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1.2: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1-08 10: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海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中国现代文学(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课程代码: PRW402 PRW448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

一、课程介绍

1.中国现代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容是清末民初的新文学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文学思潮流派、主要作家创作情况介绍和经典作品赏析。“现代文学”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还揭示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质,因而,对“现代性”的思考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其它文学课程如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都有密切关系。要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产生的渊源关系,必须有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知识,同时,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也为学习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打下基础。此外,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有利于本专业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与现实,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时代目标。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与发展规律,熟悉中国现代文学运动、思潮、流派的历史过程及特点;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艺术感悟能力与理论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史研究能力,学会搜集史料,分析文本,写作科研论文;在以上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与理性分析能力,为学生创造中国当代文化打下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 1 -

海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要求、重点和难点 教学要求: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建构过程及研究范围 重点、难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教学要求:掌握文学革命的起因、发展过程、外来思潮与文学社团、理论建设与创作潮流 重点:文学革命运动的过程 难点: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的文学观 备注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文学革命运动 4 第三章 鲁迅 6 教学要求:系统了解鲁迅的生平与主要创作成就 采用讨论重点:《呐喊》《彷徨》、《野草》的思想与艺术 式教学方难点: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 法 教学要求:掌握第一个十年小说创作概况 重点:写实型、主观型小说 难点:叶圣陶、郁达夫小说艺术 教学要求:了解新诗的诞生和第一个十年新诗创作状况 重点: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诗歌艺术 难点:泛神论对《女神》的影响 教学要求:掌握第一个十年散文创作状况 重点:周作人、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难点:周作人的历史评价 教学要求:了解话剧的诞生、引进和这一时期话剧创作 重点:郭沫若、田汉、丁西林戏剧 难点:田汉的“诗人写剧”特征 教学要求:掌握30年代的文学潮流与趋向 重点:革命文学论争、左联 难点:左翼与自由主义文艺论争 教学要求:掌握茅盾创作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重点:《蚀》三部曲、《子夜》 难点:茅盾早期小说对女性身体的描写 教学要求:掌握老舍创作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重点:《骆驼祥子》 难点:老舍的京味与幽默 教学要求:掌握巴金创作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重点:《家》、《寒夜》 难点:巴金后期小说的风格转换 教学要求:掌握沈从文的创作立场及文学世界的审美价值 重点:《边城》 难点:沈从文的文学史地位 第四章 第一个十年的小说 4 第五章 第一个十年的诗歌 2 第六章 第一个十年的散文 2 第七章 第一个十年的戏剧 4 第八章 30年代文艺思潮与运动 4 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 第九章 茅盾 4 第十章 老舍 4 第十一章 巴金 4 第十二章 沈从文 4 - 2 -

海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十三章 三十年代小说 4 教学要求:了解30年代小说创作的纷繁和变化 重点:左翼小说、废名、新感觉派 难点:30年代小说的格局与类型 第十四章 三十年代诗歌 4 教学要求:总体把握30年代诗歌创作流派和趋向 重点:戴望舒 难点:现代诗的赏析与评价 教学要求:了解这一时期散文、戏剧的发展概貌和艺术成就 重点:鲁迅杂文的思想与艺术特质、《雷雨》 难点:鲁迅杂文、曹禺的话剧艺术技巧 教学要求:掌握解放区的文艺思潮与创作成就 重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赵树理 难点: 延安文艺整风、“新颖的赵树理文学” 教学要求:掌握国统区的文学潮流与创作成就 重点:路翎、艾青、穆旦 难点:路翎与“七月派”、穆旦的诗歌艺术 教学要求:掌握“孤岛”与沦陷区的文学潮流与创作成就 重点:张爱玲、钱钟书 难点:张爱玲“参差”、“苍凉”的艺术风格 第十五章 三十年代散文与戏剧 4 第十六章 解放区文学 4 第十七章 国统区文学 2 第十八章 “孤岛”与沦陷区文学 2 合 计

64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阅读:本科程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泛读规定的参考史料与创作文本,精读重点的作家作品。老师随堂抽查学生阅读情况。

2、听课: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课堂听讲全部课程,并做好笔记。听课和笔记情况随时检查,记入平时成绩。

3、讨论:本科程每学期课堂讨论4-5次,要求学生事先搜集和阅读材料并写好发言提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4、辅导:要求学生主动学习,随时提出问题,老师随堂辅导。要求学生与老师建立电话和电子邮箱联系,交流自学情况。另外,每学期期末集中大型辅导1次。

5、写作:本科程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作小论文1-2篇,第一学期以文本分析为主,第二学期以文学史现象为主,由点到面,由易到难,老师必须全部批改并评讲。论文成绩记入平时成绩。

其中第三章鲁迅、第九章茅盾、第十章老舍、第十一章巴金、第十二章沈从文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讨论时间约1课时:

开学第一周给学生提供这五章的阅读书目,包括作品和代表性的研究论文,要求学生课下自学这五章的内容。并将学生相应地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其中一章,组员先在课下交流、讨论,然后准备一个15分钟左右的发言稿或PPT,由该组代表在课堂上先做主题发言,然后由同学、老师提问,展开比较充分的讨论。这样一方面检查了学生自学的效果,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讲解, 澄清疑点,解答难点。

- 3 -

海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含考勤、回答问题、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目:

严家炎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执笔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审定时间: 年 月- 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u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