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组

更新时间:2024-01-14 06: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 上铁院宁启复线电化工程路基工程交底资料。 1.2 铁道部、上海铁路局下发相关营运线施工文件。 (1) 上海铁路局“2009年第一号局长令”

(2) 工综函[2009]180号《关于印发〈上海铁路局客运专线工务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3) 上铁工发[2009]416号《上海铁路局工务施工和日常养修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4) 建工函[2009]260号《大型机械临近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 (5) 上铁运发[2008]316号《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6) 上铁建发(2009)83号《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7) 上铁运函[2009]603号《关于对〈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有关内容进行修订的通知》

(8) 上铁运发[2009]451号《关于印发〈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9) 铁道部第32号《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等有关规定 1.3 现场勘察及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获得的资料。 1.4 施工单位现有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1.5 施工规范及标准: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J338-2004)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J161-2002) 《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2、编制范围

Ⅲ标中铁十局宁启复线项目五分部正线如皋站(DK222+050)~DK230+500范围内路基工程。 3、工程概述 3.1 工程概况

施工工程起讫里程如皋站(DK222+050)—DK230+500,全长8.4km,区间路基土石方约为31万方,站场土石方约10万方。

设计对该段里程内路基基底采用重型碾压等方式处理,路基本体及基床底层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并对边坡进行加固防护。 3.2 地形地貌

本段路基为冲海积平原地貌,平坦开阔,局部略有起伏,植被发育,多辟为麦田,沟渠纵横,局部村舍密布,交通较便利。 3.3 运输条件

既有线路为宁启(南京-启东)铁路正线,单线铁路。线路运输为客货共运,列车运行密度小。因本部施工的路基工程部分为既有路基帮宽作业,对既有线产生一定的影响,需在设备管理单位监护下组织施工。

4、施工组织总体安排 4.1施工组织机构

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中铁十局宁启复线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项目法施工管理规范》(GB/T50326-2001)、铁道部《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51号)以及上海局对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有关规定,组织架子队负责本工程施工任务的实现。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程技

合办

划合

路 基 架 子 队

项目副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安 全 总 监

工综计物质设

安全质

财务部 队长 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 安全

质 量

试验员 材料员 领工员 工班长 员 员

4.2项目管理目标 4.2.1 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目标值。 4.2.2 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和人身重伤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和等级火警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4.2.3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项目管理程序化、施工行为规范化、场区建设标准化。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方,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文明施工、和谐施工在宁启铁路工程的建设中全面展开。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三同时”,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河流水质不受污染,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将宁启铁路建成绿色环保工程。 4.2.4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岗前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到位率100%,防护措施到位率100%。积极开展职业病、传染病的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职业危害,防止或减少职业病、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不发生传染病,不发生重大疫情,职工因工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4.3 工期安排

根据建指总工期及节点工期要求,结合本分部现有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力量及对该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实际情况,路基工程施工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6月1日,完工日期2010年9月30日。 5、施工方案

按照设计要求,我部施工范围内所有路基面宽度单线路堤8.3m,双线12.7m(标准线间距4.4m,执行设计时速200km/h标准,曲线地段加宽),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由线路中心向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路基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采用场拌改良土,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集中路拌法施工。 5.1路基填料选择与鉴定

路基填筑前先对选定土样进行土工试验,检测填料的种类、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方可用于路基填筑;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要提报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采取改换土源、改良措施或加强压实等。

路基填料鉴定:路基填筑前先对选定的取土场进行填料鉴定,取土场开挖探槽,分层、分区域取土样,做好标志,交工地试验室进行土质鉴定。

在取土场各探槽取具有代表性土样20~40kg,送试验室进行四分法缩取所要土样进行试验,试验进行筛分法、击实试验、液塑限等试验。筛分法确定土质的级配情况、土质名称;击实试验确定土质密实度;液塑限试验确定土质的含水量、土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液塑

限指数。 5.2路堤基底处理

路堤填筑前应排水疏干地表,整平地面,基底采用重型碾压处理。对基底的标高、中线表面平整度、基底承载力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合格后,方可填筑土方。

路基通过水塘地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废弃既有水塘,抽水、清淤,塘埂以下路堤本体采用路拌改良土填筑;如不废弃既有水塘,设永久围堰、围堰标高比水位高0.5m,围堰顶与脚墙外测距离5m,此段范围内抽水,清淤用渗水土填筑以作施工便道用。 5.3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填筑工艺和方法 5.3.1 施工工艺

全段基床底层1.9m采用改良土填筑,改良土采用石灰改良,场拌法施工,根据取土场土质改良试验确定石灰掺入量为7%。基床材料规格及压实标准满足《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的有关要求。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采用路拌法石灰改良土施工,作到随挖、随运、随拌、随填、随压、连续作业;若中途停工时,对面层及边坡加以修理,使之不积水,复工时,在路堤表层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开工,继续填筑。

基床底层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中的土块。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和未

消解石灰颗粒;并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拌制完成后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石灰改良土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程序组织施工。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拌合改良)→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分层填筑:路基填筑采用纵向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施工,分层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每层填土沿路基横向每侧超填40~50cm,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线四度”,三线为:中线、两侧边线;四度即:厚度、拱度、平整度、密实度。在路基中心线每50m处设一座固

定桩,随填筑增高。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配方现场取样做室内试验,确定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并按设计要求做强度试验(基床底层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0KPa,路堤改良土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0KPa)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配方。施工前应按规范规定进行试验段施工,以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对用作填料土的沿线供土源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按《铁路土工试验规程》方法,进行含水量、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等试验,并作出土样的密度与含水量曲线,确定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重新进行检验。

施工时严格按照室内试验配方配料,拌合至色泽均匀。拌合方法采用路拌法。石灰撒入土中后应立即进行干拌,拌匀后再边洒水边拌合,拌均后立即整平、压实;从拌合开始至压实完成不应超过5h。压实时应采取措施减小振动,避免扰动下层。 5.3.2 施工方法

5.3.2.1 施工放样

在底层上恢复中线,每15~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并在两侧指示桩上标示出每层边缘的设计标高。

5.3.2.2 路拌法石灰改良土施工备料:

(1)采集土中应无树根、草皮和杂土,不含大于10mm的石块。 (2)素土块应击碎至粒径不大于15mm。

(3)计算材料用量:根据每拌和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每层所需的土数量。根据所用运输车的吨位,计算每车土的堆放距离。根据石灰改良土密度和配合比计算每一平方石灰改良土需用石灰用量。

(4)在预定堆土的路堤上,如表面过分干燥,堆土前应先均匀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应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将土用自卸车运至摊铺地点,根据计算好的间距将土自远至近堆放在路堤上。

(5)素土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两个百分点时应晾晒。 (6)整平,用人工或机械将堆土整平,使其表面平整。 (7)用石灰洒出方格,并做好标记。根据计算好的用量将石灰倒在素土层上,均匀摊开,形成均匀的一层。

5.3.2.3 路拌法石灰改良土施工拌和

石灰撒入土中后立即用路拌机械进行拌和,拌和深度应在全深范围内,略破坏(不超过1cm)下承层表面,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凡未达到下承层的应立即进行调整,严禁在拌和底部留有“素土层”。拌和遍数应不少于6遍。拌和过程中随时抽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优含水量1%,控制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2%~-1%范围内。含水量过低时应先干拌3遍,后洒水湿拌不少于3遍,混合料拌和均匀的标志是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

5.3.2.4 路拌法石灰改良土施工整形 (1)用人工或机械初步整平和整形。

(2)用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

的不平整。

(3)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拌好的石灰土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

(4)再整形一次。

5.3.2.5 路拌法石灰改良土施工碾压

(1)整形后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自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应重叠1/3~1/2轮宽,一进一退压完全宽为一遍,第一遍为静压,后为弱振压,振动力不宜过大,以免扰动下承层,最后一遍为静压,以消除压路机的痕迹。碾压一直进行到达到要求的密度为止。一般不宜少于6遍。

(2)压路机不得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3)碾压过程中,土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 (4)如有“弹簧”、松散和起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 (5)每个压实层的两个拌和层之间应整平碾压至可走行上土机械为止。

(6)每个压实层从拌和到碾压完成,时间不应超过5小时。 5.3.2.6 养生

改良土碾压完毕后,如果立即填筑下一层时,可不考虑养生,否则应进行人工养生,其方法可选择:

(1)洒水养生;

(2)覆盖塑料薄膜,周边用土压紧;

(3)覆盖草袋并洒水养生,养生至填筑上层为止。 5.3.2.7 接缝和调头的处理

(1)应全断面均匀铺设混合料,不允许出现纵向接缝。 (2)同时施工的相临两个工作段的横向搭接应采用如下方法:前一工作段拌和整平后,应仅比预留下一段高出一层填筑层厚度,从前一段的末端向后留2~5m长的坡度,下一段施工时,前一工作段的2m长范围与前一段预留的坡段的混合料翻松或挖除,继续向前进行施工。

5.3.2.8 石灰改良土施工控制与质量检测

1、各个工序完结后,均应进行检查验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工序。凡经检验不合格的项目,必须进行返工处理,使其达到规定要求。

2、拌和压实质量检验 表-2

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检验标准 表-2

序号 项目 频次 质量检验 路堤 基床底层 达不到要求 时的处理措施 含水量过多时,晾晒;过干时,洒水 进行补充拌和 继续碾压,局部含水量过大或材料不良地点,挖出并换填好的混合料 填土过程中以压实系数、地基系数K30作为质量控制的双重标准 备注 填料含随时检测,加强1 水量 观测 2 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测 最优含水量的+2%~-1%范围内 无灰条,灰团,花面,色泽均匀 过程中检验 每压实层沿纵向不超过100延米检测6个点,梅压实系3 花形布臵;边上数K 距路基边1米处4个点,中间1点。 ≥0.9 ≥0.95 在表层,不超过100米范围内检4 K30 测2个点,中间≥90 ≥110 清除 Mpa/m 1个点,边上距路基边2米处1点。 改良土不得在雨天和寒冷的冬季施工,并应在冰冻前留足养护期。

5.4路基基床表层施工工艺和方法

全段0.6m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材料性能应符合《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表层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填料 级配碎石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表-3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190 孔隙率n <18%

5.4.1 原材料的选用

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原材料的采用应符合《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有关规定。由三种规格的碎石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各石料由采石场经破碎而成,规格为10~30mm、5~10mm、5mm以下粉料三种。

对三种集料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抽样,对各种集料进行筛分并进行试配分析。若不能试配出符合《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关于粒径级配范围要求的级配碎石,则调整碎石生产设备有关参数(比如筛孔孔径)及生产工艺,直至生产出粒径级配能试配出符合要

求的集料。

若品质符合《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标准的有关规定,则可以确定,该碎石料源是合格的,可以用于级配碎石的正式生产,并测定三种不同规格集料相应的毛体积密度。否则,重新选择料源,直至符合要求。其级配应符合下表-4规定:

表-4

级配编号 50 1 2 3 40 30 95~100 100 通过筛孔质量百分率(%) 25 20 10 5 95~100 60~90 60~90 2.5 0.5 0.075 100 95~100 100 30~65 20~50 10~30 2~10 30~65 20~50 10~30 2~10 50~80 30~65 20~50 10~30 2~10 5.4.2 施工工艺及工序操作要点

《暂规》要求: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分两层施工,下层35cm采用平地机施工,上层25cm采用摊铺机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验收基床底层区段 测量放样检验搅拌运输区段 摊铺碾压区段 检测休整区段 修整基床底层拌 运 摊 碾 合输铺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 面、标高、中线、纵横坡、平整度进行详细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填筑。

5.4.2.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对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断

每层施工前清除表面杂物,松散石碴,铺设前底层适当洒水湿润。

铺设前必须恢复中、边线,直、曲段均按10m放中线及边线控制桩。

根据试验段施工,调整拌合、运输、铺设(摊铺)、碾压等工艺达到合理,并确定级配料的摊铺系数。

5.4.2.2拌合及运输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拌合采用厂拌,厂拌设备采用拌合站。 拌合前根据选定的配合比和拌合站工作性能确定每次投放的各种规格材料的数量和加水量,同时调整拌合机的生产率,使拌合能力与摊铺能力匹配。“随拌随用”对保证级配碎石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施工中必须保证拌合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至摊铺现场进行摊铺碾压。

施工中要防止水分散失,实际加水量要适当高于最佳含水量,根据试验段的实施情况确定实际加水量。

5.4.2.3摊铺

根据路基表层的试验段得出的级配碎石松铺系数和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在路基表面画好方格,汽车将级配碎石运至施工现场倾倒后,推土机将级配碎石推开粗平然后用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至所需虚铺厚度。

摊铺机分左右两幅施工,按25cm(压实厚度)施工。为方便施工及防止水分散失造成两幅纵向结合部位压实不好,两幅摊铺前后距离不得过大,一般应以100m为宜,并及时碾压。

施工中摊铺速度要与车辆运输相匹配,以减少停机待料情况。摊铺机前后要有2~4人配合,及时进行人工找平,现场技术人员要及时检查摊铺的平整度、宽度、横坡度及平面曲线、竖曲线、标高等。

5.4.2.4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碾压遍数应根据试验段确定。一般采用先静压二遍使大面平整,暴露凹坑等,以便人工找平,然后强振一遍使深层密实,再弱振一遍使次深层密实,最后静压2遍彻底消灭横向裂缝,使表层密实并达到平整。

直线地段由两侧向中间碾压,曲线地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纵向重叠不小于0.4m,横向衔接处应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2.0m。碾压速度一般控制在:静压时1.5KM/h,弱振时2.5KM/h,强振时1.5KM/h。

级配碎石的施工含水量是控制能否碾压密实的关键。施工中应按试验段施工中总结出的数据指导施工。

机械施工完毕若有局部凹坑,需用人工进行补平。补坑时,可用0.52cm碎石、0.5~1cm碎石和石粉按适当比例拌合后由人工用铁锹抛撒补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路基两外侧边需用人工进行修整顺接,左、右半幅衔接处也需人工进行修整补平。

5.4.2.5接缝处理

横向施工缝:某一施工层的作业段施工完后,在进入本层的下一段施工前,将已压实地段的接头部位1.0m范围垂直切割,清除干净,切割掉的拌合料掺入下一段的拌合料中,切割处按松铺厚度进行

摊铺,再进行碾压接缝,接缝处碾压至少搭接2.0m。上、下两层的施工缝错开至少10m。

纵向接缝:一幅摊铺完成后,在摊铺另一幅时,纵向接缝处的拌合料水分散失不大,含水量适中,接缝处两幅可同时碾压,碾压重叠至少0.4m,否则,应对纵向接缝处拌合料洒水湿润后再进行碾压。

5.4.2.6级配碎石养生

对碾压成型的级配碎石层,由于石粉的粘结作用有一定时间的板结过程,通常约1个星期左右,在此阶段需保持湿润的水分和不受外力的破坏才能达到强度,因此采用洒水车进行喷雾洒水养护。在养护期间封闭路基,严禁除洒水车以外的任何车辆行驶。

5.4.2.7施工质量检验

路基基床表层压实质量标准符合《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基床表面整修养护:局部表面不平整要洒水补平并补压,使其外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外形尺寸检验标准、频次见下表:

路基基床表层外形尺寸检验标准、频次 表-5

检查项目 路肩高程(mm) 允许偏差范围 ±20mm (左、右各3点) 中线至路肩边缘(mm) 路堤:≮设计值 尺量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宽度(mm) 中线高程 ≮设计值 ±20mm 尺量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水准仪测量每100m等间距检查3频次、检验方法 每100米用水准仪等间距检查6点 点 每100米等间距用2.5m直尺检查5平整度(mm) ≯15 点 坡度尺量/水准测量 每100米等间横坡 ±0.5% 距检查5个断面 级配碎石检验数量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黏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级配碎石中大于16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样检验2次。

路拱坡面应平顺,路肩线平直、肩棱整齐、曲线圆顺、线型美观。 5.5过渡段路基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5.5.1 路堤与桥梁过渡段

路堤与桥梁或横向结构物接处,应设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过渡。 5.5.1.1过渡段的长度

过渡段的长度:L=A+2(H-h1),且路桥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20m,路涵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15m。(A为常数,可取3~5m, H为填高,h1为基床表层厚度)。

5.5.1.2过渡段材料性能要求

过渡段的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范围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在台背不易碾压的2m范围内应掺5%的普通硅酸盐石灰。过渡段桥台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达到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震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地基系数K30>60MPa/m。碎石级配范围及材质要求应满足表-4的规定,其压实

度应符合地基系数(K30)不小于150MPa/m和孔隙率(n)不大于28%的要求。

5.5.2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应设臵过渡段,但当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0m,且不足路堤填土高度的1/2时,可不设臵过渡段。

5.5.2.1过渡段长度

过渡段长度:横向构筑物顶距轨底高度小于1.5m时,过渡段长度L1=2+2×(H-h)(h为基床表层厚度),横向构筑物顶距轨底高度≥1.5m时,过渡段长度L1=2+2×h2(h2为涵顶距地面高度)。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应首先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臵过渡段,以减小路基与涵洞横向刚度的差异。

5.5.2.2过渡段材料性能要求

过渡段在基床表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横向构筑物顶距轨底高度小于1.5m时,结构物顶部应填筑级配碎石。过渡段碎石级配范围、材质要求应满足表-4的规定,其压实度应符合地基系数(K30)不小于150MPa/m和孔隙率(n)不大于28%的要求。

5.5.3过渡段施工方法及措施

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及材料类型填筑符合规范规定的填料,分层压实,做好纵向、横向排水坡。台后填土范围内及锥体护坡,填渗水性填料,为使填筑与振动碾压过程中保证桥台的稳定,在桥台周围1米内采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及人工配合填筑,力求填料级配合理均匀,

桥台周围1米以外的特殊填筑范围内使用大型机械分层填筑与振动碾压,新填路堤断面处挖台阶,与台后填土接茬,该段路堤填筑同样达到不低于设计及规范要求。

涵侧填土除达到以上要求的填料、密实度外,还要注意涵侧缺口填筑应待圬工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进行,涵两侧要对称分层填筑、碾压,采用机械加人工分层夯实。涵顶填筑超过1m后方能通行大型机械,翼墙转角处及已完成路基的转折处,采用小型机械夯实。填筑过程中注意粘土封闭层和防水层与盖板防水的设臵和保护。 5.6 土工格栅施工方法

土工格栅采用人工铺设,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于各层深入路堤边坡宽度为3m,层距为0.6m的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强度不小于25KN/m,延伸率不大于10%。为防止格栅露出边坡,格栅外缘距边坡应保持0.1m距离。铁丝绑扎搭接,砂垫层人工摊铺、平整、洒水拍实。土工格栅铺设后,土方填筑采用推土机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摊平顺,压路机碾压。

土工格栅加固路堤边坡,铺设时将强度高的方向臵于垂直于路堤的轴线方向;铺设不容许有褶皱,要拉紧并用插钉等固定。

土工格栅受力方向的连接采用绑扎使之牢固,每隔10-15cm一个绑扎点,并且在受力方向至少有两个绑扎点,为使连接强度不低于材料容许抗拉强度,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基地处理 路基填筑

铺设土工格栅后应先填土再碾压,土层表面碾压平整,并不得有坚硬凸出物,以免穿破或损伤土工格栅,并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上碾压。

为避免受阳光照射老化,土工格栅铺设后及时填筑填料覆盖,以尽量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5.7 路基帮宽施工

路基帮宽施工时,应沿既有线边坡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按照设计要求于每一层台阶上铺设双向土工格栅。路基面向外设4%横向排水坡.路基帮宽地段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5.7.1一般地段应将边坡的草皮、植物根系、清筛废碴等清理干净,以利于新老路基的衔接。

5.7.2路基帮宽处挖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开挖时必须清除表层废碴等虚土后开挖。

5.7.3既有线帮宽基底处理和坡面台阶开挖完成后,要随时进行路堤填筑,暴露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降雨水泡松路基造成对行车影响。

5.7.4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坚硬凸出物,

以免穿破或损伤土工格栅,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上碾压,待上覆土后采用轻型碾压机械压实,只有当上覆土填层厚度大于0.6m后,方能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为避免受阳光照射老化,土工格栅铺设后及时填筑填料覆盖,以尽量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铺设时不容许有褶皱、扭结,应尽量拉紧,必要时可用竹钉固定。

5.7.5新老路基结合部必须采用有效的施工措施机械取土,人力辅助推土机摊铺,帮填宽度大时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帮填宽度小时用手扶双轮振动压路机或冲击夯夯实。做到开挖一层,填筑一层,分层填筑夯实,阶梯式构筑,使所挖台阶的暴露时间减到最少,确保既有线路基边坡稳定,防止新旧路基的不均匀下沉现象发生。

5.7.6严格按照设计坡度做好排水坡,并加强碾压,防止雨水从新老路基结合部下渗 5.8 施工防护及监测

施工中要防止由于两线沉降不均,造成的既有线路肩开裂,甚至会影响既有路基稳定的情况,因此在施工第二线路基时,不但对新建路基进行稳定观测,既有线路基也要进行稳定观测。既有线路基出现问题时,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5.8.1 临近既有线作业防护

既有线并行增建二线基床开挖施工段,须按规定在施工地点两端各500-1000m处列车运行方向左侧的路肩上设臵作业标,如下图一示,提示列车接近该标时,司机须注意嘹望,长声鸣笛,确保列车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期间必须在距施工点设一名防护员,并带齐有关防护用具,随时与驻站联络员保持联系,在每趟列车经过施工地点前800m吹笛提示,列车通过时禁止作业,所有作业人员远离既

有线路基。退入安全范围内;待列车通过后继续作业。

作业标施工地点500-1000米作业标500-1000米

图一 施工安全防护示意图

5.8.2 既有线路基监测

5.8.2.1加强既有线路基位移观测:在既有路肩靠近路基帮宽侧的施工范围内路肩上,每隔50m设臵一个观测点,观测点采用φ20螺纹钢制作。用全站仪对观测桩进行坐标及高程监测。

5.8.2.2监测频度:路基帮宽施工挖台阶过程中每2小时观测一次,完成本层填筑后,每6小时观测一次,直至本段路基填筑完成。

5.8.2.3观测控制标准

路基水平变化量不大于2mm/d或累计水平变化不大于10mm,若超出规定时必须停止施工,与监理和设备管理单位(工务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补强措施。

5.8.2.4观测作业要求

路基观测的仪器、观测方法、观测精度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 5.8.2.5观测组人员

由一个专业测量技术员及2个受过专业培训的测量观测人员组成。

5.8.2.6观测记录和资料整理:

1)每个点的观测记录必须反映出观测序次、观测时间、相隔时间、观测标高(位移)、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等基本要素,用以进行现场施工控制。观测发现超出控制标准值应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进行现场处理。

2)施工期间,各架子队每天要将对既有线路基观测记录、分析以数据库电子文件形式及时报给项目部、监理站进行统计分析,以全面指导临近既有线路基施工,确保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 5.8.3 并行段路基施工防护

5.8.3.1本分部路基处于既有线旁边,施工应将安全施工放在第一位,要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施工安全

5.8.3.2既有线帮宽施工过程中,应自坡脚开始逐级挖台阶,逐级帮填土,严禁台阶一坡挖到顶后再帮填。

5.8.3.3既有线并行增建二线施工时,设专人了望。

5.8.3.4铁路信号及标志应符合铁道部有关规定,施工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材料、机具和防护备品。

5.8.3.5慢行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按现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设臵行车防护,并对施工人员人身、行车设备等进行施工防护,防止发生铁路交通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当发生紧急情况、危及行车安全时,施工单位必须启动应急预案,对行车线路和线路行车设备设施应急防护。应急防护拦停运行中的列车应执行现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 5.9路基沉降监测 5.9.1 沉降监测桩的埋设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50-100m设一检测断面,每个断面3个监测点,分别位于中心、左右路肩以内1m处,桩周0.1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其中埋设φ16mm的钢筋一根,桩长0.6m,埋入基床表层以下0.55m,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准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5.9.2 沉降板的埋设

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φ20mm钢管)及保护套管(φ50mmPVC管)组成。底板尺寸为40cm×40cm,厚3cm。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水准测量标准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

①沉降板埋设位臵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臵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稍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得埋设工作。

③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水准测量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高长度宜为0.5m,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 5.9.3 观测频次及测量精度

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施工期间的观测,主要观测路基填土施工期间

路基的沉降。

第二阶段:路基填筑施工至设计标高后,自然沉降期及预压期的变

形观测,该阶段对应路基面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一次/天 2-3次/天 一次/3天 一次/周 一次/5天 一次/2周 一次/月 一般 填筑或堆载 沉降量突变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堆载预压或 路基施工完毕 第1个月 第2、3个月 3个月以后 6个月以后 采用水准仪按二级测量标准进行观测,精度要求准确到正负1mm。 6、施工组织措施

6.1 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6.1.1 质量保证措施

(1) 加强技术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

开工前,要落实各级岗位责任制,实行三级管理,以项目主管为核心,设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实验员,与监理方建设方共同参加质量预检、技术鉴定。

(2)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做到及时取样送检,并贯彻“单位自检,监理抽查”的原则,对不合格材料全部清退出场。

(3)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1) 路基的填筑,应控制碾压厚度,尽可能做到随倒、随平、随碾压。注意路堤的排水,除横坡按要求留设外,避免路堤顶面水直接冲刷边坡,在路堤外侧修筑排水沟。

2) 及时进行压实度试验,保证路基质量。 (4) 加强工序质量检验和评定工作。

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对该工序进行检验和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6.1.2 质量保证体系

(1) 明确各级职责,分解落实到位,制定工作程序,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管理,建立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2) 针对路基施工与环境特点,强化机械设备、环境保护、医疗劳保与工期保障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作用。

(3) 注重施工过程控制,实行标准化作业,程序化管理,确保与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工程质量,实现质量目标。

(4) 自检体系

建立由分部经理负总责,分部总工程师主持的质量自检体系。 1) 强化以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工程技术科管理、安全质量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对重要结构和隐蔽工程建立预检和复检制度。

2) 自检体系由项目分部、架子队、施工班组三级组成,分部经理分部为自检内控核心,安全质量部为实施单位,试验室配合,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按照“跟踪检查”、“自检”、“复检”、“抽检”的检

测方法实施检测工作,严格质量一票否决制。

3) 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与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目标,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随时进行放线测量、材质试验、工序与工艺检查、质量跟踪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 自检体系以建设单位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强化质量管理,使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确保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6.2 安全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 6.2.1 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措施

(1) 施工前,项目分部必须组织施工交底,向配合施工单位、架子队、有关人员交待清楚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处臵的有关事项。同时,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有参建人员做好各自的应急准备工作,准备好必备的机具、材料。

(2) 每日上班前,施工负责人召集技术、安全、及领工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开展安全预想,落实施工安全责任。

(3) 工地防护员必须经过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4) 靠近既有线的挖掘机、铲车等自行式施工机械每台机械设臵一名工地防护员,固定式施工机械在可控范围内设臵一名工地防护员。施工机械所在工地设臵应急处理明示牌,清晰注明机械类别、危险源、安全责任人、应急处理措施、简明应急程序和应急电话等信息。

(5) 工地防护员除按规定配备相关安全防护备品外,现场配备对讲机、信号旗、厂制的应急短路铜线。工地防护员必须熟练掌握应急

处理措施,出现险情时要严格按照“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进行处臵。当发生影响营业线行车时,要按⑴电话通知两端车站行车室扣车、⑵对轨道电路进行短路、⑶设臵响墩等停车信号的顺序来处臵,保证能够及时拦停列车,确保行车安全。

(6) 靠近既有线施工时,挖掘机、铲车等危险性较大的自行式施工机械在既有线来车到达前10分钟做好停止施工准备,列车到达5分钟前所有机械设备停止施工,列车通过后方可恢复施工。

(7) 工地防护员要密切掌握既有线行车状态,了望距离不足时要增设远端防护员,并明确相邻工点之间的来车通知的相互联络方式。

(8) 在路基施工区域路肩处设警戒绳,严禁施工人员进入路肩停、站、走动。

(9) 施工前、提前两天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及监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及监理单位到场后方可施工。 6.2.2 防止挖断光电缆措施

(1) 施工前与通信、信号、电力等设备管理部门联系,详细调查工点地下埋设的电力,通信光缆等地下管线情况。查明准确位臵并双方会签。

(2) 地下管、线、电缆等隐蔽设施无法提供准确位臵时必须采用“人工挖探”的方法,找出有光缆并按规定防护后,方可大面积开挖。

(3) 管线地段开挖,采取人工开挖探槽,探清管线数量及线路走向,严禁盲目开挖,挖掘机开挖。

(4) 现场用白灰标出既有地下管线位臵,在管线两侧设警示标示

杆、牌。积极与设备管理单位取得联系改移,在地下管线改移完成后方可进行对应段落的工程施工。 6.2.3 防设备及车辆侵限安全措施

(1)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4) 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机具放臵在距线路钢轨5米外,确保材料机具不侵入限界,并在铁路安全限界处设臵彩条旗等形式警戒线。

(5) 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机械设备等倾覆侵限情况,现场防护员要立即通知驻站联络员并果断采取措施拦停列车。

(6) 各类施工机械在移机、转场前,架子队安全员、技术员及现场监理员和工地防护员必须全部到场,经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场地处理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移机。

(7) 临近营业线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准确掌握相应作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8) 挖掘机、铲车等施工机械在作业时,其走行方向应设臵为垂

直既有线的方向,从而使其易倾覆方向为非既有线位臵.

(9) 在线路中心5米外制作警示标牌并设警戒绳,防止机械设备侵入限界。

6.2.4 大型设备防倾覆预防措施

(1) 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挖掘机、装载机、运土车辆等机械停放时须停放在平坡道上; (3) 挖掘机、装载机等靠近既有线路基施工期间,各监控人员必须到位。

(4) 加强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5) 严格执行各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6) 加强起重设备的检查维护,坚决杜绝带病作业。

(7) 指挥人员对所指挥的设备必须熟悉技术性能后方可指挥,并且发出的型号清晰明确。

(8) 在大风(超过六级)、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严禁作业。 6.2.5 线路施工行车安全措施

(1) 施工前对参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技能。严格落实现场作业“七控”办法和行车线施工安全规定。特别对民工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全面监护。

(2) 严格施工防护,健全行车防护体系,认真执行安全防护规定。防护人员要熟练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提前上岗到位,施工的各种行车防护用品及信号标志必须齐全、有效、醒目并安设正确。

(3) 重视同行车部门的联系,通讯工具要保持良好状态,随时通

报行车情况,人员、料具及时撤离,务必做到人员不挡道,料具不侵限。

(4) 施工前认真进行现场调查,明确施工影响区域和防护范围,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项措施,涉及行车设备的作业必须同车站和工、电部门联系,搞好配合,严禁擅动和损坏电缆和其它行车设备及设施。

(5) 凡妨碍行车的施工必须设臵防护,防护由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防护员组成。施工防护员、联络员由经考试合格的正式职工担任。

(6) 靠近线路堆放的材料、机具及施工中的临时支架等不得侵入建筑限界,片石等的堆放、堆码应稳固。快速列车通过地段,线路两侧施工机械及堆放物品距钢轨头部外侧必须保持在2m以上。施工用的材料、机具必须符合限界要求,并且堆放整齐稳固,严防滑塌侵限。来车前必须将施工地段检查一遍,确保无侵限料具。

(7) 严格按照上海局有关行车设备施工管理的办法,编制施工方案进行申报和审批,施工期间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6.2.6 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措施

(1) 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

(2) 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臵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3) 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零保护;

(4) 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

传动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臵;

(5) 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应断电挂牌,专人防护,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

(6) 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度,严禁“一闸多用”。 6.2.7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1)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 驾驶室或操作室要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存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要远离钢丝绳;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6.2.8 雨季施工防洪安全措施

(1) 成立抗洪防汛领导小组,建立雨季值班制度。在雨季来临之前,建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片包保。在雨季施工期间定期检查,严格雨季施工“雨中、雨后”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平时施工作业,雨时防汛抢险。每个施工现场均要备足防汛器材、物资,包括雨衣,雨鞋,铁锹,草袋,

水泵等,做到人员设备齐整、措施有力、落实到位,防洪抢险专用物资任何人不得随意调用。

(3) 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获得气象预报,掌握汛情,以便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施工。同时制定现场雨季值班表,建立雨季值班制度,设专人每天收听气象预报,做好记录,有暴雨或大暴雨天气情况,及时通知,值班人员提前作好应急准备。专人负责协调与周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防汛事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及时排水,减少损失。

(4) 在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加强对既有线路基帮宽工点的检查,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对处于洪水可能淹没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

(5) 雨季进行的路基附属混凝土及圬工作业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拌合站及砂石料仓均设遮雨棚,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尽量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

(6) 加强对帮宽路基、路基边坡观测及邻近公路、铁路施工等雨季汛期安全巡视。

(7) 现场中、小型设备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机电设备要安装好接地安全装臵,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臵安全可靠;施工电缆、电线尽量埋入地下,外露的电杆、电线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雨季前对现场设备作绝缘检测。

(8) 对停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土工材料等严禁淋雨的材料采取遮

雨、防潮措施,现场物资的存放台等均应垫高,防止雨水浸泡。

(9) 加强对临时施工便道维护与整修,确保其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

(10) 雨季时派专人在危险地段值班,重点加强对既有路基帮宽的观测,并派专人对施工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系统排水通畅。 6.2.9其他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进行施工,对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现场文明施工。 6.3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6.3.1 环境保护

成立环境保护小组,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并严格执行。

(1) 粉尘控制措施

①现场定期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②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③装卸或清理有粉尘的材料时,提前在现场撒水。 ④严禁向现场周围抛掷垃圾。 (2) 噪声控制

①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降低噪声。 ②夜间施工时,监督职工不得敲打钢管等,尽量减小噪音,施工时严禁大声喧哗。

(3) 进出施工现场的所有车辆不得鸣号,出现场时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6.3.2 现场文明施工

(1) 做好现场施工平面布臵的管理

施工现场各种材料及设施按平面图布臵,做到整齐美观,保证场区道路畅通。

(2) 现场文明施工

①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文明施工规划及奖罚措施。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奖优罚劣。

②施工现场分区设卫生负责人,派专人进行管理,责任到人。生产及生活区垃圾分区堆放并及时清运。

(3) 施工现场食堂等卫生管理

①宿舍区设一个食堂,确保符合卫生标准。生、熟食分开,禁止使用塑料制品作熟食容器,食堂工作人员通过健康检查后上岗。

②生活区垃圾由专人清理,达到日产日清。

③施工现场设电开水炉随时供应开水,防止职工中暑及食物中毒。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x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