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5-17 18: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册备课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重要的是他们对科学这个词有着神秘感,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我的科学课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教学内容

《科学》三年级上册由“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和“水的科学”四个单元组成。

《科学》三年级上册由“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和“水的科学”四个单元组成。

“科学在我们身边”通过学生了解周围的生活,初步探索周围的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的”在这里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训练与感知,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学生通过对天气观察进一步将科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最后的“水的科学单元”通过以物质世界中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入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质世界。 科学在我们身边——走近科学感知科学 我们怎么知道——科学方法掌握技能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研究与实践:亲历科学 ---自主探究体验过程 共25个课题,28课时。(“研究与实践”任选其一)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课与课之间的主要联系:

《科学在我们身边》单元是科学工作者教科书的绪论单元,它是小学生学习本套教科书的基础。本单元包括六课内容,分别是《玩具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动物》、《我们周围的植物》、《我在哪里》、《猜猜我是谁》、《科学在我们身边》。

设计了“用感官判断玩具的特征”、“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定性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三方面内容及“判断声音”和“找科学”两节弹性内容,它们都与学生平日生活相关,便于学生直接感受“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更重要的是教科书在培养学生方面层次性强,较好的树立了开放教学观念,科学课不仅局限于教室,而是将学生领入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玩具里的 科学》--感官判断物体特征《我们周围的动物》--认识周围常见动物 《我们周围的植物》--认识周围常见植物《我 在 哪 里》--定性描述物体位置

《猜猜 我 是 谁》--通过声音辨认物体《科学在我们身边》--找科学、做科学 第一单元的主要目标

观察与提问--最基本的技能和科学思维品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观察、爱提问≠会观察、会提问

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录问题,成为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的孩子。 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规律:由表面现象到内容和结构、由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由体验感知到归纳反思。

提问:定向提问、发散提问、问题的记录与整理、问题的处理。

定向提问: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针对某一对象或现象展开提问。

发散提问: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独特性。发现事物的联系、关系、特征。 问题的记录与整理:便于继续研究、交流。可以用文字、图画、符号、数据、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

问题的处理: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书籍、网络、杂志等寻找途径。

第一课《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目标)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科学知识目标)

每一课教学目标都是最低目标 教材说明

活动准备(课前自主探究活动)

一是提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们准备一些玩具玩一玩,看看能发现什么。”

二是教材中展示了气球、皮球、玩具汽车、毽子、滑板车、泡泡盒、机器人等玩具。提示本课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 活动过程(课堂探究活动)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我们来玩一玩带来的玩具吧。包括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玩玩具。

第二个环节是:说一说我们的玩具。 活动二:这些玩具真有趣,我想知道

体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先根据玩玩具的生活经验来提问题,再有目的的玩,然后再提出问题)

自由活动—自由选择和利用的课堂探究活动 主题为:我们来设计或改进一件玩具。

教材中一位同学在用图画形式设计玩具,两位同学在对玩具进行改进。 设计意图是: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设计一件玩具,或者改进一件玩具,条件允许也可以先设计再亲自制作一件玩具。学生可以合作进行活动,也可以独自进行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设计或改进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评价

教材设计了一个星级评价表。

三项内容:“我的兴趣”、“我的问题”、“我的设计”。

三个等级:三颗星表示三星级;两颗星表示两星级;一颗星表示一星级。星星表示等级,星越多,等级就越高,说明表现就越出色。可以用星级、画卡通图、随机评价等。 拓展活动—课后活动(知识与技能的拓展与延伸)

我们来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教材展现的画面中,有两位同学在玩玩具。启发学生制作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简单玩具并且玩一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可以对玩具进行拆分、组装等。结合研究与实验进行。

第二课《我们周围的动物》

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我们来观察周围的小动物,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直接观察带来的小动物。二是交流资料,认识更多的动物。 活动二:我们来给动物分类吧。 活动三:我想知道 《我们周围的动物》 建议

活动准备:(小动物不易带到课堂中来,课间无法管理,学校里又没有“小小动物园”)

1、利用动物标本。2、带一些不需要费时管理的小动物,如蚂蚁、鱼、蚯蚓等。

3、课前观察,画下动物的特征,课堂描述分析。4、利用录像资料,展现动物的特征及生活。

5、搜集动物的彩色照片,借助照片观察动物。

第三课《我们周围的植物》

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我们观察周围的植物,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我们来给植物分类。活动三:我想知道 《我们周围的植物》建议

1、利用植物标本。2、带一些蔬菜类、草类植物。3、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4、课前观察,画下植物的特征,课堂描述分析。5、利用录像资料,展现植物的特征及生活。

6、搜集植物的彩色照片,借助照片观察植物。

前一课分类是根据生活经验自己摸索出分类要有一个标准。是从感性认识入手。这一课是先确定标准再分类,从理性上入手。

第四课《我在哪里》

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我在哪里?活动二:我们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有两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描述校园内景物的位置。二是让学生描述学校周围景物的位置。

建议:本课主要探究定性描述物体的位置,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我的位置”要知道表示位置的方向及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

2、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可以利用玩具小汽车、积木等。 2、实际生活中确定位置。以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五课《猜猜我是谁》

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我们来猜一猜。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猜猜我是谁?” 第二部分:“猜猜它是谁?”第三部分: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活动二:我想知道

建议:不要上成单纯研究声音的课,而是利用声音去辨别人和物体,锻练学生的听力,使学生形成利用声音识别物体的能力,体验善于利用声音认识物体的科学探究方法。

第六课《科学在我们身边》

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说一说,我们身边哪里有科学。 活动二:我们来做小实验。(包括三个实验) 实验1:不借助双手的力量,能站起来吗? 实验2:看谁能吹灭蜡烛?

实验3:用两根吸管能吸到饮料吗? 活动三:哪些地方还有科学?

建议:三个科学小实验都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思路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的奥秘和趣味,感悟到实验之中有科学。不应拘泥于这三个实验,也不一定就做此实验。只要达到“身边有科学”的目标。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本单元紧密结合了学生已有的探究经验和方法,是本册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通过本单元学生对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做准备。

本单元由运用感官认识到利用工具测量,以及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探究、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探究,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共有四课,一课一“法”.

《它是什么》——用“感官辨认物体”,意识到用感官辨认物体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哪杯水更热》——用“仪器科学测量”,意识到利用工具比利用感官认识物体更准确。

《有趣的不倒翁》——用“解暗箱” 的方法探究,意识到从事物内部去探究事物内部的本质是最可靠、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纸的秘密》——用“对比”方法,意识到对比探究是区分事物必要的科学方法。

本单元主要目标:游戏求乐、竞赛求知、设疑求趣、实践求效 第七课《它是什么》 一个活动,分三个部分:

一是结合已有经验,了解常见物体的特征。二是认识感官的作用。 三是交流“我们认识了哪些物体,学会了哪些认识物体的方法?”

建议:主要是培养学生用感官辨认物体的能力。但也不否认学生能采用其他方法(如观察、实验)来认识物体。 第八课《哪杯水更热》 活动一:比一比,哪杯水更热?

一是运用感官判断;二是用温度计测量;三是正确使用温度计;四是对温度计的反复应用。

活动二:哪些办法能使热水的温度降得更快?

建议:三杯水的争论。用温度计测量(错误的与正确的)。通过多次测量,熟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九课《有趣的不倒翁》

活动一:我们玩一玩不倒翁。活动二: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 活动三: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

建议:重要做好活动二:首先,要保证探究的时间;其次, “解暗箱”前引导学生推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 第十课《纸的秘密》

活动一: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纸和纸制品。

活动二: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来研究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三:我们可以按纸的光滑程度给它们排队。 活动四:说说纸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建议:可以将活动一与活动四合二为一。活动三与活动二实际是不相分隔的,活动三是活动二的整理与总结,重视活动三。 第三单元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本单元由《天气与生活》、《今天的天气》、《我的风向仪》、《我的雨量筒》、《一周的天气》、《树叶落了》、《大雁南飞》七个课题组成,主要是研究天气对人、动物、植物所产生的影响,领悟观测天气的简单方法。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生装集中探究并认识“研究天气方法”的惟一单元,虽然与前面进行的科学探究没密切的知识联系,但由于学生对天气有亲身体验,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做基础,所以进行了本单元 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对于天气的研究又有长期性的特点,这恰好为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探究提供了契机。学习本单元之后,学生便能较好的掌握观察、研究天气的方法,便于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能力,进一步研究天气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将探究活动继续

下去,从而使学生学会做长期性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长期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生集中探究并认识“研究天气的方法”的惟一单元 第三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天气与生活》感知到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激起兴趣; 《今天的天气》探究认识天气的方法,为后几课的研究作辅垫;

《我的风向仪》、《我的雨量器》自制观测气象的简单仪器,利用方便、简单的工具进行观测;

《一周的天气》对前几课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方法,并从中获得信息;

《树叶落了》及《大雁南飞》是由研究天气与人的关系拓展到研究天气与动物、植物的关系。

本单元主要目标:知识点在书外,实现活动承载知识的重大突破。 搜集与整理信息资料:汇总-分类-设计记录方式(表格、图形、文字等)-数据分析-汇报与要点记录-表达与交流-获得结论 第十一课《天气与生活》

活动一:我们来欣赏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美丽照片。 活动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建议:是第一节运用大量事实资料进行分析

,使学生初次经历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过程,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处理,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

1、如何搜集信息;2、如何整理信息;3、如何分析信息。 第十二课《今天的天气》

活动一:我们来说说今天的天气 活动二:我们怎样知道天气呢?活动三:我们去观测天气吧!

活动四:我们根据观察、测量和记录,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吧! 建议:活动一、二为第一课时,活动三、四为第二课时。

1、说天气时不强求规范;2、观测天气方法的指导作为重点;3、实际观测前的指导与分工;4、观测活动中的指导与交流。 第十三课《我的风向仪》 活动一:我们来认识风向仪。

活动二:我们来做个风向仪。

建议:1、先让学生推测风向仪是什么样的,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如果自己做风向仪应该如何做;

2、为学生提供制作简单风向仪的方法(制作活动中体现面向各个层面的学生)。 2、在实践应用中认识到风向仪的作用、使用方法及如何改进,进行创新性改造。

第十四课《我的雨量器》

活动一:我们怎样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呢? 活动二:我们来做个雨量器吧!

建议:1、先给学生估测的机会;2、在制作活动中在材料的提示下进行创新制作;

3、自己发现使用雨量器的科学方法。 第十五课《一周的天气》

活动一:我们整理一周天气情况的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 活动二:我们来交流最近一周的天气情况。

建议:1、资料的搜集是关键;2、如何整理信息资料,做曲线图或折线图的指导;

3、使学生探究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

第十六课《树叶落了》 第十七课《大雁南飞》

活动一:秋天,许多植物开始落叶,这个事实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活动二:我们来说一说,天气变化对植物有什么影响。 活动一:天气冷了,大雁开始飞向南方,这说明了什么? 活动二:说一说,天气、季节变化对动物有哪些影响。 活动三:怎样帮助动物度过恶劣的天气。

建议:1、调查、搜集大量的事实资料;2、对大量事实资料进行分析;3、了解不一定事事都要探究,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利用事实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科学结论。

第四单元 《水的科学》

本单元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我们自己)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物质世界的内容,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水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切入点,以水作为物质世

界开始的研究主题能够引起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学生要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地来认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

第四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水在哪里》运用感官观察水;

《哪杯水多》比较探究,运用仪器测量;

《多变的水》观察和查阅资料,迁移了解其它物质也具有三种形态的变化; 《有趣的沉浮现象》、《潜水服的秘密》、《水流产生力量吗》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本单元主要目标

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认识--发现新问题由问题开始至问题“结束” 第十八课《水在哪里》

活动一:我们来找一找,自然界哪里有水? 活动二:我们来观察,水是什么样的?

建议:1、活动一中利用美丽水体的录像资料作为引入;2、探究水的性质,“水是什么样的?”特别要考虑到并一定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3、赞美美丽的水体,不要走过场。

4、也可以将活动一调至自由活动之前,为赞美水体做铺垫。 第十九课《哪杯水多》

活动一:我们来比较,哪杯水多? 活动二:我们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

建议:1、先凭直觉或经验猜测;2、自己选择标准进行比较,验证 自己的猜测;3、认识到采用统一标准的重要性,认识量筒并探究正确的使用方法。 第二十课《多变的水》

活动一:我们来观察,水的形状会变化吗? 活动二:我们能发现水还有其他变化吗?

活动三:我们再来研究,其他物质的形态会变化吗?

建议:1、水的形状随容器的变化而变化----液体的特性;2、引出三态变化的

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只认识三种形态而不分析三态变化的原因;3、在达到目标的基础上,活动三可以做为拓展。也可以作为引入。 第二十一课《有趣的浮沉现象》

活动一:清清的小河里,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在水底,还有的 活动二: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活动三:交流一下我们看到的现象,也许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想法呢! 建议:体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体验探究----获得结论----产生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验证实验----实施实验----获得结论”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过程显性化、更完整。 第二十二课《潜水服的秘密》

活动 一:我们来研究,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 活动二:水的压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建议:1、水的压力内容课程标准中无要求,是弹性目标;(从大的方面体现目标弹性化);

4、从生活现象开始研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要应用与生活;更深刻体会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最终还要落脚在生活实际中(解决潜水服为什么能帮助潜水的疑惑,更好地改进潜水服。

第二十三课《水流产生力量吗》

活动一:我们从这些事实中能发现什么?活动二:我们来比较水流产生的力量。 活动三:水流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建议:1、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借鉴水流会产生力量的大量的事实;2、比较水流产生力量大小的实验:应该借助多种实验方法来证明水流力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与自然课《小水轮》有区别;3、可将活动三与活动一相融合,做为一个环节处理。 教学目标

1、本学期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科学就是要把精力集中在调查研究上,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

2、需要培养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3、在本册的各个单元中,都加强了这方面活动的设计,强调了图表、图形的运用,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2、图表、图形的运用,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 时间安排

本学期共22周,原则上每四周进行一个单元。 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注意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周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方法

《课标》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说明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每一项科学活动中,都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即教师要参与探究。

针对高年级教学特点和科学课的学科特点,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等。

第一单元 第1课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教学活动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接触一门 新的学科——科学。它将把我们 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究科学的奥 秘。 你们猜郭老师最关心大家什么? (玩) 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 索玩具里的科学。 (板书课题)

学生猜测老师最关心他 们哪方面。

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出 奇不意,他们想不到会有 老师最关心他们玩,其实 做为孩子来说最喜欢的 就是玩,一个玩字贴近了 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但 是更重要的是要让

学生 知道科学课上的玩是有 目的的,而不是瞎玩。

玩玩具说 特点

1、说一说大家带了哪些玩具 2、提要求: 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 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 么玩,怎么玩有趣味性,怎么玩 有创造性。 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 题,可以记录下来。 3、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说玩具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引 导学生去深入了解他们

学生玩玩具。 (20 分钟)

的玩具,玩玩具都会,最 重要的是为什么可以这 样玩?比如变形机器人, 变形很简单,为什么有的 地方可以变形,而有的不 行?是什么让机器人会 变形?一个问题把他们 问住,不用说老师再说他 们就会很自然的去研究 玩玩具为什么可以这样

4、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提出问题 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 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 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了? 科学课中只有会提问题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第2课

第3课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分类方法的掌握。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放大镜

课时安排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观察研究 植物 教学活动 内 导入 容

1 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我们的周围不仅有许多动物还有 许多植物,今天我们就走进植物 的世界去观察他们。 谁来说说你都见过哪些植物? 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 学生说自己见过的植物 思考“看”和“观察”有 什么不同? 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一株植物 呢? 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及 注意的问题

直接导入,但是要让学生 明白“看”和“观察”是 不同的。 在科学课中我们不仅要 注意让学生探究,还要注 意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 去探究。

给植物分 类

说说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植物? 对它们都有了哪些了解? 能根据你的了解给植物分分类 吗?

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 的,并根据自己的了解给 植物分类。

要注意让学生按一定标 准给植物分类,在这里经 常会出现标准多,不明确 的现象。

提出问题

关于植物你有什么问题吗? 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 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 解决, 可以查资料、 上网、 询问专家

课堂评价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12.谁来说说你对自己的表现满 意吗?可以得几颗星?

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

能够正确评价自己也是 一名小科学应有的素质。

总结延伸

课下你

还想怎样研究植物? 我们课下给这些美丽的植物照张 照片吧!

学生汇报

板书设计

3 我们周围的植物

第4课

学 活 动 过 程

探究研讨

1、发出声音 刚才大家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 音,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 ,你们 能不能也制造出声音呢? 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物体, 有几种大家可能不太认识,介绍 一下,这是(音叉三角铁、锥形 瓶、烧杯、水槽、鼓)要求用完 后放回原处。在这里说明一下, 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物体,你们随 便用,如果你们不用老师准备的, 自己选择一些其它物体能发出声 音更好,老师更喜欢。老师还给 你们每个小组发了一张报告单, 自己看看怎样写,不会写的字用 拼音,听清没有? 2、学生汇报 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使哪些物体 发出了声音?怎样发出声音的? 3、让学生再进一步观察 4、找学生说说你的发现了解声音 的产生 5、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小镲,想让 它发出声音后立即停止发音 ,谁 来试试?你为什么这样做?

那你们小组想办法使它 们发出声音,过一会、找 同学汇报你们组使哪些 物体发出了声音,怎样发 出的声 音。

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思 考进而探究声音是怎样 产生的,从而提出他们想 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评价 并板书。

学生讨论思考

第5课

第6课

第二单元 第7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礼物盒(苹果、桔子、糖、气球、布鸭子)醋、糖水、温水、矿泉水、酒、 小匙(每组一份) 、学唱含有感官的英文歌《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学生准备 课时安排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自主探究 教学活动 内 容 1 课时

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是奇特的物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游戏导入

1、用眼找变化 (可以使用课件) 2、用耳听 3、用手摸的游戏 1、我们以后再观察物品的时候可 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研究呢?

学生通过游戏初步感知 五种感官的作用

小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学生总结出五种感官

学生讨论的应该注意顺 序,以及不知明的物体不 要随便的摸和尝,闻也要 注意方法。

2、那我们在观察物品的时候应该 学生可以讨论一下 注意什么呢? 学生如果想不出来,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讨论。 我们看到物品可以先尝一尝?再 闻一闻?摸一摸?这样做合理 吗? 那我们应该按什么顺序来观察事 物呢?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什 么呢? 研讨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科学文件夹来更好 的探究, “我找到了什么?” “我 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的。 ” 学生交流讨论 这应该引起学生的思考, 干什么事情都有顺序的 问题。

学生只有有了正确的方 法才能够更好的去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

不妨 给他们一个“教训” ,让 他们吃点苦头才知道。 在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 这一课是探究方法的教 学,应该将方法的了解放 在首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x0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