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

更新时间:2023-04-24 20: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对人精神世界

影响的

重要区别

院系:航院

班级:航12班

姓名:王禹杰

学号:2011011471

上课时间:周四第二节

教室:主楼报告厅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

对人精神世界影响的重要区别

马克思主义和宗教信仰对于人精神世界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二者在如何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对人精神影响的程度以及影响的后果这几方面却有很大不同。

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所说:“任何一个历史学家,即使他从来没有读过一行马克思的著作,或者他认为除了在科学领域之外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狂热的反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可避免地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来思考,来了解事实和例证。马克思表达得那样充实的许多思想早已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精神宝库的共同储蓄的一部分了。”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真正的科学,他对于人精神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以致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会不自觉地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但与此相反,宗教对人的影响则类似于一种“强迫”,尽管很多人辩驳说他对于神的信仰是心甘情愿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如果要用自己宗教的理念行事的话,心中总要“装着”一个神,甚至要时刻“提醒”自己“神在看我”或者“神要考验我”。他们在做自己认为符合宗教规范的事情时,要想达成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境界,恐怕远远没有应用马克思主义来行事那样的容易。关于这点,最好的佐证就是,无论什么宗教,都会有自己的礼拜,或者其他形式的供奉、祷告活动,例如佛教经常默念“南无阿尼陀佛”、基督教要每周聚会祷告、

而穆斯林们都要进行“证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这五项基本功课,这些事情都反映出了一个共同点——宗教对人的影响并不符合人的天性,也不符合自然界的正常规律,教徒所谓的“虔诚”,也并没有发自内心深处;宗教所拥有的一切,大都是虚幻的或者说违背科学的。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是截然不同的。

宗教的强迫性和其根深蒂固的地位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很大坏处。首先由于宗教的起源来自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因此他对于科学有着不小的冲击。在遇到很多事情时,他们并不会想到其中的科学道理,而多归于鬼神。其次,宗教的过分严苛的规定使人们的人本思想被泯灭。人们的行为很多并不是自己所想,而是被上帝“逼迫”着去干的,例如圣经中说的亚伯拉罕的故事,上帝让他杀掉自己的儿子来祭祀,他由于心中对上帝的绝对忠诚,竟然真的拿起屠刀,虽然没有杀成,但是这种毫无人性的忠诚实在是难以令人接受。宗教对于人们的不良影响还在于他鼓吹一种“人的命运是生来注定”的思想,这在《圣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上帝总说“你的儿子会继承你的事业”或是“你的后代将成为XX人的奴隶”。这使得人们上进心渐渐削减,没有创造的动力,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

马克思主义和宗教对于人精神世界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马克思主义相对与宗教对人的影响少了一些强迫,多了一种“人文”的情怀。我们经常可以了解到因为宗教问题而大打出手的事情——无论古今。例如十一到十三世纪进行的共计8次的十字军东征,便是由于统治者对宗教信仰的绝对忠实甚至狂热。东征前,罗马教皇乌尔班

二世宣扬:“疯狂的野蛮人蹂躏上帝在东方的教堂,甚至——说起来令人羞耻——奴役基督的圣城耶路撒冷。”以此来怂恿整个欧洲的基督徒参加反对穆斯林的“圣战”。于是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佩带十字标志,冒死去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他们组成了一群乌合之众,有一个目击者这样说道:“十字军人数之多“超过海滩的沙粒或天上的星星”,他们“肩扛着作为胜利标志的棕榈枝和十字架”。这些朝圣者不仅踏上一条远离家园的家庭的征途,而且大多数人为出征倾其囊中所有,他们相信他们正免除自己的罪恶并在天国里站稳脚跟。”(引用自《十字军东征:以耶路撒冷之名》)再例如当代中国西藏的藏独分子,新疆的极端宗教主义者们,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宗教对人精神世界的控制所致,是宗教极端化的表现。可以看出,宗教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控制地过于严厉,将人的思想束缚地太过牢固。但马克思主义却完全不同,无论人们是不是相信马克思主义,都会不自觉地运用其中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因为要维护马克思主义存在于人精神世界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与别人发生战争。

我想造成这种差异与它们两者的起源有很大关系。马克思主义对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继承。其代表人物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1年放弃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学说转向研究费尔巴哈的唯物学说,并在亲身实践过工人运动后,创立了这样一门无产阶级科学。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起源在科技相对进步的近代,而且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继承,更重要的

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经历过了实践,是实践的产物,这样就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即对于真理的契合。

再来看看宗教。现在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的起源都在千年之前。那时候没有人研究宇宙发展的过程,没有人提出细胞学说,人们不知道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也不懂人们是怎样出现的。在面对强大的大自然以及自己无法抗衡的压迫和剥削时,人们没有能力去改变,显得很渺小很无助。因此人们就对于这种无形的力量产生了难以言表的畏惧,于是人们就叫这种力量人格化,就创造出了神灵。渐渐地,人们无论劳动得到回报或是受到了打击,都会将其联系于神灵,于是就产生了对于神灵的情感。再然后,为了祈求神灵给予人们庇佑,就有了祭祀和祷告等活动,宗教就这样产生了。

这样就可以解释最开始说的那两点不同了。

首先,马克思主义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而宗教却难以让人随心所欲地自发地应用,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年代,由于科学的发展,种种迹象都表明神是不存在的,人是由最初的生物进化而来,由细胞组成;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无法被神创造出来,也无法被他们收回;而整个宇宙的演变是有一定的规律而并非只是上帝的一句“要有光”。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宗教只是一种唯心主义,是人们心中对世界的幻想。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对工人运动的了解以及对于整个世界的

认识的基础上,这就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们行为实践时的可靠性。了解马克思主义后,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就会明白“我的成功与否并不是上帝或者真主决定的,而是要取决于我所付出的劳动”,在实践时也可以不必理会神的看法。这样人们在做事情时会显得更加自然,更加贴近自我。

其次,宗教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更多一种控制和强迫而少一分自愿的原因,就在于宗教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宗教起源于一个人们都很无知的时代,并且早在那时就已经根深蒂固,扎在很多人的心中。人们对于鬼神的敬畏早已融入到生活当中,例如有些不信教的人明知道没有鬼也害怕听鬼故事,明知道没有来生轮回也害怕因果报应。人们打心底里害怕自己的神来惩罚自己,也看不起那些违背教规的人,更鄙视那些不信奉自己信奉的神的异教徒。因此由宗教引发的战争不计其数。即便是那些打着宗教的幌子而实则想从战争中谋取其他利益发动的人,也正是了解到宗教发展的历史极为悠久,看中了宗教对于教徒的吸引力。

宗教虽然并不具备科学性,但是他对于人们和社会的积极意义确是不容忽视的。例如虽然宗教对于人们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及其惨烈的战争,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宗教对于教徒的凝聚力,用这种力量可以去建设国家,可以去造福百姓。宗教对于教徒行为的约束作用对于教徒个人来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基督教宣扬爱与和平,宣传一种和谐

向上的道德规范,并且规定人们做了坏事要认错忏悔,因此使得西方国家的社会相对稳定,犯罪率较低。

正是因为宗教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好处亦有坏处,我国对于宗教的政策是宗教自由,换句话说就是既不鼓励又不反对。但是,对于宗教徒对国家建设所起的积极作用,我们会大力弘扬表彰;对于宗教狂热者和那些企图用宗教破坏国家统一的人,我们会坚决打击。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我国的政策就不是这样。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学习他几乎没什么坏处,而从中获得的启迪实在太大,因此我们国家一直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没见过有哪个主席或者领导人反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国家的发展与坚决拥护马克思主义也是密不可分的。

宗教对于人精神世界的积极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精神世界的积极影响不同。通俗说来,体现在宗教会告知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于人的影响在于他会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去做事情。

这与二者的历史也有关系。人们创造神灵的时候,一心希望得到风调雨顺的天气,让收成更好一些。于是他们企图行善以消除神灵的不满,来讨好神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世俗的力量超人间化”,这样,他们就不会更加关注如何去辛勤劳作,如何去发明耕作用具以提高生产力。但是,很多教徒在他们想讨好神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将自己的行善作为习惯,使得宗教

具有了促使人向善的作用。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一个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年代,它产生的目的在于推动人们工作,在于传播先进思想以指导人们做事。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们行事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对于当时世界的分析以及对于世界客观规律的把握使得这门科学不会使人走偏,也就是说他对于人的指导在道德上也是不错的。

参考文献:

《圣经》

《十字军东征:以耶路撒冷之名》[法]Georges Tate

《反杜林论》[德]Friedrich Von Engels 《宗教信仰与人的精神世界》[中]WuZhuo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基本特点》[中] WuZhuo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io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