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反义词教学方法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15 16: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外汉语反义词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大国一步步强大起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归纳出有效的方法使留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汉语。词汇教学部分的反义

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本文将从反义词的定义及特点、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及成因、反义词教学原则、反义词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词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 ; 反义词 ;偏误 ;原则 ;方法

The method of antonym educatio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Abstract: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economy,China,this country with long and brilliant history catch more attention in the word than before,and set off a crazy for Chinese in the whole world.Under the pressure of crazy for Chinese,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given a higher requirement.Antonym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rt.In this academic thesis,we will explain the method of antonym educatio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We divide this academic thesis into four parts: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antonym,the mistaken made by students in using the antonym,the principle of antonym and the method of antonym education.

Key words: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ntonym; Mistaken; principle; method

1

目 录

摘要?????????????????????????????Ⅰ 引言?????????????????????????????1 一、反义词的定义及特点????????????????????2

(一)反义词的定义 ??????????????????????2 (二)反义词的种类 ??????????????????????2

(三)反义词的特点 ?????????????????????3

二、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及其成因???????????????4

(一)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类型 ????????????????4

(二)反义词使用偏误成因????????????????????5

三、反义词教学原则??????????????????????7

(一)结合语境树立多义词意识 ??????????????????7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7 (三)注意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 ??????????????????8 (四)对反义词使用偏误情况进行必要纠正??????????????8

四、反义词教学方法??????????????????????9

(一)直观法?????????????????????????9 (二)定义法?????????????????????????9

(三)翻译法?????????????????????????10 (四)比较法?????????????????????????10 (五)总结归纳法 ???????????????????????11

附:反义词教学教案?????????????????????12 结语?????????????????????????????15 参考文献???????????????????????????16

2

引 言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步步强大起来,步入强国行列。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大国,渐渐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逐年增多,学习汉语成为一种风尚。中国也开设了多个专门教授汉语的学习机构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

近年来,前来中国各高校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各具独特魅力的古老文化的各国留学生逐年增加,在世界上内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归纳出有效的方法使留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汉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选择了反义词作为我的主要研究体,深入挖掘它的特点以及教授反义词比较有效的方法确定了本文的论文题目。

反义词教学在整个汉语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所以的教师重视并研究反义词语的教授方法。通过对反义词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从中找出适合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帮助留学生准确地掌握汉语词汇,从而能够自如应用。

留学生在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误用的情况,这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反义词的误用对正常交际造成阻碍,他人在理解上也存在困难,有时候还会闹出一些笑话,可能会影响一些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和积极性。正确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是我们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法稍加改动,灵活运用,就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一、反义词的定义及特点

(一)反义词的定义

对于反义词的定义,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意思大致相同。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给出的定义是“意义相反的词,如高、低,好、坏,成功、失败等”[1]。万艺玲在2010年版的《汉语词汇教学》中提出:“反义词是词义相反的词”[2]。这里的“相反”既指在逻辑关系上存在矛盾的词语,如“真、假”,“对”、“错”等,又指在逻辑关系上存在反对关系的词语,如“大、小”,“高”、“低”等。胡裕树把反义词界定为“词汇意义相互矛盾、对立的词”(援引自段少敏2009年的《英汉语反义词对比研究》)

[3]

与上面提到的定义相比,我觉得武占坤和王勤在2009年版的《现代汉语词汇概要》

中给出的反义词定义是比较全面的。“词汇里,词义的性质相同,而具体的逻辑内容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经常用于揭示主观或客观现象中的矛盾,经常用于反衬对比的一些词,彼此互为反义词”[4]。

(二)反义词的种类

关于反义词的分类,我觉得最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是把反义词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种,这也是一般教材上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

所谓绝对就是指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彼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互不相容。互为反义的两个词非此即彼,不存在第三种情况。例如:生-死,他们是一对绝对反义词。因为人只能有生和死两种状态,不存在半生半死的中间状态。再比如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真-假,也是绝对反义词。因为世间万物不是真的就是假的,没有半真半假的第三种情况存在。

所谓相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但可以存在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状态。例如表示身高的一组反义词;高-矮,他们是一组相对反义词。因为在人们心中可能有一把界定人身高的标尺,高于某一界限为高,低于某一界线为矮,那么就存在处于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间状态—不高但也不矮。

(三)反义词的特点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撰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9页 万艺玲:《汉语词汇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 [3]

段少敏:《英汉反义词对比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9月,第36卷第5期 [4]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4

1.汉语反义词音节数对称

汉语中,互为反义词的词语音节数相同,如:大-小,成功-失败,强大-弱小等互为反义词的两个词音节数相等,单音节-单音节,多音节-多音节。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是受千百年来儒家和谐统一思想的影响,讲究对称美,对称看起来就是一种和谐。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也反映在词语的构成方式上。 2.汉语反义词语义范畴相同

汉语中反义词所表示的范畴一定要是相同的,即它们要指同一类事物。例如:男-女,男和女都是用来指代性别的词汇。轻-重,轻和重都是用来指代重量的词汇。它们指代的都是同一类事物。 3.汉语反义词词性相同

汉语反义词词性相同是汉语反义词的另一个特点,不同词性的两个词不能成为反义词。比如,动词加强的反义词是动词减弱,而不能是形容词弱小。词性相同使反义词看起来更搭配,更匀称。 4.汉语反义词色彩意义相同

汉语反义词在语体色彩上要一一对应。例如:“父亲”是一个书面语词,用于比较严肃庄重的场合,比较正式。它的反义词是同为书面语的“母亲”,同样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而口语“爸爸”,用于比较随意的场合,比较亲切,它的反义词一定是同为口语的“妈妈”。不能出现“母亲-爸爸”这种“书面语-口语”的形式,这样不符合反义词使用的规则,是错误的反义词形式。

在感情色彩上要一褒一贬,如:破坏-保护,破坏是贬义词,保护是褒义词。不能出现“破坏-庇护”这类同为贬义词的形式。 5.汉语反义词具有民族性

反义词具有民族性。一组词语在本民族是一组反义词,但放到其他国家就可能不具有反义关系了。比如:水-火,在汉语中是一对反义词,在哈萨克语中就不是一对反义词。

5

二、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及其成因

当留学生拥有一定词汇量以后,他们会将学过的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的反义词套用在其他词汇或短语中。有些是符合语法和语义规范的,一部分是不符合使用规则的,一部分是不与规则相符的,就造成了反义词使用偏误。

(一)、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类型

1.自造非词

自造非词就是留学生根据汉语词汇的形式自己创造出来的词语,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语并不存在于汉语词汇中,属于自造非词。

北京语言大学孟凯2009年以北语汉语学院中级汉语水平(二年级)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道填空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口头表达很重要,()表达也应该重视”[1]。有的留学生填了“口尾”,应该是根据“头”的反义词是“尾”而造出了“口尾”一词。它并不是汉语词汇,属于留学生自造非词。又例如在题目“张倩得的不是慢性肠炎,而是突然发作的()肠炎”中,一些学生填出了“快性”。根据“慢”的反义词是“快”而造出了“快性”一词。它也是留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词语,属于自造非词。 2.搭配不协调

汉语同世界上其他语言一样存在很多有多个义项的词语,这样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

的语言环境中就可能存在多个反义词。这加大了留学生正确选择反义词的难度,常常会出现搭配不当的使用偏误。

在“我们在了解了正面人物的事迹后,再来看一下()人物的行为特征”这道题目中,留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大多数学生写出了“正面”的某个反义词,但与句中意思搭配不协调。“正面”一词在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五种解释,由于在不同语境中选取的解释不同,那么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面”就对应着“反面”、“侧面”、“负面”、“背面”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而在上句中“正面”取的是“好的,积极的一面”这个义项,因此与这个义项相对反义词就是“反面”。 3.词性不匹配

根据反义词的特点,一组反义词它们的词语性质一定是一样的。但由于有的学生不能准确判别一些汉语词语的词性,会写出或说出词性不搭配的反义词。

[1]

孟凯:《留学生反义属性词的类推及其成因》,2009年2月第1期,第90页

6

比如:弱小-增强(强大),“弱小”是形容词,“增强”是动词,二者词性不同,不能构成反义词。因此,形容词“弱小”与同为形容词的“强大”可以构成反义词。同样,有些留学生造出“今天很热,不像前几天那样寒气”这样的句子。“热”是形容词,但“寒气”是名词,二者词的属性不一样,不能成为反义词。另外,它们的音节个数也不相同,也不符合反义词特点中规定的样式。

(二)、反义词使用偏误成因

造成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的成因有多种,以下我将从母语的影响、目的语规则类推

以及词义的复杂性等方面来探讨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的成因。 1.母语的影响

外国学生在学习反义词时,会将母语与所学词汇在语音、词形、语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在词汇应用或表达方式上受到母语的影响。这样说出来的汉语会给人一种不地道的感觉,有时候也会影响平时的交际。

受到母语的影响,有些留学生会忽略汉语反义词中的不平衡现象。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中的不平衡主要指反义词的使用频率和语义范围。以“厚-薄”这对反义词为例,在询问对方书的厚度时会问:“那本书厚不厚?”“那本书有多厚?”而我们不会这样问:“那本书薄吗?”“那本书有多薄?”与之相同,深-浅,高-矮等反义词也适用于这样的句式。这就体现了反义词在使用频率上的不平衡性。由此可以看出“厚”“高”“深”等词语的使用频率高于“薄”“”矮“浅”等词语。在回答:“那本书有多厚?”时,应该说:“这本书不厚,就1.5厘米厚。”这里的“厚”就包含了薄的意思。这体现出了“厚”表达的范围比“薄”表达的范围大一些。

由于汉语反义词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我们会询问对方:“你最近忙吗?”或者“你最近忙不忙?”而不会问出这样的句子:“你最近闲吗?”或者“你最近闲不闲?”但是,有些语言的反义词并不具有不平衡性。例如在哈萨克语和英语中,不但能够说“你近期忙吗?”也能够表述为“你们最近空闲吗?”因此,一部分留学生受到母语的影响,常常会忽略汉语反义词的不平衡性,从而造成使用上的偏误。 2.目的语规则类推的影响

留学生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单音节反义词后,经常会根据汉语词汇的构词形式来类推出一些词的反义词。主要的形式是类推出来的词与原来的词有一个字互为反义词,其他字都相同。

例如长途-短途,这组反义词具有同样的一个字“途”,另外两个字“长”和“短”

7

为一组反义词语。留学生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推出“长途”的反义词是“短途”。同样的原理,留学生在写“口头”的反义词时,会根据“头”的反义词是“尾”,再加上相同语素“口”,进而写出“口尾”一词来作为“口头”的反义词。

这些类推有些是成立的,有些是不成立,不合理的。因此,根据目地语构词规则进行的不合理类推也成为外国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3.词义复杂性的影响

汉语发展历史悠久,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语言系统,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同样的

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词义,也就对应不同的反义词。留学生不能通过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不能正确选择出相对应的反义词,也就造成了反义词使用的偏误。 以“红”这个词为例,“红”在不一样的语言环境中就有不一样的反义词:在表示

信号灯的色彩时,“红”的反义词是“绿”;在表示婚姻和死亡时,“红”的反义词是“白”;在表示心地好坏时,“红”的反义词是“黑”;在表示内容健康与否时,“红”的反义词是“黄”。

汉语词义的复杂性给留学生正确选择应用反义词造成了麻烦,这就要求留学生能够

通过语境来判别词义,同时也要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根据语境正确选出反义词。

8

三、反义词教学原则

为了使学生准确的掌握和应用反义词,节省时间,增强记忆效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反义词教授过程中的原则。

(一)结合语境树立多义词意识

语境就是使用某种语言的场合,在汉语中有很多词有多个词义,因此一个词就可能对应多个反义词。语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使语义单一化,从而使外国学生能准确地选出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反义词。

教师在讲解生词时要给出该词应用时的各种语境,让留学生了解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语义,分清反义词的对应关系。帮助学习者树立多义词意识,使他们按照义项来记忆反义词,而不能只记词形,胡乱对应地去记忆词汇。例如在讲解“正”和它的反义词时,要给出“正”的各个义项以及符合该义项的语境,帮助学生找出对应的反义词。

正: 1.形容词,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

例句:在站队列时,要前后对正,不能站歪了。 2.位置在中间。

例句:举行会议时,主要领导坐在正位,其他人员坐在侧位。 3.正面。

例句:从正面看这个星星项链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形容词,大于零的。

例句:在数字中,大于零的是正数,小于零的是负数。 5.基本的,主要的。

例句:在拟定文件时,不仅要准备正本,也要准备副本。

在给出语境以后,学习者就会清楚的了解“正”有五个义项,并且分别对应不同的反义词。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在教授知识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人的理解知识的能力来安排每

节课的内容,一点点的加深所授内容的难度,让学生渐渐的从掌握简单的知识到掌握复杂的知识。

9

从刚刚接触汉语到能够灵活运用汉语进行对话要经历几个过程,所采取的措施也是有差别的:对于汉语的初级学习者来说,掌握词的每个义项是有难度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只需掌握词的基本义及其对应的反义词即可。对于处于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就要求他们掌握一个词语的不同义项,并能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的找出它的反义词。

以“红”及它的反义词为例,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他们只需要掌握“红-绿”这对最基本最常用的反义词。随着知识的积累,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逐渐了解,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则需要掌握“红-绿”、“红-黄”、“红-白”、“红-黑”等几组反义词。

(三)注意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

母语对学习目的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

充分利用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影响,尽力避免母语的不利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学习者的母语对学习汉语反义词有所帮助。比如在给欧美学生讲解“输”

和“赢”这组反义词时,对外汉语教师可以直接用\和\来翻译这组词语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在讲解反义词时利用母语翻译法进行教学,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对应的翻译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母语有时又会阻碍学习者学习汉语。以日语为例,日语中有很多词语与汉语有相同的字形但意义完全不同。“娘”,在汉语中是母亲、妈妈的意思。在日本语里“娘”相当于汉语里的“姑娘”、“女儿”。虽然字形相同,但字义却大相迳庭,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这一点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减少母语对汉语的影响。

(四)对反义词使用偏误情况进行必要纠正

当学生学了一些单音节的反义词后,就会根据原词构词形式类推出一些反义词,如长途-短途,长假-短假等。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对于那些重要的涉及到本课语言点或是影响交际的部分要马上进行纠正,而不重要的部分可以在日后的交际过程中慢慢纠正。有些学生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己改正过来。

如果教师每时每刻都在纠正错误,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并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他们就不会再随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些想法是正确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纠错的度,既要鼓励他们进行类推,也要适当纠正,减少偏误。

10

结 语

本文从反义词的定义及特点,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及成因,反义词教学原则和反义词教学方法等四个部分浅析了对外汉语反义词教学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反义词的定义、种类和特点的学习,留学生对汉语反义词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什么样的词语可以成为反义词语,也了解了反义词的主要分类和一些必要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比较难的反义词打下基础。通过对留学生反义词使用偏误情况以及成因的说明,汉语教师能够从这些问题中总结出教学经验并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减少反义词使用偏误。通过对对外汉语反义词教学方法的梳理,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直观法、定义法、翻译法、比较法、总结归纳法等五种教学方法来讲授反义词,提高学生的信心和热情。希望本篇文章能对对外汉语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16

参考文献

[1]成燕燕:《从哈萨克族习得汉语反义词的偏误反观汉语反义词特点》,《语言与翻译》, 2007年1月。 [2]段少敏:《英汉语反义词对比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 [3]贾芹:《汉语反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1年7月 [4]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与反义词语》,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6]万艺玲:《汉语词汇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王宿东:《谈谈汉语反义词的判定》,《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第五卷第二期,2003年6月。 [8]王顺洪:《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10]夏广兴、徐时仪:《汉语反义词研究综述》,《大同高专学报》,1997年12月。 [11]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曾立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撰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7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gi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