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4-01-08 23: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谈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作者:宋细烈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29期

摘 要: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我们也应该重视它的学习。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插图使文章的内容形象化,有的插图展示了文字言犹未尽的意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插图 作用

只要是上过小学语文的教师都知道,小学语文课本中,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有照片、有绘画,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我们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文中的文字所表现的内容。遗憾的是小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些插图的价值,并没有让它的价值充分体现,为让大家都能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笔者认为,插图不但具备文字所不具备的优点与功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教师如何才能指导好学生认识插图呢?[1] 一、利用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主要靠教师的激发,在讲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学生的视觉以刺激,内容新颖画面冗杂的图画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如《跳水》一文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先看图,并让学生在看图后提出自己达到问题:“猴子怎么会爬上桅杆的顶端?”“孩子为何走上横木的一端?他难道不怕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吗?”“甲板上举枪的这个人想干什么?”“这个走上横木的孩子他最终安全回到船上了吗?是如何得救的?”学生产生了这些疑问之后,他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课文内容,教师再顺着这些问题去点拨学生,学生便容易感知和理解课文。教师最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船长,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像他一样办吗?如果不是,你会怎样处理?”解决这个问题后,学生既掌握了课文中心,同时,也让他们得到训练-----如何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地处理问题。[2] 二、利用插图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图中的表象,使学生学会审美,理解课文的中心 有些课文,单靠文字的描绘,学生是无法理解内容的。如《故乡》中共有两幅插图,教学时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欣赏插图。第一幅插图描述的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这幅图中描述的是一个天真活泼而又勇敢的少年闰土形象。而在第二幅图中给我们展示的却是一个中年闰土的形象。——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是破衣烂衫,一双手又粗又笨,像松树皮,手里提着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ry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