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19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

更新时间:2023-04-15 12: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19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2)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19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13)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19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23)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19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35)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19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46)

第1 页,共56 页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19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

必考题汇编(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历届导师圈点的重点试题及常考试题。——————————————————————————————————————————一、名词解释

1.“南洪北孔”

【答案】“南洪比孔”是指清初著名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二人。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昇(南方浙江钱塘人)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北方山东曲阜人)创作的《桃花扇》是两部结构宏大的历史剧,被誉为清代传奇南北高峰,在当时影响颇大。《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桃花扇》写的是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孔尚任和洪昇因此也被世人并称为“南洪北孔”。

2.新乐府运动

【答案】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3.《赠白马王彪》

【答案】《赠白马王彪》是曹植于黄初四年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诗。其时,曹植、曹彪、曹彰弟兄三人一同进京朝见曹丕。结果,任城王曹彰在京莫名地死去,曹植、曹彪一同回归封地。他二人本可同行结伴,但遭到监国使者的阻拦,曹植悲愤难当,写下这首八十余行的长诗,赠给他的异母弟白马王曹彪。此诗最早见于西晋初年陈寿所撰《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4.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答案】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杨万里、陆游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之多实在惊人。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杨万里有《诚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5.原道

【答案】《原道》是唐代韩愈政治思想和哲学理论的代表作。收入《韩昌黎集》杂著部。全文中心是反对佛老,发挥儒家正统思想。认为唯有孔孟之道是“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的治

第2 页,共56 页

世良方;老子“去仁与义”、佛教“灭其天常”都与封建伦理纲常相违背,应当坚决禁绝。以仁义为“道”的内容,第一次提出儒家的道统说,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车可之死不得其传焉。”

6.《修竹篇序》

【答案】《修竹篇序》是初唐文学家陈子昂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论,它也是陈子昂对自己创作体会的总结,是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论纲领。陈子昂以汉魏诗歌为高标,痛责晋宋以来的浮靡文风,感叹“风骨”和“兴寄”的失落。他盛赞这篇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是风骨朗健的佳作,遂挥毫写下《修竹篇序》寄赠予东方虬,它是唐初文学理论的代表作。

二、简答题

7.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点。

【答案】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寓言的特点主要有:

(1)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

《战国策》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战国策》中的寓言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这类寓言俯拾皆是,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等。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2)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营造辩丽横肆的艺术风格

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燕策二》苏代以鹏蚌相争,说赵惠王不应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说辞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席间的事物为例,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

(3)运用寓言形象说理,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其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战国策》文章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裨阎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8.简述《儿女英雄传》泛情化的倾向。

【答案】《儿女英雄传》是由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著,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小说长达40回,讲述的是安学海父子仕途生活,描绘了整个社会特别是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儿女英雄传》泛情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1)“描摹世态,曲尽人情”

《儿女英雄传》具有切近世态人情的长处,“描摹世态,曲尽人情”。作家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国社会风俗画面。诸如官场的鬼蜮横行,下层社会的光怪陆离,悦来老店、天齐庙会的喧闻扰攘,以及当时的各种典章礼俗,无小写得细腻真切。首回写蹭蹬场屋的五旬老翁安

第3 页,共56 页

学海赴考、候榜的光景,笑中有泪,小逊于《儒林外史》笔墨。第二十八回叙安、何结亲,文字花团锦簇,满洲贵族婚礼的一应仪注,皎然揭诸眉睫之下。人物描写也有相当的功力,安学海忠厚善良而不免迂腐,张金凤内刚外柔而深心周密,邓九公豪爽拙直,张老夫妻又怯又土,各具风神。

(2)英雄的标准与儿女联系在一起

作者文康攻击《水浒传》起义英雄“好勇斗狠”,歪曲《红楼梦》为“谈空谈色,半是宣淫’,。他提出的“儿女英雄”的标准是,英雄与儿女不可分,忠臣孝子才是英雄,他们对君、对父的忠孝之情才是儿女至情,“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有了儿女真情,才作得出英雄事业”。他“作一场儿女英雄公案,成一篇人情天理文章,点缀太平盛世”。作者根据这种封建伦理道德而敷演成的一部“儿女英雄”传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寄予幻想。小说前部写十三妹的豪侠仗义,具有草莽风度。全书采取评话形式,比较活泼;运用北京口语,生动流畅。但作者追求琐屑的细节描写,致使小说结构冗长、松散。书中又充斥着迂瘸的封建说教,掺杂不少庸俗无聊的内容。作者欲使十三妹形象既符合封建名教,又具儿女情长,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遂致性格失常,言动绝异,矫揉之态,触目皆是矣”

9.简述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

【答案】宋元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1)注重趣味性和虚构

“说话”是“说话人”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所以必须尽一切可能来吸引听众。而听众听“说话”是为了娱乐,“说话人”要讲得有趣味才能吸引他们。因此,趣味性就成了“说话”的第一原则。“说话”主要是叙述故事,而事实不一定有趣味。“讲史”所说,有许多都出于虚构,其故即在于此。所以,“说话”的追求趣味性是以虚构为基础的。

(2)思想感情与市井民众相通

由于要使听众——市井民众感到有趣,“说话人”不但不能采取说教的态度,而且不能使话本中人物的感情、言行“高雅”得让市井民众无法理解和接受,而必须使听众对话本里的人物产生深刻共鸣,感同身受地关注其命运,从而兴味盎然地倾听“说话人”的演述。因此,话本中人物的感情、言行也正是市井民众在类似情况下所可能产生或向往的。

(3)叙事描写趋于细腻

现在所见元代刊印或编定的话本,有的叙事粗疏,只能勉强达意甚或词不达意;有的则能显示出大致的轮廓,偶尔也注意到细节;有的描写则相当细腻,但可能经过了明代人的加工。

10.苏轼、黄庭坚诗歌对比。

【答案】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清新豪健,充满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刚柔相济的风格,是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其

第4 页,共5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2z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