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 刷子李 教案1

更新时间:2024-01-18 09: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3、刷子李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

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

2,、.可我们今天学习课文,作者却称粉刷师傅叫刷子李,为什么称为“刷子李”呢?(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

3、“刷子李”他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 4、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

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他长于天津,对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激情。他以学者式渊博缜密,有条不紊为天津文化倾注着心血:他对天津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形态和灵魂。其实,这些已超越了学术范畴,它对延续历史文脉、保持个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进天津未来发展等,都具有深层意义……

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旧称,是东南水路门户,有守卫京都意思。即今天塘沽码头。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如:“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等人物。

二、指导阅读

1、检查预习,初识“刷子李”。

提问:通过预习,你认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人? (根据学生自由回答,板书:技艺高超──俗世奇人。) 2、指导阅读“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补充“自学要求”。

1

⑴“刷子李”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 ⑵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 ⑶找出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3、根据自学要求阅读课文,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4、.交流自学心得。

⑴“刷子李”技艺高超,也就是他“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理解重点句,并指导朗读: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雪白屏障。” “每一面墙刷完……没发现。”

⑵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 引导归纳要点,学习写作方法:

一波三折叙事,引人入胜──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使“刷子李”“奇”得到了一次次渲染。

注重细节描写,塑造人物个性──文中“刷子李”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采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奇人”由衷赞叹和肯定。

三、体会写法妙处

1.课文是写“刷子李”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笔墨写他黑衣服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刷墙描写是直接写他刷墙技艺高超,而黑衣服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

四、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6t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