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新农保入保情况的调查

更新时间:2023-11-22 00: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农村新农保入保情况的调查

学 院: 专 业: 指导老师: 姓 名: 学 号:

2014年08月

社区实践调查报告

一、实践目的:

颁布新农保之后,国家特别重视新农保实施的情况,这一实践旨在于了解农村人口参加新农保的情况,了解新农保带给人民的福利,并且推广宣传新农保。

二、实践内容: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

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新农保是继近几年出台取消“四税”、

对农业生产资料直接补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为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由于国家大力推广新农保,对于新农保重视程度很高,并且新农保是有利于农民的一个重大政策,因此在今年暑假,我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断江镇展开了对于新农保入保情况的调查。

首先,我先在断江镇管理新农保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了断江镇的参保情况:断江镇参保人数:16—59岁参保10032人;领取养老金人数:3816人;参保率为95.6%。(按100元、200元至800元8个档次缴费,自由选择,从16岁至59岁的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均可参保(在校生不能))在那里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国家很重视新农保,因而政府的宣传力度很大,不仅组织了各村干部学习新农保会给农民带来的福利让各村干部到各家各户宣传到位,而且在交保的同时还会发一本关于新农保的宣传册子,因而断江镇的参保人数达到了95.6%。而剩下的未参保的4.4%他们也都亲自上门做过好几次思想工作,也更加细致的向他们解释了参加新农保之后会获得的好处,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问题,最终还是没有加入新农保。旁边的一位大叔也说,农村人的认识是有问题的,要他们交费,有点难,但要他们领点钱什么的还可以。接下来,我就去镇子上几家人户问了一下,只要年满的16岁的非在校生都参加了新农保,8个档次的都有人参加,但是最多的还是加入的100元那个档次的。参加100元档次的人说,只要让自己老了之后生活有保障就好了,不必每年缴太多。而参加其他档次的人说,因为是多缴多得,所以缴得多了自己以后就得得更多,也可以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美好。而且对于“每年对按时缴费的参保人员,由地方政府每人每年30元标准给予补贴”这一政策,茅栗镇政府也很好的实施了,镇子上按时缴费的参保人员都得到了每年30元的补贴。之后,我就去了几个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家,他们说,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每月免费领取60元。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岁以上的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

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不用缴费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60元。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也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就可以在60岁之后享受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组成的养老金,并且长缴多得,国家还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由此可见,我国的社保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而新农保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政策,从它的普及情况来看,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养老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虽然社保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人们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温饱等的满足。但是很多问题仍然存在,这使得社保的工作在制定和实施上出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一)农保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影响工作效率。截至目前,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涵盖社保、新农保、老农保的网络信息系统,导致社保和农保参保信息无法方便、快捷的对接,给经办工作和农民群众查询个人信息情况带来诸多不便,也难以满足经办业务的实际需要,且经办手段比较落后,经办成本高,效率低。

(二)各种社会保障衔接制度未出台。中青年外出或进城务工的农民较多,工作不稳定性、流动性大等原因导致务工人员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中断,部分人担心,社保门槛这么高,一旦不在企业上班了,自己可能没能力缴纳全额保费,因此又想早些参加新农保,但目前新农保还未与其他养老保险政策相衔接,农民在选择新农保还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左右为难,有部分人还处在观望状态。

(三)试点经办队伍不稳定新农保受益对象为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全县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有15万人,新农保工作牵涉的人口众多,工作量巨大,工作重心主要依靠了乡镇和村(社区)。目前,乡镇一级没有专门的农保经办机构,仅由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兼职。村一级也是依靠村(社区)干部兼职,导致经办人员不能专一、稳定性差,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

(四)政策优势不明显,中青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试点实施以来,笔者观察到,新农保对农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还不够,原因不外乎是,他们觉得新农保的保障水平不够高。受缴费额度的限制,农民缴费最多每年交500元,按照45年缴费,满年龄时仅每月领取养老金300多元,对现在的中青年农民吸引力不大,有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三、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步伐,确保业务经办服务到位新农保参保人数众多,地域分散,参保缴费相对灵活,权益记录和待遇记录保障周期过长,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经办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议上级要尽快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方便农民缴费、领取养老金,并能随时查阅自己的参保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二)完善配套政策,增强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国家要制定出台新农保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等政策的相互衔接办法,尽快实现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接续并轨,调动农民参保热情,搞好新老制度的转换与

并轨。按照统筹城乡、广泛覆盖、综合统一的原则,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靠拢,相互衔接,逐步统合、防止碎片化。要建立与各种现存养老保险制度的动态衔接,消除人们的参保疑虑。

(三)稳定经办队伍,为试点工作提供人力保障由于乡镇和村一级没有专职人员从事新农保工作,建议上级下文,根据乡镇人口的多少,具体明确2—3名机关干部专职负责农保工作,村级明确至少1名协办员负责农保工作,工资列入财政预算,确保经办人员的稳定性。 (四)调高待遇设计,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一是增加缴费档次。建议全省根据农民收入现状和试点情况,增设缴费档次,以增加政策吸引力。二是根据缴费年限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将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挂构,对缴费满15年后又继续缴费的,加大激励措施。三是将55元的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断江镇参保人数:16—59岁参保10032人;领取养老金人数:3816人;参保率为95.6%。参保率高,政府工作人员努力宣传且宣传方式多样,响应了中央“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的政策。群众大都非常配合政府人员的工作,响应国家的政策,参与到新农保当中来,这不仅仅体现了新农保的成功,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通过这次对于新农保的社会调查,我对于我国为什么要实施新农保有了更深的认识。“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新农保的实施让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养老问题有所解决,无疑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满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个人不再缴费,直接享受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也就是说,只有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并且其符合条件的

子女参保缴费,才可享受政府发放的基础养老金,这既是政府组织引导下的农民自愿参加,又是“待遇享受”的必要条件。这样,不仅让60岁以上的老人有补助金可以拿,而且还确保了参加新农保的人数。新农保作为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助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过去,农民是一个终身职业,根本没有“退休”这个说法,但是现在,由于国家养老金的设置,农民这一职业也有了“退休”一说,对于农民来说,新农保的实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而中央在实施新农保之前先在试点进行了试运行,在推进两项制度试点工作中,中央坚持从国情出发,确定了“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指导方针。这既考虑了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现实需要,也考虑了各级财政和城乡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实践证明,这个指导方针是两项保险制度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我们坚持政府引导、自愿参保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保,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对居民参保缴费实施补贴,鼓励多缴费、长缴费。政府的强力引导,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参保积极性,大大加快了两项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步伐。我们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2009年下半年在全国部分县市启动新农保试点,2010年扩大试点面,2011年开展第3批试点,并部署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通过积极稳妥的试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2009年7月份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两项保险制度,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而各政府工作人员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更是为了让村民们的老年生活有保障,采用了多种宣传手段,动员村干部进行宣传,发宣传小册子,亲自上门进行宣传,虽然没有真正的做到让每一位都参与到新农保中,但是已经普及了一大半的农村人口,由此可见,中央建立的新农保制度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的,不仅得到

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中央为了解决农村老龄人口养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很多造福于农民的政策,使农民的养老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实现“老有所养”这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人力资源也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使得社保工作能够尽可能的给广大群众带来最大化的利益。为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而努力。

通过这次的实习和调查,了解了很多家乡的社保情况,也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保制度等的完善,社保一定会为人们带来最大化利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ir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