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

更新时间:2023-12-14 20: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 贺国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明显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任课教师必须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而数学这门课程相对来说比较难学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时也对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们一定要结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数学教学进行“转变”。本文将会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阐述,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希望能够给以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目前我国针对新课程标准逐步对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重新定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一定要让任课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过去那种纯粹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不断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并且将数学教学从片面强调应试能力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我国目前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1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很低。

相对来讲,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因为数学内容都是一些数字、图形、理论、公式,这些是很难提起学困生们的学习兴趣的,所以很多学困生往往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不够专注.学习比较被动,教师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活跃课堂的气氛,这样的教学往往效率比较低下。 1.2学困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差。

想要学好数学,学困生一定要具有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注重传授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并不看重对学困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经常犯许多思维方向的错误。他们遇到数学问题时,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与此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般就是45分钟),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每个学困生进行逐个辅导,这样一来,学困生便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1

2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

由于上面讲述的普遍性问题在各大院校经常出现,为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过去的数学教学进行有效地“转变”,下面我将提出几个“转变”的措施: 2.1教师应当积极创建数学教学情境。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创建数学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事实证明,如果能够创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能够大大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气氛也非常热烈。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使数学教学中所要讲述的内容实现动态化,这比往常纯粹就看老师在黑板上讲解有趣得多,易使学困生对其产生兴趣,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困生听教师讲解数学知识的认真性,进而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逐渐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2.2教师应当注重学困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教师需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加强培养学困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困生发散思维、主动思考问题,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困生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困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将这种观念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来。为了起到这个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就是教师列出一个一题多解的题目,这种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使学困生调动自己的每一个脑细胞去分析和思考,教师要点名表扬那些有打破常规想法的学生,同时要加强引导那些没有想法的学困生,尽量让每一位学困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的讨论中。所以说,培养学困生的思维能力、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2.3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新课程形势下的数学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首先,学校的领导层内部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严格要求,对他们强调更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使更新的数学教学方法落实到位。其次,除了教师,还要加强学困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只有彻底地让教师转变了教学方,才能真正为学困生带来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2

2.4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增加师生或者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比率,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让学困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应要通过学困生的行为和语言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倾向,加强数学方法的引导。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给学困生多一点学习空间,给他们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且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困生对于自己不够明白的地方多提问题,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 2.5培养学困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困生在数学方面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这些也是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使数学学习顺利开展。有些时候会说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读。打比方说,对于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其实学困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但写出来的“证明”往往不能完全表达出其中的精髓所在。即使写了,其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也不够清晰,推理过程也不是十分缜密。这是教学过程当中学困生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写”的重要性。同样的,教师还要引导学困生学会如何去听、如何去说、如何去读。只有这样,才算是让学困生真正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3总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我在上述提出了教师应当积极创建数学教学情境、教师应当注重学困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个方面,这样做能更好地让教师改进新课程理念,并且大大加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全过程。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为学困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

3

参考文献:

[1]罗万萍.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裴洁.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过渡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李小翠.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09). [4]刘东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郝娟.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10.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zm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