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_弹力_摩擦力习题 2

更新时间:2023-07-20 08:2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物理基础训练5

基础训练5 重力弹力摩擦力

训练指要

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图示法和力的分类;正确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会判断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和计算其大小.第4题、第7题,第15题为创新题.这几道题的命题目的是想通过这几道题突破有关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大小计算这个难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2.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

C.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D.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3.如图1—5—1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102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2 kg和m2=4 kg.若不计弹簧质量,取g=10 m/s2,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

图1—5—1

A. 5 cm,10 cm

B.10 cm,5 cm

C.15 cm,10 cm

D. 10 cm,15 cm

4.(2002年高考江苏试题)如图1—5—2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 b=5 N,F 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 f1、F f2、F 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图1—5—2

A.F f 1=5 N, F f 2=0, F f 3=5 N

B. F f 1=5 N, F f 2=5 N, F f 3=0

C. F f 1=0, F f 2=5 N, F f 3=5 N

D. F f 1=0, F f 2=10 N, F f 3=5 N

5.一铁块m 被竖直悬挂着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1—5—3所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图1—5—3

A.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黑板

B.铁块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互相吸引的磁力和互相推斥的弹力

C.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

6.(2001年3+X 理科综合试题)如图1—5—4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图1—5—4

A.L +k

μm 1g B.L +k μ (m 1+m 2)g C.L +k μm 2g D.L +

k μ (2121m m m m +)g 8.如图1—5—6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图1—5—6 A.1

1k g m B. 12k g m C. 21k g m D.

22k g m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试题)有一批记者乘飞机从上海来到西藏旅游,他们托运的行李与在上海时比较,行李的质量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用一根橡皮筋将一物块竖直悬挂,此时橡皮筋伸长了x 1,然后用同一根橡皮筋沿水平方向拉同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橡皮筋伸长了x 2,那么此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

图1—5—7 图1—5—8

12.如图1—5—8所示,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斜面上,并沿斜面向上施加一个拉力T ,为了使物体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所加拉力T 的最小值为T 1,最大值为T 2,则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

三、计算题(共36分)

13.(12分)质量为2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 cm ,当拉着物体前进时,弹簧伸长2 cm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200 N/m(g =10 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4.(12分)如图1—5—9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1的弹簧,竖直地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劲度系数为k 2的弹簧竖直放在物体上面,其下端与物体的上表面

连接在一起,两个弹簧的质量都不计.要使下面弹簧的弹力减为原来的

3

2时,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 竖直向上提高多少?

图1—5—9 图1—5—10

15.(12分)如图1—5—10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间用绳与墙壁连结着,黑毛巾的中部用手将它拉住,欲将其分离开来,若两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 ,毛巾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多大的水平力?如果有n 条白、黑毛巾交替折叠放置着,要将n 条黑毛巾一起匀速拉出,要多大的力?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物理基础训练5答案

一、1.D 2.A 3.C 4.C 5.D 6.A 7.C 8.C

二、9.不变;变小 10.x 2/x 1

11.mg 222R v ω-/v ;mg ωR /v .

12.(T 2-T 1)/2

三、13.(1)根据胡克定律,F=kx ,当弹簧伸长3 cm 时,弹簧的拉力为6 N ;弹簧伸长2 cm 时,弹簧的拉力为4 N.再由平衡的知识,可得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 N.

(2)滑动摩擦力为F f =4 N ,正压力F N =G =20 N ,所以动摩擦因数μ=F f /F N =0.2

14.弹簧最初的压缩量设为x 0

则x 0=1

k mg 当下面的弹簧被压缩x 1时,上面的弹簧伸长了x 2,则

x 1=1

32k mg x 2=231k mg A 端上移的高度为x =(x 0-x 1)+x 2=)11(31

2

1k k mg + 当下面的弹簧被拉长x 1时,上面的弹簧伸长了x 2,则

x 1′=x 1 x 2′=235k mg

A 端上移的高度为x ′=(x 0+x 1′)+x 2′=)11(352

1k k mg

+ 15.黑毛巾有四个面受到摩擦力,平衡时 F =f 1+f 2+f 3+f 4=μ·

2

3222mg mg mg ?+?+μμ 2

24mg mg μμ=?+ (1+2+3+4)=5μmg ,有n 条白黑毛巾时,同理有:F =21μmg (1+2+3+…+4n ),故F =21μmg (1+4n )·24n =(4n +1)n μmg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66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