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总承包企业国际竞争力探讨

更新时间:2023-12-07 01: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建筑总承包企业国际竞争力探讨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型建筑企业的总承包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加强。以中建总公司、中铁总公司、中交总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实施总承包管理,成为资金密集、管理密集、技术密集,具备设计、施工一体化,投资、建设一体化,国内、国际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建筑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和开拓国际承包市场的主导力量,带动了行业发展。本文对我国建筑总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总承包 国际建筑市场 国际竞争力

一、国际建筑市场的特点

近几年,国际常用的总承包管理模式有八种:平行承发包模式,项目总承包模式,施工总承包模式,施工联合体模式,施工合作体模式,CM模式,NC模式,BOT/PFI模式。目前,国际建筑市场呈现出五大特点。

1、工程总承包方式所占比例不断扩大。新时期下,业主将会从强调购买项目本身,发展成为强调购买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功能与服务。同时业主希望简化合同管理、事先确定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风险;而承包商也愿意化解风险、提高质量、加快进度,实现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所以在全球建筑领域建筑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总承包方式所占承包比例不断扩大。如上海建工集团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建设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获得成功。

2、投资主体多元化,带资承包现象普遍。 由于世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建筑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2003年世界主要的150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的建筑投资实际规模约为1.2万亿美元;全球建筑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投资增长缓慢,各国政府向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开放了更多的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和私人资本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明显增加。投资主体多元化使竞争加剧,面对对自身有利的市场,业主为了分担风险、加快建设速度,往往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帮助业主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如北京城建集团联合上海建工、香港建设集团,采用联合体总承包管理模式建设国家大剧院工程已初见成效。

3、市场准入壁垒难以突破。目前,尽管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市场是开放的,对外资企业给予国民待遇,但其普遍实施的专业执照或企业许可、人员注册资格制度,仍对我国企业的进入有着很强的技术壁垒。例如,美国从事上下水、消防、电气、暖通、电梯等专业的建筑公司一律要有专业执照,对建筑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d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