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04-24 20: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1.2 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河城郊段两岸

1.3 项目法人及法人简介

项目法人:某某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简介:某某县某某建设有限公司是2013年11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的,是一家县政府下属、财政局出资控股的国有独资企业。作为县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承担某某县城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公益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融资管理,经营土地,环境整治,房地产开发等。公司注册资金为5亿元人民币,公司现有员工8人,下设综合管理部、财务融资部、资产经管部、项目计划部。财政局长刘担任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财政副局长、国资局长于任总经理、监事会成员由县财政、审计、监察、国资、法制等部门相关人员担任。目前公司已竞买方式取得祥和公园、政务新区六块土地的使用权,共计466.58亩,已办理融资土地证。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某某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1.5 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实施,加强美好乡村建设,改善某某河两岸的环境质量,减少对某某河水体的污染,将某某县某某河城郊段建成水清岸绿、

2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境优美的风光带。

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1 研究依据

(1)《某某县国有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书》

(2)某某县发改委发改投资《关于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3)《某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4)《某某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5)某某市人民政府文件《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某市征收土地青苗和房屋等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阜政发【2013】53号(6)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年第三版)

(8)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有关部门提供的其它资料

2.2 研究范围

按任务的要求,本报告认真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及水体污染状况。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基础上,对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论证了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项目建设的标准及规模

(3)某某河治理工程方案及工程内容

(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工程经济评价

3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可行性研究建议和结论

2.3 研究工作过程简述

受某某县某某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进行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某某县人民政府和县住建委、县环保局、县规划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水务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编制单位深入现场,实地踏勘,对某某县某某河两岸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确定某某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工程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3. 项目背景

某某县位于某某省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25′—115°55′、北纬33°04′—33°35′。其东临亳州市的涡阳、利辛两县,西接界首市,北靠亳州市谯城区,西北与河南省郸城接壤,南临某某市颍泉区。全县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国土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8.6%。

某某县境内水系发达,某某河、茨河和西淝河是某某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形成三大水系,均属淮河支流和分支流,呈西北东南流,汇入淮河。其中颍河流经税镇、旧县镇、郑渡口至界牌入颍泉区,境内全长40km,流域面积330km2。2008年,为提高防洪标准,国家实施了某某河近期治理工程,主要对某某河河道进行整治,并对防洪堤进行了加高加固。

某某县城滨水而建,某某河(颍河)从某某县城西侧流过,某某河两岸是著名的某某香椿、樱桃的种植基地,形成了城水相依的优美自然景观,而且“旱能灌溉,淹能排涝”,在历史上对抵御自然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首次全面部署水利工作,加强中小重点河流建设。2009年,某某县提出

4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建设某某县某某河国家湿地公园,已经获得国家批准。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改善县城生态环境,积极创建某某省园林县城,某某县委县政府在 某某河近期治理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水环境治理,决定建设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是直接减少了污染物排入水体,改善了水体环境,为居民亲水提供了条件;二是对河道的绿化,为居民提供了游憩、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三是修建滨河防洪道路,改善防洪除涝交通条件。

本项目基本情况见表1—1。

表1—1: 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起讫点 长度(米) 总用地面积(公顷) 绿化面积(公顷) 某某河

规划祥和路—某某三桥 5130 337 217 防洪大道 规划祥和路—民安大道

4448 15.568 合 计 352.568

4. 研究主要结论

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贯彻国务院精神,强化水利建设的需要

2011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全面部署水利工作。本项目实施,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是加强中小重点河流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贯彻增加土地受益中提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规模的重要举措。某某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项目的建设是某某县强化水利建设的重要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

(2)是加强美好乡村建设,塑造和提升美好乡村形象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2012年,中共某某省委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某某省政府印发《某某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和省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精神指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明确要求大力加强新农村生态建设,加强中小河流的治理。某某河贯穿某某城乡,是某某县的母亲河。本项目将对两岸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拆除两岸违法建筑,建设大规模的生态防护绿地,将某某河城郊段建成水清岸绿、环境优美的风光带。这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塑造城乡新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

6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义。

(3)是建设生态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保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目前我国政府已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某某省做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某某县也编制了生态建设规划,确定了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生态某某的战略目标。某某生态县城规划中在县域形成某某河生态主廊道,它是构成某某县域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全面实现生态县的目标,实施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4)是加快治理淮河水污染的需要

某某县属淮河流域,某某河(颍河)为淮河1级支流,淮河干流(南照集—润河段)按地面水水质评价标准,水质常年达Ⅲ类标准,污染程度较轻。主要支流颍河、洪河、谷河等水质常年为Ⅳ、Ⅴ类,是导致该段淮河干流下游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颍河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分析,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排是导致颍河水质污染的原因之一。本项目实施后,将在县城规划建设区一侧新建污水管网,可有效减轻颍河水污染程度,对加快治理淮河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提升农村形象,对建设生态县、治理淮河水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4.2 建设规模和标准

(1)项目建设规模为:治理河道1条,长度5130米,治理范围为东至某某河右堤内10米,西至某某河左堤内10米范围的用地;同时修建抗洪抢险道路防洪大道一条,长度4448米;提供安置房建筑面积约65275平方米。项目总用地面积352.568公顷,其中某某河水面约120公顷,绿化面积217公顷,道路面积15.568公顷。

7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建设标准为:

绿化标准:本项目河流在性质上按生态绿地进行建设。

某某河水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体标准。

污水排放水质标准:达到一级A标准。

防洪大道建设标准:道路长4448米,道路红线为35米,是县城近郊防洪抢险道路。

安置房建设标准:由于项目拆迁村庄分散,且属于异地安置,按照甲方规划,本项目不单独集中建设安置小区,项目所需安置房纳入县城安置区规划统一安置。

4.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为43936万元。计划地方自筹13936万元,申请银行贷款30000万元。本项目为公益性环境治理工程,无直接经济收入,县财政从城市土地开发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逐年安排资本金和还贷资金。

4.4 经济评价

(1)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计划2014年7月开工,2015年12月完成。项目贷款偿还期为8年。前2年作为贷款宽限期,只付息不还本,第3年进入还款期,按照等额还款利息照付的方式偿还,年还款额为5000.0万元,累计偿还本金30000.0万元,付息总额为8426.3万元。

(2)本项目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10.39%,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10372.6万元,项目具有良好的国民经济效益。

4.5 综合评价

本项目实施后既可以改善某某河的环境质量,减少淮河水污染,又能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塑造良好的城乡形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8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显著,因此是必要的。

本项目是某某县重要的环境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投资估算为43936万元,项目资本金13936万元,全部由某某县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入。某某县政府做为建投公司唯一股东从县财政城市土地开发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统筹安排项目资本金和还贷资金,融资结构达到了国家关于资本金比例的要求。本项目计划开工时间2014年7月,预计完成时间2015年12月,根据工程量情况来看,工期安排是可行的。项目建设符合《某某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的要求,在用地供应上是有保障的。项目拆迁量较大,某某县人民政府采取货币补偿安置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拆迁安置问题。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

9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2章现状概况及建设条件

1. 现状概况

1.1项目区概况

某某县位于某某省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25′—115°55′、北纬33°04′—33°35′。其东临亳州市的涡阳、利辛两县,西接界首市,北靠亳州市谯城区,西北与河南省郸城接壤,南临某某市颍泉区。全县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国土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8.6%。

“十一五”期间,某某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成为皖北地区重要的医药加工和集散基地。根据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期间某某县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加速崛起、兴县富民为主线,继续坚持并不断赋予“主攻工业、繁荣三产、强农固本、和谐发展”总体工作思路新的内涵,突出工业化、城镇化“两轮驱动”,实施工业强县、城建促县、商贸活县、特色立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打造城市新区、医药物流新区、县经济开发区、城关和肖口工业园区、重点工业聚集区“六大板块”,努力把某某打造成“医药之都、开放之城、生态之县、书画之乡”,奋力在皖北地区率先崛起。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到期末的目标是: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坚持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实现“总量倍增、位次前移、加速崛起、兴县富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5%(可比价);财

10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政收入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18.4%,达到“十一五”末的2倍以上;力争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县级前20强。

某某县是皖北经济发展较快得县城之一。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7.2亿元,增长10.3%;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4亿元、增长16.5%;增加值34.6亿元、增长16.9%。固定资产投资56.5亿元,增长29%;财政收入1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38元,增长13.7%;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增长2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亿元,增长14.7%;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24.1亿元、居民储蓄年末存款余额178.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4.1亿元、2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年末存款余额连续十多年稳居全省县级首位。某某省对皖北的发展十分重视,某某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统筹某某发展将把皖北作为战略重点,作为某某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为贯彻省政府精神,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的步伐,某某县委、县政府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将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列入改造对象,对河道内的现状居民进行搬迁,改善生态环境,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增强水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1.2某某县河流水系现状

某某县境内水系发达,颍河、茨河和西淝河是某某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形成三大水系,均属淮河支流和分支流,呈西北东南流,汇入淮河。其中颍河流经税镇、旧县镇、郑渡口至界牌入颍泉区,境内全长40km,流域面积330km2。而茨河流经清浅、双庙、原墙、关集等四个乡镇,后入颍泉区,境内全长71.5km,流域面积1009 km2。西淝河在本县境内长22.5km,流域面积518 km2。

1.3 某某县水体污染状况

根据《2012年某某市环境状况公报》: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境内主要河流水质状况除泉河、济河外基本无明显变化,空气质

11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量状况优良。

境内淮河干流及其7条主要支流水质除泉河、济河水质状况下降为重度污染外,其余总体无明显变化,洪河、黑茨河水质依然重度污染。全市地下水水质总体较为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较为稳定。全市空气质量略有下降,未出现酸雨。城区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有所好转。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①颍河

是淮河的最大一级支流,水质规划Ⅳ类。颍河年均水质轻度污染(Ⅳ类)。其中,Ⅳ类水质占58.34%,Ⅴ类水质占25.00%,劣Ⅴ类水质占16.66%。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与2011年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颍河界首七渡口为豫-皖交界(入境)断面,2012年共监测12次,年均水质为中度污染(Ⅴ类)。其中,Ⅳ类水质占41.67%,Ⅴ类水质占8.33%,劣Ⅴ类水质占50.00%。主要污染物为总磷、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与2011年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②黑茨河

水质规划Ⅳ类。黑茨河某某倪邱为豫-皖交界(入境)断面,2012年共监测12次,年均水质为重度污染(劣Ⅴ类)。劣Ⅴ类水质占100.00%。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和石油类。与2011年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1.4 某某县某某河近期治理工程概况

近年国家实施了某某河近期治理工程。该工程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对两岸防洪设施进行了治理。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堤防加固工程、堤防退建工程、上堤马道工程、防浪墙工程等,对工程涉及范围内的居民实施了拆迁安置。

12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堤防加固工程主要对现有防洪堤加高加固,右堤堤顶高程按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加2米超高确定,颍河防洪堤设计顶宽8米,外边坡1:3。

堤防退建工程主要对部分不能满足防洪要求的防洪堤拆除退建。

上堤马道工程主要按现有路口数量恢复建设马道。

防浪墙工程主要在局部地段新建重力式C20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墙高1.2米,厚0.3米。

项目段某某河两岸堤顶高程右岸为39.02-38.02米,堤顶宽6米,左岸堤顶高程为38.52-38.05米,堤顶宽8米,两岸边坡1:3;河道20年一遇洪水位耿楼枢纽下游36.77米,某某三桥36.05米,水位落差0.72米。

2. 建设条件

2.1自然条件

某某县地处淮北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建设的自然条件优越。

(1)地形:某某县位于淮北淤积平原西北部,黄泛平原是本县地貌类型的主体。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高(黄海高程36.05m),东南低(黄海高程30.50m),高差5.55m,自然坡降万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

某某县城地势平坦,地貌为最新泛滥带。地面标高在33.0~35.0m (黄海高程)之间,东北略高,西南略低。

(2)气象:某某县属东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侯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5℃,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23.1℃,年平均日照时数227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824.9mm,60%集中于夏季,年平均蒸发量1100mm,冰冻深度0.13m,常年主导风向东南

13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东北风次之,西北风最少。

(3)水文:某某县境内水系发达,颍河、茨河和西淝河是某某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形成三大水系,均属淮河支流和分支流,呈西北东南流,汇入淮河。其中颍河流经税镇、旧县镇、郑渡口至界牌入颍泉区,境内全长40km,流域面积330km2。而茨河流经清浅、双庙、原墙、关集等四个乡镇,后入颍泉区,境内全长71.5km,流域面积1009 km2。西淝河在本县境内长22.5km,流域面积518 km2。

全县总蓄水库容5481万m3,40m深度以内的地下水静储量40亿m3。县境内诸多小溪流,源短流急,集流时间短,暴雨时易成涝灾。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较为频繁。

注入茨河水系的有43条,注入西淝河水系的有21条。另外,某某县境内还有77条排水大沟,其中注入颍河水系的有13条。

(4)工程地质:

某某县城处于颍河的半环抱之中,使得原河漫滩较为发育,造成县城工程地质特征较为复杂,大体分四个区:

Ⅰ区旧城区以北、以西。上部粉土较薄,一般1~2m左右,再向北尖灭。其粉土以下的粘土层,土质较密实,承载力一般大于200kPa。

Ⅱ区老城区。上部多为素填土,局部为杂填土或淤泥,厚度在2~4m之间,大部分素填土无固结,土质强度较差,承载力在70~90kPa 间,局部小于70kPa。

Ⅲ区老城区以南至颍河、细阳路与国泰路之间地段。该区内黄泛冲积土复杂,表现为粉土与淤泥质粉土互层,镜湖古暗滨外为淤泥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在3~4m之间,镜湖古暗滨处厚达12m左右,其土质松软,承载力一般都小于90kPa。

Ⅳ区以上区域外地段。大多数是颍河河漫滩冲积面形成的粉

14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厚度在4m左右,密实性相对较好,承载力在120~140kPa之间。

以上区域中,Ⅰ、Ⅳ区相对安全,而Ⅱ、Ⅲ区及护城河周围地段可能在强地震时出现沉陷。

(5)地震:某某县位于周口坳陷的东部,淮南至许昌断裂带的中段,区内均为第四纪浮土,厚度达600~800m,土质疏松。东西走向有某某五河断裂带、南北走向的亳州淮滨断裂带和东南西北走向的阜颍断裂带从某某城郊交叉穿过。另有近东西走向的原墙断裂带距某某县城以北约18km,南北走向的王老人断裂带距某某县城以东约29km,东西走向的明龙山断裂带距某某县城以南约15km。以上断裂带中,某某五河断裂带和明龙山断裂带属控制性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和多次发生有感地震,其它断裂上也曾发生过有感地震。因此,某某县城属小震多发区。

据《某某地震目录》和《某某县志》记载:1598年至1993年共发生过14次地震,其中3.5级的11次,3级2次。凤台地震波及某某烈度6——7度一次。因与某某、涡阳两个地震烈度7度区相邻,且距离较近,有发生烈度7度地震的可能性。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裂度区划图》(1990年度),划定该地区属于地震裂度6度地区,因此城市建设须按6度设防。

(6)某某县自然条件具体参数如下:

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基本风压:0.45KN/平方米

基本雪压:0.55KN/平方米

最大冻结深度:0.13米

地下水位埋深:1-3米

供电外线电压:10KV

地基承载力:150-220Kpa

15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平均温度:14.9℃

极端最高温度:41.4℃

极端最低温度:-20.4℃

年平均无霜期:218天

取暖计算温度:-6℃

夏季空调计算平均温度:36℃

冬季空调计算平均温度:-9℃

夏季空调计算的相对湿度:62%

冬季空调计算的相对湿度:68%

抗震设防:6度

室外风速:冬季2.9m/s,夏季:2.6m/s

大气压力:冬季768mmHg,夏季:752mmHg

2.2 自然条件对项目的影响

(1)对工程方案的影响

由于某某河为城市外河,承担防洪任务,因此,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需考虑防洪问题,治理方案用地布局应与防洪堤分布相协调。

(2)对施工条件的影响

由于某某县地形平坦、地面坡度很小,地形条件有利于工程方案的实施。同时,某某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市雨量集中、无霜期长,气候条件也有利于施工。但由于某某县地处我国南北气候交界带秦岭、淮河一线的北端,气候变化大,夏季常有内涝现象发生,冬季常有轻冻,对工程安排有一定的影响。

(3)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某某县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本项目的各项附属建筑应按6度进行地震烈度复核,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使工程造价上升。同时,本项目的地下水位仅为1-3米,需增加工程造价。

16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3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标准

1.建设原则

1.1 指导性原则

以《某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为依据,与防洪、排水、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抗震防灾等有关规划密切结合,合理划定河流两岸绿线,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

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某某河整治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河流水系的自然条件,把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乡形象作为重点,构成一个既能满足人们游憩审美要求,又能适应城乡建设发展需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水绿交融的网络状生态系统。

1.3 三效益统一原则

根据某某县现状情况,结合某某河及周围环境状况,提出治理改造的最佳可行方案,努力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 建设规模:

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是某某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治理范围为某某河城郊段,治理范围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具体为:某某河:治理范围为规划祥和路——某某三桥段,河道长度5130米,治理范围宽度420-906米不等。它西起某某河右堤内10米,东至某某河左堤内10米,范围总面积337公顷,其中绿化面积217公顷,水面120公顷。

防洪大道:新建道路为规划祥和路——民安大道段,道路长度

17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4448米,道路红线宽为35米,道路占地面积15.568公顷。

同时,需要提供安置房建筑面积约65275平方米。

根据以上要求,本项目总用地面积352.568公顷,其中某某河水面约120公顷,绿化面积217公顷,道路面积15.568公顷。 表3—1: 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起讫点

长度(米) 总用地面积(公顷) 绿化面积(公顷) 某某河 规划祥和路—某某三桥 5130 337 217

防洪大道 规划祥和路—民安大道 4448

15.568

合 计

352.568

3. 建设标准:

根据某某县绿地系统规划和某某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本项目河流两侧绿地性质为游憩性自然景观生态绿地,需按生态绿地标准进行建设。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为:

3.1 某某河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某某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某某市环境功能区划》,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后,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体标准。主要指标见下表。

表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单

位:mg/L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1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 值(无量纲) 6~9

3 溶解氧 ≥ 3

4 高锰酸盐指数 ≤ 10

5 化学需氧量(COD ) ≤ 3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

≤ 6 7 氨氮(NH3-N) ≤ 1.5 8

总磷(以 P 计)

0.3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9 总氮(湖、库.以N 计)

≤ 1.5 10 铜 ≤ 1.0 11 锌

≤ 2.0 12 氟化物(以 F - 计)

≤ 1.5 13 硒 ≤ 0.02 14 砷 ≤ 0.1 15 汞 ≤ 0.001 16 镉 ≤ 0.005 17 铬(六价)

≤ 0.05 18 铅 ≤ 0.05 19 氰化物 ≤ 0.2 20 挥发酚 ≤ 0.01 21 石油类

≤ 0.5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3 23 硫化物

≤ 0.5 24

粪大肠菌群(个/L )

20000

3.2某某河两岸用地性质:开放式生态绿地。 (1)某某河两岸主要用地比例 园路及铺装场地5%—15%; 管理建筑〈1%;

游览、休息、服务、公用建筑〈5%; 绿化用地 〉80%; (2) 园林道路标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

——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

3.3 雨水工程建设标准 (1)暴雨强度公式:

i= 其中 i---降雨强度(毫米/分钟)

7443866

.0)

13445.10(lg 6136.1045533.13++t P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分钟)

(2)设计重现期:1年

(3)径流系数:生态绿地采用0.2,其他规划区域采用0.6。

(4)地面集水时间:本规划选用t1=10分钟。

3.4 污水工程建设标准

(1)生活污水折污系数:0.85

3.5 给水工程建设标准

(1)生活用水量标准:80L/人·d

(2)绿地用水量标准:5L/人·d

3.6防洪大道建设技术标准

本项目为城市外环路,参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防洪大道建设标准为:

(1)道路等级

某某县城防洪大道,为重交通级。

(2)设计速度

40公里/小时

(3)路面设计荷载

路面标准轴载:BZZ—100

(4)停车视距

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停车视距不小于40米;

(5)设计年限

沥青砼路面15年(路面达到临界破坏状态)。

(6)抗震标准

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

(7)纵坡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io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