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课程设计1

更新时间:2023-12-16 08: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施工组织 课程设计

天津市某技校食堂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13年2月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配合《土木工程施工》及《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培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合理组织、管理现场施工的初步能力,增强工程意识,为毕业后的工作及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全部设计内容:编写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计算有关数值和指标、绘制施工平面图、编制进度变化。

通过设计,要求学生熟悉一般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顺序,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计算内容,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内容和步骤。

三、设计内容

1.熟悉施工图纸、拟定施工方案

划分施工段,确定施工流向、各分部工程的施工过程及施工顺序,选择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2.计算工程量、汇总劳动量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4.编制施工准备工作及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5.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6.整理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成果要求

1.编制设计说明书; 2.绘制施工平面图;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五、时间安排与进度计划

课程设计时间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周一 设计内容 周二 周三 计算工程量汇总劳动量 周四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周五 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整理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熟悉施工图纸 拟定施工方案

2

工程项目概况及施工部署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天津市某技校食堂工程 2、工程地址: 天津市北辰区刘园附近 3、建设单位: 天津市某技校

4、设计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设计研究院 5、监理单位: 天津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6、施工单位:中建六局建设与发展公司 7、结构型式:底框砖混结构 8、层数:主体三层 9、建筑面积:756m2

10、屋面防水保温:P.V.C防水屋面,三层屋面架设隔空层,二布三油塑料油膏防水层,现浇水泥珍珠岩找坡,最薄处60,1:3水泥水泥砂浆找平层25厚 11、地面:普通水磨石地面,C10混凝土垫层80厚

12、楼面:卫生间200*200防滑地砖楼面,其余水泥豆石地面

13、内墙装修:卫生间及其妻曾操作间1800高白瓷砖墙裙,其余混合砂浆墙面、顶棚混合砂浆抹面面刷仿瓷涂料二边

14、外墙面:保温板材、外墙涂料及外墙面砖,详见立面标注

15、门窗:木门窗浅黄色调和漆二遍,钢门窗内外分色,内面为浅黄色调和漆二遍,基层均按有关规定处理,铝合金为银白色蓝玻

二、建筑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建筑总高度10.08米。室内外高差300 mm。外墙装饰为涂料及面砖墙面,屋面为不上人4MM厚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三、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底框砖混结构;基础型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建筑结构耐火等级

3

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四、施工条件:

(1)基本风压:0.45 KM/m;地面粗错度:B类;

(2)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特征值周期0.35(s),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3)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为二(a)类;其他为一类。

2

五、项目施工顺序

1、本工程结构施工工序:

基础部分:定位放线→土方开挖→验槽→垫层C10混凝土浇筑→承台支模、扎筋(包括住下独立基础、构造柱、框架住的钢筋)→验收→浇筑混凝土→现浇地梁以及基础圈梁扎筋、支模→验收→浇筑砼→验收→土方回填

主体部分:测量放线→底层柱支模→验收→浇筑首层柱→二层梁、板支模→二层梁、板扎筋→验收→浇筑二层梁、板砼→测量放线→二层构造柱钢筋绑扎→二层砌筑→二层圈梁钢筋绑扎→构造柱圈梁模板→二层梁三层楼板模板支撑→三层楼板钢筋→三层板二层构造柱梁混凝土浇筑→三层构造柱钢筋绑扎→三层砌筑→三层圈梁钢筋绑扎→屋面梁屋面板模板支撑→屋面梁屋面板钢筋绑扎→屋面板梁、三层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女儿墙砌筑→屋面防水

六、施工临时设施规划

现场控制测量网,做好“三通一平”工作,搞好平面布置。搭设生产设施 (一)、生产设施

主体工程混凝土、砂浆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现场设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 (二)施工现场水电供应规划

现场四周铺设施工用电。将现场围墙四周市政供水就进接入施工现场,按照用水量铺设

4

主管和支管,形成完整的供水消防网络。

(三)临时排水

在施工场地开挖临时排水沟与所设的污水处理池相连,然后从围墙外沿排入地下污水处理处,最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七、施工准备工作

1、管理准备工作

组织调集各类管理人员,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材料陆续进入现场,邀请建设单位及地方各个有关部门,接洽施工事宜,了解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和特殊规定,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组织施工力量,作好施工队伍的工种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操作人员的安全三级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审核劳动岗位技能情况。落实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制定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合同内容,按合同条款实施。

2、技术准备工作

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查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组织图纸会审。编制出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单项工程的详细施工方案,进行工序设计和交底。根据甲方要求编制预算和进度计划。将场外坐标引入现场内制作半永性控制桩。

3、材料、机械准备工作

编制材料使用计划、落实进货渠道,并作进出场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出施工机械的使用计划,组织调拨、购置、运输和安装。

4、现场准备

首先在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修整道路。现场设置配电室设立回路分配箱分别引至现场各机械闸箱。做到一机一闸一漏。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完成现场临时设施的安排,作好现场停水停电的布置和安排,并了解现场内地上,地下的管线分布情况,作好记录。在施工中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施工前完成临时设施的建设,如:砼、砂浆搅拌站;办公室、材料库房、门卫房、钢筋堆放棚、水泥库、木制作棚、临时宿舍、厕所等。另外还应准备钢卷尺、水准仪、氧气表、乙炔表、水准尺、垂直检测尺、塔尺、试模、坍落度测试筒、环刀、温度计、经纬仪等工具。

施工技术方案

5

一、测量放线

(一)、平面控制

根据规划总平面图标准坐标点进行引测,至基槽外边1.5m处设置埋地控制轴线桩,并在周围地面上做永久性标志。

(二)、竖向精度要求

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测量精度控制。结构垂直度每层进行控制,层间允许偏差±3mm,总高度偏差不大于±10mm。

(三)、测量放线要求

测量放线工作按《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执行,为保证结构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测量放线工作的准确、完整。测量人员要按照规范、设计、建设单位的要求提供施工时标高控制线以及门窗洞口控制线,现浇梁混凝土浇筑时的标高控制线,外墙墙面大角10cm控制线,以及外墙壁门窗控制线。每一层各种线施测完毕后,应该在明显的部位标明线的名称及施测人,并填好验线记录。

为保证结构施工的质量,本工程应该严格按控制线进行施工,对于结构施工的外墙等部位均拉通线后施工。

地下基础施工完后再根据地上的控制桩用经纬仪及钢尺测定地上一层的柱、墙身线等,精度要求在3mm以内。±0.00水准点,各层的水平标高采用内控形式控制网,并将控制点测设于首层结构上,在每个流水段外墙大角设置一个±0.00水准点,各层的水平标高用同一个卷尺往上引测,以确定每层楼的标高和大楼的总高度。楼层标高以室内500线为准。保证各道工序正确使用500线,以便控制楼层标高。

定位完成后,由放线工自检,验线员检验无误后,可作定位资料,请建设(监理)单位验收,经各方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轴线控制点及水准点应加强管理,做好保护,防止撞击及偏位或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复核制度,一般情况每月复核、校核不少于一次,测量仪器应进行周期性核定,并有合格核定书,每季度要对仪器进行常项校检改正,并有记录,其它量具要按要求进行对比,并有记录。

二、土方工程

(一)、土方开挖

应该按照施工规范中GB50202—2002的要求进行。

基槽开挖程序:测量放线→机械挖土至标高-0.9M→修坡 →整平→人工开挖条形基础至

6

标高-1.2M→机械开挖柱下独立基础基坑至标高-1.5M→人工开挖柱下独立基础预留土层至标高-1.8M→留足预留土层→验槽。

(二)、开挖方向

基坑开挖方向是:由西向东开挖,订上水平桩作为水平标高控制的依据,测量人员配合施工人员抄出水平线,基坑底标高为-1.8M挖土完毕后,测量人员施测柱位线进入基础垫层施工。

(三)、开挖方案

基坑开挖应连续进行,但避免在雨天施工。土方开挖时,加强对边坡的检查,并做好施工人员的防雨、防滑、防雷、防触电、防塌方的保护工作。

三、基础垫层

按基础平面布置图中的轴线尺寸,划出基础垫层的外轮廓线。

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 混凝土工程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

混凝土骨料要有合格证、检验报告、复试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2.1.1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鲁南水泥厂鲁宏水泥)。 2.1.2砂:中砂,严格控制砂子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

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0cm,级配要求连续,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

7

2.1.4水: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外加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技术要求,其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通过配合比实验确定。

2.1.6主要机具: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汽车输送泵、振动棒等。 2.2作业条件:

2.2.1办完钢筋隐检手续,注意检查马登、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与安装单位密切配合,核实墙内预埋件、预留孔洞、水电预埋管线、盒(槽)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

2.2.2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边角柱加固是否可靠,各种连接件是否牢固。

2.2.3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

2.2.4混凝土泵车、振捣器等,经检查、维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有备用其数量能保证连续施工的需要。

2.2.5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2.2.6由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保持联系,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严格控制投入工程使用的混凝土质量。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预定→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养护。

3.2混凝土预定:项目部技术科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各种部位的混凝土量计算清楚,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因混凝土数量的问题影响工程的连续施工,并随时与混凝土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定制混凝土量,使混凝土量达到既不影响施工,也不造成材料的浪费。

3.3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在运输过程中,匀速搅拌,以保证进场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气温宜控制在0.5~1h之内)。混凝土运输到场后,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应使用。

3.4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

8

50c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1m;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当采用平模时或留在内纵模墙的交界处,墙应留垂直缝。接槎处应振捣密实。

3.4.2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

3.4.3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暗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3.4.4墙上口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表面找平。

3.4.5拆模养护: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MPa,冬期时掺防冻剂,使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时拆模,保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及时修整墙面、边角。常温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湿润。

4、质量标准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Ⅱ)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序项 目 检查方法 主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1 件的取样和留置 第7.4.1条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2 控样和留置 项目4 初凝时间控制 一1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 般2 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 项3 混凝土养护 目

第7.4.2条 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3 差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第7.4.3条 复称(每工作班抽查不少于一次) 第7.4.4条 第7.4.5条 第7.4.6条 观察及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 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 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 第7.4.7条 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 9

5、成品保护

5.1不得任意拆改模板的连接件及加固螺栓,以保证模板的外形尺寸准确。 5.2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持甩出钢筋的位置正确。 5.3应保护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墙体烂根:支模前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模板不超过1cm,保证模板下口严密。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5cm厚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6.2洞口移位变形: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土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

6.3墙面气泡过多:采用高频振捣棒,每层混凝土均要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6.4。混凝土与模板粘连:注意清理模板,拆模不能过早,隔离剂涂刷均匀。 7、质量记录

7.1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7.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及强度评定。 7.3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4隐检、预检记录。 7.5其它技术文件。 第二章 钢筋工程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成型钢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预先加要成型钢筋。

10

2.1.2拉筋和支撑筋: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时,在两片钢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以便固定上下左右钢筋间的距离。

2.1.3铁丝:采用20~22号火烧丝。 2.1.4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垫块。

2.1.5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 2.2作业条件

2.2.1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2.2.2钢筋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堆放,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 2.2.3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侵蚀断面的钢筋不得使用。

2.2.4检查钢筋的弯折长度、规格、数量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2.2.5应将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

2.2.6弹好墙身、洞口位置线,并将预留钢筋处的松散混凝土剔凿干净 3、操作工艺

3.1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 3.1.1工艺流程:

修理预留搭接筋→绑立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3.1.2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3.1.3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的规格、布设尺寸及位置按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拉筋宜适当加密。

3.2力墙钢筋搭接墙内水平分布筋的搭接长度按03G101-01及设计要求的抗震等级确定,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其它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

3.4剪力墙钢筋的锚固

3.4.1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锚固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并于端部暗柱锚固。

11

3.4.2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 3.4.3剪力墙的连梁上下水平钢筋伸入墙内长度e′不能小于设计要求。

3.4.4剪力墙的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顶层连梁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小于150mm的构造箍筋。

3.4.5剪力墙洞口周围应绑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5剪力墙钢筋与外砖墙连接:绑内墙钢筋时,先将外墙预留的φ6拉结筋理顺,然后再与内墙钢筋搭接绑牢。

4、质量标准

钢筋加工质量检验标准(I)

项序项 目 主1 力学性能检验 控项目3 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 4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第5.2.3条 第5.3.1条 检查化学成份等专项检验报告 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5 箍筋弯钩形式 第5.3.2条 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1 外观质量 般2 钢筋调直 项受力钢筋顺长度目3 钢筋加工的形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状、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12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5.2.1条 检查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2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 第5.2.2条 检查钢筋复试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第5.2.4条 第5.3.3条 观察检查(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观察及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10 ±20 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5

5、成品保护

5.1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5.2应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一定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

5.3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要保护好绑扎成型的钢筋,严禁污染钢筋。 5.4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踩钢筋,掰动及切割钢筋。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水平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墙体绑扎钢筋时应搭投高登或简易脚手架,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

6.2下层伸出的墙体钢筋和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绑扎时应先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然后再绑扎。

6.3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将加强筋位置调整,绑扎加强筋时应吊线找正。

6.4剪力墙水平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认真学习图纸。在拐角、十字结点、墙端、连梁等部位钢筋的锚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7、质量记录

7.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7.3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钢筋焊接试验报告。 7.5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7.6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第三章模板工程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3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连接件:紧固螺栓、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 2.1.2支撑系统:早拆柱头,早拆支撑体系。 2.1.3脱模剂:水质隔离剂。

2.1.4工具:活动(套口)扳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等。 2.2作业条件: 2.2.1模板设计:

2.2.1.1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2.2.1.2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和替代流向与位置。

2.2.1.3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形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2.2.1.4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2.2.2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2.2.3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标高线准确找平。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平砂浆上平交圈,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2.2.4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14

2.2.5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2.6预组拼装模板:

2.2.6.1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允许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 2.2.6.2按模板设计配板图进行拼装,所有卡件连接件应有效的固紧。 2.2.6.3柱子、墙体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振捣口。

2.2.6.4组装完毕的模板,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牢靠。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放准。

3、施工工艺

3.1柱模板安装工艺:

3.1.1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

搭设安装架子→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柱箍加固→安有梁口的柱模板→全面检查校正→加固体系就位、检查。

3.1.2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

3.1.2.1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 3.1.2.2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 3.1.2.3用钢管做成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

3.1.2.4以第一层模板为基准,以同样方法组拼第二、三层,直至到带梁口柱模板。用U形卡对竖向、水平接缝反正交替连接。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

3.1.2.5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线、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45°。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的模板。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

3.1.2.6将柱根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 3.1.3单片预组拼柱模板工艺流程: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第一片柱模就位→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连接→安装第三、四片柱模→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全面检查安装质量→群体柱模固定。

15

3.1.4单片预组拼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1.4.1单片模板,一柱四片。组拼时相邻两块板的每一孔都要用U形卡卡紧。大截面柱模设圆型龙骨时,用钩头螺栓外垫蝶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设空腹方钢龙骨时,用定型钢卡与平面板边胁长孔卡紧。模板组拼要按图留设清扫口,组装完毕要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并编号、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3.1.4.2吊装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设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 3.1.4.3随即吊装第二片柱模,用阴角模(或连接角模)与第一块柱模连接呈L形。并用U形卡卡紧模板边肋与角模一翼,作好支撑或固定。

3.1.4.4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吊装就位与连接,使之呈方桶型。

3.1.4.5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要求同3.1.3.3,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同3.1.3.5。

3.1.4.6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模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后,并做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3.1.5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组拼整体柱模板并检查——吊装就位——安装支撑——全面质量检查——柱模群体固定。

3.1.6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1.6.1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对角线偏差,连接件、卡件、柱箍的数量及紧固程度。检查柱筋是否有有碍柱模的套装,并用铅丝将柱顶筋先绑拢在一起,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

3.1.6.2当整体柱模安装于基准面上,模板下口服线后,用四根斜撑或带有花篮螺栓的缆风绳与柱顶四角连接,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桶体扭向及垂直后,支撑固定。当柱高超过6m时,不宜单根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

3.1.6.3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最上一层模板应保留不拆,以利于二次支梁柱模板的连接,与接槎通顺。

3.2墙模板安装工艺:

3.2.1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工艺流程:

组装前检查——安装门窗口模板——安装第一步模板(两侧)——安装内钢楞——调整模板平直——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安装内钢楞——调平直——安装穿墙螺栓—

16

—安装外钢楞——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

3.2.2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施工要点:

3.2.2.1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

3.2.2.2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或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肋上,调整两侧模的平直。

3.2.2.3用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外侧安装外钢楞,并将其用方钢卡或蝶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和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

3.2.2.4钩头螺栓、穿墙螺栓、对接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 3.2.3预拼装墙模板工艺流程:

安装前检查→安装门窗口模板→一侧墙模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插入穿墙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安装斜撑→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调整模板位置→坚固穿墙螺栓→斜撑固定→与相邻模板连接。

3.2.4预拼装墙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2.4.1检查墙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安装门窗口等模板及预埋件或木砖。

3.2.4.2将一侧预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或使工具型斜撑调整至模板与地面呈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

3.2.4.3安装穿墙或对拉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要使螺栓杆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栓上,清扫清模内杂物。

3.2.4.4以同样方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与此同时高速斜撑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撑,坚固全部穿墙螺栓的螺母。

3.2.4.5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3.3梁模板安装工艺:

17

3.3.1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楞或梁卡具→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侧梁模→安装另一侧梁模→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

3.3.2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施工要点:

3.3.2.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交复核。 3.3.2.2安装梁模支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首层是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支柱一般采用双排(设计定),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连固10cm×10cm木楞(或定型钢楞)或梁卡具。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杆加可调底座。

3.3.2.3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应拼上连接角模。

3.3.2.4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板连接角模用U形卡连接。用梁卡具或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75cm。当梁高超60c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或穿墙螺栓)加固。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

3.3.2.5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上连接阴角模,与板模拼接固定。

3.3.3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搭设梁模支架→预组拼模板检查→底模吊装就位安装→起拱→侧模安装→安装侧向支撑或梁夹固定→检查梁口平直模板的尺寸→卡梁口卡→与相邻模板连固。

3.3.4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检查预组拼模板的尺寸、对角线、平整度、钢楞的连接、吊点的位置及梁的轴线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先把梁底模吊装就位于支架上,与支架连固并起拱。分别吊装梁两侧模板,与底模连接。安装侧支撑固定,检查梁模位置、尺寸无误后,再将钢筋骨架吊装就位,或在梁模上绑扎入模就位。卡上梁上口卡,与相邻模板连固。其操作细节要点同单块就位安装工艺。

3.3.5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搭设梁模支架——梁模整体吊装就位——梁模与支架连固——复核梁模位置尺寸——侧模斜撑固定——上梁卡口。

18

3.3.6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复核梁模标高及轴线,搭设双排梁模支架。短向两支柱间安装木(钢)楞。梁底模长向连固通长钢(木)楞,以增加底模整体性,便于吊装。复核预组合梁模的尺寸、连接件、钢楞及吊点位置,进行试吊。吊运时,梁模上口加支撑,以增加整体刚度。吊装就位,校正梁轴线、标高、梁模底两边长纵楞,与支架横楞固定。梁侧模用斜撑固定。

3.4楼板模板安装工艺:

3.4.1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安装横纵钢(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3.4.2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施工要点:

3.4.2.1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3.2.2.1的有关内容。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钢(木)楞间距为60~120cm,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楞间距一般为40~60cm。

3.4.2.2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

3.4.2.3铺设定型组合钢框竹(木)模板块: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模。相邻两块模板用U形卡满安连接。U形卡紧方向应反正相间,并用一定数量的钩头螺栓(或按设计)与钢楞连接。亦可用U形卡预组拼单元片模再铺设,以减少仰面,在板面下作业。最后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

3.4.2.4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4、模板拆除施工工艺 4.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4.1.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4.1.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4.1.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执行4.1.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4.1.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

19

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2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4.2.1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2.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4.3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 4.3.1工艺流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螺旋2~3cm,使模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钢(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4.3.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4.3.2.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

4.3.2.2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先拆钩头螺栓,以使钢框竹编平模与钢楞脱开。然后拆下U形卡和L形插销,再用钢钎轻轻撬动钢框竹编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编模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再下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楞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4.3.2.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再按4.3.2.2条要求做后续作业。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4.4柱子模板拆除工艺: 4.4.1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掉(穿柱螺栓)或柱箍——拆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钢框竹编模板——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4.4.2分片拆模工艺流程:

20

拆掉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掉柱箍——拆掉柱连接角一侧U形卡——分二片或四片拆离吊运片模板。

4.4.3柱模拆除要点:

4.4.3.1分散拆除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棍从柱角撬离。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绳子绑扎吊下。

4.4.3.2分片拆除柱模板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连接角模,使之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或在柱上口留一个松动穿墙螺栓,以防整片柱模倾倒伤人。

4.5墙模拆除工艺:

4.5.1墙模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斜撑——自上而下拆掉穿墙螺栓及外楞——分层自上而下拆除内楞及竹编模板模板及配件——运输及维护。

4.5.2墙模整体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穿墙螺栓——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杠使底脚离开地面——拆除组拼大模板端接缝处连接窄条模板——敲击组拼大模立楞上端,使之脱离墙体——用撬棍撬组拼大模底边肋,使之全部脱离墙体——吊运组拼大模。

4.5.3墙模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4.5.3.1分散拆除墙模的施工要点与柱模分散拆除相同。只是在拆各层单块模板时,先拆墙两端接缝窄条模板,然后再向墙中心方向逐块拆除。

4.5.3.2整拆墙体组拼大模板,在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杠使地脚离地时,以模板脱离墙体后与地面呈75°为宜。无工具型斜支腿时,拆掉斜撑后,拆除穿墙螺栓时,要留下最上排和中排的部分螺栓,使之松开但不退掉螺母和扣件,在模板撬离时,以防倾倒。

5、质量标准

21

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I)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4.2.1条 项 序项 目 检查方法 主1 模板支撑、立柱位置和垫板 控项2 避免隔离剂沾污 目1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2 用作模板地坪、胎膜质量 3 模板起拱高度 4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mm) 插筋 中心线位置(mm) 外露长度(mm)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mm) 对照设计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第4.2.2条 第4.2.3条 第4.2.4条 第4.2.5条 3 3 5 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预一埋件般预留项 目孔允许偏差 +10,0 2 外露长度(mm)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mm) 尺寸(mm) 5 轴线位置(mm) 底模上表面标高(mm) 截面内部尺基础 +10,0 10 +10,0 5 ±5 ±10 经纬仪、水准仪、2m靠尺和塞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模板安装允 22

许偏寸 差 (mm) 层高垂直度 (mm) 梁 柱、墙、+4,-5 不大于5m 大于5m 6 8 2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mm) 表面平整度(mm)

模板拆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Ⅲ)

允许项序项 目 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第检查同条件试件试验1 的混凝土强度 4.3.1条 报告 主控2模和底模的拆除时间 项目3后浇带拆模和支顶 第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侧4.3.2条 第4.3.3条 第4.3.4条 观察 观察 一般项目1避免拆模损伤 观察 第2模板拆除、堆放和清运 4.3.5条 观察 注:全数检查 6、成品保护

6.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

23

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6.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椅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6.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防治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7.2柱模板:

7.2.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7.2.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

7.2.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7.3墙模板:

7.3.1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防治方法是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认真执行。

7.3.2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防治方法是,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卡固措施牢靠。

7.3.3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产生的原因是,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不牢,门窗模板内支撑不足或失效。

24

7.4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支、拆模及运输时,应轻搬轻放;发现钢框和加劲肋有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模板分类分规格码放,对钢框、钢肋要定期涂刷防锈漆;对木竹胶合板的侧面、切割面、孔壁,应用封边漆封闭。

8、质量记录

8.1模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8.2模板工程预检记录。 8.3模板工程质量评定。

屋面工程 (一)、基层清理:板顶表面的杂物、灰尘要清理干净。 (二)、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 (三)、SP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厚。 (四)、1:3水泥砂浆保护层25厚。

找平层施工:首先洒水湿润,洒水不要过量,以防止下道工序产生水气。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一般1-2m贴标高点,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按分格线装灰,铺平,用刮杠刮平,最后用铁抹子压光,压实后24h可浇水养护,经干燥后进行下道工序。

防水层铺设:施工前将验收合格后的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SPS改性沥青卷材施工,按产品说明书配套使用,基层处理剂是将氯乙橡胶沥青粘剂加入工业汽油稀释,搅拌均匀,用长把滚刷均匀刷于基层表面。常温下,开始铺贴卷材。一般用热水熔法使用改性沥青卷材施工防水层,在水落口、管根、檐口、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附加的范围应符合设计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卷材的层数、厚度应符合要求,铺贴时随放卷材,随用火焰喷枪加热,趋卷材的材面刚刚熔化时,将卷材面转滚铺、粘贴,搭接部位应满粘牢固。搭接宽度满粘结为80mm。封边时将卷材搭接处用喷枪加热,趁热使二者粘贴牢固,以边缘挤出沥青为度,末端收头用密封膏填严密。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一、 铝合金门窗安装: ㈠作业条件:

(1)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本工种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

(2) 塑钢门窗安装的施工进场时间必须在土建封顶,断水后进场院。

(3) 安装施工部位的土建残于物必须清除干净。 (4) 门窗洞口检查:

1. 同一层楼水平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6MM,门窗洞中心线从顶层到底层的允许偏差不

25

得超过±5MM。

2. 洞口尺寸检查:安装前,应检查门窗洞口几何尺寸,当门窗框按水平线和中心线安装后,

周边应留有20—25MM宽的填缝间隙对间隙不合要求者,应经修理才能安装。

3. 对湿作业要求:塑钢门窗安装应安排在室内外粉刷等湿作业完工后进行,特殊情况由双

方协商解决。 4. 脚手架搭设:安装塑钢门窗用的脚手架可用土建施工脚手架也可另搭。

㈡ 装工艺流程:

测位定线→门窗框安装→填缝→门窗扇安装→玻璃安装→验收交工

㈢ 装工艺

1. 测位定线:根据土建部门提供的合金窗口标高,在洞口墙上弹出门窗框安装位置准线。 2. 门窗框安装 (1) 门窗框安装

A. 将门窗框安放到洞口上后,应先用木楔临时稳定,为是上下左右各个门窗框安在同一竖

直线和水平线上,应拉通线进行调整,框表面距外墙表面尺寸应调至统一,对框的正侧面的水平度及垂直度应有尽有校正,经校正合格后紧木楔,完成上述工序后,应再重复一次。

B. 门窗框在安装就位前应用塑料薄膜和胶纸包缠保护。 C. 门窗框在安装就位中,严禁用金属锤敲击铝门窗框。 (2) 质量要求

A.窗框两对角线长度差: 对角线﹤200MM时应﹥2MM 对角线﹥200MM时应﹤3MM

B.门窗框正、侧面垂直度:﹤2MM C.门窗框的水平:﹤5MM (3)门窗框固定

①固定方法与零件: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铁件(铁件必须镀锌)用膨胀螺栓或钢射钉将门窗框与墙体固定牢。

②固定点位置:固定铁件应在铝门窗框四周均匀布置,相邻铁件应内错开,固定点的间距﹤450MM,转角昝的铁件应与门窗框的转角点有80-100MM的距离。

③立柱嵌固长度:组合窗框间立柱,其上下端均应长出顶或框底25MM埋入墙内嵌固,在转角处的主柱其上下两端的嵌固长度应在35MM以上。

④坚固件的位置要求:螺栓、射钉等坚固件离墙体边缘不得小于50MM。且应错开墙体缝隙,以防坚固失效。

(4)门窗框与墙体间填缝:

填缝作法:当设计未规定填缝材料,应采用矿棉毡填塞缝隙,其外表应留5-8MM深的槽口,对槽口应填塞嵌缝油膏,严禁用水泥砂浆填塞缝隙。 (5) 门窗扇安装

① 推拉式门窗的安装

A. 安装顺序:内侧门窗扇先装入门窗况,外侧的后安装。

B. 锁紧装置:为使门窗扇锁紧有效,钩锁扣安后应对中并进行调整。

C. 安装高度调整:为使门窗安后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应对门窗扇的平行度、垂直度及安

装高度进行调整、检查。

26

二、外墙面砖贴面

1.施工准备工作

(1)搭设好架,并清除作业面上的施工在障碍,材料及所需机具应齐备,以保证连续作业条件. (2)面砖材料进场后应开箱检查其规格,颜色进行分类,特别是几何尺寸分类不宜过多,一般最多A、B、C三种,若有歪斜、缺楞、掉角、翘棱、裂纹和颜色不均的应剔出,不得使用,同时应将面砖送实验检验其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3)嵌贴面砖前应待屋面防水工程完成后,同时在不受其它工作污染和损坏的条件下进行。 (4)在嵌贴前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尺寸进行预排,对有出入的地方尽量想办法克服或进行活当调整,并制作出作业方案,贴出样板,待有关方面确定后,即可向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5)嵌贴面砖所用水泥宜用不低于32.5级普通水泥。 2.施工操作程序及工艺

(1)操作程序:基层→贴饼、冲筋→抹中层砂浆→分格、弹线→镶贴面砖→嵌缝→擦洗表面

(2)贴饼、冲筋道先应将女儿墙和水平仪抄平,弹出中心控制线,然后在大角用经纬仪或线锤测定垂直控制线,然后按1-2步架高度进行分仓,凡在窗口、阳台等处均应弹上横向水平控制线,确定垂直方正后,再按纵横1.2-1.5M进行钉耙、出柱。 (3)抹外墙低层砂浆前应对不同基层进行粘结处理,为防止空壳宜采用石粉砂浆抹底层灰,抹中层砂浆前应用水湿润墙面后进行。

(4)待基层抹灰完成后。再用经纬仪测出垂直控制线,用水平仪在女儿墙壁上测出水平控制线,然后用水平软管自上而下传递水平控制分包横线,特别是对外墙四周应控制水平在不同一面上。

(5)根据控制线弹出嵌巾面砖瓣分仓墨线,一般以横向15快左右,竖向以窗上下口进行分块控制,并要求操作班组在分块控制格内弹上单块线,以便嵌贴。

(6)嵌贴时应先嵌垂直控制砖,然后横向拉双线由左向右逐块嵌贴,为了保证面砖平整度,横向拉线必须拉通三根竖向面砖控制柱,并注意次贴边看接缝高低着、水平灰缝与竖向垂直读。

(7)面砖嵌贴后应及时清理浮闪,然后用2M靠尺检查合格后,再行色缝,若发现有不合格点处则应作局部返工后再行勾缝。

(8)勾缝用1:3水泥砂浆,分两次进行,以保证砖缝砂浆饱满,勾缝所用水泥不得硬结块状,砂不得有杂质,以保证砖缝光滑、密实。

(9)由于外墙施工对墙施工对门窗边框半成品影响较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算好尺寸模数,留好位置(即门窗、面砖在室内后贴)待外架拆除后再行安装,后贴面砖。 (10)对所有站窗洞口以及排出实到部位均位必须按规定放排水坡度,做滴水槽。 3.质量要求

(1)外墙面砖必须保证无空鼓、歪斜、缺棱、掉交和裂纹等缺陷。

(2)接缝应嵌填密实、平直、宽窄一致,颜色一致,阴阳角处的板压向正确以及作整砖部位使用正确。

(3)面砖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2MM,垂直误差3MM,接缝平直3MM,接缝高低差1MM滴水线顺直,流水坡度向正确。 三、水泥砂浆墙面抹灰

1.施工准备

(1)在抹灰前应作好防渗漏措施,同进检查暗设的管线、预进件是否符合要求,预留孔洞位置是否正确。

27

(2)清除作业面的施工障碍,保证连续作业,并应选择合适的房间样板间。

(3)结构及基层经质量检查已符合验收条件,门、窗框已安装固定,所需 2.工艺流程及操作

(1)基层表面处理→打靶出柱→做护角→抹底层砂浆→后抹中层砂浆→抹面层→质量检查 (2)根据墙面垂直度情况打靶,巴子应距墙面顶角两边15-CM处做道巴子,然后吊线做下巴子,然后上下拉线做中间巴子,巴子间距一般以1.2-1.5M为宜,待巴子砂浆吸水后根据巴出柱子.

(3)抹底层砂浆完成24小时后,抹中层砂浆前应对底层砂浆墙面进行处理,待中层砂浆抹完后应适当养护,以满足水泥强度过程避免空壳.

(4)页岩砖、加气混泥土砌块基层在抹底层为前应先将表面松散颗粒清扫干净,对立缝和缺棱、掉角及不饱满的水平缝先刷107水泥浆,然后用砂浆堵抹密实,48小时调制好107水泥浆,用羊滚子对基层表面滚涂一道形成拉状,以利低层砂浆与基层的粘结。

(5)对混泥土基层抹灰前,应先用钢丝刷或清理液清除隔离剂,浮浆,然后刷107水泥浆一道后再,抹底层砂浆。

(6)待湿作业基本完成后,即可插入表面腻子刮面,第一道腻子刮完后,应对墙面阴阳角进行检查,如有不符合要求处应用砂浆进行填补处理,然后方可进行二道腻子。 3.质量要求

(1)室内中级抹灰应满足平整度﹤4MM,垂直度﹤5MM,并不得有空壳。 (2)阴阳角顺直、表面无裂纹。

灰饼 引线 1.2-1.5m 标筋

施工进度计划图

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图见附表。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一、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考虑全面周到,布置合理有序,方便施工,便于管理,利于“标准化”。 2、加工区和办公区尽可能远离教学楼以免干扰学生学习。

3、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作用范围尽可能覆盖到整个施工区域,尽量减少材料设备 等的二次搬运。

28

4、按发包人提供的围界使用施工场地,不随意搭建临时设施。

5、布置施工机械和临时设施,减少搬迁工作 二、 现场临水临电设计方案

施工现场所用水、用电,均由市政主干管引入,具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 施工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表。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h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