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12-29 05: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近似数》说课稿

甘州区南关学校 韩建新

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 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1页:近似数,完成例10及相应做一做题目。

2. 教材内容的地位及其作用:近似数的概念学生虽然没有 接触过,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调查和直观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的教学,一方面为学习求较大数的近似数(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积的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以及为除法试商等内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另一方面通过数学小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好数学的热情。

二、 说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会写、会 用;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

三、说重难点

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来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四、说教法学法

1.近似数的概念虽然学生没有接触过,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教学近似数的概念,教师采用调查法和直观描述法,让学生在调查和直观描述中了解近似数的用处,体会到近似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 、说教学设计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认识近似数 1.体会近似数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可以说成大约为13亿人。(实际人口数 接近实际人口的数)上面的人口数,一个是实际的数,一个是和实际的数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已经知道,生活里用和实际数比较接近的数表示大约多少,比较方便表达和记忆。

2.认识近似数

出示例6,让学生读一读资料内容。在上面的内容中,2409所和2650个都表示到个位,是实际的精确数。而220万人和1902万件这两个数都是大约多少的数,实际的人数和件数不可能正好多少万,所以它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像这样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3.判断近似数 出示“练一练”

提问:横线上的5个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读一读内容和横线上的数。

(二)求近似数

1.出示例7。了解例题内容,让学生自己读出表里的数,再指名说说男性和女性人数各有多少。引导:我们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38万和39万,(出示直线图)交流:你大约在哪两个位置描出表示这两个数的点?

说明:像这样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说明:“四舍五入”法就是求近似数时,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是几,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就在前一位上加1,尾数也都改写成0。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读一读“试一试”的数。 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

舍五入”法,用“万”作单位时,看千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万;用“亿”作单位时,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亿;然后直接写出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三)练习巩固 做练习四第5――10题。 (四)全课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4q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