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更新时间:2023-05-27 04: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为了改善我校学生选择专业时的迷茫及消极的学习态度,

提高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了解,以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重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对刚入校的11 级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80 份,回收175份,回收率97%。调

查学生涉及的专业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焊接技术与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

表1. 调查学生分布

我们从学生是否会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特长、自己的优劣势、自己的个人特质选择适合的职业、是否清楚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自我职业生涯意识与能力现状等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

选择专业的实质是确定自我的职业方向与领域。专业选择适合自我,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快速、健康的发展,在兴趣与效能的作用下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否则就会起到消极的后果,给学校招生、教学、就业造成恶性循环。

1.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了解

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尚处于任其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缺乏

有意识的规划。被调查学生中仅有21%的学生非常清楚或比较清

楚地知道需要规划职业生涯,有33%的学生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

见表2)。可见,大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尚

急需学校缺乏足够的认识,自身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较弱,加强

教育与引导。

表2.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情况调查

2.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模糊

数据显示,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仅有3%的学

生对自己未来有非常详细的规划,24%的学生有简单的规划,对

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的却占了73%。同时调查还发现,学生不重

视职业生涯规划,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在学习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为时过早,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进社会后自然就会做的一件事(见表3)。

表3. 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调查

3.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严重不足

下表中的数据表明,相当多的中职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明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自己与职业需要之间存在的差距认识不清。如75%的学生的爱好主要

集中在上网、游戏、聊天上,而在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中的比例却较低。这也反映了当代中职学生受网络的影响较大,而对自身知识、能力存在的不足认识不够,以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放松自己,从而陷入无聊和盲目之中,导致学习

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态浮躁、行为懒散等。值得重视的是,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职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见表4,表中人数略)。

表4. 对自我兴趣方面的认知调查

4.学生的择业行为功利化倾向突出

调查表明:中职学生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的价值倾向。在就业的选择上,一些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忽视了自己工作以后在事业发展中应付出的努力和应经历的征程(表中人数略)。

表5. 学生对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调查

5.学生对职业缺乏足够认识

下表表明,中职校学生专业选择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

1)自我参与专业选择的力度不够,只有55%的学生由自

己选择专业、充分体现独立自主性。毋庸置疑,在择业过程中学生应听取家长、教师或朋友的意见,但其最终决定应由学生个人自己作出。

2)对专业了解不够,仅37%的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非常

了解或比较了解,高达13.36%的学生对所选专业不了解。

由于认识不到位,中职学生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应有

的作用。有的就业目标定位过高,存在过于理想化的现象; 一些

学生根本没有目标,发展方向不明(见表6)。

表6. 在校生专业选择与专业了解度调查

6.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期望

表说明,目前中职学校对于职业指导只注重最直接的就业

信息、求职技巧与职业道德等的指导与教育,关注的范围较窄,无法满足学生职前教育和知情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学生迫切希望了解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同时有44%的学生希望开展职业生

涯规划指导教育(见表7,表中人数略)。

表7. 希望学校指导的内容(多选)

在指导方式上,学生普遍认为理论说教太多,枯燥乏味,不吸引人。然而,大家对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还是比较认同的,有

61%的学生认为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明确发展方向可以更加有效

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访谈时许多学生表示希望多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比如到企业参观学习等,同时对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渗透职业指导的愿望也很强烈(见表8,表中人数略)。

表8. 学生希望职业指导方式的选择(多选)

二、对策与建议

1. 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各项内容

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职

业理想确立的基础上。职业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通过专业概

况介绍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

展方向、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基础。

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潜能分析。针对职校生对自身条件

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作指导,以人才测评工具为依据,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潜能分析。

4)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

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制定方案、作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符合自身职业潜能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规划方案。

2.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要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学校应向新生介绍各个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

三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

四是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各校可以就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

容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

激发相信这些行动的落实一定会为中职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学生的

学习动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w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