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试验大纲(第二部分)

更新时间:2023-11-11 19: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验五 创建简单查询

1、试验目的:

? 掌握用向导方式或查询设计器两种方式创建查询 ? 掌握查询规则的确定方法

? 熟练使用查询设计器添加查询数据源、显示字段、查询条件等。 ? 熟练定义查询条件 2、试验类型:设计型 3、试验内容:

1)建立查询Q1,查询所有入学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学生信息

2)建立查询Q2,查询所有经济学院的女生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专业、入学成绩和籍贯信息

3)建立查询Q3,查询所有非北京籍的学生信息。

4)建立查询Q4,查询所有成绩在450到550之间的学生信息

5)建立查询Q5,查询所有在87年出生的学生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籍贯信息

6)建立查询Q6,查询所有经济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学生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专业信息。

7)建立查询Q7,查询所有姓名中有杨的学生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信息

8)建立查询Q8,查询所有姓杨的学生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信息 9)建立查询Q9,查询所有09年入学的学生信息,包括姓名、专业、入学成绩等信息

10)建立查询Q10,查询信息学院所有学生的选课和考试成绩。

11)建立查询Q11,查询入学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学生的选课及其考试成绩。 12)建立查询Q12,查询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的选课学生姓名、专业和考试成绩。

13)建立查询Q13,查询考试成绩为85分以上的选课学生的学号、姓名、专业、选课名称、考试成绩,定义专业的查询字段为“所学专业”。

14)建立查询Q14,查询选修了物流学院所开课程的学生学号、姓名、专业和选课名称、考试成绩

15)建立查询Q15,查询1983 至1984年 出生的男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16)建立查询Q16,查询1983出生的男生或1984年出生的女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17)建立查询Q17,在查询的结果集中显示不姓“张”、“王”、“李”的女生的学号、姓名、性别

18)建立查询Q18,查询女生<微观经济学>课程成绩最高的前3名的学生的 学号、姓名、性别、微观经济学成绩 19)建立查询Q19,查询经济学院和信息学院学生的选课信息,包括学号、姓名、专业、选课名称和学分信息。

20)以表“学生”为数据源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并显示所有党员且年龄小于19的学生的姓名,所建查询命名为“查询1”。

21)以表“学生”为数据源使用查询设计视图创建一个选择查询,统计出一共有多

少学生籍贯是北京,统计字段别名为“北京生源”,所建查询命名为“查询2”。 22)以表“学生”为数据源使用查询设计视图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并显示所有姓李的同学的姓名,所建查询命名为“查询3”。

试验六 创建复杂查询

1、试验目的

? 掌握在查询中进行计算的统计函数和使用方法 ? 掌握在查询中自定义字段的方法

2、试验类型:设计型 3、试验内容:

1)建立查询QR1,查询所有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成绩、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并定义查询字段依次为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2) 建立查询QR2,查询学生表中的总人数 3) 建立查询QR3,查询不同专业的学生人数 4) 建立查询QR4,查询男女生的总人数 5) 建立查询QR5,查询每个学生的选课门数

6) 建立查询QR6,查询选修计算机技术基础的学生人数和平均成绩 7) 建立查询QR7,查询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

8) 建立查询QR8,查询信息学院每个学生选修的课程数,以及考试的平均成绩,定义查询字段分别为“选课数量”和“平均成绩” 9) 建立查询QR9,查询每个学生获得的总平均成绩

10) 建立查询QR10,查询99级总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的每个学生的选课数和总平均成绩

11) 建立查询QR 11,查询总人数在6人以上的各专业人数和平均入学成绩 12) 建立查询QR12, 查询每个学生获得的总学分 (计算成绩>=60的所学课程的总学分) 13) 建立查询QR13,查询各地区学生人数

14)建立查询QR14,查询显示所有学生的年龄信息(增加“年龄”列) 15)建立查询QR15,查询显示所有学生的通讯信息(籍贯+家庭电话) 16)建立查询QR16,查询显示所有学生的年级(增加“年级”列)

17)建立查询QR17,在查询中增加一个“等级”列,规定入学成绩在550以上的是“优”,500~550的是“良”,500分以下的是“一般”

18)建立查询QR18,分别查询男女生不同出生年份的人数 19)建立查询QR19,分别查询男女生平均年龄

20)建立查询QR20,查询21岁以下的女生的学号、姓名、年龄 21)建立查询QR21, 查询22岁以下男、女生的人数

22)建立查询QR22, 查询22岁以下男、女生各年龄段的人数 23)建立查询QR23,查询计算机技术基础的平均成绩和及格人数

24)建立一个查询QR24,查询学生的姓名、专业和入学成绩,在查询中增加一个“标记”列,规定入学成绩在500以上的是“★”,500分以下的是“☆”

25).创建交叉表查询“交叉表_学生课程成绩1”,显示每个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和平均成绩

26)创建交叉表查询“交叉表_学生课程成绩2”,显示每个学生每门课的姓名、所选课程名称和所选课程数、平均成绩。

27)创建交叉表查询“交叉表_专业性别人数”,显示每个专业男女生人数和总人数。

28)创建交叉表查询“交叉表_专业课程平均成绩”,显示每个专业课程的平均成绩。 29)创建一个查询QR25,统计各专业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显示字段“专业”、“课程名称”、“平均成绩”,要求平均成绩字段保留两位小数,并按“课程名”升序排列。

30)创建一个查询QR26,查询“计算机技术基础”成绩排在前三名的学生信息。显示“学号”、“姓名”、“成绩”和“结论”字段,要求在“结论”中显示“计算机技术基础成绩优秀”。

试验七 参数查询和操作查询

1、试验目的

? 了解参数查询的作用 ? 掌握创建参数查询的方法

? 了解操作查询中的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删除查询和追加查询

的作用

? 掌握在通过操作查询实现对数据表的操纵的常用方法

2、试验类型:设计型 3、试验内容:

1)创建一个查询QC1,查询选修了某门课程的学生。(结果集中显示:学生的名字、课程名、学分)

2)创建一个查询QC2,查询某门课程成绩在若干分以上的和若干分以下的学生的成绩(两个参数)

3)创建一个查询QC3,每个专业的某门课程的平均成绩

4)创建一个查询QC4,查询每个学生所学课程的成绩及已获得的学分

本查询要求:先建立一个名为:《学生已获学分》的选择查询。条件是:课程成绩< 60分的该课程不获学分

5)创建一个查询QC5,查询某个地区的学生人数

6)创建一个查询QC6,查询某个专业每个同学的基本信息

7)创建一个查询QC7,可以根据输入的学生学号,查询其“学号”、“姓名”、“专业”、“平均成绩”(保留一位小数)。

8)创建一个查询QT8,查询“学生”表中经济学院所有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字段。将查询结果存储为一个新表,表名为“经济学院学生”

9)创建一个查询QT9,查询所有信息学院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学号、姓名、选课课程名称、考试成绩。将查询结果存储为一个新表,表名为“信息学院选课”

10)创建一个查询QT10,查询所有19岁以下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和籍贯字段。将查询结果存储为一个新表,表名为“十九岁学生”

11)创建一个更新查询QU11,将“学生”表中的“信息学院”改名为“管理工程学院”

12)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所有信息学院的入学成绩加10分,所建查询命名为

“QU12”。 13)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入学成绩小于500的改为490,所建查询命名为“QU13”。 14)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入学成绩改为百分计制,即将原成绩乘以100/700,所建查询命名为“QU14”。

15)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出生日期统一改为“1999-9-1”,所建查询命名为“QU15”。

16)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马欣宇的入学成绩改为526,所建查询命名为“QU16”。 17)创建一个删除查询,将党员学生记录删除掉,所建查询命名为“QD17”。 18)针对前面已经设计好两个表对象“学生”和“成绩”。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每个人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的成绩减5分,所建

查询命名为“QQ1”。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平均成绩小于85分的同学的是否党员改为

“false”,所建查询命名为“QQ2”。

? 创建一个删除查询,删除991106号同学的成绩,所建查询命名为

“QQ3”。

19) 针对前面已经设计好一个表对象“学生”和一个查询对象“查询4”。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 创建一个删除查询,删除年龄大于或等于19的学生的记录,所建查询

命名为“QQ4”。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北京籍的学生的籍贯改为“当地”,所建查询命

名为“QQ5”。

? 更改“QQ4”查询,将其中的“年龄”字段按降序排列。不允许修改“QQ4”

查询中其他字段的设置。

20、针对前面已经设计好两个表对象“学生”和“课程”。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课程编号以50开头的统一改为“500”,所建查

询命名为“QQ6”。

? 创建一个删除查询,将课程编号为101的记录删除掉,所建查询命名

为“QQ7”。

21、针对前面已经设计好三个表对象“学生”、“课程”和“成绩”。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课程名称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改为计算机基

础,所建查询命名为“qq8”。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姓名为马欣宇的同学改名为马新宇,所建查询

命名为“QQ9”。

? 创建一个删除查询,删除成绩表中编号为0994011104记录,所建查

询命名为“QQ10”。

23、针对前面已经设计好一个表对象“学生”。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入学成绩统一加10分,所建查询命名为“QQ11”。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姓名中含有“丽”字的同学入学成绩改为550,

所建查询命名为“qq12”。

? 创建一个删除查询,将姓名为三个字的学生记录删除掉,所建查询命

名为“qq13”。

24、针对前面已经设计好一个表对象“学生”。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籍贯是“北京”的记录改为“北京市”,所建查询

命名为“QQ14”。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姓名为两个字的姓名后增加“口”字,所建查询

命名为“QQ15”。

? 创建一个删除查询,删除1988年9月1日以前出生的学生的记录,

所建查询命名为“QQ16”。

? 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名字为“丽”字结尾的学生的入学成绩增加10

分,所建查询命名为“QQ17”。

试验八 SQL 查询

1、试验目的

? 掌握SQL查询语句的创建方法。

? 理解SQL查询语句的含义,掌握常用SQL语句的使用。

2、试验类型:设计型 3、试验内容:

内容要求:设学生选课数据库由三个数据表组成,各表结构如下: (1)学生表:Student(sno,sname,sex,sage,sdept) 五个字段分别表示: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 (2)课程表:Course(cno,cname,credit)

三个字段分别表示: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3)选课表:SC(sno,cno,grade)

三个字段分别表示:学号、课程号、成绩

请使用SQL—CREATE TABLE语句创建上述三个数据表,用INSERT语句为各表插入至少三条数据。

实验4:

知识点:使用SQL—SELECT语句对数据表查询。 (1)查询20岁以下的学生姓名及年龄。

(2)查询年龄在20-23岁的学生姓名、系别、年龄。 (3)查询计算机、管理、中文系的学生姓名、性别。 (4)查询所有姓\王\的学生记录。 (5)查询每个学生的姓名及其出生年份 (6)查询未参加考试的学号及课程号。

(7)查选修课程号为\的学号及成绩,按成绩降序排列。

(8)显示所有学生记录,按系名升序排列,同系学生按年龄降序排列。 (9)查询已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10)查询每个系的学生人数

(11)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查询结果按平均成绩排列。 (12)查询选修了3门以上课程的学生学号。

(13)统计每个学生已通过(成绩大于60)的课程数,查询结果按通过数降序排列。

(14)查询与“张杰”同系的学生学号和姓名。(注:查询结果中不包括张杰本人)

(15)查询选修课程号为“104”的学生姓名。

(16)查询没有选修“104”课程的学生姓名。

(17)输出学生表中所有年龄相同的学号对及其年龄。 (18)查询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及其选课记录。 (19)查询选修课程名为\商务学\的学生记录。

(20)请用两种方法查询计算机系或年龄<=19岁的学生记录。

(21)查询既选修了课程号为“104”又选修了课程号为“106”课程的学生学号。

(22)查询“104”课程但没有选修“106”课程的学生学号。 (23)列出学生表中年龄最大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1)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号;

2)年龄在24到25之间学生姓名和年龄; 3)查询选修了三门课程以上的学生学号; 4)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课的情况;

5)查询选修了计算机应用课程且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 6)查询没有选修计算机应用的学生姓名。 3.利用数据更新语句完成如下操作: 1)将学生的年龄都减去2岁; 2)删除选修了英语课的学生;

3)对每一个专业,求学生的平均年龄,并将结果保存到数据库。 实验5:

知识点:使用SQL的更新语句对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 (1)将一条新记录插入学生表中,记录值为:“0051135”,“陈铭”,“男”,20,“经济”

(2)将年龄为空值的学生年龄设置为22岁。 (3)将所有学生的年龄增一岁。

(4)将课程号为“101”的考试成绩均增加5分。

(5)将所在系为“管理”的所在系名称改为“信息管理”。 (6)将学生“张杰”的相关记录全部删除。 (7)将经济数学系的学生记录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vk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