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3八年信息技术级学生问卷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14 03: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依据《北京市2009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评价手册》,对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的监控与评价工作,学生问卷调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科学习的情况,分析来自学生方面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和表现,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出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本调查主要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与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测试样本(抽样所需要的基本信息主要来自于《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8-2009年度)》。

首先,将北京市所有区县按照地域特征分成两层——城区与郊区,采用简单随机方式抽取宣武区、崇文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大兴区、怀柔区、昌平区、平谷区、通州区9个区县。然后,在所抽到的每个区县,按照学校性质与办学条件情况分类,在每一层采用PPS系统抽样法抽取相应数量的学校;最后在所抽取的学校中简单随机抽取1个班级作为测试班级。

共抽取学校194所,其中中学98所。在98所中学中,按照学校性质分,完全中学37所,初级中学4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按办学条件分,办学条件好校28所,办学条件较好校44所,办学条件一般校23所,办学条件较差校3所。

八年级抽样学生总数为3231人,占八年级学生总体的3%。

三、调查工具与调查内容

调查工具采用项目组编制的学生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有: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开设现状、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学习困难、学习效果、课外学习。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学生的基本信息

被调查的八年级学生,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有近三成学生是非独生子女;不到二成的学生没有北京户口,其中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非北京户口的学生比例最高。

1

被调查的八年级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态势,既有独生子女,又有非独生子女;既有北京户口学生,又有外地户口学生。为此,学校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这些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100 90 )80 p (60 比50 分40 百30 20 49 48 10 0 3 男女缺失值 图11八年级学生男女比例分布图

城区51 46 2 郊城男郊县48 49 4 女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2 八年级城郊学生男女比例分布图

好校48 50 2 件条较好校51 47 2 学办一般校50 46 5 男女较差校46 48 6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3 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男女比例分布图

2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百分比(%)68 29 3 是不是缺失值 图4 八年级独生子女比例分布图

城区75 23 2 郊城是郊县63 34 4 不是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5 八年级城郊独生子女比例分布图

好校76 22 2 件条较好校68 30 2 学办一般校56 39 5 是不是较差校74 20 6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6 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独生子女比例分布图

3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百分比(%)76 18 有没有3 不清楚3 缺失值 图7 八年级学生是否有北京户口的比例

城区71 25 2 2 有没有城郊郊县80 13 3 4 不清楚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8 八年级城郊学生是否有北京户口的比例

好校86 74 63 77 9 2 2 20 3 3 有一般校较差校29 3 5 没有不清楚14 1 7 缺失值办学条件较好校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9 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是否有北京户口的比例

(二) 课程开设现状 1.关于课程内容

被调查的八年级学生,有九成左右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过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有八成的学生学习过动画制作,有七成左右的学生学习过图形图像处理和网站制作,只有近四成的学生学习过程序设计,且城郊之间、不同办学条件学校之间差异不大。

4

从被调查的学校来看,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开课情况基本符合要求,但是程序设计的开课情况不太理想。

常规性、基础性的课程内容都能够普遍开设,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的普及使得这些基本内容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普遍应用;二是这些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但在调查中显示开课情况不太理想,其原因主要是:一是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比较难,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存在客观原因;二是教师对程序设计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肤浅;三是有的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还不能满足课程和学生需要;四是和选用的教材中没有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有关。

100 90 80 百分比(%)70 60 50 40 30 20 10 0 是94 3 否3 缺失值 图10八年级学生学习文字处理分布图

城区95 3 3 城郊是否郊县93 3 4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5

图11八年级城郊学生学习文字处理分布图

好校95 2 2 件较好校93 4 3 条学办一般校93 2 5 是否缺失值较差校94 0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12 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学习文字处理分布图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91 30 20 10 0 5 3 是否缺失值 图13八年级学生学习电子表格分布图

城区92 5 3 郊城是否郊县91 5 4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14八年级城郊学生学习电子表格分布图

6

好校94 3 2 件较好校90 7 3 条学办一般校90 5 5 是否缺失值较差校92 2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15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学习电子表格分布图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89 30 20 10 0 8 3 是否缺失值 图16八年级学生学习演示文稿分布图

7

城区92 6 3 郊城是否郊县87 9 4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17八年级城郊学生学习演示文稿分布图

好校90 7 2 件较好校88 10 3 条学办一般校89 5 5 是否缺失值较差校93 1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18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学习演示文稿分布图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30 68 20 10 28 0 4 是否缺失值 图19八年级学生学习图形图像处理分布图

8

城区69 29 3 郊城是否郊县68 27 4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20 八年级城郊学生学习图形图像处理分布图

好校66 32 3 件较好校67 30 3 条学办一般校76 19 5 是否缺失值较差校64 30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21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学习图形图像处理分布图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30 68 20 10 29 0 3 是否缺失值 图22八年级学生学习网站制作分布图

9

城区70 27 3 郊城是否郊县65 31 4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23 八年级城郊学生学习网站制作分布图

好校69 28 3 件较好校62 35 3 条学办一般校73 22 5 是否缺失值较差校90 4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24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学习网站制作分布图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83 百40 30 20 10 0 14 3 是否缺失值 图25八年级学生学习动画制作分布图

10

城区88 10 2 郊城是否郊县79 18 4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26 八年级城郊学生学习动画制作分布图

好校83 14 2 件较好校82 15 3 条学办一般校82 13 5 是否缺失值较差校93 1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27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学习动画制作分布图

11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30 57 20 39 10 0 4 是否缺失值 图28八年级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分布图

城区35 62 3 郊城是否郊县43 53 4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29 八年级城郊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分布图

好校36 61 3 件较好校36 60 3 条学办一般校47 48 5 是否缺失值较差校68 26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30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分布图

12

2.关于信息技术课的课时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成的学生反映信息技术课不被占用,能按时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有三成的学生反映基本上能按时上课;有近三成的学生反映信息技术课基本被占用或完全被占用,且这种现象城郊之间差异不大。

不少学校经常占用信息技术课时,这种做法极不正确,它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渠道,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有计算机的家庭较少,社会上提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环境也不多,他们主要依靠学校的环境。而大多数学校的机房课余时间又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只能在信息技术课上上机练习。

经常占用信息技术课时有多种原因,主要是:第一,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学科不够重视,导致信息技术课有时被学校安排的某些活动占用;第二,有些学校安排信息技术教师兼职过多,导致与其它工作时间发生冲突,耽误上课;第三,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进度和要求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统一的检测、评价方案。

100 90 80 百分比(%)70 60 50 40 30 20 10 0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38 32 17 9 完全符合4 缺失值 图31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经常被占用情况

城区39 35 16 8 3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城郊郊县38 30 18 10 4 完全符合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32八年级城郊信息技术课经常被占用情况

13

好校38 33 16 10 3 办学条件较好校37 32 18 10 3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缺失值一般校38 32 18 6 5 较差校57 20 14 2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33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信息技术课经常被占用情况

(三)关于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调查结果显示:16%的学生反映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59%的学生反映集中讲授再统一操练为其主要学习方式,这个结果城郊之间差异不大,但是在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更突出一些;19%的学生反映他们的学习方式是老师讲一步跟着操作一步;还有近2.7%的学生反映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要求,全部由学生自由操作。

关于学生希望的学习方式调查:30%的学生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29%的学生希望先集中讲授再统一操练;19%的学生希望教师讲一步学生练一步;还有19%的学生希望教师没有要求,把学习的自主权全部给学生。

关于教师关注学生的调查结果:5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25%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关注大部分学生;8%的学生认为教师只关注少部分学生;还有近5%的学生认为教师只顾自己讲课,不关注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基本上反映了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现状。集中讲授再统一操练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时间,保证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已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16%),这是可喜的现象,但距离学生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这也说明学生的需求差异较大。 关于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其主要成因是教材内容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式的不同;二是教师之间基本素养的不同也导致了教学方式的不同;三是虽然部分学生提出自主学习,但是也有很多学生愿意在教师集中讲授后再进行操练,这与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有关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愿意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习惯讲练结合。因平时上机时间少导致实际操做能力差以及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的学生更希望

14

教师多扶持,教师讲一步,他们跟着学一步。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亟需改进。

关于教师关注学生的问题,83%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关注全体或大部分学生,说明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学生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仍有8%的学生认为教师只关注少部分学生,更有5%的学生认为教师只顾自己讲课,不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是决定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关注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只有关注他们,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现实中关注学生不够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的意识不够,课前备课时关注了教材却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状况;二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能力欠缺,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百分比(%)59 16 19 3 3 图34八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分布图

城区14 62 20 2 3 郊县18 57 18 4 4 在老师引导下,同学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先集中讲授,再统一操作练习老师讲一步,同学跟着操作一步老师没有要求,同学自由操作缺失值城郊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35八年级城郊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分布图

15

100 90 80 )p (60 比50 分40 百30 20 10 38 0 14 10 24 11 3 图46八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困难的原因

城区15 11 22 35 14 3 郊听不懂城计算机不好使上机操作时间少郊县13 9 25 40 9 4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内容难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47八年级城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困难的原因

好校14 9 26 34 15 3 件较好校15 10 24 39 10 3 条听不懂学计算机不好使办一般校12 11 20 42 10 5 上机操作时间少学习方法不当较差校14 6 17 50 7 6 学习内容难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48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困难的原因

21

(七)关于学习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运用或基本能运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占68%,基本用不上或完全用不上的占29%。此项调查城郊之间差异不明显。

这说明多数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多数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并能够学以致用。但同时也存在着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没有注重应用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第一,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只注重教知识,练操作,缺少应用的指导;第二,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不同学生在技能方面的优势不同,从学会到会用还需要一定的过程;第三,也受限于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频度,经常上机的学生能力相对会强一些。

100 90 80 百分比(%)70 60 50 40 30 20 10 0 11 完全不符合47 18 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21 4 完全符合缺失值 图49八年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况

城区10 17 48 22 3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城郊郊县12 19 45 19 4 完全符合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50八年级城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况

22

好校10 18 45 24 3 办学条件较好校12 19 48 18 3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缺失值一般校10 17 47 21 5 较差校12 21 44 17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51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况

(八)关于课外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有五成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上网学生中四成以上经常查找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城区比郊区高出10个百分点,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比条件差的学校高出18个百分点;六成以上的学生经常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城郊之间相差15个百分点,而办学条件好与条件差的学校之间相差29个百分点;近四成的学生经常阅读新闻;五成以上经常是进行娱乐活动。

五成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说明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或者说,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内容各有侧重,查资料、看新闻、娱乐成为主要内容。但是从查资料的学生比例来看,相对还是偏低,城区和条件好的学校在网络学习方面优势比较明显。

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生活、学习、娱乐方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上网也就成为一种自然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二是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应用网络的差异,比如城区比郊区比例高,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比条件差的学校比例高;三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和需求决定了他们上网做什么,如查资料、娱乐等。

23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30 20 52 40 10 0 8 是否缺失值 图52八年级学生经常上网情况

城区62 32 6 郊城是否郊县44 46 10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53八年级城郊学生经常上网情况

好校58 34 8 件较好校46 47 7 条学办一般校57 34 10 是否缺失值较差校43 48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54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经常上网情况

24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30 20 10 17 18 28 16 21 0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缺失值 图55八年级学生上网时经常查找与学校课程相关的资料

城区15 18 31 19 17 郊完全不符合城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郊县18 18 26 14 24 完全符合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56八年级城郊学生上网时经常查找与学校课程相关的资料

好校15 19 32 18 17 件较好校17 18 26 15 24 条完全不符合学办一般校18 17 29 17 19 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较差校13 18 20 12 37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57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学生上网时经常查找与学校课程相关的资料25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30 20 10 28 33 0 10 8 21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缺失值 图58八年级学生上网时经常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城区8 6 30 39 17 郊完全不符合城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郊县11 10 27 27 25 完全符合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59八年级城郊学生上网时经常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好校8 7 31 37 17 件较好校11 8 27 29 25 条完全不符合学办一般校10 8 28 35 19 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较差校12 11 13 26 38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26

图60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上网时经常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图61八年级学生上网阅读新闻的基本情况

城区18 23 27 14 17 郊完全不符合城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郊县20 21 21 13 25 完全符合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62八年级城郊学生上网阅读新闻的基本情况

27

好校17 23 27 15 18 件较好校20 22 21 12 25 条完全不符合学办一般校20 21 24 15 19 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较差校17 17 20 10 37 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63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上网阅读新闻的基本情况

100 90 80 )70 %(60 比50 分百40 30 20 10 26 28 21 0 12 13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缺失值 图64八年级学生上网进行娱乐活动的基本情况

城区9 10 30 34 17 郊完全不符合城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郊县14 15 23 24 25 完全符合缺失值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65八年级城郊学生上网进行娱乐活动的基本情况

28

好校10 12 28 32 17 办学条件较好校14 12 24 26 25 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缺失值一般校12 15 27 28 19 较差校10 12 18 24 3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百分数(%) 图66八年级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学生上网进行娱乐活动的基本情况

五、调查结论

(一)学生的基本信息

被调查的八年级学生,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有近三成学生是非独生子女;不到二成的学生没有北京户口,其中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非北京户口的学生比例最高。 (二)课程内容比较丰富且差异不大,课时还不能得到全面保证

被调查的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内容上符合教育部2000年发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 “纲要”规定的选学内容,现已调整为必学内容。90%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过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且城郊之间、不同办学条件学校之间差异不大;动画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和网站制作这些内容的学习城郊之间差异不大;有近四成的学生学习过程序设计。而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被占用的情况,在城郊、不同条件学校都有涉及。

(三)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59%的学生认为集中讲授再统一操练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是教师教学方式的体现。这个结果城郊之间差异不大,但是在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更突出一些,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学生希望的学习方式丰富多彩,教师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操作等几个层面的需求几乎持平。5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25%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关注大部分学生。

(四)学习策略的选择与学习任务的难度相关

自主学习的方式与学习任务的难度成反比,教师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引导学生选择适当学习方式。

(五)学习评价体现教师对学生发展性的追求

29

教师的评价不仅能够指出闪光点,而且能够根据存在的问题指出具体建议,学生对于这种方式也是认可的,这是应该加以提倡的评价方式。

(六)学习困难主要来自于学习方法不当和上机时间短

学习方法不当是学生从主观角度进行的反思,而上机时间短是学生认为的客观现实,城郊之间差异不大。但办学条件不同的学校之间有差异。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学生反映上机时间短的比较多,而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学生更强调学习方法问题。

(七)学习效果表现在大多数学生将其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

学生认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运用或基本能运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占69%,此项调查城郊之间差异不明显,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学生认为应用较少。

(八)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课外学习方式

有五成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上网学生中四成以上经常查找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六成以上经常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近四成的学生经常阅读新闻;五成以上经常是进行娱乐活动。在这项课外学习的调查中发现城郊之间差异明显,即城区学校的学生上网和上网查资料比例高于郊区学生;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之间数据相差悬殊,即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在上网方面及上网查资料的比例高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 (九)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成功的

信息技术课开设以来,学生不但初步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有一定促进,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取得了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学生的喜爱。

六、思考与建议

(一)建议尽快制定北京市义教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适应全市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评价机制。

(二)学校要增加学生的上机时间。学校的计算机机房要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节假日期间学校也要开放机房,满足学生的上机需求。

(三)深化全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市、区、校三级研修。对于城郊、不同办学条件学校在平衡硬件、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做好软件即学科教师素养提升的建设。建议教研部门以“联片教研”和“主题(专题)教研”活动为平台,通过发挥优秀教师在理论学习、教材研究、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给年轻教师以具体的指导与帮助。

30

(四)建议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数量上保证信息技术学科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对口的教师队伍;合理定位教师的工作量,尽量避免跨学科(行政工作)兼课的状况,保证教师的教学精力不至于过于分散而影响教学效果。

(五)倡导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定期进行教与学方式的调查(可作为一项任务),从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结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六)从区域或学校的实际出发,由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牵头,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开展某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课题研究,也可以通过项目研究的方式对某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经验或成果,以促进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

31

(四)建议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数量上保证信息技术学科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对口的教师队伍;合理定位教师的工作量,尽量避免跨学科(行政工作)兼课的状况,保证教师的教学精力不至于过于分散而影响教学效果。

(五)倡导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定期进行教与学方式的调查(可作为一项任务),从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结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六)从区域或学校的实际出发,由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牵头,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开展某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课题研究,也可以通过项目研究的方式对某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经验或成果,以促进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

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j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