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热学正式版

更新时间:2023-12-24 10: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

热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2.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现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改变实验条件, 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瓶内水量(mL) 1 2 3 4 5 6 1000 1000 1500 1500 2000 2000 初始水温(0C) 91 98 91 98 91 98 4 8 4 10 4 12 时间(h) 末态水温(0C) 78 74 80 75 82 77 下列眼镜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

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3、5次实验数据 B.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2、4、6次实验数据 C.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2、3次实验数据 D.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4、5、6次实验数据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

a b 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

4.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5.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6.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A.温度和体积 C.温度和压强

B.体积和压强

D.压强和温度

7.如图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VA、?VB,压强变化量为

?pA、?pB,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A、?FB,则

A.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C.?pA>?pB

8.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温装置。

右图为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 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 柱位置将上下变化。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C

B.?VA<?VB D.?FA=?FB

80?C,A、D

间刻度均匀分布。由图可知,A、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分别为

A.20?C、80?C、64?C B.20?C、80?C、68?C C.80?C、20?C、32?C D.80?C、20?C、34?C

9.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

10.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 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D.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11.(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的功,同时吸收了0.3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J。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m,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

3NA=6.02?1023mol-1,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2?10-10m,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

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2.喷雾器内有10L水,上部封闭有latm的空气2L。关闭喷雾阀门,用打气筒向喷雾器内再充入1atm的空气3L(设外界环境温度一定,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1)当水面上方气体温度与外界沮度相等时,求气体压强,并从徽观上解释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2)打开喷雾阀门,喷雾过程中封闭气体可以看成等温膨胀,此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13.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右管内气体柱长为39cm,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气体柱长为40cm。先将口B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右管内水银面比中管内水银面高2cm,求: (1)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p;

(2)左管A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h。(大气压强p0=76cmHg)

14.(1)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大

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增多 C.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 D.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可导热的气缸内,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取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4。再取相同质量的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外界天气的压强和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此次沙子倒完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高度。

15.(1)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进过过程ac到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 C ) A. Pb >Pc,Qab>Qac B. Pb >Pc,QabQac D. Pb

(2)下图中系统由左右连个侧壁绝热、底部、截面均为S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个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 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A、B下方封有氮气,B上方封有氢气。大气的压强p0,温度为T0=273K,连个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 p0。系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将系统的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上升了一定的高度。用外力将A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

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0.8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 (i)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 (ii)水的温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t3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