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西园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8 10: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绍兴西园

摘要:绍兴西园是吴越国时始建,后颓废,后人根据宋代的园林布局重建而成。西园是一个风景别致的园子,诗情画意尽在山水、竹林之间。园中包括很多景点,其主要的特点是以王公池为中心,亭台楼阁依湖而建,亭中观湖景,处处景色不一,韵致盎然。古代的文人贤士在此地诵诗饮酒,而现今绍兴之人在此地饮茶闲聊,真乃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关键词:绍兴西园、诗情画意、亭台楼阁、韵致盎然

一、西园的总体风貌

西园坐落于龙山西麓,龙山即是府山。绍兴西园是吴越国时始建,五代钱镠建都临安,以越州为东府,在此地挖渠道,引别处之水,营建园林,为后宫游乐之地。景区共占地二点六九万平方米,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的皇家园林,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颓废。后人根据宋代园林的布局重新建造了这座园林。古代的园林布局与现代的建筑特色相结合,使西园蕴含了现代化的古典美。西园是供人休养生息的地方,因此是一个非常优雅、风景秀丽的园子。西园的建筑非常有特色,亭楼建筑的特点是对称和相邻,并且以湖为中心,四亭依次而建,分别命名为春荣、夏阴、秋芳、冬瑞。每个亭都有其对应的对联,意指“春觉水暖、夏听竹风、秋闻菊香、冬看梅开”,人文气息尽显其中。站在各个亭内观赏西园之景,所见景色都不尽相同。湖水清澈,湖中乌篷船在水中漂泊,游人看了会不经意就想吟诵“野渡无人舟自

横”这句诗。园中总共有四楼,两楼相邻而建,高低不一,站在每处楼的风景也是别样。园中竹林茂密,水沟隐于竹林之间,古人在亭里闻竹赏景诵诗,雅致风味犹然。西园回廊千转百回,回廊的尽头弯角处还是回廊,显得十分的优雅。走在园中的林荫小路,心中会有一种静谧和安宁。对于现代都市的人来说,缺少的就是这种静谧和安宁。

二、西园建筑的整体特色

西园的建筑非常有特色。西园的占地面积并不大,但其建筑的位置都是恰到好处的。观

赏西园要按照从门的右边到左方向,绕湖而看,才能看出西园的景点特色。西园有三大特色。首先,西园里楼与亭的建设风格。西园总共四楼和六个亭。其地理分布是以湖为中心,左右两边的楼和亭是相等的,并且楼与亭也是对称的。因此,游人无论是站在亭子还是楼台,对眼望去,都可以看到亭子或者楼台。亭子的建设是依据观赏风景的角度建设的。从右到左,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亭。而坐在四亭里所观的景,跟季度是相符的。春荣所对的景色是杨柳,冬瑞亭对面是飞盖楼和望湖楼,而后就是梅树,古人坐在冬瑞亭里闻梅香而观湖景,视线是最好的。夏阴亭离湖最近,而秋芳亭旁是大片的竹林,四亭景色恰好相互对影和互补。最妙的是,西园里所有的建筑都围绕一个湖,因此,整个西园观赏起来给今人的感觉就是西园湖水圆而建筑方,图形圆而方,小路曲折而长,错落有致,美观不可言哉。观赏西园的建筑,就如同站在古代皇宫一样,浩瀚而雄伟。况且,这种对称、相邻、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建筑特点,也是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其次,西园里桥的特色。在西园,有两个非常唯美的拱桥。同样是左右各一座。桥依托水而显得美。一竖一横的建在湖水上,过桥望亭,游人站在桥上观景,可感妙不可言。再次,西园里栽竹的特色。西园里一大特色就是竹。每到一处,都可看到苍翠的竹影,可闻淡淡清香。亭子的四周都是竹子。竹子自古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常好的。古人喜欢竹,因为竹象征了淡雅和清高。此外,竹子一年四季都是常青,常青的竹林使西园之景永远都是欣欣向荣,苍翠的竹林赋予了西园别样的人文气息。

三、西园风景介绍

西园是一个非常雅致的园子。初入园门,有两个小门入口,两个水槽左右放置,古人大概用其来引水。从右门而进,便可看见飞盖楼,看其对联,古人傲气的写了“东浙多君子,对湖画山多传人”之意。站在飞盖楼望去,整个园子主要的风景尽赏其中。湖水平如境,对面是雄伟的平楼,楼名曰“漾月堂”,两侧是雅致的小亭,其风景是独特的。往右行,是一个别致的春荣亭,在此处最大的乐趣就是观鱼、喂鱼。“晓眠人不觉,水暖鸭先知”,可想而知,古人坐在亭子观赏鸭子在水中游的情景,是多么令人羡慕。鸭子在水中游,春意也就来了。对面苍翠杨柳倒映在水中,桃花含苞欲放,春风袭来,吹人睡意。继续前行是一个假山,此处风景独好。假山名曰“流杯岩”,为北宋景佑间郡守蒋堂西园之景。“流杯岩”是由不同大小的石头堆叠而成,中有一小洞通道,游玩其中,便可感童乐知趣。往右是冬瑞亭,冬天最惬意的事情是看梅花开放,正像对联写的“风来音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今人虽然不能像古人那样惬意的生活,但坐在亭里,也能感受到融融的文化底蕴。在往前走,就是雄伟的“漾月堂”,它很宽敞,占地面积比较多,而在此处观赏景色视野也是最好的。此处望景,西园之美色尽收眼底。对面的两楼相邻而建,在此处望,不经感慨古人建筑技术的高超。两楼的位置、高低都恰到好处,错落有致,观赏不一。“黎苍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

淡风”,今人看着对联就能感受到一种惬意的生活的气息,由此联想,此地曾经是多么的繁华和富丽,而今人能有幸的观赏到如此美景,也是幸福的。“漾月堂”的门是锁的,但从门缝向里望,可看到一个古老的屏风。屏风上的画都是西园秀丽之景,可想而知,古人曾经在这里游水作画。

“漾月堂”的后面是“龙山诗巢”,“龙山诗巢”与回廊相间,堂前湖水,两侧杨柳相称。此处人少安静、地处竹林之后,古人在此地诵“千载之清芳”,饮茶会谈,切磋诗意。堂里左右摆放了几张精致的桌椅,供诗人饮茶聊天之用。再往前是一个水竹亭,此处的亭子建筑和其他亭子不同。它用石头而建,然而石头的轮廓是竹子的形状,对联也是写在竹竿上后绑在亭柱上。无论是看亭子还是坐在亭内观风景,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别样优雅。最吸引人的是竹竿上的对联“竹解灵心是我归”,古人把竹子当作能了解其性灵的朋友。今人看了对联后感受于此,同样会觉得当一个人真正安静的处在竹林深处,竹子的气息和其心灵真的会达到一种契合。竹亭旁边的是拱桥,拱桥由平板石构成,拱桥两边湖的大小不一,风景却是美不可言。

往小路向前走,可看到两层的望湖楼,站在望湖楼,游人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站的高看的远,此处观赏对面的府山,视觉真的很美。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龙山的外景,真的就像一条卧龙,而龙山里的飞翼楼的楼顶可见。整个西园就好像依托龙山而建,龙山的高山树木倒映在西园清澈的湖水,整个的感觉是典型的江南景致。

四、观看西园后的感受 我到过西园两次。前一次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只觉得西园的景色一般。但当我再次去西园的时候,感觉真的很不一样。老人评价一个女子漂亮,喜欢说耐看。西园就像一个美丽的女子,越看越耐看。西园之美景需要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u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