笔记是考核前夜赶的……

问题二:教研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的主动性不高。

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教研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教师的自主研究,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是徒劳的,甚至会起反作用。教研内容若不是发自教师的内心需求,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那就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甚至还会演变成教师的一种新的负担,同时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教师缺乏自主参与的意识和热情是校本教研面临的最大困难。

问题三:村小教师人数少,但结构复杂,组织有难度。

活动时人数到不齐或拖沓,大部分老师认为上好自己的几节课就行,其他的事不理不问,甚至有一部分教师是问题教师,所以活动不实在,加上办学条件差,教学器材缺乏,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滞后,影响了教研质量,使教研活动缺乏力度。加上教师走出去听、看的机会少;而本校内又无平行班,不同年级、不同教材的一些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 加上村小教师相当一部分属于民转公,理论水平匮乏,评课质量不高,执教者不能用理论指导实际,因此,不少人听不到好课,而从思想上认为教研活动开展与否都一样,使得教研活动缺乏信度。

问题四:评课面上跑,随波逐流,敷衍了事

认为大马过得江,小马过得河,不去挖掘亮点,不去寻找不足,保持一团和气,说的不得要领,听的不明不白,使评课流于形式,虽多次上课评课,但听者和教者都得不到提高。

问题五:教研方法形式陈旧,形式单一,翻来覆去都是老一套,毫无新意,使教师厌倦,失去教研兴趣。

村小教研活动无非是听课、评课、读读杂志而已。因此单一的活动形式,简单的活动内容,低微的活动效果(如:一些公开课之后的评课,或是套话连篇,或是好话多说,或是一言不发),这些现象影响了教师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也使得教研缺乏深度。

问题六:部分教师不配合,缺乏整体协作。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虽然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它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集体智慧。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各搞一套,缺乏交流与协作。随着高考跨学科综合能力考核力度的加大,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这就更需要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切磋、相互融合。学校个别教师打招呼都是件难事,更别说其他的了。

问题七: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的扩大和教育的改革,农村小学学生数和老师数虽然逐年减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师课务负担加重。多数教师要兼任两个班以上的语、数、英教学,同时担任班主任。每天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中琐事,接待家长.

. 或家访,还要填写各种的表格,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应付各级领导的评估检查,准备各项活动等。老师反映如果到城区小学去参加教研活动,自己班级的教学就得落空。一天下来,大多教师感觉身心疲惫,没有精力去静心地学习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校本教研成了“雾里看花”。

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部分教师思想落后,不思进取的状况,应结合目前教育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寻找个人不足,促使教师积极教研加紧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要重在实际,检查工作不能以“本本”为依据,领导要深入教研组参与他们的研讨。业务学习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个人自学,集体探讨,专题报告等。

3、作好校级交流,把别人请进来,也把自己推出去,交流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对比,找出差距,才能起到取长补短。

4、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资源,搞好校本教研。一方面要利用好学校的远程教育系统和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用好学校的骨干教学能手,加大帮扶力度,要拟定帮扶计划,并把帮扶工作立为年终考核和评优的依据。

5、以课题牵动教研。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实践检验--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探究过程,抓一点带一线,提一线带一面,解决教研过于空乏,无法深入的问题。

农村小学教研的成功,可以促进农村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希望本文对农村小学教研问题的肤浅的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jg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