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管理学原理判断说明题专项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1-15 09: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管理学原理判断说明题专项复习资料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P35)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 2.(P38)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 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3.(P39)管理学研究的是一般管理,往往以工商企业这种经济组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4.(P40)管理要以人为中心,管理者要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 5.(P43)基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主要是具体的战术性工作。 (√) 6.(P44)人际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比较重要,对于中低层管理者不太重要。 (×) 人际技能对于高、中、基层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7.(P46)所有组织不是需要“成功的管理者”,就是需要“有效的管理者”。 (×) 在组织中不能简单地讲是需要“成功的管理者”还是“有效的管理者”。两类管理者各有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P53)在人类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四大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对管理活动有重大的贡献。(√) 2.(P53)没有有效的管理,古埃及金字塔也可以完成。 (×) 没有有效的管理,古埃及金字塔是不可能完成的。 3.(P55)荀子强调“财政乃国家经济之本”。 (×) 范蠡强调“财政乃国家经济之本”。

4.(P58)泰勒认为,第一流工人指的是超人。 (×) 泰勒认为,第一流工人指的是适合于所干工作而又有进取心的工人。

5.(P60)法约尔认为,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总和。 (√)

6.(P70)经验主义学派认为要通过研究尽量多个组织或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来分析管理。 (×)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要通过研究一个组织或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来分析管理。 7.(P71)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工作并不等于全部管理工作。 (√)

8.(P72)再造理论对管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是彻底改变了两百年来遵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能够提高效率的观念。 (√)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1.(p78)组织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变幻莫测。(√)

2.(p78)外部环境是组织内部与战略有重要关联的因素,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

内部环境是组织内部与战略有重要关联的因素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

3.(p81)政治环境是一种弱环境,对组织来说一般是可控的。(×) 政治环境是一种强环境,对组织来说一般是不可控的。

1

4.(p83)纵向分析,即分析组织各方面职能的历史演化,从而发现组织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在那些发面有所削弱。(√)

5.(p87)共同价值观是组织全体成员对组织的生产、产品服务、公共形象、社会声望等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是组织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

价值观是组织全体成员对组织的生产、产品服务、公共形象、社会声望等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是组织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共同价值观是指组织成员分享着同一价值观。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 (p95)人类社会进入阶段社会后,管理依靠国家或组织的权力实行,具有强制性。(√) 2. (p97)自我强度高的人更加可能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 3. (p97) 组织结构设计不利于管理道德行为的产生。(×) 组织结构设计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

4.(p97) 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有较强的控制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

5. (P98)问题的强度比较大时,我们就不能期望管理者采取道德行为。(×) 问题的强度比较大时,我们就更有理由期望管理者采取道德的行为。 6. (P101)一个公司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以赚钱为目的的。(×) 一个公司成功的核心因素是超越以赚钱为目的的。

第五章 决策

1.(P109)决策在管理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P109)对一个错误的决策,100个行动可以挽救。(×)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对一个错误的决策,100个行动也无法挽救。决策不仅仅渗透于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同时,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管理活动的成败,关系着一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3.P(111)程序化决策往往由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来承担。(√)

4.P(111)高层的、战略性的决策问题程序化、不确性的特征较明显。(×)

高层的、战略性的决策问题非常程序化、不确性的特征较明显,决策中定性分析的程度较高;相反,基层的、战术性的决策与业务决策问题程序化、确定性的成分较突出,定量决策应用较多。

5.(P112)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对未来结果所做判断的正确程度。(√)

6.(P115)简单、形式主义地搞试点或有意给试点单位以优厚条件,以证明决策正确,是可行的。(×) 简单、形式主义地搞试点或有意给试点单位以优厚条件,以证明决策正确,均是错误的。如果试点成功,即可转入全面实施。否则,还必须反馈回去,进行决策修正。

7.(P116)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机械地按顺序一步接着一步地做。(×)

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一定机械地按顺序一步接着一步地做,这中间会有反馈,这种反馈不仅存在于各个大步骤之间。而且在各个大步骤之内的各个小步骤之间也有同样的存在。 8.(P121)最大最小后悔值法的决策原则是把可能产生的后悔值降到最低。(√)

2

第六章 计划

1.(P127)计划工作相对于其他职能而言处于首位。(√) 2.(P127)计划工作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特有职能。(×)

计划的普遍性强调计划是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能,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共同职能。

3.(P127)制定计划不用考虑“投入”和“产出”。(×) 一个错误的计划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制定计划时,那种既不考虑“投入”,又不考虑“产出”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4.(P128)规划是为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而采取的总计划,是组织选择发展的方向、确定行动方针,以及资源分配的纲领性文件。(×)

战略是为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而采取的总计划,是组织选择发展的方向、确定行动方针,以及资源分配的纲领性文件。(P128)

5.(P129)规则也是一种计划,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计划。(√)

6.(P130)中期计划既赋予长期计划的内容,又为短期计划的编制提供了基本框架,具有衔接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作用。(√)

7.(P132)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工作任务越多,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短,计划的期限也就越短。(×)

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工作任务越多,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计划的期限也就越长。

8.(P133)在计划制定过程中,要使计划具有适应性,做到“尽力而为,不留余地”。(×) 在计划制定过程中,要使计划具有适应性,做到“量力而行,留有余地”。而在执行时,则必须严格准确,要“尽力而为,不留余地”。

9.(P133)战略计划的任务不是描述组织目前是什么样的,而是着眼于未来组织发展的。(√)

第七章 组织

1、(P148)机械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具有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特征。(×) 有机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具有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特征。

2、(P148)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运行而自然形成的,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中所形成的靠情感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

3、(P150)一个管理者直接有效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是可以无限增加的。(×) 由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时间、能力、精力等是有限的,一个管理者直接有效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也是有限的。

4、(P151)一般情况下,组织集权程度高一些更有效。(×)

在某些情况下集权程度高一些更有效,而在某些情况下分权程度高一些更适合。

5、(P153)对于一个地域区分布较广或业务区域涉及较广的组织来说,按产品划分部门是必要和有效的。(×) 对于一个地域区分布较广或业务区域涉及较广的组织来说,按地区划分部门是必要和有效的。 6、(P154)几乎所有组织的部门划分都不是只采用一种办法而是同时采用多种办法。(√)

3

7、(P158)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扁平结构是效率铰高的一种组织结构。(×) 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垂直结构是效率高的一种组织结构。

8、(P160)集权是指上层管理人员将适当的权力授予下属,让下属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出决定和支配资源。(×) 授权是指上层管理人员将适当的权力授予下属,让下属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出决定和支配资源。 9、(P165)团队结构适合于组织中具有特定的期限和工作绩效标准的某些重要任务,或者任务是独特、不常见的,需要跨职能界限的专门技能。(√)

第八章 人员配备

1、(P165)人员配备是为组织的每个岗位配备适应的人,它仅需要考虑满足组织的需要,不需要关注组织成员个人的特点与爱好。(×) 人员配备是为组织的每个岗位配备适应的人,它不仅考虑满足组织的需要,同时也必须关注组织成员个人的特点、爱好和需要,以便为每个人安排适应的工作。

2、(P165)绩效考核即根据目标、岗位及职务标准评估员工的表现,作为奖惩的依据。(√)

3、(P165)招聘失败主要是因为员工技术技能或经验不足。(×) 很多招聘失败并不是因为员工技术技能或经验不足,而是因为他们和组织的文化不相适应。 4、(P165)组织中的成员,尤其是的管理人员,需要的创新精神大体一致。(×) 组织中的成员,特别是较高层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5、(P165)绩效考核可作为确定或调整员工工作报酬的依据,对于具有不同绩效的员工,可以给予不同的报酬。(√)

第九章 组织变革

1、(P184)组织变革只发生在组织成长的早期。(×)

组织变革伴随组织成长的各个阶段,不同成长阶段要求不同的组织模式与之相适应。 2、(P185)渐进式变革方式强调循环渐进,逐步深入,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于求成。(√)

3、(P185)在组织的结构变革中,管理者只能对组织结构要素的一个要素加以变革。(×) 结构变革是对组织设计、权力的分配、分工与协调等方面进行的变革。管理者可以对组织结构要素的一个或多个加以变革。

4、(P189)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只是简单的权力分散和促使企业内部现有各单位转变成经济实体。(×) 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并不是简单的权力分散和促使企业内部现有各单位转变成经济实体,而是组织变革的行动,其目的是让企业内部的每个“小企业”都能成为富有竞争力的“战斗保垒”。

4

第十章 领导

1.(P199)实际上管理者就是领导者,而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 (×) 管理和领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P202)社会人假设的观点是:人一般是勤奋的,人能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人们要求提高和发展自己,期望获取个人成功。 (×)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观点是:人一般是勤奋的,人能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人们要求提高和发展自己,期望获取个人成功。

3.(P205)在勒温的三种基本领导风格中,民主式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低。 (×) 比较三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对组织产生的影响,可以明显地看到,放任式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低。

4.(P206)密执安大学的双中心论研究发现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 (√)

5.(P208)领导者倾向于追求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从工作成就中获得满足,这种领导方式的类型为人际关系导向型。 (×)

领导者倾向于追求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从工作成就中获得满足,这种领导方式的类型为工作任务导向型。

6.(P209)说服型的领导方式适用于高度成熟的下属。 (×) 说服型的领导方式适用于较不成熟的下属。 7.(P214)授权要掌握“度”,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 (√)

第十一章

激励

1.(P225)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五个层次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 (√) 2.(P228)正强化是指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和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从而 减少和削弱不希望出现的行为。 (×) 负强化是指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和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从而减少和削弱不希望出现的行为。

3.(P228)强化的目标原则是指把一个复杂过程划分成若干小步骤来完成,使人在工作中步步有成果,从而不断得到正强化。 (×)

小步子原则是指把一个复杂过程划分成若干小步骤来完成,使人在工作中步步有成果,从而不断得到正强化。

4.(P229)目标设置必须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否则就无法提高员工的目标效价,达不到满意的激励效果。 (√) 5.(P231按照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荣誉激励属于“内在激励”,其付出的代价小,作用持久。 (×)

按照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任务激励属于“内在激励”,其付出的代价小,作用持久。

6.(P232)组织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职工的消极行为是个约束,一般地说都与一定物质利益没有关系。 (×)

组织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职工的消极行为是个约束,一般地说都与一定物质利益相联系。

5

第十二章 沟通

1(P237) 沟通是为了完成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和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2(P240)沟通的理解原则要求沟通者讲究言行举止的礼貌,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对方的思想与言行方式。(×)

尊重原则要求沟通者讲究言行举止的礼貌,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对方的思想与言行方式。 3(P242)信息的解码即将收到的信息符号理解、恢复为思想,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一思想。(√)

4(P244)按组织内信息沟通的流向,可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按组织内信息沟通的流向,可将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照是否执行反馈,可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5(P245)平行沟通是指组织结构中处于同一层级的人员或不同层级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平行沟通是指组织结构中处于同一层级的人员或部门的信息沟通。 6(P245)双向沟通的噪音要比单向沟通的噪音小得多。(×)

在双向沟通中,由于与问题无关的信息容易进入沟通渠道,所以,双向沟通的噪音要比单向沟通大得多。

7(P248)环式沟通比全通道式沟通的沟通渠道开阔,弥补了全通道式沟通难于迅速集中各方面信息的缺陷。(×)

全通道式沟通比环式沟通的沟通渠道开阔,弥补了环式沟通难于迅速集中各方面信息的缺陷。

8(P252)如果上下级关系较为稳定,则指令采取口头下达的方式;如果人员流动多,职务变动频繁,为保证指令的效力,就应当用书面形式下达。(√)

第十三章 控制

1(P263)从广义上讲,控制就是指“纠偏”,即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针对出现的偏差情况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从广义上讲,控制并不仅限于“纠偏”,同时还包括着在必要时修改计划标准,以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

2(P265)前馈控制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错误,是一种较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控制方法。(×)

现场控制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错误,是一种较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控制方法。

3(P267)间接控制是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来进行控制工作的。(×)

直接控制是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来进行控制工作的,间接控制则借助中间工具作用于被控制对象。

4(P273)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

5(P275)ABC分类法是根据企业不同库存物资的重要程度,对企业所有库存物资进行分析、计算把物资分成A、B、C三类,然后对不同类别的物资实施不同的管理。(√)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2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