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振客家研究专题文集

更新时间:2024-05-02 06: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客家探源

石城是客家民系的摇篮?????????????????1 客家摇篮—石城(画册文字节录)????????????20 石城是北民南迁的中转站???????????????31 江西石城是早期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34 石城是北民南迁途中的最大的中转站一 ..................41

石城方言的几个语法特点???????????????44 从族谱看古代中原汉人之南迁?????????????47 附录 客家问题探讨?????????????????

人口姓氏

石城客家人口流迁概况????????????????61 石城姓氏人口考略??????????????????65 石城姓氏概况????????????????????68 朱姓历史发展扫描??????????????????69 宁石朱氏源流考???????????????????80 石城县朱氏?????????????????????83

客 家 探 源

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东北部,闽赣两省界山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闽省长汀,宁化两县隔山而居。自古以来,石城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明万历年间石邑郭北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

石城,春秋时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先属吴、次隶越、后属楚。彼时,整个南国地旷人稀,荒凉闭塞,俗称“蛮荒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九江郡,石城属之。汉置豫章郡,建于都县,石城属之。三国时置揭阳县,石城为其境地。晋时揭阳易名陂阳,石城仍属之。隋开皇十三年(593年)设石城场,仍属陂阳县,因境内“山多石,耸峙如城”故名,同年并入宁都县,直至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次年石城场升为县建置,至今未变。

石城境内群山环绕,峰峦重叠,中部及西部丘陵起伏,谷地穿插,为武夷山内部的山间盆地。山地海拔一般为500至1000米。中心地带为错综分布的砂砾岩丘陵、小盆地及沿河冲积小平原。贡水二级支流琴江,发源于县境东部,西北口出境入宁都与梅江汇合。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

石城远自秦汉就有少量的中原汉人迁入,唐宋时期,南迁的中原汉人大量徙居石城,与当地土著一道共同开发了闭塞而荒寞的石城,创造了早期的石城客家文化,在石城这块土地上促使了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使石城成了客家人的摇篮地。

石城是客家民系的摇篮

一、石城境内最早的土著居民

秦统一中国以前,南国并无汉人居住,而生活在闽、粤、赣、湘等南部中国广大土地的是什么人呢?明邝露著《赤雅》云:“徭名輋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之南,穷极岭海,逶迤

巴蜀,蓝胡槃侯四姓居多。”《天下郡国利病书》云:“輋当作畲,实录谓之畲蛮。”李调元《卍斋琐录》云:“ 音斜,耕山岳之地曰輋。”民国三十八年吴宗慈主编的《江西通志考》“江西 族考”中云“夫輋即苗即徭也”又云:“畲徭当以广东东部为最多,其先世民族实为山越”近人徐松石著《粤江流域人民史》广东畲人节载云:“畲徭即谓古代所谓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处最广,??现仍有许多輋字地名。??所以在广东区域内所谓旧越人或先来之土著当系輋徭部族。”闽顺昌县志云:“徭人以槃蓝雷为姓,楚粤为 輋,闽中山高溪深处有之,俗曰畲客,此足证明广东之畲民向东移徙而入闽。”广东畲民入闽且同时入赣。《王文成公全书》请立崇义县治疏云:“其初畲贼原系广东流来,先年奉巡抚都御史金泽行令安插于此。”此足证明粤境畲民由东北迁徙而入赣。輋民来赣之原由,《江西通志稿》中又云:“明以前难为确定之论断,在明代则为自广东移徙而来。 徭即古代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处最广。”通志稿又云:“ 人之主要目的在求得耕地以遂其生耳,不得平原之地则但求山地,以施其刀耕火种之勤,其情殊可悯焉。”守仁和刑絢韵诗云:“处处山田尽入輋,可邻黎庶半无家。”輋民与当地居民争地矛盾日趋尖锐,不时发生争斗,多有死伤。至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派重兵“痛剿”后“其势大衰”,“畲徭之患”始得解除。幸存畲民只能紧缩深山,并往闽粤区迁徙,赣境内畲民几乎绝迹。

石城地处武夷山地,与福建省仅一山之隔,山那面长汀、宁化自古以来均有畲民居住,睦邻地区相互迁徙也是常事。在石城大山中亦曾居住过季节性的“广东畲客”。所以石城虽不是古代畲民主要活动区域,但也有过闽、粤畲民迁入相土而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有带畲字的,如温畲、杨畲、下畲、大畲等等,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岭,畲民真乃山民也。

现石城境亦有蓝、雷两姓畲族居民,但这两姓畲民并非原石邑土著畲民,均为南迁之畲民。据横江桃溪《汝南蓝氏五修族谱》载:“余族起自太昊,居巴州蓝田,遂以国为氏。”裔孙宦籍江南,分徙临川、安福、吉州、虔州、泉州、邵武、建宁、上杭、宁化、清流等地,宋代迁石城张坊。明末,六世裔孙从清流次第迁居石城乌石头、陶溪、丹阳、大埠等处。现有蓝姓畲民86户573人。又据小姑秋树《冯翊雷氏家谱》载:雷氏得姓于以古诸侯之国为氏,始祖宪公为陕西同州刺史而世居陕西冯翊郡。唐德宗建中四年(483年),浮州刺史阎公因避朱泚乱迁豫章,孙甫公任洪州刺史,移居抚州白水障,再迁宁化。裔孙显吾讳承朝于清康熙丙子岁(1696年)迁石邑礼上里之溪子口。今雷姓畲民79户439人。石城蓝雷两姓是1985年才批准为畲族族属的。他们均不是邑境的土著先民,而属古代南迁的中原人。其语言、衣饰与风俗均与当地人无异。

秦汉前,石城这块远离官府治所的寂寞封闭式山区可谓待开发的处女地,人迹罕至,林木葱郁,溪河交错,真乃山清水秀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天下置三十六郡,江西境内属九江郡。据北宋《太平环宇记》称:秦始皇为了修阿房宫,把原六国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后定居于兴国的上洛山区,这就是世称的“木客”。还有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领的镇守岭南的五十万大军(谪徙),任嚣、赵佗率领的增援秦军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南国的中原汉人。后来赵佗被派作龙川令(今江西遂川)。还有为了使戍卒安心南国,“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这些新组合的秦官兵小家庭大部分留籍南国。汉时,朝廷曾两次派官兵出守梅岭,筑寨城。秦汉两代的官兵成了开发和留籍赣南的最早中原汉人。而最早进入石城的中原汉人又是些么人呢?惜尚未发现文字记载,仅有清乾隆乙丑《石

城县志》一小段文字云:“秦末刘瑶英,随父华家其上(指城东五里琉璃山,今名仙姑岭)”此刘氏父女究竟是属中原避乱而来的百姓,抑是属上述官员眷属,时越二千余年,确乎无从稽考。

二、境内历代移民概述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且民族矛盾上升,招致“五胡乱华”,史称“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举国上下一片慌乱。导致大批士族和百姓随之南迁。这次中原汉人南迁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前后历时几个世纪。进入江浙后,继续南移。其中很大一部分进入江西,而后溯赣江而上,有的沿途滞留,部分进入赣南,小部分又往闽粤继续迁徙。如《包氏续修宗谱》载:“宗远公事西晋为郎中,怀帝永嘉末,中原浊乱,五胡杂霸,闻元帝即位于金陵,遂挈妻帤家于江右丹阳。”《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龙岗《巫氏房谱》载:“东晋末造,暹公由平阳避乱兖州,转徙入闽。”《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谱》载:“晋怀帝五年(311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县,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兄弟迁徙南康郡揭阳县石皷逯速,今本邑长上里磜脑,与吴恭葆同居,后移居南桥岭(磜脑与南桥岭均在现石城小松镇辖区内,笔者注)。”此郑、吴两家均应属晋代第一批人口大迁移之中原汉人。自晋历南北朝隋唐五代前后五个多世纪,中原大地,大江南北,或举族,或分散,或长驱,或近徙,移民们断断续续,自北而南,四处播迁。特别是唐僖宗朝北方发生了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起义军众至百万,席卷大江南北,导致了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移。这次延续一百多年的大迁徙直至五代末北宋初。在现存的谱牒碑记中均留有文字记载:“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之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温氏族谱》)“唐博士十五郎公因黄巢之乱,唐乾符乙未由洪州避居石城乌都陀。”(蜀口《许氏十修族谱》)。“因避黄巢乱率男而来”(唐十五郎 杜氏墓志)“乾符甲午(874年)避黄巢之乱移宁化石壁葛藤村(《罗氏闽赣联修族谱》)。”“值南唐之乱,瑗自宁都万田背村徙居石邑下之温坊(《耸冈石田温溪八修谱》)。”这些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进入江西境内多数逆赣江而上,沿途滞留,部分进入赣南,少数进入闽、粤。据石城郑、胡、温、徐、赖、许、廖、罗、高、熊、毕、巫等姓氏族谱所载,唐五代时期,先后进入过石城居住的姓氏计有郑、吴、温、黄、陈、胡、赖、李、王、张、廖、许、邓、何、罗、谢、曾、州、杨、朱、连、白、钱、袁、方、赵、蔡、黎、官、巫、康、卢、冯、彭、邹、宋、江、余、程、范、崔、傅、徐、胡、高、熊、毕、钟等四十八姓。八十年代初全县地名普查中还发现了杜、花、鄢、洪、汤、金、联、雷、蓝等姓居民开建的村落。诚然还有不少其他外迁的姓氏已难以考证清楚。在上述五十多种姓氏中留下后裔在石城的只有郑、赖、胡、温、许、廖、徐、罗、高、熊、毕、巫等十二种姓氏,其余几十种姓氏的居民均已外迁他乡。

这些进入石城境内的移民们依山傍水,择地建房,据县地名普查资料,现有居民点中,属晋代建者仍保留5处,隋代建者1处,唐代建者40处,五代建者8处,计54处。一千多年来,社会已历沧桑之变,人口迁移又何其频繁,作为居民点不断新建、扩建、迁建,或者废弃荒败而至湮没是常理之中的事,不难推断,当时实际的居民点远远要超过这个统计数字。

宋代是一个多事不安的朝代,民族矛盾显得尤其尖锐,金人南侵,“靖康耻,犹未雪”,而宋室南迁后,人心浮动,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了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大迁移,前后历经两个多世纪,直至元末明初之际。“因高宗南渡而客籍金陵(《龙岗邓氏七修族谱》)。”“宋末乱世,由江西石城入宁化”(《魏氏族谱》)。“予家以宋南渡自山东嘉祥而迁闽之晋(《新坊廖氏七修

族谱》)”“元公因建炎乱后族属星分。”“宋微元兴,兵寇扰乱,焚毁室庐,列祖播迁(《石城县丰山许氏九修族谱》)。”“德钦公避元末蔡五九之乱,由北屏山来僻草开荒,卜居于此(《石城丹溪李氏十修族谱》)。”据族谱载,宋代迁入石城境内居住的姓氏有温、黄、陈,刘、赖、李、王、张、廖、许、邓、何、罗、吴、谢、曾、周、朱、康、邱、胡、宋、郑、熊、徐、伊、巫、池、毛、丁、孟、江、应、段、聂、鄢、吕、向、奚、汉、曹、余、叶、官、孙、邹、金、钟、肖、崔、魏、管、沈、赵、雷、姜、章、潘、卢、钱、田、秦、孔、白、戚、容、金、郭、童、蔡、龚、过等七十余姓,其中多数姓氏的居民陆续外迁,留下后裔至今的姓氏只是其中的三十个姓氏,即温、黄、陈、刘、赖、宋、郭、杨、朱、邓、熊、邱、吴、童、龚、魏、何、张、郑、胡、许、廖、徐、罗、高、毕、巫、潘、蔡、等姓。

元代迁入邑境的新增姓氏有周、范、曾等姓。 现存的居民点中属宋代建的有95处,元代建的65处。

明代,特别是明季江南很不太平。明末清初战事频繁,人口迁徙幅度很大,导致了历史上第四次人口大迁移。明代新迁入的姓氏有蓝、严、尹、吉、雷、董、饶、谢、阮、伊、傅、孔、巫、姜、程、施、危、白、肖、容、汪、宁、连、池、蒋、任、上官、卢、顾、沈、伍、包、聂、柯、过、赵、夏等三十余种姓氏。这些移民中有半数以上是福建宁化、清流和江西宁都等地迁来的,现存的居民点中属明代建的505处。

清政权巩固以后,采取了一些奖励农业生产和人口发展的政策,也促进了人口的大量流迁。清道光《石城县志》载:“康熙五十二年丁册定位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乾隆三十六年载滋生人丁2297丁妇女554口,遵恩诏永不加赋(其妇女于乾隆十一年,人丁于乾隆三十年先后奉文停止编审)。”又载:“自乾隆三十六年编审后见在人丁不啻数十倍”。这些奖励政策的实行,促使了人们往宜于农业开发之地迁移,石城地处山区,宜垦地多,故一时人口骤增。顺治十三年(1656年)石城县总人口为3420人,至道光元年(1820年),总人口上升为184959人,净增了50多倍。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后不久,又举兵西征北伐。短短几年时间,几乎大半个中国闹得沸沸扬扬,大江南北战事纷起。为避兵乱,寻求安全之处,江南地区开始人口大迁移。石城为闽赣交界处的边远山区,对省、府、州治所来说均属边远山区,相对来说有如一座避风港湾,属可藏可进之地,故四方移民云集,人口迅速膨胀。咸丰同治年间,石城县在籍人口达到22万余人,比一百多以后的1985年的人口数还多出一千多人。清代新增姓氏有翁、游、武、夏等姓。清代新建的居民达1091年处,占现今居民点数的一半以上。

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四十年间,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社会很不安宁,县际间人口迁移频繁不已,其间新增姓氏有洪、丰、龙、宗、皮、俞、喻、梅、文、韩、官、鄢、曹、毛、章、方、匡、阎、闵、管、左、慕、向、况、阴等二十余姓,新建居民点100余处。

从晋至清末的十五世纪一千五百余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五次规模较大延续时间长的人口大迁移。纵观中国历史,古代战场主要在北方,在中原地区,在河洛地区。相对来说,南方较为安定,人口密度较小,可开垦地多,对移民的可容量大,故历次移民总是自北向南,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移民是从中原地区入江西,再东往福建,南下广东,再往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有的径往海外。流迁方式多以举家群体为主,逐段南移,有的沿途滞留,真正抵南疆者总在少数。这些长途跋涉的迁徙者们在长达数百数千公里的道路上留下了断断续续的足迹。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和沿途学到的先进工具和技术,带来了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原河洛文化,和当地的“土著”一道,用辛勤的汗水和共同的智慧,用披荆斩棘和勇于开拓的

精神,创造了客家区域和整个南国的光辉灿烂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中华汉民族的一支最优秀的民系——客家民系。

三、石城是客家民系的摇篮地之一

唐末至宋末的两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使闽赣交界处的宁都、石城、宁化等地成为移民们的集结地和中转站,大量移民的迁入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就石城来说,宋代是一个比较安定的朝代,社会中兴,人才辈出。石城的主要姓氏均已迁入定居,居民点的主要格局已经形成。几个世纪的共同生活,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过去的中原汉人比较自然地产生了“变异”,一个新的民系开始产生。当然在当时土客斗争不十分尖锐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明显的“客家”意识,本人认为唐末至宋末期间,在闽赣交界山区以宁都、石城、宁化为中心的周围数十个县份的广阔地区是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发祥地。当然客家民系的最后完成应是明清时期,是在粤东以梅州为中心的大片土地上。

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对于它的形成过程和特定标志,形成的历史空间和时限很多专家学者著文立说,著名学者吴泽先生在《客家学研究》第二辑发表的文章《建立客学刍义》中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即“客家民系的形成,如同汉民族的形成一样,也是以共同的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四大要素为其标志的。”

从历史的角度讲,北民南迁的确是造成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当然这只是一种外在条件,是属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因为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北民南迁后在南方就形成了福建人、广东人、海南人等诸多民系,客家民系仅属其中之一。就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中形成的客家人来说也有时限和地域的差别。从移民的先后次序来说,从晋末至唐宋,移民们是在赣州北部集结,尤其是以石城,宁都为中心,而后翻过武夷山在福建省长汀、建宁、宁化一带集结,尤其是以宁化石壁为中心。几个世纪之后,宋末至元明时期又大量往粤省迁移,形成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区域。从明代起,客家人又往广西、云南、四川等省迁移,并向赣南东南部倒流,以致形成今天大陆的客家人的分布格局。从清代起,闽粤客家人出海谋生,开始向海外发展。

既然客家民系到明清时期才最终形成,那么客家人的称呼也是明清以后的事。当然追溯历史,晋代就有了“客家制度”。唐代有主、客户之别。唐柳芳《食货记》:“人逃役者多浮寄于闾里,县收其名,谓之客户(《全唐文》卷三十二)。”这是“客户”一词的原义。移民们自唐始被称做客户。晚唐,所谓客,变为专指佃客。宋代的户口统计中,明白标明主、客户,以是否占有土地作为区分的标准。南宋宝庆年间,石城全县有主户13879户,客户2335户,主客户数之比为6:1。这些客户中的绝大多数应是那些新来的迁移户,因为早期来的移民经过长期的劳动积累,多数应占有一定的田产,已变成主户,或者已称做土著了。但自明代起,流寓迁移户户籍问题成了一个尖锐复杂问题,移民们很难取得正式“土著”户籍。《石城花园岭罗氏五修族谱》中有一篇“户籍记”文字:“自古有田则有赋,有赋则有户,流寓土著莫不皆然,惟石邑之规独异。编户联里,里分十甲,甲立一长,自里长之名。并凡寄居者,置产必附其末,名为甲首。甲首之户,世数虽多,粮赋虽广,子孙不得莅籍与试籍。予族徙居赣石中里四甲曾姓户内,又竟在嘉靖之末也。斯时丁粮颇盛,寝后当明季邑之派掠多端,门摊杂税、王马军需、蘼有宁日。及我清定鼎,寇盗渐次扫除,遗民杂次招复,余氛稍殄,逆荡旋复,猖獗事变迭乘,是以前人于籍务所未遑直。至康熙三十年辛末乃入石籍应试,计前后户籍所费用几不下千金”这段文字除了真实记录了流寓者们要变成当地户籍的艰难程度

和漫长岁月外,同时也揭露了当朝的横征暴敛。《琴江长安赖氏七修族谱》中有一段文字名曰“计开里长甲户分户头列后”,其中长上里八甲户赖尚文后附寄户三户,名温大贵,黄新和赖子仁,各户有一丁一口。新来的移民客户或称“甲首”或曰“寄户”,均无正式户籍,比土著们名分上要低一等。当然土客之间并非永衡的关系,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变化的。时间久了,流寓客户也就成了土著。土著外迁就成了客户。《石城县丰山许氏九修族谱》序言中说及:“博士生丈夫子三,仲及季就乌都陀附近或里许或三四里为土著,惟伯乔迁丰山。”石城地处武夷山区,先秦以前居住着古山越人或称古輋徭民。自秦末至晋末,有少量的南迁北民于邑境居住。及隋唐五代,成批的中原汉人迁入,劈山造田,聚族而居,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工具和技术,使石城这块古老而荒寞的山地得到初步的开发。至宋代,南下移民的大量迁入,给石城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移民们与当地土著联合经营开发,使石城成为人口繁盛,经济较为繁荣,教育中兴,人文蔚起之地。在石城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南迁开发者们,经过几个世纪前赴后继的团结奋斗,不断学习、创新,他们身上培养着一种勇于开拓进取,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对新环境具有很强适应力的精神气质。但生活在石城山区的居民,过的又是一种半封闭式的自给自足农耕生活。旧志中的古民俗一节中云:“民俗之夏,无过力田。”“石城非通都大邑,民生不多贪求,朴率者多谲诈者少。”“石城无物产,旧少商贾。不长桑,不养蚕,又不工纺,以苎为缕,织布行市。”由于山区,他们与外界们接触相对减少,这就更能保持群体自身的稳定性,他们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基本上趋于稳定,大量的古代中原语音特点得以保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城客家方言和客家风情风貌。

历时三个多世纪的宋代对石城来说,是属于自身历史上的发展时期、中兴时期,已完全具有客家民系发育的条件,如土壤,如温床,如摇篮,孕育了客家民系的初步形成。这支汉民族的特殊民系在汉民族的硕大怀抱中脱胎而出应运而生,形成为早期的客家民系,并在尔后的历史长河中继续发展壮大,不断成熟完善,他们来到闽粤,以完丢成熟的客家人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一种新民系的产生也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

石城是闽赣交界处武夷山麓的一个山区县份,总面积1581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是山地,十分之一是耕地,三十分之一是水域面积,四周高山,境内河流交错,贯穿着许许多多的谷底小盆地,低矮丘陵地多,缓坡地多,适于垦殖,且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尚可,从自然条件来说是一个宜于农耕之地,由于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历史上曾有过兵马大道.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来说是属于封闭型农耕地区,有如“世外桃源”。这种地理环境的居民群保守性大于变异性,传统性容易保留,新的东西较难传入。

唐末,大量南下的北民进入石城境内居住,形成众多的村落。由于石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当地居民的保守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一种自卫的排外性,故新来的流寓们只得新辟基址,建房造田,形成新的居民点。历史的沉积使石城的居民点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的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久为一姓之地。圩镇另外,号称“百家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执行阶级路线,尽量消除封建宗族观念,姓氏观念,故而姓氏间杂居现象较为普遍。从已查谱牒资料可知石城在唐代当有48种姓氏以上,而民间自古流传至今的汤、花、鄢、洪等古姓,空剩开基肇村的地名,而肇基者的后裔已不知去处。可以推断唐代石邑居民最少有五十余姓。唐代的石城仅是“场”的建置,为虔化县辖境,史无人口记载。宋代,大量的移民继续往石邑境内迁入,据《赣石城县志》载。南宋宝庆年间石城总户数为16214户,男丁36746丁,总人口数当在8万以上,已相当于石城1948

年的人口水平。当时全县有主户13879户,客户2335户,主客户之比约为6:1。从主客户比例看来,主户已占绝大多数,说明先来的移民已成土著,绝大多数已有田产,这样石邑居民就有了相当程度稳定性,长住户已占绝对优势,宋末以前所建村落至今还存在150多处,可以说条件较好的地方都得到开发,建立了居民点。

移民的迁入加速了石城农业经济的发展,据考证,唐末在石城已有圩场之设。手工业也开始发展,闻名中外的横江造纸起源于南宋,在洋地七岭等地已建有不少纸槽。80年代初在丰山发现晚唐五代古窑址,发掘多件古陶器。县内还出土多件唐五代陶盂、陶壶、罐陶等文物,这些都是中原文化早期传入的史证。1991年10月17日下午,在高田圩一公里处店下排古圩场遗址上出土了一只古陶器(初步验证为唐陶)内装古钱币15—20公斤左右,内中钱币多数已锈坏成团,小半还能辨认字体。百分之九十以上为西汉末铸造的“五铢”钱币,少量为王莽新朝铸造的“货泉”钱币,以此亦可推断当时市场经济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石城的建筑艺术颇具客家风格,古典高雅又朴素大方,房舍庙宇,寺院祠堂莫不如此。最精美之建筑莫过于宝福院塔。宝福院塔为宋高僧应可、道符主持募资合建。崇宁元年(1102年)经始,大观四年(110年)落成,高57.68米,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结构精巧,造型独特,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有典型的宋代风格,是客家先民把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结晶。塔成之初,内有楼梯可上。飞檐重迭,朱漆馏金,光华夺目。宝福院塔属我国珍贵古典建筑,是客家一宝,1959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自卫和安全起见,石城乡间多有山寨和土楼建筑。外形不一,大小不拘,大者可容纳数百上千人。外墙设垛口为瞭望空,还有射击孔。土楼(山寨)聚族而居,邑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土楼有木兰土楼,大由河背土楼,小姑高岭土楼。山寨于清咸丰年间和苏区土地革命时被摧毁,几不复存。

石城既为客迁之地,信仰宗教与崇拜祖宗一样受到重视。客家先民自北而南,历经千辛万苦,过关斩隘以求得生存,祈求平安,消灾求福乃是人之共同心理,故而宗教兴,寺观建。唐天宝年间,境内已建白玉观与西华山仙殿,珠坑集贤寺与秋溪罗云禅寺亦传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兴,远近闻名的内宫禅院、永福寺、海藏寺、宝福院、清禅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所肇建,太极观肇建失考,旧志载:“宋大中祥符间二道士徐继先、王齐祥白日飞升。”

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教育事业。通过科举之路培养人才。宋代除建有县学和书院外,地方上还延师办学。各姓氏宗族均设有学田若干,用作奖励学有所成之人,激发后人发奋读书,以求出息。如交溪姜氏族规中有“奖后学”一条,内容是分等级奖银两,如游庠三两,补廪二两,出贡延试五两,出仕任官给银二十两,杂职赴任六两。有的姓氏宗祠田产丰饶,奖银优厚。由于各姓氏都订有奖励措施,一时科举及第者层出不穷,中进士者唐代2人,宋代15人,其中巫双瑞为宋末探花。北宋宝元中,大儒温革捐家资兴义学,凡国子监之书,市上有售者,尽购以还,创柏林讲学堂,兼收闽粤生员,供膳宿,誉满江南,为江西私家办学之先驱。

教育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必然带来了人才济济的好局面。北宋陈恕字仲言,太平兴年三年(978年)戊寅胡旦榜进士。淳化二年(991年)任参知政事,四年为总计使,九年为盐铁使。时太宗注意钱谷,而恕精于心计,善理财政,兴利除弊深受器重。为此,太宗亲为其题词于殿柱之上:“真盐铁陈恕”。真宗时拜史部侍郎,后以病请辞,遵旨荐寇准以代已职,卒后谥封晋公。陈执中,字昭誉,陈恕之子。北宋宣和元年(1038)戊寅三月任同知枢密院事。二年己卯,任同知枢密院事执中,同年三月,出知青州。庆历四年九月任参知政事。五年乙

酉四月迁平章,六年任同平章事。皇祐五年癸巳行礼部尚书命。温勋,北宋进士,官至山东宣抚副使。巫双瑞,登宋淁祐庚戊科方逢辰榜第三名进士(俗称探花),尚理宗公主,官内宫监院驸马,光禄寺上卿,统理诸州都督。张文郁,登建炎二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陈帮光,登崇宁五年进士,官至江东措置使,建宁守司留守。许褒,登大中祥符元年进士,官翰林府秘书。还有陈敏,南宋名将,事迹载入《宋史.功臣传》。在朝为官者还有一二十人。一个山区小县,两人拜相,朝官济济,这在石城的历史上应视为极盛时期,是重视教育的结果。

客家先民们离开了中原故土,经过漫长的迁徙来到了山区石城居住。由平原到山村,环境变了,周围的人也变了,原有中原风俗在新居地已多不适应,代之而兴的是与当地土著融合而成的新风俗。就婚娶风俗来说,这里通行的礼仪是先传庚帖,再行纳釆礼(旧曰传红),接行纳征礼(旧曰行聘又曰茶礼),再行

请期礼(俗日报日),又以轿迎接归至房中行合卺礼(俗日交杯),次日堂拜公姑、兄弟、服族、外戚(俗曰分大小)。在边界山区还时兴对轿联的风俗,即男家去轿时必在疹门左手边贴上联,女家即要请先生对拟下联,并把男家联改贴在右手边以示尊重,把女家下联贴在左手边,对联要对得好,否则会失了女家体面。此外,男家接新娘除了花轿之外,还要请两位男孩抬一面大锣,来回的路上要敲,但敲的方法有明确规定,根据姓氏来定下数,有的姓是一次只能敲一下,有的二下或三下,有的十几下,有的可一直往下敲,主要根据该姓氏出了什么级别的人物来定,一般是官越大敲的下数越多,官小的只能是一次敲一下或二下了,而且还有半下之分,即敲过后要用手按住锣即算半下。如果敲锣把下数敲错了,外姓人则可加指责。今小姑地区除了上述规矩外,新人出阁的时辰多在下半夜,一般是清晨要赶到男家,这样做的原因据说是“暗里投光”,逢桥过缺,或经过房前屋后,迎亲队伍中有一专人放大鞭炮,过桥要插蜡烛,祈祷路神保佑。

石城的丧俗无特殊之处,一般书旌吊奠宴必设乐,请僧尼诵经礼忏,请道士作斋醮法亊,还要请地理先生择地,未得吉地多出停于殡寮。

各族构祠,行祭祀礼以祀历代祖宗,每岁清明,秋以仲朔,陈俎豆,张鼓乐,黎明衣冠毕集,族长唱赞礼,两旁子孙的列堂下,礼拜祭毕,同往醮墓,午则合食,俗曰食清明,有的还请演戏剧为乐。

石邑妇女不习书本,惟受母教,多为绩纫结履中馈之事,佳辰令节不结伴嬉游。妇女有裹足之俗,男外女内有分。

作为客家重要标志的“擂茶”,在石城的饮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石城风俗招待客人非茶即酒。这个茶并非今人以茶叶泡茶,而是食用价值很高的“擂茶”。擂茶的制作工具主要是擂捶和擂缽,擂捶又称姜捶,因为在擂制茶泥时要加生姜故名。擂缽是一种内壁有纹理的陶器。先将茶叶(一种田垅上种的大茶叶)沫少许放在缽内,加上熟猪膏(板油块),生姜、芝麻、香料(生葱或韭菜或香草子叶或南京菊)等佐料,用擂捶擂成糊状,而后加入沸水,即成茶水。另外用煮好的各种茶豆(如扁花豆、坝豇豆、绿豆等)、菜丁、米粉、粉皮、肉丁、黄糍片等即可食用。这样的茶有三种作用:一可以解渴、充饥,以茶代饭;二可以待客,过去的风俗大凡女客到来一定要安排煮茶招待,并请村中妇女作陪;三可作药用。在制茶泥和炒佐料时根据需要加进药物植物,如要化中气,助消化,或祛寒气,加入荜拔、丁香、玉桂子、卜荷叶、生姜、胡椒等擂烂制作茶泥,溶在茶中,加上佐料便于服食;如要泻火解热,在佐约中加海带、鱼腥草、细叶金钱草、黄花菜、生花生米、绿豆等。这样的茶口感好,色、香、味俱全,除擂茶外,石城地区还有一种米茶,即用粳米粉煮成稀糊,拌上擂好的香料,加上佐料,即可食用。米茶的口感亦佳,但药用价值不如擂茶。

唐宋时期的石城人绝大部分是中原汉人,他们的交际语言乃是中原语音。虽然这些客家先民们南迁时沿途滞留,经过几个世纪的融合变异,在语音和词语上有变化,但中原语音不少特点和部分词汇保留下来,在与当地土著的数个世纪的交流中形成了独特的赣南客家方言之一石城方言。石城方言与邻县宁都、瑞金比较接近梅州口音。石城人去北方出差,一说土话,人家就说你是广东人。石城方言声母23个,中古全浊,塞擦音不论平仄一般都变为送气清音,浊擦擦音变为清擦音;普通话中的不少“轻唇音”字(古非敷奉),在石城方言中念为“重唇音”(古帮滂并),保留了“古无清唇音”这一上古语音特点,如“斧、粪”念P一声母,“甫、扶、吠、肥”念P?—声母,“巫、尾、蚊、望”念M—声母;中古精、知、照(包括照二和照三)三组声母在石城方言中读ts、ts?、s。石城方言有61个韵母,其中舒声韵38个,促声韵19个,自成音节2个,无元音音节1个。韵母中只有开口、合口、齐齿三呼,无撮口呼;方言中收—m、—n、—o尾及收—p、—t、—k尾的字与中古音系大致相同,阳声韵与入声韵的配合十分整齐。石城方言有五个声调,即阴平 53、阳平 24、上声 31、去声 32、入声 21。中古平声依声母清浊分为阳平、阴平;入声不分阴阳。在词语方面石城方言中的单音词比普通话更多;喜欢在外国传入的物品名称前加“番” 或“洋” 等字样;忌讳语较多。石城方言中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如称太阳为“日头”,称白天为“日昼辰”,称“睡”为“歇”,称砍柴为“斫樵”(小姑),称吃为“食”,称“黑”为“乌”,称站为“企”,称脸为“面”,称稻子为“禾”,称“跑”为“走”,称“嚼”为“噍”等等。总之,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封闭性,使石城方言受外来方言的冲击较少,成了比较纯正的客家方言。

土著与客寓是永远同时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同一地区说来,这先来者与后来者的区分,一般来说,土著程度有较多的田产,经济实力强,政治能量亦大于客寓者。这样,往往会由经济方面的矛盾争斗开始,发展为政治武力上的斗争,即通常所谓的土客斗争,当然其实质仍是阶级斗争。如清道光《石城县志·纪事志武事》中载:“顺治二年乙酉九月,石马下吴万乾倡永佃,起田兵。本邑旧例每租一石收耗折一斗,名为桶面。万乾借除桶面名,纠集佃户号田兵,凡佃为之愚弄响应。初,辖除桶面,后,正租只纳七八,强悍霸佃,稍有忤其议者,径掳入城中。邑大户土著为多,万乾恐势不能胜,又要联客纲头目郑长春、李诚吾、连远候,??初名集贤会,纠宁都、瑞金、宁化等处客户,一岁围城六次??巡检署俱毁”。这次以“倡永佃”为宗旨田兵起义波及数县,前后凡三年始被官府镇压下去。这里面的核心是佃户与豪强地主乃至官府的矛盾和斗争,但在斗争过程中又有兼带有土、客斗争的因素。这种形式的斗争在客家区域内部应该不是个别现象。由于各种区域的姓氏宗族其经济实力和政治背景不同,区域与区域之间也有类似的斗争。生活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人与周围的其他民系虽然没有本质的差异,都是有汉民族,但其生活环境,经济生活,风俗方言和心理气质方面均有所差异,在相互看法和自我感觉方面都有所表现。现实社会对各地区,各民系的对待并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轻视、侮辱、排斥客家人的事件屡屡发生,官府出兵镇压客家人反抗的事件也史有记载。为了维护客家人的自身利益和尊严,有时“客户”之间,客家区域之间又不得不联合起来进行斗争。通过反复的斗争,客家人的自我意识才不断增强起来,才达到被世人所认可得程度。客家人的称呼也就是在这种内因和外力的作用下逼出来的。

从古代的移民和方言、风俗等多种因素看来,石城应属纯客住县。就客家民系的阶段来说,在石城一带地区应属早期阶段。客家民系的最后成熟应在粤东地区。明清时期,官府对客迁户、无户籍等寄户人不能一视同仁,这就更加激起了这些“客家人”的自强自爱之心,使他们更加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外界的种种歧视和压力,开拓进取,希望通过努力发展自己,超过周围的非客家人。这就很自然地发出一种区别于其他民系的自我意识。这种在特殊历史条

件下产生的自我意识为社会所承认后,“客家人”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了。容家和客家人产生之初,在社会上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地位。今天的客家人在世界地的公正地位是几个世纪以来客家人团结奋斗的结果。

四、石城又是北民南迁途中的中转站

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处,翻过武夷山就是福建省的长汀和宁化,在邑境长达百里的边界线上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从九江南下至抚州经南丰、广昌要进入福建必经石城,故石城自古有“闽粤通衢辶”之称。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都是为了追求更理想的栖生之处,遇到合适之地就住下了,不中意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须停靠一下作出最后的抉择。石城很自然成了移民们的中转站。

地处边陲而又具有多种优越条件的石城,对“避乱”而来的“南迁客”来说,当然是一块天然的乐土,是较理想的暂居之地,滞留之处,中转之地。

石城地处偏僻,且近乎闭塞,距宁都州治一百四十里,距赣州府治四百五十里,山路崎岖,逶迤难行,历代统治者对石城有“望洋兴叹”之感,就是要了解一点县情信息又何其难也。这闭塞边远之地使历代统治者鞭长莫及,平原之地大乱了一阵子,山里人还闻所未闻。故历代乱世石城都乱得迟,且时间短,这样石城很自然成了避乱者的天然栖身之地,停靠之所。

石城为赣江之源,琴江贯穿南北,支流遍布,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路有数十条古道与闽西长汀、宁化,本省广昌、瑞金、宁都相通,可谓水陆交通都有便利之处。

境内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宜于农耕。高山密林,山上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林牧业。荒山缓坡地多,适合新来户垦殖。

古代石城人口稀少,南宋宝庆年间达八万人口。明代人口最高值为16754人,最低数为5339人。清代人口最高数达228095人,最低数为3420人。最高数和最低数之比为66:1。故多数情况下对移民的可容量较大。石城历代耕地面积在二十万亩左右,自明初至清乾隆三十六年约四百年间,石城县的人口平均不足万人。就可耕地的占有量说来是属人少田多之地,移民们在此垦荒或租耕均不是很难之事,可说易于谋生。

石城地偏人稀,是穷县小县,统治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据县志载,自宋及清,还出现过一些关心民间疾苦的“清正廉明”的县官。与通都大邑比较,石城较为平静安定,故历代移民在石城中转的多。

石城既为纯客住县,素有移民定居之传统,争斗排外性较弱,易于客寓。石城既为停靠中转之地,每临乱世移民高峰期则蜂拥而进,乱平世治则外迁新址。据不完全统计之资料,唐末前进入石城居住过的移民姓氏当在五十姓以上,但真正留下定居至今的只有十三姓,宋代迁入的有七十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三十多姓,进者多,留者少,来石城大多是中转而已。

从石城迁出,主要迁往何处呢?从地理位置上说,翻过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以到宁化石壁。从外省客家研究学者的调查资料看来,从石城迁出后,多数径往宁化石壁,复迁广东。《李氏史记》载:“淳熙九年辛丑(1118年),因金兵入侵,宋官府逼民先预交三年田租。而金兵侵占后金官府又设置其他征租,民闻者皆惧之。孟佑公带珍、珠二子到宁化石壁开基,并改名奇兴。”又《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部分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朝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还有广东数姓族谱均有迁徙路线记载:“宋末乱世,由江西石城入宁化,后经长汀、上杭至广东平远、

兴宁、五华、龙川。”(广东五华《魏氏族谱》)。“宋末政和二年(1112),由江西南丰、上杭、广东平远、兴宁而达五华。”(兴宁黄陂《曾氏族谱》)。“宋末,由江西宁都,经石城入宁化、长汀、上杭至永定,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兴宁《廖氏族谱》)。“宋末,由安徽阜阳出发,上颖川渡长江至江西湖口,溯赣江,折东于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长汀、上杭至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龙川。”(陈氏《崇正同人系谱》)。“元初,由江西吉水随宋帝经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达连城,至平远、五华,由福建入广东。(和平《徐氏族谱》)。”“宋末经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达连城,至平远、五华。《崇正同人系谱》)”(以上谱录文字摘自罗香林《客家源流考》)

石城毕竟是边远山区,战乱年代可作“避风港湾”而安全栖身,战乱过后的和平时期,迁移者们就嫌石城闭塞和狭小了,甚至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又得举家继续迁徙。客家人的迁移真是漫长而无止境。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成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成了客家人的祖地和摇篮地之一,同时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和集结地之一。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它的应有的历史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载1993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客家历史文化纵横谈》

客家摇篮——石城

(画册文字节录)

一、客家溯源

石城,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重要的中转站,是早期客家人最重要的摇篮地和发祥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纯客县。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上升,招致“五胡乱华”,史称“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举国上下一片慌乱,导致大批士族和百姓随之南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先后历时几个世纪。据《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族谱》载:“膺公,怀帝五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吴,故由莱州高密南渡,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子求安求富迁抚州宜黄。求安子孟达孟远于东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迁南康郡揭阳县石鼓(今小磜脑)逯速,和吴恭葆同居,复又迁南桥岭。”此郑,吴两家应是首批南迁之中原人。此后还有唐季、北宋末、明末、清咸、同年间均因战乱,而相继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人口大迁徙。这五次人口大迁徙,大量的中原汉人荜路蓝缕,千里跋涉,走走停停,前后历时十多个世纪,大部分已留居江南。其中部分移民先聚居赣北鄱阳湖地区,而后溯赣江而上,至赣江源头石城。由于石城与福建宁化隔山而居,故很大一部分移民又从石城迁入闽西。

石城位于武夷山西麓,赣南地区东北部,这里山清水秀,宜垦地多,相对人口少,可容量大,且民风纯朴,可相安而居。同时,由于地处偏僻,又成了中原汉人的”避风港“。故

有大量的南迁汉人在此滞留聚居。据现存族谱记载,唐五代时期,新迁来石城定居的姓氏有48姓之多,宋代有70余种姓,明代有30余姓,清代有20余姓。

一千多年来,数以千百万的客家先民们为了求得更理想的谋生之处,有很大一部分越过武夷山,到达福建长汀、宁化、建宁、连城等地安身。有的留下来了,有的又南迁粤东。明、清两代又有少数客家人再渡海外谋生,成了今天的海外客家人。

二、客家文化

民 居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客家民俗属亚文化范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人千百年来的迁移漂泊和居住于山区小盆地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是”源”与“流”的关系。客家居民们在漫长的迁徙途中既传播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同时,也学习、吸取了沿途各地的文化成果。

客家人虽然聚居于南方广大山区,但他们的房舍建筑,衣冠器具依然大都沿袭中原旧制。特别是客家方言中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古中原音韵。

客家文化中并存着新时与旧俗,精华与糟粕两种部分,这只能在历史的进程中慢慢地洗涤与淡化旧俗,创造更新更美的现代文化形式。

客家民居带着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也讲究阴阳八卦之说,择地坐向要请堪舆卜定。村落里,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中轴线贯穿整体,左右对称的布局十分注重。房屋结构多为四(六)扇三(五)间,即上三(五)间,可建前后栋,中为厅,侧为厢房。如成片建筑,中间可多“进”,两侧有直通走廊称“马槽”,比较深长的房屋多建“天井”采光。 旧式房舍多为泥木结构,窗小低矮,采光差。但富贵人家居室多为高楼大厦,砖木结构,俗称风火砖墙屋,用料讲究,结构富丽堂皇,雕楼画栋,继承古代中原人的府第式建筑风格。石城县城桂花屋,大畲黄家屋,木兰陈联百间围屋是清代建筑的代表作。 木兰田江土楼,小姑高岭土楼是防卫性民居,这种土楼可防匪乱。

石城古代建筑艺术颇具客家风情,古典高雅又朴素大方,房舍祠堂,庙宇寺院莫不如此。其代表莫过于宝福塔、永宁桥、杨村坊式亭、陈联围屋、大畲黄家屋等。

镇武楼 旧称元帝阁,位于城北兴隆街北关口。上建楼阁,下跨通往福建广东孔道。凡过往客商,无不憩息于此。其始建年代为明万历庚戌年(1610年)。清康熙丙辰知事李德明重修,署其门额曰“闽粤通衢”乾隆甲申知事孙绪煌,复又修茸其楼,并加勒其名于门额。 宝福塔 耸立于石城县城东琴江河畔,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年)。塔身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高59.79米,1957年此塔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作为全国名胜古迹,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被誉为“江南第一塔”。

古建筑

永宁桥 位于岩岭上柏昌水口,为阁式瓦桥。桥身用麻石砌成,单孔,横跨溪流,长30米,宽5.3米,跨度10.6米。桥身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同治五年(1866年))于桥上增建亭阁,祀关羽像。

杨村坊式亭 实为亭式牌坊,位于小松村燕交坪,跨石城至广昌当衢要冲,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两头的“节孝”牌坊,为“旌表太学生许清涟之妻”李氏所立。

饮 食

饮食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客家人的主食为大米、蕃薯、大豆、小麦。

代用食品和副食品中,以薯粉条(皮)、粉干、面条为最普遍,其次有粳米糍、黄糍、糯米糍、油炸糕、芋包子、煎丸、发糕、糖糕、蕃薯干等。

乡村普遍有吃擂茶、米茶的风俗,既可解渴、充饥,又可招待亲友。擂茶还有药用价值。 客家菜谱中由肉类(猪、牛、狗肉),家禽(鸡、鸭、鹅等),山珍(香菇、木耳、笋),水产(鱼、甲鱼、田螺等),米面等组成,名菜有红烧棋子块(东坡肉)、肉丸、鱼丸、薯粉水饺、红烧甲鱼等。

服 饰

石城客家人衣着向称朴素,不尚华丽。明代前皆为汉装,清至民国初年,多为清代满装,男女一律大襟或对襟衫,折腰裤。

已婚妇女一律梳髻,有头饰。岩岭、小姑一带妇女要穿掩肚(绣花)、带牙插、银镯等饰物。

解放后,服饰品随时代而日趋时髦。 器 具

客家人的日用器具多取材于当地的木、竹、藤、棕等材料,建筑用材和大型器吣俱均为木器,用具方面竹器、藤器也不少。

婚 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民间婚嫁、不废六礼”(旧志载),所以六礼,即定亲、纳彩、传庚、报期、婚嫁、送油,还有满月、回宁等礼节。旧社会,婚姻大事,必定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姑娘出嫁后要遵从“三从四德”。解放后,新《婚姻法》得到贯彻执行,广大妇女得到了解放,男女婚姻自主,婚事新办日渐形成,以车代轿成为时尚。

寿 辰

人生寿辰可谓多矣。婴儿出生三朝要洗汤(澡)、而后满月、过周、十岁??..直至七十、八十,逢十就过生日,亲友恭贺,主人设宴。

凡寿辰要算六十 岁以上生日最为隆重,地位显贵或儿女众多的人家要“拜寿”、 请吹打乐队 、照相、录相,亲朋满座,热闹非凡。

葬 礼

客家人非常重视丧葬礼仪,程序为送终、吊唁、入殓、祭奠、出殡、除灵,做七。但礼仪繁简,取决于贫富。现时殡葬已作改革,土葬已改为火葬。

祭 祀

客家人历来重视礼教,把祭祀看作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客家人祭祀分公祭和私祭两种,公祭指合族、合祠或合房祭拜祖宗,私祭指单家祭祀。

旧时清明祭祖非常隆重,由柌长公或族长公领班,按祭祀规程完成,而后分头扫墓,结束后做清明宴。大姓清明扫墓有乐队伴行,抬着方盛,数十人参加,甚为隆重。秋祭虽有,但不盛行。

谱 牒

客家人远离故土,具有深厚的乡土情谊,保留了中原文化追远报本的传统精神,所以客家人特别重视家乘、族谱和宗谱的修撰,按惯例,每隔二十年至三十年修一次族谱,按族中红丁数分摊费用。现时,石城有族牒的姓氏有80余姓,占全县总人口的95%以上。在谱牒中都有“源流”或“渊源”这一章,记载着自北而南迁移过程和路线,同时也记载了分迁各

地的资料。通过修谱,希冀后裔们不忘祖训,不忘家教家规,不忘血缘宗亲。只要有村落就有宗祠,充分体现了客家子民们对先祖的一片情思。

灯 彩

石城是客家文化形成的重要区域之一,石城客家灯彩是石城客家儿女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1992年石城被省命名为“灯彩之乡”。以石城灯彩艺术为主线而制作《花灯仙子》在全省组织的文艺调演活动中,囊括了演出、音乐、创作等所有奖项。被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

传统节令

传统节令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既有它的继承性,又有它的发展性。由于承传了许多中原的传统习俗,所以整个客家区域的传统节令都大致相同。

小年日(十二月二十五) 是日俗称入年家,合家打扫房舍,焚香敬神,挂门帘纸,备购年货,外出者归家,并备酒馔小饮。是晚各家要焚香放爆,送灶神上天奏事,是日至除夕,凡出嫁女儿不得在娘家食宿。

除夕 俗称大年日,搞卫生、贴春联、挂红灯、祀灶君、换太岁、备酒筵,合家团宴。是晚,儿童玩灯,喧鼓乐,放鞭爆,坐至夜阑,谓之守岁。长辈给晚辈特别是小孩发压岁钱。笤年饭,灶内留火种。

春节(正月初一) 春节是当地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日凌晨(现时有的改为一点)吉时吉向开门,放岁爆,摆供品,燃香敬天神。早饭后,拜祖祠、神庙、祈祷一年吉祥如意。然后向尊长、亲友拜年,互设酒菜茶果为敬。新年伊始,人们穿戴一新,说吉利话,相互酬酌,表示祝贺。各地灯彩出动,热闹非凡。旧俗是日不挑水扫地,不洗衣笤饭,停止劳作。少数人吃素斋戒。

正月初三 农户拜社公年。

正月初七 用七种配料煮羹,曰“七种羹”,俗称“吃了七种羹,各家做零星”。 正月十一 俗称丁日,各家设香案迎“丁神”。头年”添丁“者,需备筵请客,名曰吃丁酒。

上元月(正月十五) 又名元宵节,焚香敬祖,备酒馔聚餐。是晚卸焚”岁纸“,各种灯彩亦要焚毁,曰”谢灯“,新年娱乐告一段落。

赛神 俗称”菩萨出巡“或”过案“。日期各地不一,多为正月上、中旬,出巡时,菩萨塑像前有铁铳开道,后有吹奏鼓乐、旌旗凉伞、香炉等簇拥而行,最后为若干台童男童女扮装的“故事”等。沿途各户均要燃香放爆,以示恭迎。是日热闹非凡,观者甚多。

清明节 崇家祭,祖祠开春祭,用公堂收入做清明宴。解放后,此俗已除,唯有各家各房族扫墓挽纸,祭奠先祖之俗相沿未变。

端午节 又称五月节,以蒲剑、艾虎挂门两旁,以葛藤、桃枝挂于门首,叶垂簇簇以驱病邪,房内外洒雄黄酒以杜虫蛇,吃糯米粽,备筵团宴。是日,沿河乡镇举行龙舟竞赛。

中元节(七月十五) 又称七月节、月半节。先晚于祖堂具香烛,盛陈素果上供,烧夜钱纸,并三更做饭,黎明行蔬食供,言送祖宗外出购买儿孙。中午行牲仪供。是夜,外出人必赶回家歇息,传为先祖要清点儿孙数目。睡不掩扉,帐不垂帘,意在让祖宗送进买来之子孙。向夜于街道口焚钱锭,救济过往神鬼。

中秋节(八月十五) 八月节。旧时是晚有拜月光、请“月光姑姐”下凡问事等俗。今人则吃月饼、花生、瓜果,全家赏月聚餐而已。

重阳节(九月初九) 又称豆荚节,今亦称九月节,老人节。将届,儿童嬉放风筝,士人赏菊携伴登高,合家团宴,亦有吃橙(柚)子、尝豆荚的风俗。

宗教信仰

据载,石城在建县前几百年(唐代)就已传入道教和佛教。客家人迁徙,居无定处,最后的落脚点又是贫穷的山区。饱受战乱流离之苦的客家子民们面对的又是一处处险恶的环境,真是困难重重。祈天保佑,祈神灵菩萨、佛祖保佑,禳灾祛祸,合家平安,人财两盛是人们的普遍心态。故石城自宋之后,各地普建寺院,乡村建庙宇、塑菩萨,村坊立社公,家家设神龛、灶君,这样人们也就有了求神拜佛之处,心理上也有了一种平安感。

建了神庙,塑了菩萨,也就有了一年一度的庙会和菩萨出巡、过案的盛 会,具体时间各不相同。

三、传统产业

农 业

石城地处武夷山脉内侧的山间盆地,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白莲、烟叶、西瓜、红薯、花生、大豆等;果业有牛心柿、脐橙、蜜枣、梨、板栗等。通天寨岩茶久负盛名,清代列为朝廷贡品,石城茶油远近有名。

耕地以水田居多,灌溉以河水、水库、山塘、水坝为主。旧时抗旱用扫桶戽水、水车上水,收割稻谷用禾桶等工具,粮食加工用砻、碓。

手工业

石城客家传统手工业有陶瓷、造纸、织布、制药、食品加工 轴瓦、矿山机械畅销全国,石城松香荣获部优产品称号。 石城龙砚,堪称艺苑精品;王润生毛笔,誉满大江南北。

石城手工粉干,以其细腻润滑、韧性耐煮、口感好而著称至今,为客人宴亲款友的上乘食品。

手工造纸术在北宋初年既已传人,至明代,造纸已具相当规模,品种有毛边、玉板、玉扣、官堆、加长纸等重纸。年出口纸张不下百万刀之数。乾隆年间,石城土纸闻名中外,誉为天然国宝,列为贡品。

制 药

石城古有地产“三黄丸”。以中药黄芩、黄连、黄柏为主合成,始于北宋初。现代“石城白药”亦享誉江南。

四、人物精英

石城,这块赣江源头的客家摇篮地,千百年来孕育了数以千百万计的客家子民。他们不畏艰苦,勇于拼搏,敢于在异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功立业。北宋名臣陈恕,历任参加政事、总计使、盐铁使、吏部侍郎,太宗亲为其题词于殿柱之上:“真盐铁陈恕”.后以病请辞,遵旨荐寇准以代任,卒后谥晋公。陈执中,恕子,历任知州,参知政事,同平章事,吏部尚书。温勋,官至山东宣抚副使。巫双瑞,宋淳佑第三名进士(探花),尚理宗公主,官内宫监院驸马,光禄寺上卿,统理诸州都督。张文郁,官至工部侍郎。陈邦光,官任江南措置使,建宁守司留守。许褒,官翰林府秘书。陈敏,南宋名将,官至武锋军都统制兼知楚州。小小石城,在宋代先后两人拜相,朝官济济,可谓鼎盛之极。客家人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北宋大儒温革,捐家资创柏林讲学堂,为江西私家办学之先驱,誉满江南。

明代出使高丽(朝鲜)使臣赖嘉谋,广东阳江知县陈即登,陕西西佛县令温国信,辽州知州廖应兆,清河南新蔡知县黄道漪,皆贤能有治声,深得百姓爱戴。贵州古州同知邓澜、安徽省安庆知州温必联两人均因政绩卓异,入京觐见乾隆帝,并受到嘉奖。

清将廖国用,康熙朝曾率部征战东南沿海诸岛,屡建奇功,后又随康熙征战葛尔丹,以功加官三级。官至江南督标中军浔州副将。清末翰林院编修黄大壎是江西省高等学堂(南昌一中前身)创始人,对江西实施新政多有贡献。 自宋至清,石城先后有22人进士及第。

民国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赖世璜,蒋介石总统府政务局长、李宗仁总统府国策顾问陈方,台湾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参谋总长、一级上将赖名汤都是名扬一时的风云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济南军区副司令郑三生,兰州军区副司令兼青海省军区司令伍生荣、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十温先星、国家民航总局副政委赖达元等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将领以及原云南省省长刘明辉等革命前辈为国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客家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少年精英

石城,历来以人口小县、教育大县誉称。地处边远山区的客家人秉承了祖先自强不息、刻苦追求、敢为人先、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在求知求学的艰难道路上勤学苦练,勇攀高峰。石城教育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石城中学近几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为中国科大、上海交大输送了两名少年大学生,高考成绩一直名列赣州市重点中学前茅。石城二中自1993年以来,先后为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吉林大学、东南大学确定为“少年班后备源培训地”。

五、历史沧桑

历史风云

旧志载:元末赣州民蔡五九曾于牙梳山举事,与官府对抗了数月之久。清顺治间,石马下吴万乾创“永佃”之说,领田兵数万,屯兵石马寨,与官府抗衡,附近州县农民闻风响应。康熙初吴八十等再掀起义高潮,带领田兵将“永佃”石碑竖于县衙门口,严令地主执行。至雍正七年(1728年)赣州府再激民变,被迫照准,并几檄行各县。田兵起义前后历时八十余年终于取得初步胜利。嘉庆年间,木兰田江人廖广周创“天地会”,咸丰初,大由下伊潘秩东、横江刘员芳、左河三坑张尔英,木兰廖伍子等组织“千刀会”起义,清末东南人温春荣领导的“义米风潮”,民国十二年(1923)年张彩成领导的沿地暴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陈在山领导的屏山壮丁队暴动等等,这些农民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 却狠狠地打击了当朝的统治者。

苏区革命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1927年8月22日,贺龙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途经石城。1929年3月2日,毛泽东、朱德督师过石城。1931年10月红四军再战石城,攻克白色据点红石寨。全县乡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石城成了“全红县”。同年12月下旬,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后开赴石城秋溪、龙岗进行整编。1934年9月下旬,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率部在石城北部设防阻敌,展开了著名的石城阻击战,歼敌2000余名,有效地迟滞了敌军南犯的步伐,为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安全集结与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苏区革命时期(1927-1934)只有十三万人口的石城县就有160余人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其中有4000余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六、天国英魂

1864年六月初六(同治三年)在古都南京演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太平天国天都陷落,刀光剑影,杀声震天,无数的生命倒在血泊之中。火光中冲出一支队伍,数千人护送着一位幼主(洪天贵福),杀出重围。后来在干王洪仁玕等护送下昼夜兼程,向南奔驰而去。农历九月初四(公历10月4日)抵新城(今黎川县),初九傍晚到达广昌石城交界处的古岭北麓之杨家牌。此时尚有将士七八千人,疲劳饥饿已极的将士们正在烧饭,炊烟四起,给尾追的清兵提供了目标。清兵很快包围过来,黑暗中混战十分激烈,太平军且战且退,从池家坳到肖家庄、何家湾数十里之地皆为战场,最后辗战到乌泥浆、高田等地。太平军英勇拼杀,斩清军游击夏鸿基、外委廖达生,但终因寡不敌众,军师洪仁玕、昭王黄文英当日被俘,除千余人退入闽境外,其余战士或战死,或被擒,少数逃散。十二月恤王洪仁政为团勇所俘,十三日尊王副军师刘庆汉在高田重伤被俘,未几在石城遇害。十六日清军头目原按察使、降补知府席宝田移住县城,命县兵勇搜捕逃散的幼天王洪天贵福,遂于九月廿五日幼天王在郊区被擒,囚禁于席宝田所驻之桂花屋。至此幼天王、干王、尊王、昭王、恤王等君臣皆蒙难。天平天国新一代王统在石城终结。

七、赣江源头

石城,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奇特,千里赣江就起源于此。 赣江,全长766公里,属长江一级支流,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河”。但赣江源头在何方?历来说法各异。 1995年版《江西省志》中的《江西水利志》记载“赣江以上为上游,以贡水为主,自石城县石寮岽河源至赣州市全长255公里”。2000年七月,江西省组织水利、水文、林业、勘察等部门的专家组成赣江源头考察队,对赣江源头进行了一次科考和探源,进一步确认赣江发源于石城县的高桥岽(石寮岽)。后在江西省林业厅印发的赣林资发[2001]12号文件中规定“赣江起源于石城县石寮岽”。

现在国家林业部门已在石城建立了赣江源头面积为1650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 赣江源头自然保护区位于石城县横江镇洋地境内。保护区内古木参天,林海连绵,珍禽异兽,四处可见。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木本植物236种,其中珙桐、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种有30余种;有动物101种,其中豹、蟒蛇等保护动物有39种。

八、石城形胜

石城地处赣江源头,奇山怪石,风景名胜随处可见。

通天寨 位于县城东南七公里处,是全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山水奇特,环境优雅。

西华山风景区 位于县城西外五公里处,主要景点有西竺寺、海藏寺、龙岩瀑布、摩崖石刻等。

东华山风景区 位于县城东约15公里处,主峰海拔1148.9米,公路直通山顶,风景优美,寺院众多。

温 泉 白水温泉平均水温43℃,九磜温泉平均水温53 ℃,泉水含矿物质多种,沐浴可治皮肤病。

如日普照禅寺 距县城10公里,普照禅寺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六大开放寺院之一,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有殿房10余栋,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文字原载画册《客家搖篮——石城》 2004年石城 县政协编辑出版

石城是北民南迁的中转站

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处,翻过武夷山就是福建省的长汀和宁化,在邑境长达百里的边境线上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从九江南下至抚州经南丰、广昌要进入福建必经石城,从吉安往东经兴国、宁都要去福建也必经石城,故石城自古有“闽粤通衢”之称。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都是为了追求更理想的栖身之处,遇到适合之地就住下了,不中意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须停靠一下再作出最后的抉择。石城很自然成了移民们的中转站。

地处边陲而又具有多种优越条件的石城,对“避乱”而来的“南迁客”来说,当然是一块天然的乐土,是较理想的暂居之地,滞留之处,中转之地。

石城地处偏僻,且近乎闭塞,距宁都州治一百四十里,距赣州府治四百五十里,山路崎岖,逶迤难行,历代统治者对石城有“望洋兴叹”之感,就是要了解一点县情信息又何其难也。这闭塞边远之地使历代统治者鞭长莫及,平原之地大乱了一阵子,山里人还闻所未闻。故历代乱世石城都乱得迟,且时间短,这样石城很自然成了避乱者的天然栖身之地,停靠之所。

石城为赣江之源,琴江贯穿南北,支流遍布,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地有数十条古道与闽西长汀、宁化,本省广昌、瑞金、宁都相通,可谓水陆交通都有便利之处。

境内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宜于农耕。高山林密,山上资源丰富,适于发展牧业。荒山缓坡地多,适合新来户垦殖。

古代石城人口稀少,南宋宝庆年间达8万人。明代人口最高值为16754人,最低数为5339人。清代人口最高数达228095人,最低数和最低数之比为66:1。故多数情况下对移民的可容量较大。石城历代耕种面积在二十万亩左右,自明初至清乾隆三十六年约四百年间,石城县的人口平均不足万人。就可耕地的占有量来说是属人少田多之地,移民们在此垦荒或租耕均不是很难之事,可说易于谋生。

石城地僻人稀,是穷县小县,统治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据县志载,自宋及清,还出现过一些关心民间疾苦的“清正廉明”的县官。与通都大邑比较,石城较为平静安定,故历代移民在石城中转的多。

石城既为纯客住县,素有移民定居之传统,争斗排外性较弱,易于客寓。

石城既为停靠中转之地,每临乱世移民高峰期则蜂拥而进,乱平世治则外迁新址。距不完全统计之资料,唐末前进入石城居住过的移民姓氏当在五十姓以上,但真正留下定居至今的只有十三姓,宋代迁入的有七十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三十多姓,进者多,留着少,来石城大多是中转而已。

从石城迁出,主要迁往何处呢?从地理位置上说,翻过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到宁化石壁。从外省客家研究学者的调查资料看来,从石城迁出后,多数经往宁化石壁,复迁广东。《李氏史记》载:“淳熙九年辛丑(1118年),因金兵入侵,宋官府逼民先预交三年田租。而金兵侵占后金官府又设置其他征租,民闻者皆惧之。孟佑公带珍、珠儿子到宁化石壁开基,并改名奇兴。”又《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部分后裔迁

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朝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还有广东数姓均有迁徙路线记载:“宋末乱世,由江西石城入宁化,后经长汀、上杭至广东平远、兴宁、五华、龙川。”(广东五华《魏氏族谱》)。“宋末政和二年(1112年),由江西南丰、上杭、广东平远、兴宁而达五华。”(兴宁黄陂《曾氏族谱》)。“宋末,由江西宁都,经石城入宁化、长汀、上杭至永定,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兴宁《廖氏族谱》)。“宋末,由安徽阜阳出发,上颍川渡长江至江西湖口,溯赣江,折东于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长汀、上杭至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龙川。”(陈氏《崇正同人系谱》)。“元初,由江西吉水随宋帝经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达连城,至平远、五华,由福建入广东。”(和平《徐氏族谱》)。“宋末经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达连城,至平远、五华。”(《崇正同人系谱》)。(以上谱录文字摘自罗香林《客家源流考》)

石城毕竟是边远山区,战乱年代可作“避风港湾”而安全栖身,战乱过后的和平时期,迁移者们就嫌石城闭塞和狭小了,甚至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又得举家继续迁徙。客家人的迁徙真是漫长而无止境。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成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成了客家人的祖地和摇篮地之一,同时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载《客家源流与分布》一书,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程志远编 1994年7月出版

江西石城是早期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江西省石城县位于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山脉东侧福建省长汀、宁化两县隔山相望。自古以来,石城就是从江西东南部进入福建、广东的必经咽喉之地。县城北关郭头街口镇武楼仍可见明万历年间的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

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后,中国历史上有过五次规模较大的延续时间很长的中原汉人大迁徙,这些南迁的中原汉人们大都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江南各省定居,成了今天的客家先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石城这块山区地域,成了历次中原汉人南迁的最大中转站和滞留地。经过千百年来的客家先民们的垦殖开发,石城这块“蛮荒”之地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进而社会中兴,人文蔚起,至南宋,一个由汉民族衍化出来的崭新的客家民系在这块土地上日臻成熟。石城成为我国早期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成了向福建、广东输送客家人流的重要地区。

石城的早期土著先民

古代,闽粤赣山区居住着山越人,山越人又称輋徭民,粤境亦称旧越人,畲同輋,故又称畲徭。唐杨澜《临汀彚考》载:“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其本土之苗裔仍杂居其间,今汀人呼曰畲客,是闽地之蛮皆称畲也”。民国三十八年,吴宗慈主编的《江西通志稿》第十六册《江西畲族考》中写道:畲徭当以广东东部为最多,其先世民族实为山越。江西畲民明代则自广东移徙而来。又曰:夫輋即苗即徭也,輋客古八蛮之种,輋当作畲,实录未知畲蛮。畲民主要生活在山区,生产和生活方式原始落后,颇受当朝歧视。历代统治者对畲民的残酷统治,多次激起畲民的反抗,朝廷视为“畲徭之患”。。明正德十二年丁丑(公元1517年),巡抚南赣都御使王守仁派重兵“痛剿”后“其势大衰”(《江西通志稿》)。幸存畲

民只得紧缩深山,且径往闽粤山区迁移,石城境内几乎绝迹。

石城地处武夷山区,与闽省紧密相连,虽不是畲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但仍有少量畲民居住,直到清末,在小姑的深山大林中亦曾住过少许季节性的“广东畲客”。石城方言畲与斜同音,读qía音。现在地名中仍有不少带“畲”字的。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这些带畲字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岭,畲民真乃山民也。

石城现有的畲族为蓝雷两姓,均系福建省清流、宁化县迁入。据《汝南蓝氏族谱》载:“畲族起自太昊,居巴州蓝田”,明代,大四公迁石城李坑段,大五公裔孙迁乌石头、陶溪、丹阳、大埠等处。现蓝姓畲族共有八十六户五百七十三人。又据《雷氏五修家谱》载:“雷姓远祖宪公,望出冯翊,属冯翊郡,至今一百二十五世。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祖昺郎公由福建宁化迁江西石城石上里石坑(此支雷姓后裔早已外迁)。”又载:“雷常钦于清顺治甲申年(公元1644年)从宁化永丰黄柏源迁此(今小姑楸树潭)。”今雷姓畲族共七十九户四百三十九人。石城境内的蓝雷畲族均是一九八五年批准转为畲族族属的,他们均不是本地的土著先民,均系明、清时期从闽省迁入者,而且也属南迁的古代中原人。

石城县古为吴地,后接次为越楚之属地,汉划归江西雩都县辖,继属庐陵郡,再属南康郡,隋属宁都(虔化),五代属昭信军,南唐保大十一年,升石城场为县建置。自先秦至建县凡一千多年,石城离属辖治所近则一二百里,远则数百里,统治者鞭长莫及,实属王化难达之地。石邑境内山清水秀,宜垦地多,加上与闽省毗连,往来方便,宋以前石城人口较少且闭塞,故每逢乱世,总为避乱者栖身安居之乐土。从秦末开始,以及后来的历史上的五次大规模的中原汉人南迁,甚至直至民国期间,石城这块地域上都在不断的接纳新的移民,同时也不断的外迁到邻省邻县去当“客户”。建县前的早期移民来到石城垦荒造田,劈山筑室,繁衍人口,很自然地也成了当地早期的“土著”。如《石城县丰山许氏九修族谱》中序言所述:“博士起家值唐季祚衰,弃官避乱石城之乌都陀。博士公生丈夫子三,仲及季就乌都陀附近或里许或三四里为土著,唯伯乔居丰山”。这些新来的土著与老土著畲民共同生活、生产,以至通婚,汉畲两族人们已经融为一体,畲民习俗大都被汉人同化。为了免受歧视,有的改为汉姓,借用望郡,逐渐失却了畲民固有的习俗,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

邑境人口流迁概况

据清乾隆乙丑《石城县志》载:“秦末刘瑶英,随父华家其上(指县城东南二公里处之琉璃山,笔者注)”。此刘氏父女是有名有姓的最早的见于文传的石城邑境居民。然究竟是属于自迁来的,抑是朝廷派往镇守岭南的五十万大军中的后裔或官员后裔,时过境迁,今已无法考证。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招致“五胡乱华”,史称“永嘉之乱”。晋朝廷迁都南京,举国上下一片恐惶纷乱,官民大批南迁。这次迁徙前后延续数百年,直至唐末。这次大迁徙中有一部分进入江西南部,有的定居石城境内。据《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族谱》载:“晋怀帝五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吴,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又载:“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四一二年),兄弟(指郑求安子孟达、孟远,笔者注)迁徙南康郡揭阳县石鼓逮速,今本邑长上里磜脑,与吴恭葆同居后移居南桥岭”。此郑、吴两姓之家应属第一批南迁中原汉人。隋代,邓姓在今岩岭邓家坑开基建村,后外迁。至唐、五代时期迁入者更多。唐末,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特别是黄巢起义之后,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兵燹战乱,促使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至五代时期,先后迁入石城境内居住的计有赖、胡、温、许、杜、廖、花、杨、鄢、洪、汤、金、联、雷、蓝、

罗 姓

河南新郑—长沙—九江—豫章—宁化—石城 豫章—吉安—虔州—吉安—石城 朱 姓

沛县—抚州—虔州—虔化—石城 沛县—婺源—长汀—石城 吴县—南丰—建宁—石城 徐 姓 豫章—石城

南丰—赣州—宁化—清流—石城 高 姓

山东—吉州—临川—宁化—石城 宋 姓

唐州—永定—湖南—温州—虔州—瑞金—石城 郭 姓

金陵—太和—宁都—邵武—石城 蓝 姓

巴州蓝田—临川—虔州—邵武—建宁—清流—石城 周 姓

汝南—会稽—袁州—庐陵—吉水—潭州—石城 杨 姓

淮州—延平—汀州—宁化—石城 严 姓 宁都—石城 尹 姓

西昌—吉安—梅川—瑞金—石城 吉 姓

洛阳—通州—临安—福州—汀州—邵武—建宁—石城 雷 姓

同州—浮州—豫章—洪州—抚州—宁化—石城 董 姓

广川—鄱阳—临川—乐安—石城 饶 姓

平阳—鄱阳—南城—郡武—建宁—石城 谢 姓

南阳—陈留—会稽—虔州—兴国—虔化—石城 陈留—扬州—南昌—抚州—莆田—建宁—宁化—石城 山东营邱—河南谢地—阳夏—会稽—临川—石城 熊 姓

楚—豫章—广昌—石城 毕 姓

乐安—石城 伊 姓

庐江—广昌—宁化—石城

和州—南丰—金溪—建德—宁化—广州—洪州—金溪—石城 洛阳—永丰—宁化—石城 洛阳—虔州—虔化—石城 洛阳—抚州—宁化—石城 傅 姓

金溪—汀州—宁化—南安—赣州—案平县—石城 童 姓

汀州—宁都——石城 林 姓

济南—晋安(泉州)—宁都—石城 冀州—建宁—石城 江 姓

河南—临淄—下邳—润州—丹阳(江苏)—莆城—富沙(闽)—建阳—临川—南丰—宁都

旌德(徽)—江荫—南丰—石城

安徽—山东—潭州—南丰—广昌—南平—长汀—清流—宁化—石城 龚 姓

山东—河南—虔州—石城 范 姓

丰城—吉州—长汀—石城 宁化—长汀—石城 胡 姓

金陵—豫章—石城 中原—永丰—宁都—石城 连 姓

龙岩—湖北军门州—邵武—抚州—宁都—石城 魏 姓

山东—豫章—宁化—沙县—清流—临川—石城 钜鹿—南丰—宁化—南雄—石城 孔 姓

山东—奉新—衢州—临川—新城—建宁—石城 巫 姓

平阳夏县—兖州—宁化—石城 曾 姓

山东武城—永丰—南丰—建宁—石城 山东嘉祥县—吉水—石城 宁化—石城 姜 姓

抚州石门—虔化—石城

程 姓

河南—徽州—陕西朝邑—汀州—宁化—石城 施 姓

广州—宁化—石城 危 姓

晋昌—临川—邵武—宁化—石城 白 姓

南阳—陕西泾阳县—下邳—江州—金溪—广昌—石城 马 姓

河南—豫章—南丰—石城—宁化—安乐—清流—宁化—石城 豫章—新罗郡(闽)—清流—长汀四堡—石城 聂 姓

河南—南城—临川—南丰—广昌—瑞金—石城 宁化—石城 叶 姓

南阳—丹阳—宁化—清流—瑞金—石城 潘 姓

河南荥阳—临川—南城—石城—广东—长汀—石城 翁 姓 宁化—石城

崇安—武平—高桥—石城 丁 姓

济阳—邵武—宁阳—建宁—宁化—石城 黎 姓

金陵—虔化—石城 蒋 姓

常州—丰城—梅州—建宁—南丰—石城 卢 姓

河北涿州—湖南桃源—虔化—石城 汪 姓

平阳—长安—沛郡—陈留—清河—济南—会稽—庐江—豫章—婺源—临川—宁化—南城—建宁—石城

宁 姓

山东—南城—新城—宁都—石城 容 姓

敦煌—温州—永丰—广昌—石城 彭 姓

彭城—淮阳—庐陵—临川—石城 伍 姓

榕城—宁化—石城 包 姓

南阳营谢(今南阳邓州)—丹阳—吴兴—合肥—南城—南丰—宁都—石城

过 姓

髙平郡--南丰--南城--建宁--广昌--永丰--宁都--石城(杉柏) 钟 姓

颍川—杭州—汀州—虔化—石城

洪都—长汀—建宁、莆城—石城—宁都马头—石城 余 姓

下邳—新安—临川—汀州—上杭—石城 芜湖—武昌—德安—宁化—石城 蔡 姓

泉州莆田—石城 柯 姓 建宁—石城 揭 姓 广昌—石城

分载《客家源》杂志 1994年第2期、1995年第3期

附录 客家问题探讨

——摘自北大历史系教材

一、客家民系的源流

关于民系一词,罗香林首先提出的,\民系\用来解释民族内部的不同种种枝派。客家民系的族源,究竟是一个,还是多于一个?一向以为客家人是南迁汉族,中原世家、衣冠旧族,就是说,客家民系只有一个族源:汉族。当然,在具体问题上有\纯\与\不纯\两种差别。罗香林是持\纯血\的观点,认为客家是仍为纯粹的自体。近年来,关于客家的族源的另一个见解南迁的汉族与与当地的土著融合为客家人。客家民系是两枝源流汇合而成的。一枝源流是南迁汉族,他们由于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先进,又与官府有着\天然\的联系而备受照顾,因此在客家民系的源流的汇合中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枝是当地的土著。 二、形成客家的地域

客家形成于何地的问题,学术界对此有种种说法:有说成于赣南,有说成于汀州,有的则地域更为缩小,如石城、宁化、石壁等。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形成于闽粤赣边区这一广阔的地区。客家民系是在闽粤赣边区诞生、成长、繁衍。现在,客家人遍布与世界。 三、客家的形成的时间

客家学术界对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自东晋至清中叶,各有论断。例如:丘菊贤、杨东晨:东晋以后,客家民系开始形成。吴炳奎认为客家形成于南朝时期。房学嘉认为客家共同体在南朝末期已经形成。罗香林认为客家这一民系大致在五代时期已经形成。罗勇认为客家民系在宋代前期已经形成。陈运栋认为客家在宋末已经形成。徐旭曾认为客家在宋元之际已经形成。朱祖振认为客家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刘佐泉认为客家在19世纪的前半期已经形成。按照各家的观点,时间的出入很大,这大概是客家研究中分歧最大意见最为纷纭的一个问题之一。 四、客家名称的由来与界定

客家名称的由来,也是众说纷纭:\给客\说,认为客沿用东晋时期的称呼。\客户\说,认为与唐宋时期的主户与客户的称呼有关。\外人\说,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客居\说,认为客家是客居的意思。\夏家\说,认为客家与夏家的意思接近。\河洛\说,认为客家是河洛的音变。\客卿\说,认为客家与南宋时期的抗元的客卿有关。\佃客\说,认为客家与

佃客有关。但是,综合各种情况,可以认为\客家\的称为大致开始与明末,而广泛流传是 在清末以至于20世纪30年代。 五、客家方言(略)

人 口 姓 氏

石城客家人口流迁概况

石城位于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山脉东侧的福建长汀、宁化两县相邻。自古以来,石城就是从江西东南部进入福建、广东的必经之地。

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后,中国历史上有过五次规模较大延续时间很长的中原汉人大迁徙,这些南迁的中原汉人大都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江南各省定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石城成了历次中原汉人南迁的最大中转站和滞留地之一。经历了千百年来客家先民们的垦殖开发,石城这块“蛮荒之地”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进而社会发展,人文蔚起,至南宋,一个由汉民衍化出来的客家民系在这块土地上日臻成熟。石城成了我国早期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据清乾隆乙丑《石城县志》载:“秦末刘瑶英,随父华家其上(指县城东南2公里处的琉璃山——笔者注)”。此刘氏父女是有名有姓的最早见于文传的石城居民。然而,究竟是自己迁来的,还是朝廷派往镇守岭南的五十万大军的后裔或官员的后裔,时过境迁已无法考证。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招致“五胡乱华”,东晋建都于南京。中原汉人为避战乱,纷纷南迁,这次大迁徙前后延续数百年,直到唐末。这次大迁徙中有一部分人进人江西南部,有的就定居在石城境内。据《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族谱》载:“晋怀帝五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吴,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又载:“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兄弟(指郑求安子孟达,孟远——笔者注)迁徙南康郡揭阳县石鼓逯速,今本邑长上里石示脑,与吴恭葆同居,后移桥岭。”此郑、吴两姓应属第一批南迁中原汉人。隋代又先后有余,傅两姓在今屏山大坪头开基建村,后来余姓外迁。邓姓在今岩岭邓家坑开基建村。至唐、五代时期迁入的人更多。唐末,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54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