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总复习习题(1)

更新时间:2024-01-28 22: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总复习习题

一、填空题

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概念是反映事物 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现形式为 。 3、概念的 和 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

4、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 和 。 5、在概念的种属关系中,外延较大的概念称 ,外延较小的概念称 。

6、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再内涵与外延之间具有 关系,是对概念进行 和 的逻辑依据。

7、概念间的全异关系有 和 两种。 8、定义是由 、 、 构成的。 9、是指定义主要采用 的定义方法。

10、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 的关系。 11、划分是由 、 、 组成的。

12、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则该判断是 判断。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该判断是 判断。

13、主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形式是 ;主、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形式是 。

14、根据性质判断间的对当关系,当SIP为假时,统一素材的SAP为 ,SEP为 。

15、当SEP真而SIP假时,则S与P必处于 关系;当SAP真且PAS均真时,则S与P必处于 关系。

16、根据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可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17、在概念建的“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矛盾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 ,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 。

18、任何推理都不具有推出关系的 和 构成的。

19、根据前提和结论之间推出关系的不同,推理可分为 和 。

20、推理形式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志,是看它的前提对结论是否具有 ,关系,而推理的结论真实必须具备 和 两个条件。

21、“在同一思维的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这是 律的内容。

22、间接反驳时,人们先论证与被反驳论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论题为真,然后根据 确定被反驳的论题为假。

23、反证法是先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根据 确定原论题为真。

二、单项选择题

1、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 A.前提的真假 B.前提与结论间的内容联系 C.结论的真假 B。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 2.性质判断中,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 )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形式 D.思维内容 3.若A与B两个概念具有同一关系,则A与B( ) A.内涵与外延均相同 B.内涵相同而外延不同 C.内涵不同但外延相同 D.内涵与外延均不同 概念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关系 对称且传递 B.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非对称且非传递

“中南民族大学分为工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等部门”,从逻辑的角度看,这是( )

A.划分过宽 B.划分过窄 C.子项相容 D.分解

6.若两个性质判断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则完全不同,则它们(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从判断的形式结构看,“曹操和曹植不是兄弟”是( ) A.性质判断 B.关系判断 C.联言判断 D.负判断 8.联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

A.联言推理 B.复合判断 C.选言判断 D.负判断

9.若一个有两个支判断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假,则这两个支判断( ) A.前件真后件假 B.前件真后件真 C.前件假后件假 D.前件假后件真

10.一个有效的换位法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之间必然不具有( ) A.等值 B.不等值 C.蕴含 D.矛盾

11.将推理划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的根据是( ) A.结论是否真实 B.前提与结论是否都真实 C.前提是否蕴含结论 D。前提与结论是否等值

12.“一个推理只有形式正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个推理结论不可靠,所以这个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假言推理使用了( ) A.正确的否定后件式 B.错误的否定后件式 C.正确的否定前件式 D.错误的否定前件式 若一个推理的前提与结论均假,则其推理形式( ) A.必然无效 B.必然有效 C.不可能无效 D.可能有效 14.当一个三段论的两前提均真,这个三段论不可能是( ) A.形式有效且结论真实 B.形式有效但结论虚假 C.形式无效而结论真实 D.形式无效且结论虚假

15.“侦破本案,我有信心,只是把握不大”,从逻辑角度看,这一判断( ) A.违反了排中律 B.违反了矛盾律 C.违反了同一律 D.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16.若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判断(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A.同时肯定 B.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 C.同时否定 D.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17.“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18.“这个推理不是间接推理,而是三段论。”这一议论( )

A.违反矛盾律 B.违反排中律 C.违反同一律 D.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三、双项选择题

1.任何一个概念都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那就是( ) A.真 B.假 C.不真不假 D.内涵 E.外延 2.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概念是( )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真包含关系 E.真包含于关系 3.下列具有矛盾关系的一对性质判断是( )

A.SAP与SEP B.SAP与SOP C.SEP与SIP C.SIP与SOP E.SEP与SOP

4.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A.常项-量项 B.太阳系-地球 C.变项-支判断 D.亚洲-中国 E.《毛泽东全集》-《论持久战》

5.依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的有( ) A.定义 B.划分 C.分类 D.限制 E.概括

6.若一个复合判断的两个支判断都假,但结论必然为假的是( ) A.联言判断 B.选言判断 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D.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E.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7.“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我是教师,所以,我是灵魂工程师。”这一推理( ) A.中项两次不周延 B.混淆概念 C.大项扩大 D.小项扩大 E.违反同一律

8.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假的,则其大小前提不可能( ) A.都真 B.都假 C.不都真 D.都不假 E.一真一假 9.由“工人都是劳动者”,推出“有劳动者是工人。”,这( ) A.只需用换质法 B.只需用换位法 C.先要用换质法 D.不需用换质法 E.既不用换质法又不用换位法

10.“科学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这个推理不是( )

A.演绎推理 B.或然性推理 C.间接推理 D.直接推理 E.必然性推理

11.在间接反驳中,独立证明为真的判断,与被反驳论题的关系是( ) A.矛盾关系 B.蕴含关系 C.等值关系 D.下反对关系 E.反对关系

12.“杀人和抢劫都是暴力犯罪”。这是( ) A.选言判断 B.联言判断 C.复合判断 D.简单判断 E.性质判断

13.“只要他去,我也去。”这实质上是( )

A.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B.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C.复合判断 D.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E.联言判断

14.已知由“罪犯都是违法者”真,可推出( )

A.“有些违法者不是罪犯”一定真 B.“有些违法者是犯罪”一定真 C.“有些罪犯是违法者”一定真 D.“有些罪犯不是违法者”一定真 E.“违法者都是罪犯”也真

15.“没有一个同学是外国人”等值于( )

A.并非有同学是外国人 B.并非有同学不是外国人 C.所有同学都不是外国人 D.有些同学不是外国人 E.所有同学都是外国人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负概念的是( )

A.非洲 B.负判断 C.非机动车 D.无理数 E.无锡市 2.下列属于实质定义的有( )

A.性质定义 B.发生定义 C.功用定义 D.关系定义 E.语词定义 3.下列属于逻辑方阵中关系的有(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E.同一关系 4.下列具有对称关系性质的概念有( )

A.同一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 E.全异关系 5.下列属于复合判断的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联言判断

D.选言判断 E.假言判断 6.下列不属于必然性推理的是( )

A.类比推理 B.或然性推理 C.假言推理 D.三段论推理 E.不完全归纳推理 7.下列属于演绎推理的有( )

A.对当关系推理 B.三段论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E.二难推理

四、下列推理属于何种类型?是否有效,如非有效,说明违反了什么规则? 1、从着装上看林静是一位军人,而林静本人告诉 我,他是医务工作者,故我推论林静是位军医。 2、只有熟悉法律才能当律师,他没能当律师,可见 ,他不熟悉法律。

3、某人无法领导好某厂不外乎两个原因:或是他水平 有限,或是他工作作风不踏实。据工人们反映,某人水平 不高。可见他并非工作作风不踏实。

4、如果海港结了冰,轮船就不能进港。现在轮船不能进港, 可见海港结了冰。

5、或者SAP假,或者SAP假;SEP假,所以,SAP真。 6、或者SAP真,或者SOP真;SOP真,所以,SAP假。 ,他不熟悉法律。

7、如果不给幼苗浇水,幼苗会枯萎。他已给幼苗浇了水, 因而幼苗不会枯萎。

8、因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的;所以,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9、如果实行密植,水稻可丰产,故如果水稻丰产,则只 有实行密植。

五、请用真值表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A、B、C三个判断中,恰有两个为真。试问:甲 是否懂英语?乙是否懂英语?

A:如果甲懂英语,那么乙不懂英语。 B:甲懂英语或乙不懂 英语。 C:甲懂英语但乙不懂英语。

2、用真值表方法解答:丁的话能否成立?为什么? 甲:如果小王第一,那么小丁第二。 乙:只有小王不是第一,小李才是第二。 丙:小王第一,当且仅当小李不是第二。 丁:甲、乙、丙三人的话都不对。

3、用真值表方法解答:是否有一方案可同时满足甲、乙、丙 三位领导的要求。

甲、乙、丙三位领导对是否选派小丁与小马去疗养发表如下意见: 甲:如果小丁去,那么小马也去。 乙:只有小丁去,小马才去。 丙:或者小丁去,或者小马去。 五.分析题

1.试分析下列语句作为定义和划分有无错误?为什么?

性质判断就是不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它可以分为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

甲断定“全体学员都会收发电子邮件”为真,乙断定“全体学员都不会收发电子邮件”为假。请问,这两人的断定是否等值?为什么?

下列三句话一真二假。请问:中南民族大学1300名专任教师中有多少人有计算机?

(1)中南民族大学有些专任教师有计算机。 (2)中南民族大学有些专任教师没有计算机。 (3)中南民族大学的专任教师张浩没有计算机。

4.断定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为真,是否断定了其所有的支判断都为真?为什么?

5.法院判决书的格式一般是运用三段论推理的哪一格进行的,请举例说明。 6.写出下列推理的形式结构,并分析其是否正确。

如果经济上犯罪,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如果政治上犯罪,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某人或经济上没犯罪或政治上没犯罪。所以,某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7.分析下述甲、乙、丙、定的言论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如有违反,是谁违反了什么规律的要求? 甲:小王的教学改革建议很好。 乙:我反对甲的看法。 丙:甲和乙的看法我都赞成。 丁:我认为甲和乙的看法都不对。 六、综合推理题

1.某案件有四名嫌疑犯,法庭调查后确认如下。 (1)A是罪犯或B是罪犯。

(2)如果B是罪犯,那么C就不是罪犯。 (3)只有C是罪犯,D才不是罪犯。 (4)A不是罪犯。

请问,根据法庭的确认,可推知谁是罪犯?并写出推导过程。

2.中国、韩国、日本和朝鲜四个足球队争夺冠军。已知下列三种说法中,只有一种说法正确,问:哪个队夺得冠军?请写出推理过程。 (1)冠军是中国队或韩国队。

(2)如果冠军不是日本队,那么冠军也不是朝鲜队。 (3)冠军不是中国队。

3.甲、乙、丙、丁四个辩论队进入了前四名的决赛圈,对最后结果,有四位同学预测如下。

(1)丁队是第一名。

(2)甲队不是第一名,并且乙队不是第二名。 (3)如果甲队不是第一名,那么乙队是第二名。 (4)只有丙队不是第三名,乙队才是第二名。

辩论赛结束后,结果表明这思维同学的预测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 请问:甲、乙、丙、丁四个辩论队的名次各是什么?请写出推理过程和根据。 某公安局接受了一项侦探任务。关于小组成员中谁参加这项侦探任务,小组内部商定如下。

(1)或者A不参加,或者B参加。 (2)只有D参加,C才参加。

(3)如果A不参加,则组长D得参加。 (4)组长D或副组长E不能都参加。

经请示上级,决定由副组长E参加并负责这项侦探任务。

请问在此种情况下,按照小组已商定的意见,A、B、C、D四人中有谁参加了这项侦探任务?请写出推理过程和根据。

5.已知下列判断为真,那么,可推出什么结论?写出推导过程和推导根据。 (1)他或者是盗窃犯,或者是抢劫犯,或者是抢夺犯。 (2)如果是抢夺犯,那么一定是乘人不备。 (3)只有使用了暴力,才是抢劫犯。 (4) 他没有实用暴力,也不是乘人不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2q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