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_RPP_2007(cn)_稳健生产过程(黄皮书)

更新时间:2023-08-24 18: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供应链中的共同质量管理产品制造和交付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前提、标准、控制、示例汽车工业质量管理 版本:2007 年 10 月 30 日

产品制造和交付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前提、标准、控制、示例汽车工业质量管理 版本:2007 年 10 月 30 日

责任免除 本 VDA 丛书是任何人都可自愿使用的推荐性丛书。使用者应审视实情,正 确应用。 VDA 丛书考虑了各个版本出版时的技术水准。VDA 推荐性标准的使用者对 其自身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关危险。VDA 以及参与提出 VDA 推荐性标准者 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应用 VDA 推荐性标准时,如发现其有错误或可能解释不确切之处,请立 即告知 VDA,以便进行更正。 引用标准 标有德国标准化协会 DIN 编号和出版日期的标准的摘录是征得 DIN 德国标准 化协会许可的。标准的应用以最新版本为准,最新版本可以从 Beuth 出版社 (Beuth Verlag GmbH,10772 柏林)购买。 版权保护 本书及其所有的组成部分均受版权保护。未经 VDA 同意,不得擅自进行任 何违反版权法规定的使用。其中特别是不得擅自复制、翻译、制成微缩胶片 及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存储和处理。3

ISSN 0943-9412 Copyright 2006 by 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 e.V. (汽车工业协会 VDA) Qualitätsmanagement-Center (质量管理中心 QMC) D-61440 Oberursel, An den Drei Hasen 31 www.vda-qmc.de印刷出版: Druckerei Henrich GmbH D-10787 Berlin, Burggrafenstraße 6 本书用纸系用无氯漂白纸浆制成 4

5

前言 当前,德国和欧洲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正处于变迁之中。市场全球化步伐不 断加快,同时工业不断受到全球竞争的挑战。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投身国际 市场的亚洲竞争者的增多,几十年来不断萎缩的各种汽车品牌的数量恢复增 长。通过丰富多样的批量装备和良好的性价比,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竞争 世界市场上的 OEM 数量数量质量在根据总成划分的故障中的比例(来源:2004 年 ADAC 故障统 其他 7 % 排气系统 2 % 离合器 / 变速箱 5 燃油系统 6 % 喷射装置 6 % 制冷 / 暖风 6 % 车轮 / 轮胎 7 % 发动机 9 一般汽车电气 设备 36 %顾客力和市场力品牌索引级别 品牌 A 品牌 B 1 2 3 … 品牌形象 市场力 2.0 2.1 3.0 3.3 …点火装置 16 %新 OEM 东南亚 现有OEM 时间品牌 C1.8 3.1 市场份额 ……OEM 1 OEM 2时间复杂性 / 创新VDA 过程模型成本压力 车辆、组件、材料- ## %100 %100 %电子装置在制造 成本中的比例20 % 1997约 40 % 2010 2000 2010图 1.1-1汽车工业的背景除此之外,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不断缩短的设计开发和试验时间,也对汽车 制造商提出更高的要求。 带有复杂软件的电子元件的比例不断提高,这在对要求的可靠性和质量水平 进行必要的确认、验证和保障方面成为另外的挑战。 这方面的成本压力是巨大的。与国际水平相比,欧洲尤其是德国的生产和制 造成本明显偏高。这一弱点只能通过创新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能让用户感 到惊喜的特性、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来弥补。6

顾客不仅期望能买到具有出色性价比的车辆,还希望自己的车是创新的、安 全的、高品质的和可靠的。这种期望是针对最终产品的,即车辆及其全部元 件。为此必须保障制造和生产、售后服务以及配件的供应链处于无缺陷的状 态。 本手册“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为下述主题提供帮助支持: 3如何实现“健全稳定的过程”? 如何评定“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以及如何取消该资格? 如何克服影响因素和干扰? 如何改进现有的生产过程?5.1 内部生产过程基础标准管理控制环 顾客控制环 生产控制环 供方控制环 内部生产过程 供方生产过程 顾客产品过程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 的前提5.4干扰管理4检查点5.2供方管理产品产生过程必要时带“成熟度保障” RF0 RF1 RF2 RF3 RF4 RF5 SOP RF6检查和控制5.3“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图 1.1-2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总方案,编号依据章节。在相应的协议规定中,应对这些主题进行相应的澄清。本手册对完整性未提 出要求。 谨向所有参与本手册的开发和编写的企业及其员工表示感谢。7

以下企业的员工参与了编写: Audi AG,Ingolstadt Daimler AG,Stuttgart Schaeffler KG,Herzogenaurach MAN AG,München Robert Bosch GmbH,Stuttgart Siemens VDO Automotive,Regensburg Volkswagen AG ,Wolfsburg WABCO,Hannover ZF Friedrichshafen AG,Friedrichshafen Management Engineers GmbH & Co. KG,Düsseldorf我们同样对为本黄皮书提出了有价值的提示和建议的企业、协会和个人表示 感谢。 Oberursel,2007 年 10 月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8

9

目录页次1. 1.1 1.2 1.3 1.3.1 1.3.2 1.3.3 1.3.4 1.4 2 2.1 2.2 2.3 2.3.1 2.4 3 3.1 3.1.1 3.1.2 3.1.3 3.1.4 3.1.5 3.2 3.2.1 3.2.1.1 3.2.1.2 3.2.2 3.2.3引言 背景 目标 影响因素 复杂性和创新 人员因素:管理层和员工 资源 计划内和计划外更改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定义 / “护栏” 总方案一览 导航提示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四个控制环 与 VDA 标准“新件的成熟度保障”的关联 依据交通信号灯逻辑定级 说明、检查表和示例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前提 企业文化 信任文化、成功和不合格的处理 过程导向和质量提升 不合格预防 / 防错 持续性 持续改进 产品产生和策划过程 新件 A件 B 件和 C 件 转移件 接受件14 14 14 15 17 18 18 18 19 23 24 25 26 28 28 32 32 32 33 34 34 35 35 36 36 36 37 3710

页次3.3 3.4 3.5 4 5 5.1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1.10 5.2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3 5.3.1 5.3.2 5.3.3 5.3.4对生产地点质量功能的最低要求 风险管理 – 预防性干扰管理 物流方案 检查点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标准 内部生产过程的基础标准 标准 1: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环 标准 2:内部质量协议 标准 3:内部放行程序(产品和过程) 标准 4:员工资格 标准 5:沟通、报告、升级 标准 6:全员设备监管 / 保养 / 维护 标准 7:风险管理 / 应急计划 标准 8:问题解决方法 标准 9:工位描述、标准工作单 标准 10:更改管理 供方管理 供方选择 合同保障、质量保证和物流协议 新供方的参与 交付质量监视 升级管理 沟通与合作 传递到整个供应链 检查和控制 特征值驾驶舱 沟通、可视化、报告 控制环 重复鉴定38 38 38 39 41 43 45 49 52 55 57 60 63 65 67 69 73 74 76 76 77 78 79 81 82 82 84 84 8511

页次5.4 5.4.1 5.4.2 6 7. 7.1 7.1.1干扰管理 预防性干扰管理 / 风险管理 反应式干扰管理 标准、指令和方法图 附录 词汇表与缩写 通用术语 1 标准界术语 缩写目录 检查表 转移和接受件检查表 生产地点质量功能最低要求检查表 物流方案检查表 检查点检查表 质量保证和物流协议检查表 特征值矩阵检查表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驾驶舱示例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迷你驾驶舱示例 模拟 FMEA 方法带评审矩阵示例的影响因素检查表 标准示例 内部质量协议标准示例 放行程序标准示例 示例 1 过程放行综合评分 示例 2 质量评审 员工资格标准示例 示例 1 资格矩阵 示例 2 资格与权限矩阵88 88 91 92 99 101 107.1.2 7.1.3 7.2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 7.3.1 7.3.2 7.3.2.1 7.3.2.2 7.3.3 7.3.3.1 7.3.3.2104 106 108 108 111 112 113 115 123 127 129 130 134 134 137 137 14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012

页次7.3.4 7.3.4.1 7.3.4.2 7.3.4.3 7.3.5 7.3.5.1 7.3.5.2 7.3.5.3 7.3.6 7.3.6.1 7.3.6.2 7.3.6.3 7.3.7 7.3.7.1 7.3.7.2 7.3.8 7.3.8.1 7.3.8.2 7.3.8.3 7.3.9 7.3.9.1 7.3.9.2沟通 / 报告 / 升级标准示例 示例 1 报告与文档 示例 2 升级监视 示例 3 质量特征值和变化的可视化示例 全员设备监管、保养和维护标准示例 示例 1 TPM 培训文件资料 示例 2 TPM 检查计划 示例 3 机器人 TPM 培训文件资料 风险管理和应急计划标准示例 示例 1 过程风险过滤器 示例 2 紧急情况管理流程图 示例 3 质量反应计划 问题解决方法标准示例 示例 1 问题解决单 示例 2 8D 报告 工位描述、标准工作单标准示例 示例 1 标准工作单 示例 2 标准工作单 示例 3 过程图和工作步骤单 更改管理标准示例 示例 1 生命周期策划 示例 2 更改申请152 152 153 154 155 155 1598 161 162 162 164 165 166 166 167 169 169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 174 174 17613

1. 1.1引言 背景质量问题经常伴随着高成本。另外,每次现场投诉都代表着有一个顾客不满 意。与在产生地点就已消除或避免不合格相比,用于保修、担保和折扣的支 出是前者的数倍。其后果,特别是关系到所有参与方的成本和形象损失(例 如:由于追回产品),可达数千万甚至上亿欧元。 为了既满足技术、功能、质量和物流要求,又满足价格要求,需要紧密、迅 速的控制环和预防性措施,以避免物流问题和投诉。 在供应链中的沟通中,经常缺少有效的控制环以及预防性质量方法的应用, 或者未得到充分落实。在各种标准、手册、规范或者产品建议书中已对相关 规定进行了多方面论述1,但是,在这些标准中只有一个大致概念,也未对控 制机制进行足够的描述。 本书描述了将来在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能够在整个供应链内实现“健全稳 定的生产过程”的前提。 1.2 目标目标是,在整个供应链内保障对生产过程最低要求的规定,并在将来实现 “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从而确保市场领导地位并降低质量成本。为此必 须在绩效能力范围内合理规划和实现生产过程,以便能够按期制造出符合所 提出的要求的无缺陷产品。其中的重点在于预防性地确保不受有害负面因素 的影响,以及有效的控制环。1同时参见其他 VDA 手册,ISO/TS 16949 ,ISO 9000ff,顾客规范。14

改进的质量:总目标“健全稳定的 生产过程“- 无投诉产品 - 交付信誉 - 交付质量 - 现场质量市场领导地位与 降低质量成本 - 不合格成本 - 现场成本VDA 手册的目标共同协议的最低前提+ 落实指南 运行标准 特征值和可评估的最低要求 策划、干扰、不合格和 KVP 导 航图 1.2-1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目标1.3影响因素在实际中,更常用的说法是干扰因素而非影响因素。但是视企业或单个生产 部门的方向和组织而定,许多影响因素被规划为定义的特性,或者甚至成为 希望和期待的。因而,干扰因素是指位于计划的公差之外并且对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产生负 面影响的影响因素。2一个生产过程可能的影响因素可以汇总成主要影响因素。观察角度不同,汇 3 总方法可能各不相同。图 1.3-1 显示了根据责任和保障方法进行划分 。2 3这便是本手册对“干扰因素”的定义。 在参与本手册编写的企业的基准中,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汇总。15

主要影响因素1 高产品差异 过程成熟 产品成熟示例成熟度分级保障复杂性 / 创新: 产品、过程深入的过程策划策划、提供和保障2人员因素: 管理层、员工不 -遵守规定和定义的过程 失误,过分要求最新的资格和数量3人员、服务资源可用性(供应波动) 4生产设备、外购件 能源提供资金 安全库存 放行 重复鉴定规定的更改内包,计划内更改外购生产转移5计划外更改 生产过程中的过程-参数 要货波动 外购件、组件、材料供应链中的合作风险最小化图 1.3-1 分为 1. 2. 3. 4. 5. 复杂性 / 创新, 人员因素, 资源, 计划内更改和 计划外更改。主要影响因素划分这种划分(同时参见图 1.3-2 )可以说明管理层职责,管理层职责与主要影 响因素的对应关系与 ISO 9000 过程模型(ISO/TS 16949)中的说明是一致 的。16

2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信息职责管理2顾客4 3信息顾客管理资源测量、分析和改进5满意度4要求输入 Input1产品实现5产品输出 Output51 = 复杂性,2 = 管理层 / 人员,3 = 资源, 4 = 计划内更改,5 = 计划外更改图 1.3-2在 ISO 模型中影响因素的对应1.3.1复杂性和创新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创新程度是健全稳定的生产过程的最根本的影 响因素。在策划阶段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两种影响因素。必须在整个供应链内 保障顾客同供方之间的密切磋商。 (同时参见第 3.2 节和 VDA 手册新件的成熟度保障)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zl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