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部分复习提纲(植物病原真菌学最新整理)

更新时间:2023-03-11 22: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植物病原真菌复习提纲

(2010)

1、真菌区别于其他生物类群(细菌、植物、动物)的特征是什么?

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真核生物,以内有完善的细胞核与细胞器,无叶绿素和其他荧光合作用的色素,无根、茎、叶的分化,只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产孢子),大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一般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Chitin)(低等真菌多为纤维素)。

与细菌区别:真核;多腐生、寄生、共生;丝状或多细胞

与植物区别:无叶绿素,异养;无根茎叶分化;无维管束系统;碳水化合物以糖原形式贮存

与动物区别:有细胞壁;不游动;孢子繁殖;不能固定碳;营养元素经过细胞壁和原生质膜进入而不能吞食

2、根据什么特征将生物分在3个界(Kingdom):真菌界(Protoctista)和茸鞭生物界(Stramenopila)内?在真菌界内又分为几个门?其区别特征是什么?

真菌界:营养方式以吸收为主,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和鞭毛。

原生生物界:营养体为多核、无壁的原生质团,营养方式为摄食。茸鞭生物界:主要为单细胞和丝状体,细胞壁组分是纤维素,鞭毛至少有一根是茸鞭。

真菌界分为: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壶菌门:多水生,营养体为单细胞多核或发达的无隔菌丝体,无性生殖产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

接合菌门:多腐生,营养体为菌丝体,典型的无隔。无性产孢囊孢子,有性产接合孢子。

子囊菌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极少数单细胞,无性产分生孢子,有性产子囊孢子。

担子菌门:营养体为桶状隔膜的菌丝组成的菌丝体,具有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三生菌丝。无性产分生孢子,有性产担孢子。3、什么是有性型(teleomorph)和无性型(anamorph)?如果一个真菌既有有性型又有无性型,如何确定其名称?

有性型:具有有性和无性两种阶段的菌物生活史中的有性阶段。 无性型:多型性菌物生活史中的无性阶段。

在具有无性型和有性型的子囊菌和担子菌中,其正确的名称是以有性型为模式的最早合法名称,但地衣型真菌除外。 4、了解真菌各个分类等级拉丁学名的后缀规律

门—mycota 亚门—mycotina 纲—mycetes 目—ales 亚目—ineae 科—aceae 5、真菌菌丝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菌丝对真菌获取营养很重要?是否所有的真菌都有菌丝?有些真菌菌丝有隔膜,有些则没有,隔膜带来的优势是什么?

菌丝的特征:真菌的营养体除极少数为单细胞外,典型的为多分枝,很细长的丝状体,称为菌丝体。菌丝体上的单根丝状体称作菌丝。大多数菌丝间隔一定距离有横隔,称为有隔菌丝;有些菌丝中无隔膜,(Fungi),原生生物界β—葡聚糖,多无

亚纲—mycetidae 亚科—oideae

一条菌丝即为一个细胞,

其中含多个细胞核,称为无隔菌丝。一般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高等真菌有隔膜。多数菌丝是透明的,但有些也含有色素呈现不同颜色。

菌丝的作用:菌丝除具有繁殖作用外,主要的作用是生长蔓延、吸收营养、产生繁殖器官;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菌丝可以特化为附着胞、附着枝、假根、吸器等,利于真菌吸收营养。菌丝还可分泌酶。

并不是所有的真菌都有菌丝。如部分壶菌、酵母菌。

隔膜的作用:隔膜可能给菌丝提供结构上的支持,尤其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下。有隔真菌一般比无隔真菌对湿度有更大的耐受力。

隔膜还可用来抵御损伤,当菌丝被物理性断裂或遭受其它生物伤害时,隔膜孔会被沃罗宁体分化上的作用。由于有隔菌丝的隔膜孔允许细胞质甚至细胞核从一个细胞流向另一个细胞,或从菌丝的一部分流向另一部分,所以一个细胞的表型不但受控于其自身的细胞核,而且也通过细胞质受临近细胞内细胞核的影响。当隔膜被堵塞后,两边的细胞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基因表达或不同的生化活动而向不同的方向分化。当原生质相互连接时,这点就很难做到。隔膜孔堵塞的实际作用就是将菌丝从相互贯通的整体分为独立的细胞或部分以执行不同的功能或进行不同的分化。6、大多数真菌是腐生的,这意味着什么?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来说,真菌的重要性是什么?腐生真菌需要从无生命的有机质中吸取营养物,主要是动植物的遗体、动物和植物的脱落物,如落叶、枯枝、树根及动物的粪便、毛发等,多生存在土壤中或动植物残体的基质上。真菌对于物质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重要的分解者,能够分解死亡的组织为土壤提供营养。真菌是唯一能分解木质素的生物体。真菌还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对于碳循环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人类来说,可以作为食用菌,也可以作为药材。对植物来说,除提供碳源还能与植物形成共生体为植物固氮。但有时也有害。7、微孢子虫是真菌吗?什么是生命树计划?微孢子虫是真菌,具有无性和有性繁殖。目前国际上已经启动的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倾力建立的一个庞大的科学研究计划,其终极目标是回答关于地球上所有生物类群之间的谱系亲缘关系问题。进一步说,是将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现存的和灭绝的)联系在一起的、蕴涵着巨量信息的系统演化树,可用来阐明生命的起源、生物演化式样与机制、各大门类生物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具不同营养型生物类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生存方式和动态变化规律等。DNA 物种的,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8、真菌的无性繁殖可以通过产生分生孢子来实现,这两种产孢方式的区别是什么?哪类真菌产生分生孢子,哪类产生孢囊孢子?哪些菌物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分生孢子的发育可以是芽生式 分生孢子:外生在分生孢子梗上的无性孢子。分生孢子梗可以从营养菌丝或聚合成垫状或块状的分生孢子座上产生,也可以聚生在盘状的分生孢子盘或

(Woronin body)

“生命之树: 概述DNA条形码(blastic)或体生式

DNA条形码指的是什么?

(tree of life,DNA barcode(conidia)或孢囊孢子(thallic),其区别是什么?

TOL)计划,是全世界生“生命之树”就是指生物体内能够代表该DNA片段。 (sporangiospores)

或其它物质堵塞,以将受损部分隔开。

条形码()球状、瓶状的分生孢子器中。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芽殖或断裂的方式产生。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的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孢子囊内产生的单孢的内生孢子。没有鞭毛,不能游动。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是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它形成于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的孢子囊内。萌发时,原生质割裂成许多小块,形成带有鞭毛能游动的孢子,游动孢子无细胞壁。

游动孢子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是游动孢子使孢子能够远距离传递;劣势是只是繁殖体不能吸收营养。

分生孢子的芽生式:是产孢细胞的一部分通过生长形成的分生孢子的体生式:由已存的菌丝细胞转化而来的。9、熟悉各个门真菌的生活史中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是如何或何时发生的。在子囊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有丝分裂的发生与否怎样影响子囊中的子囊孢子数量?

(1)壶菌有性生殖过程质配有三种

A.游动孢子配合:动孢子在水中结合成不能动的合子。显大于另一个,融合成能动合子。动雄配子由雄配子囊释放到水中,游到雌配子囊,一个雄配子今日藏卵器与卵结合。

B..配子囊配合:有一个配子囊把它的全部原生质输送到另一个配子囊中。C.体细胞配合:是体细胞结构的简单配合。如假根互相接触的时候,每个细胞的内容物经假根流入另一个无壁初期休眠孢子,然后核配和减数分裂。 (2)子囊菌有性生殖过程质配:两个形态上相似的细胞合在一起的细胞发育为子囊。质配发生后很快发生核配,因此不存在长时间持续的双核期。有些是形态上不同配子囊(如雄器和产囊体)的融合,雄性细胞通过受精丝进入产囊体;有些是游离的雄性细胞养菌丝等雌性接受器官上,将其细胞核转入接受细胞,再迁移至产囊体内;还有些子囊菌没有特化的性器官,质配通过两个亲和性菌丝体的营养菌丝融合来实现——体细胞配合。细胞核通过隔膜穿孔迁移至产囊体。核配和减数分裂:质配完成之后,产囊体上产生乳状突起,随着突起的增大,细胞核从产囊体开始进入其中,乳状突起进一步生长成为产囊丝,内含成对的细胞核,产囊丝不断分枝并伸长,直到每个分枝的顶端到达将要形成子囊的位置。双核的产囊丝细胞顶端向后弯曲成一个产囊丝钩。其中的两个细胞核沿着与产囊丝钩的长轴平行的方向同步分裂,然后横跨两对姊妹核形成两个隔膜,将产囊丝钩分为三个细胞。末端和基部细胞各含一个细胞核,分别来源于雄器和产囊体。中间的圆顶状细胞含有双核,这个细胞将发育为子囊。圆顶状细胞所含的两个核,分别来源于雄器和产囊体,在形成分隔后很快核配形成双倍体,圆顶状细胞即成为幼子囊。幼子囊伸长,双倍体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单倍体核。在大多数丝状子囊菌中,减数分裂后将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八个细胞核,分别被组合进八个子囊孢子中。在很多丝状子囊菌中,每个产囊丝可通过重复分枝而产生一蔟子囊,大致

a. 同型游动孢子配合,即两个形态相似但生理不同的游 b.c.不动雌配子和能动雄配子的受精作用。能

(配子囊)在一端接触或相互缠绕并融合,融(

)附着在受精丝或者营

异型游动孢子配合,即一个游动孢子明 雄配子

过程如下:圆顶状细胞在前期不发育为子囊,而是伸长形成一个新的产囊丝钩,原产囊丝钩的末端细胞和基部细胞融合,并发育形成一个新的双核钩状细胞。这一过程可重复许多次,形成一蔟产囊丝钩,最终产生一蔟子囊。 (3)担子菌门有性生殖

大多数担子菌属异宗配合,在其整个生活史中,要经历三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初生、次生、三生菌丝体。

初生菌丝体直接由担孢子萌发而形成,也称同核体,因为其所有的细胞核都是相同的。多数担子菌的初生菌丝体可无限生长。但通常初生菌丝体特征性地发育成次生菌丝体,或称异核体。

次生菌丝体的形成通常需要两个亲和性的同核体的配合。通过受精作用(粉孢子作为雄性配子个双核细胞。第一种方式:双核细胞产生一分枝,两个核移入分枝,同时进行核分裂,然后形成一隔膜,将姊妹核分开在两个细胞中。这样重复地进行细胞核的成对分裂和随后隔膜的产生,最终形成的菌丝体每个细胞都是双核的。第二种方式:即a核移至速分裂,所产生的子核在细胞间迁移分布,直到两个母菌丝体的细胞全部双核化。

担子菌用锁状联合来保证次生菌丝体每个新生的细胞维持双核特性。锁状联合在次生菌丝顶端细胞的一对核同时分裂的过程中形成。菌丝顶端的双核细胞即将分裂时,一短枝在其中一个核分裂是倾斜式的,一子核状分枝内形成。另外一个核分裂是平行式的,一子核形成,另一子核的新的双核顶细胞。同时,锁状分枝弯曲,与次顶端细胞融合,形成一桥状结构。 a''核通过此桥状结构向次顶端菌丝细胞移动,与核细胞。锁状结构分枝基部形成一隔膜,并永久存留在菌丝上。因此,锁状联合的存在通常显示菌丝体的双核特征。(4)接合菌门有性生殖 以匍匐枝霉为例,他的有性生殖是异宗配合的。需要两种生理上不同的可亲的(+子囊。配子囊随后被隔开,而且相互融合成为原接合孢子囊。质配后,(-)的核一一配对,在形成的许多配对中,这两个核融合成双倍体核,接合孢子囊壁加厚,其内部含有单一的接合孢子,接合孢子大约在减数分裂在接合孢子萌发时发生。10、准性生殖说有性生殖在产生遗传准性生殖的过程:形成异核体(质配)裂交换、单倍体化。准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物质重组和产生单倍体,而准性生殖则是通过二倍体细胞核的有丝分裂交换进行遗传物质的重组,并通过产生非整倍体后不断丢失染色体来实现单倍体化的。 准性生殖中二倍体化的过程很少发生;),或两个亲和性同核菌丝体细胞的融合双核细胞通过下面两种方式之一生长成异核菌丝体,双核细胞先行核分裂,b菌丝体里,同时b核移至a核和bb''则在细胞另一端形成。一隔膜产生,形成一包含子核

-)菌株的存在。当两个亲和的接合子梗彼此接触,即形成原配(parasexuality)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与有性生殖有何差异?为什么(基因)重组方面更有效?

a菌丝体里。菌丝体内的外来核然后迅a' 在母细胞内形成,另一子核 b' 在靠近子核b''核配对,形成另一个双

、形成杂合二倍体(核配)杂合二倍体中有丝分裂交换的几率

(更常见),形成一或称双核体。

a''则在钩 a' 的一端a'(+个月内发芽,、有丝分

b'然后子核移至交配型相反的初生菌丝体里,核之间形成,并弯曲成钩状,两核同时分裂。和)和()和1~3 很低;单倍体化时,只有2n-1的核形成单倍体,频率也很低。 总之,准性生殖是偶尔发生重组,重组频率低。

11、什么是同宗配合(homothallism)和异宗配合(heterothallism)?

同宗配合(Homothallism):有些真菌单个菌株就可以产生雌雄配子囊完成有性生殖称为同宗配合。

异宗配合:即单个菌株不能完成有性生殖,需要两个性亲和菌株共同生长在一起才能完成有性生殖。

12、菌物有性生殖方式包括游动配子配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配子囊接触(gametangial contact),配子囊配合(gametangial copulation),受精作用(spermatization)和体细胞配合菌门(Chytridiomycota), 卵菌门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 (1)游动配子配合:指两个裸露配子的结合,配子一个或两个可以游动,这种能动的配子称游动配子。游动配子配合有三种:同形配子(形态、大小相似)的配合;异形配子(形态相似、大小不等)配合;异配生殖,在异形配子的配合中,雄性的游动配子(称游动精子)与不动的雌性配子囊(称藏卵器)的结合。

(2)配子囊接触交配:雄配子囊(雄器)与雌配子囊(藏卵器或产囊体)接触时,雄配子的核通过配子囊壁接触点溶解成的小孔进入雌配子囊中,或通过两个配子囊之间形成的授精管进入雌配子囊中。雌、雄配子囊可以是同型的也可以是异型的。

(3)配子囊配合:两个配子囊的全部内容物的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雄配子囊的内容物通过配子囊壁上的接触点生成的小孔而转移到雌配子囊中,如一些整体产果式的菌物;两个配子囊壁接触部分溶解而成为一个公共细胞。 (4)受精作用:指单核精子(性细胞)与受精丝或营养菌丝的配合。性孢子,借昆虫、风或水等传带到受精丝或营养菌丝上,在接触点处形成一个孔将孢子的内容物输入而完成质配过程。(5)体细胞结合:指直接通过营养体细胞相互融合完成质配。物不产生任何有性器官(或性器官退化)卵菌:BD 壶菌:ACE 接合菌:13、在菌物部分涉及的生物中,黏菌面与其他类群的生物有何不同?真黏菌和细胞黏菌不同?

黏菌生活史中没有菌丝的出现,而有一段黏黏的时期。这段时期是黏菌的营养生长期,细胞不具细胞壁,形菌”。粘菌营养体为摄食性的、多核无壁的原质团,子实体由原质团发育分化而来。黏菌会形成具有细胞壁的孢子,孢子为减数分裂之后的单倍体,孢子壁含有纤维素。营养方面是吞噬营养。原生质体黏菌(真粘菌)分二倍体时期与单倍体时期。二倍体时期从两个单倍体细胞经由配子生殖形成合子开始,合子进行有丝分裂之后会形成拥有许多细胞核但是只有一团原生质的原生质团,称为变形体。变形体发展成熟成网状型态,且依照食物、水与氧气等所需养分改变其表面积,此时称为营养时期,以吞噬作用进食。孢子囊发展成熟后发展成为子实体。之后进行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孢子。接下来进入

(somatogamy)等,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壶(Oomycota), 接合菌门(Zygomycota), 子囊菌(Basidiomycota)等主要有性生殖方式是那种?

许多高等菌,而营养细胞代替了性器官的功能。 CD 子囊菌:CDE 担子菌:DE

(slime molds)在细胞壁组成和营养方(cellular slime molds)有何如同变形虫一样可任意改变体形,故又称为“变

:没有单一细胞,而是一整团的原生质。生活史可

单倍体时期,释放出来的孢子会经由空气传播,这些孢子产生两种配子:一种为变形虫细胞,另一种则是鞭毛细胞。两种细胞可以互相变换,但最后都只与同类细胞结合进行配子生殖,产生二倍体的合子。

细胞性黏菌:细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可分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种周期, 两者之间可以互换。其中二倍体时期出现在有性生殖周期中。刚离开孢子的黏菌细胞称为单一细胞,单一细胞的阶段为营养时期,此时以吞噬细菌的方式生存。当食物耗尽时,许多原本分开生活的单一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变形虫,长相类似蛞蝓,而且可以爬行移动。之后有些细胞进行配子生殖,形成二倍体配子。再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新的单倍体变形虫,回无性生殖周期。有些细胞则会组成子实体,生产并释放单倍体孢子。孢子外壳破裂放出单一细胞,完成一次生命周期。

14、在真菌界中,壶菌门与其他类群有何区别,主要根据什么特征把它们被放在真菌界中?

与接合菌(Z)、子囊菌(A)、担子菌(B)的区别:

几乎所有壶菌都是水生,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都是陆生; 有些壶菌有世代交替现象,

营养体简单,很多是单细胞或无隔菌丝,而接、子、担都是多细胞; 大多数壶菌都可以游动,而接、子、担都没有鞭毛。

分类原因:A 细胞壁由几丁质和葡聚糖组成 B 生化方面 赖氨酸合成为氨基乙二酸途径 C 核糖体小亚基的DNA序列有相似之处 D 25SrRNA的分子量一样。

15、壶菌(Chytridiomycota)、卵菌(Oomycota)和丝壶菌(Hyphochytriomycota)的鞭毛有何不同?

壶菌:一根后生尾鞭。丝壶菌:一根前生茸鞭。卵菌:1根茸鞭+1根尾鞭。网粘菌:同卵菌。根肿菌门:2 根尾鞭。粘菌门:2 根尾鞭

16、大(巨)雌异水霉(Allomyces macrogynus)是一种具有世代交替的壶菌,为什么这么说?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别孢子体(sporophyte)和配子体(gametophyte)?

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大雌异水霉→单倍配子菌体→无色雌配子囊、橙色雄配子囊→合子→萌发成芽管、发育成假根→二倍体的孢子菌体

区别:孢子体是二倍体,配子体是单倍体,观察染色体数目。

17、当我们说油壶菌属(Olpidium)是整体产果(holocarpic),内寄生(endobiotic)和无囊盖(inoperculate)的,指的是什么?

鞭毛菌繁殖时,有的整个营养体全部转变为繁殖体,称为整体产果,如壶菌;有的只是营养体的一部分转变为营养体,称为分体产果。 内寄生:菌体在寄主细胞内部生活。

无囊盖:孢子囊无盖,游动孢子从游动孢子囊壁上的孔或者乳突状溶解时形成的出管中释放出去。

18、水霉属(Saprolegnia) 游动孢子的特征为具有二型性(dimorphic)和双游性(diplanetic),指的是什么?水霉目(Saprolegniales)的藏卵器(oogonium)与霜霉目(Peronosporales)有何区别?

二型性:水霉中存在梨形的游动孢子和肾形的两种游动孢子。

双游:水霉先在孢子囊中形成初生游动孢子,它从孢子囊逸出后,鞭毛脱

落,形成细胞壁,形成次生游动孢子。由一个类型的游动孢子,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止期,形成另一种游动孢子的现象叫做双游现象。

水霉目:藏卵器没有卵球与卵周质的分化。卵球1~30枚。 霜霉目:藏卵器多为球形,内含单个卵球,具卵周质。

19、霜霉(downy mildews)是霜霉目(Peronosporales)的成员,白粉菌(powdery mildews)是白粉菌目(Erysiphales)的成员,这两类真菌有何相似性和不同处?

相似性:A 都是高度专化的专性寄生菌 B 菌丝在寄主体表或体外存活 C 两者都有有性和无性时代 D 营养体都是菌丝体 不同点

菌丝 细胞壁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侵入途径 20、为什么说接合菌门是介于低等真菌和高等真菌之间的类群?可从其孢子的产生方式和菌丝方面考虑。 (1)从孢子产生方式来看,而高等真菌产孢方式复杂。接合菌孢子内生,无性产节孢子、厚垣孢子。有性生殖为接合孢子,接合孢子经休眠才能萌芽产生芽管发育成菌丝。 (2)聪菌丝方面,高等真菌营养体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隔膜上有小孔,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低等一般是无隔菌丝体,当处于衰老、抗损伤时形成较封闭无孔的隔膜,接合菌多数无隔。21、在接合菌门中,虫霉目么?

(1)多寄生于昆虫、原生动物与线虫,也有腐生。(2)菌丝体:大都有隔膜,多核或单核,寄生类型菌丝发展有限,腐生类型菌丝体发达。

(3)虫菌体:由菌丝在隔膜处断裂成段而成,单核或多核,以芽殖或裂殖进行无性繁殖。

(4)有性生殖:成单性接合孢子。

22、传统上将不产生子囊果(perithecium))和子(Hemiascomycetes)、(Discomycetes),各(Loculoascomycetes)与其他丝状子囊菌类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传统上将白粉菌目(Erysiphales)与散囊菌目内,有人不同意这样做,主要理由是什么? 闭囊壳:呈球形,无孔口的封闭状。常具有多种多样的包被。 子囊壳:子囊壳呈球形、卵形或梨形,顶端有突起部分,内部为空腔,着生子实层,成熟时子囊孢子从子囊壳突出部分的顶端口孔散出。 子囊盘:呈盘状或杯状。在盘的上面遍布子实层,下部为菌丝层,称为囊基层,它们由囊盘被所支持。 有隔有明显核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无性生殖方面,低等真菌产孢方式多为孢子囊,

(Entomophthorales)(子囊裸露)、产生闭囊壳(apothecium)的子囊菌(Plectomycetes)、核型子囊果的结构(Eurotiales)等一起放在散囊菌纲

获以孤雌方式形(cleistothecium)、子囊壳分别称为半子囊菌(Pyrenomycetes)和盘菌征是什么?腔囊菌(Plectomycetes)

霜霉 白粉 无隔多核 纤维素几丁质 游动孢子 卵孢子 直接萌发成芽管 吸器区别于其他类群的特征是什菌丝体细胞融合或虫菌体接合形成孢子,囊盘菌散囊菌种类特腔囊菌:形态特征:由早期形成的子座构成子囊果(子囊座),在子囊座中形成子囊腔,在子囊腔中产生子囊。另外可产生双囊壁子囊,具有两层可分离的、在子囊开裂中具有功能的壁。 理由:有些原来归在散囊菌纲的真菌如白粉菌,它们的子囊果也是闭囊壳(形似),但子囊是成层排列着生在闭囊壳的基部,子囊壁也不容易消解,子囊孢子成熟后可从子囊中弹出 。因此,认为放在散囊菌纲中不合适。

23、了解子囊为何可以有1个,4个,8个或上千个子囊孢子。了解产囊丝是如何形成的,子囊是如何从产囊丝发育而来的。

形成过程见第九题

典型的子囊孢子为8个,当子母细胞形成8个核后或再分裂一次或多次就会产生8个以上的子囊孢子。

有的子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核后不再进行有丝分裂,最终有的核发育后退化,所以有少于4个的孢子。

24、为何将无性型子囊菌和担子菌归入一个形式(Deuteromycetes, Imperfect fungi),你认为给无性型真菌一个形式名称有必要吗?了解载孢体(conidiomata)的主要类型。

半知菌是一群只有无性阶段或有性阶段未发现的真菌。它们当中大多属于子囊菌,有些属于担子菌,只是由于未观察到它们的有性阶段,无法确定分类地位,因此归于半知菌。

有必要,因为它们常以无性型存在,有些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为了方便研究必须命名,无性阶段的学名使用更加普遍。

载孢体的类型:

孢梗束:一束基部排列较紧密、顶部分散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座:是一个垫状的由拟薄壁组织构成的子座,分生孢子梗从其上生出并聚集在一起,一般比形成孢梗束的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盘:由菌组织构成的垫状或浅盘状、上面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产孢结构。

分生孢子器:由拟薄壁组织形成的球形或烧瓶形的结构,内部着生分生孢子梗。

25、担子菌的初生菌丝体(primary mycelium), mycelium)和三生菌丝体(tertiary mycelium)是如何形成的?细胞核各以什么状态存在?在典型担子菌中,什么阶段占优势?锁状联合何形成的,其重要性是什么?担孢子和子囊孢子的形成过程有何异同?初生菌丝体由担孢子直接萌发而形成,也称同核体。两个亲和性的同核体的质配,形成次生菌丝体(异宗配合,先形成一个双核的异核细胞,通过两种方式长成异核菌丝体)。当担子菌的次生菌丝体形成组织化的子实体时,三生菌丝体。三种菌丝分别是单核,异核,异核。

其中次生菌丝占优势。 锁状联合见第9题

相同点:都是有性生殖。都形成双核细胞,都经历了质配核配形成合子,合子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核。

不同点:子囊菌减数分裂后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八个子囊孢子,而担子菌只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担孢子;担孢子的双核期较长而子囊孢子的双核期

4个,(form)类群:半知菌类

生菌丝体(secondary (clamp connections)是如

则成为次不明显;子囊菌有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种方式,担子菌只有同宗;担子菌源于栓和菌丝的顶端细胞,子囊菌源于产囊丝钩的亚顶端细胞。

26、锈菌纲(类)(Urediniomycetes)和黑粉菌纲(类)(Ustilaginomycetes)有何共同点?它们与层菌纲(类)(Hymenomycetes)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共同点:1)产生壁厚、双核、休眠的冬孢子,核配在冬孢子内。2)无担子果3)担子从冬孢子产生4)不形成子实层5)冬孢子成堆或散生在寄主组织内6)菌丝长在组织间有吸器7)都能产锁状联合,锈菌少见一点

与层菌纲的区别:层菌纲产生子实体,担子产生于子实层内,隔膜比较复杂(桶孔隔膜)大多为腐生菌,担子果发达,能形成子实层,成熟后弹射,担子由菌丝体或担子果产生。锈菌和黑粉菌多为维管束寄生菌,不形成担子果,不产生子实体,由冬孢子产生担子,隔膜简单。27、锈菌的生活史主要包括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染色体倍数怎样?各类孢子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是转主寄生 尽管锈菌的菌体形态简单,有些类群却具有真菌中最复杂的生活史,可出现多达五个阶段。

阶段0. 性孢子器产生性孢子

性孢子器是同核的单倍体结构,产生单倍体单核的性孢子。性孢子器是一种两性器官,除产生雄性的性孢子外,大多数锈菌是异宗配合的,同一个性孢子器产生的性孢子和受体菌丝不亲和。一个性孢子器上产生的性孢子传播到另一个性孢子器产生的受体菌丝上时,二者可发生融合,性孢子的细胞核转移给受体菌丝,从而形成双核阶段。 阶段I. 锈孢子器产生锈孢子

锈孢子器由一组双核菌丝细胞组成,通常与完成质配并建立双核阶段的性孢子器相关联。产生第一批双核孢子,即锈孢子。锈孢子萌发成双核菌丝体。阶段II. 夏孢子堆产生夏孢子

双核的夏孢子代表锈菌的重复阶段,因为在一个生长季节,锈菌可产生数代夏孢子。夏孢子侵染寄主植物,萌发产生双核菌丝体,然后在双核菌丝体上再形成夏孢子堆,产生新一代的夏孢子。锈菌实际上是借助夏孢子进行无性繁殖,夏孢子阶段相当于锈菌的无性阶段。夏孢子堆产生于由锈孢子或夏孢子萌发形成的双核菌丝体,在寄主表皮下首先形成一层栅状排列的产孢细胞,产孢细胞顶端产生芽孢,芽孢增大,中间产生一横分隔将其分为两个细胞,上面的细胞继续增大发育为夏孢子,下面的细胞发育为一柄状结构。夏孢子形成后突破表皮被暴露出来。 阶段III. 冬孢子堆产生冬孢子冬孢子堆由一群双核细胞组成,产生专化的厚壁孢子,称为冬孢子。在许多锈菌中,老的夏孢子堆将转化为冬孢子堆。但最终发生核配,成为单核的双倍体细胞。因此,冬孢子的每个细胞相当于一个原担子。

阶段IV. 担子产生担孢子

发生核配后的冬孢子成为原担子,当条件合适时,冬孢子的每个细胞萌发形成原菌丝,双倍体细胞核迁移到原菌丝进行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四个单倍体子核以大约相等的距离分布于原菌丝内,子核之间形成隔膜,将原菌丝分为四个单核细胞。每个细胞产生一个担孢子梗,在其顶端产生一个梨形或肾形担孢子,细胞核通过担孢子梗移入担孢子内。有时担孢子内的细胞核进行一次有丝

(heteroecism)?

还含有具有雌性受精丝功能的受体菌丝。

在生长季节这一循环重复进行。因此,

冬孢子的每个细胞开始是双核的,

分裂,使担孢子含有双核。成熟的担孢子最终被强力弹射脱离担孢子梗。

多数锈菌需要两种不同的寄主来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循环,称为转主寄生。转主寄生的锈菌在一种寄主上产生阶段0和阶段I ,而在第二种寄主上产生阶段II和阶段III。阶段IV,即担子和担孢子阶段,则不是在特定的寄主组织上直接形成的。

28、RFLP和RAPD方法的原理各是什么?PFGE的原理是什么?

RFLP 原理: 该技术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分子的特异序列,并在特定序列处切开DNA分子,即产生限制性片段的特性,对于不同种群的生物个体而言,他们的DNA序列存在差别。如果这种差别刚好发生在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就导致了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该个酶切位点,结果产生少一个或多一个的酶切片段。这样就形成了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物种性酶切片段。后将这些片段电泳、转膜、变性,与标记过的探针进行杂交,洗膜,即可分析其多态性结果RAPD原理:RAPD 技术是建立在多态性分析的分子技术。多态核苷酸序列为引物PCR 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溴化乙锭染色后在紫外透视仪上检测多态性。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反映了基因组的多态性。PFGE的原理色体进行酶切适的脉冲时间等条件下而得到良好的分离。29、用DNA合什么条件?普遍性、保守性、进化速度不同的区域。用于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因或 1) 适当的演化速率; 2) 单拷贝或至少以单拷贝的方式演化; 3) 在所有分类群中具有相同的功能; 4) 碱基组成和密码子偏好性应可检测30、举例说明菌物中至少 致病疫霉( 黏菌、酿酒酵母、粗糙脉孢霉、构巢曲霉46-5Mb(数据不一定准准性生殖循环通过下述三个主要步骤实现基因重组 形成双倍体。异核体中两个不同的细胞核偶尔发生融合,产生一个双倍体核。核融合的机制尚不清楚,就会很稳定,并分裂产生更多的双倍体核。 形成有丝分裂交联。染色体交联在减数分裂中很常见,结果导致重组染色体的形成。在有丝分裂中,双倍体核中同源染色体间偶尔也会发生交联,尽管几率也很小,但结果同样会产生染色体重组。 单倍体化。在双倍体核的分裂过程中,偶尔发生染色体的非二等份分离,结果产生非整倍体DNA.

即随机扩增多态性PCR基础之上的一种可对整个未知序列的基因组进行其以基因组, 在热稳定的:细菌包埋于琼脂块中

3个模式生物。子囊菌基因组大小一般多大?P. infestans)是疫霉属的模式种)

发生的几率似乎也很小,(aneuploid)子核,如一个子核含有DNADNA标记,其基本原理与DNA为模板DNA 聚合酶,用适当的内切酶在原位对整个细菌染 所选择的基因或(原核部分有)DNA区段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以单个人工合成的随机( Taq 然而双倍体核一旦形成,2n + 1PCR技术一致。) 作用下, 进行DNA区段应符 ,

序列时,就会少一个或多一序列时,产生不同长度大小、不同数量的限制酶

,酶切片段在特定的电泳系统中通过电场方向不断交替变换及合序列分析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时,

条染色体,另一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5b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