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3-06-06 16: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张乾顺

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09期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语文的阶段,因此又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是指:学生能够充分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实现教学目的的同时,教学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观察、理解、概括能力,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检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实现教学价值的重要渠道,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背景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还存在片面性——忽视“学”,强调“教”。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贪多求全,教学内容繁杂,课堂容量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教师成为课堂主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教师忽视学生学习效果的行为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因此,必然导致课堂效率难以提高的结果。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并进行科学“加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我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钻研教材内容

教师钻研、理解教材内容是制订具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前提。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语言与文字这几个方面。所以教师钻研教材的第一步就是阅读课本。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从局部上把握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再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语言在教学中表达出来。小学语文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识字,为学生脑中的文字体系不断地添砖加瓦。所以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还应重视对生字、生词的教学。在阅读课文时,需标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运用字典工具明确字词意思,并结合教学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这些字词。

例如,我在教学《窗前的气球》(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时,首先,将文章阅读了三遍,第一遍,明确文章的主旨是表达科利亚与米沙以及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第二遍,结合文章情感,富有感情地阅读一遍文章,利用斜线标示出文章需停顿之处。第三遍,结合文章生字表,边读边在生字下画上下划线,并注上拼音,将生字造词,再用词语造句,并写入教案。其次,画出文中学生从未学习过的字,要求学生会读,为学生阅读扫除障碍。最后,为使学生理解、把握文章内容,我决定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列出具体问题(你的朋友有没有做过一件令你非常感动的事呢?在你生病的时候最希望朋友为你做什么呢?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3m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