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怎样有效地与学科、活动课程整合(发言)word文档

更新时间:2023-09-11 06: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校本课程怎样有效地与学科、活动课程整合

芦淞区早禾坪学校:殷月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感谢你们给我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与在坐的兄弟学校比,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等,我们可以说是做的远远不及你 们,下面我将谈谈我校的校本课程怎样有效地与学科、活动课程整合的,盼望大家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个人精神、情操、品质、能力形成的前提,便是良好的习惯。古人云:“七分做人、三分做事”,习惯常常是透视一个人的反光镜,从习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处理问题的态度等。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校本课程怎样有效地与语文、美术、音乐活动课程整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

一个人也许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一定要有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决定人生的基石,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也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改变或决定美好人生的重要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开展了“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校本课程。围绕这个大课题,我们开设了几个子课题。如: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健康习惯、处事习惯等。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和探讨我们是怎样有效地将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有机整合的。

一、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上完怎样孝敬父母的课程之后,我首先让学生主动搜集一定数量孝敬父母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经典的,有的是古往今来名人孝敬父母的动人传说。如《若飞孝敬父母》,还有三字经中的《子路孝敬父母》、《黄香温席》等,以及我们身边发生的孝敬父母鲜活的美德故事。如我校六年级学生黄晶亮,他爸爸得了癌症,母亲又体弱多病,还要在医院里照顾父亲,这样,家里的一些家务活都留给了他,他家离学校有六七里路程,他每天很早起床,洗自己的衣服,喂鸡、鸭、猪,然后做早饭,中午放学回家,做完午饭后,又要急急忙忙往返十几里路程去医院送饭给爸爸、妈妈吃,晚饭也照样如此。可他没有因此而耽误学习,其成绩与表现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搜集完故事后,我就让学生把这些故事讲得流利、有感情,再利用班队活动或语文课开展讲故事比赛,讲完故事再写听后感。

.

孝敬父母不光是在嘴上说说而已,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必须将抽象的说教变成具体化的事实来进行有效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我发放了一周的家务调查表,请家长先观察其子女在家做家务劳动的情况,有条件的用照相机拍下来,再填写好调查表,没条件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参加家务劳动的形象画下来,然后利用作文课,自己取个名字。(如《快乐的家务劳动》、《做孝敬父母的孩子》等)写下来,在作文讲评时,我让写得好的学生把自己的文章念出来,然后我把黄晶亮同学孝敬父母的感人事例用下水文的形式写出来,念给了大家听,同学们和我以及听课的老师(我上了一节孝敬父母的教研课)都非常感动,听完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亮哥哥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我也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让学生主动搜集古代美好传统的孝敬父母的名人经典故事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活生生的身边故事,来真切的感化学生、启迪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学生、增强学生对孝敬父母的深刻认识。

二、与美术课程的整合

在教孝敬父母内容时,我让学生把生活中自己或他人孝敬父母的场面拍下来,或者画下来,利用美术欣赏课,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除了比一比谁的作品美,摄影水平高以外,还要对照自己的作品说一说是怎样做家务劳动的,夸一夸别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摄影能力、审美能力,又受到了孝敬父母的教育。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将孝敬父母的教育,巧妙的整合,揉进美术欣赏课中去:这样既能将思想教育有效的渗透到美术欣赏课里,又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从而达到德艺双全的双重教育效果。

三、与音乐课程的整合

在教完怎样孝敬父母之后,我让学生搜集赞扬父母、孝敬父母之类的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是一本书》《家的故事》等,有碟的先让学生观碟,形象化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然后利用音乐课把这些歌曲教会后,再用自己喜欢或拿手熟悉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如有的同学用竖笛吹、口琴吹,有的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有的同学用舞蹈来表现,有的同学以歌唱来倾听和表达。如教完《妈妈是一本书》这首歌曲之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喜欢唱的在一组,喜欢吹的在一组,喜欢演奏的在一组,喜欢跳的在一组,先让他们分组练习,熟练以后,再选一名同学当总指挥,一名同学朗诵。进行集体表演。同学们兴趣挺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能获取一定的

.

音乐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别具一格的活动中受到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的教育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生动形象地将单调令人乏味的教学变为兴趣盎然的艺术熏陶。将艺术教学渗透思想和灵魂。这样,学生不仅仅学会了这首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还能深深的理解透这首歌的思想内容。将孝敬父母的教育巧妙渗透到艺术教育课中去,这样的音乐课才会有更好更多的收效。

四、与大队活动的整合

上个学期,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征文,内容是:“快乐小当家”,先布置学生在家里做一周的家务劳动,选择星期天当一天的家,然后把自己是怎样当家的感受写下来。而我们开展的校本活动课中,正好有怎样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这一内容,而且学生写过“快乐的家务劳动”,所以,我只要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的修改一下,写“快乐小当家”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学生通过自己当家的亲身体验,体会到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能同时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能以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表现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是酝酿和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灵魂深处烙上孝敬父母的潜意识印迹,从而使孝敬父母的教育达到实质性的最佳效果。

五、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在上尊敬孝敬父母的校本课程内容时,我们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快乐小主人”中,有一个主题活动是调查父母一周的活动,我们将这一活动内容与校本课程中“孝敬父母”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设计了“父母一周活动的调查表”,学生每天必须认真填写,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家务,了解他们是怎样当家的,感受父母的辛劳,并写出观察日记,我们还将通过给父母写信、写诗,生日送一份小礼物等活动,让学生深深懂得知恩、感恩,并立志努力学习,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

校本课程通过与学科、活动课程有机整合以后,学生进一步懂得了父母养育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应该为他们多做点事情,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好品德。当父母生病时,应该主动端茶送水,为他们求医问药,多说一些安慰的话语,当父母外出时,送一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平时在家里,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抹门窗、洗自己的鞋袜等。如能这样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孝敬父母就能成为我们自然而然的习惯。好的习惯能变成一种持久的力量,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良好的品质。品行是人生最可贵的资本,

.

它能让孩子辨明方向,端正人生,现在的教育往往过分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却忽视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其实,好的品性就像一笔丰富的储蓄,他会源源不断地为人带来“利息”——明辨、坚毅、慎思、通达……对此,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认真对待,不能偏颇。成绩的高低只是衡量学生智商的尺度,绝不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全部。才高不如德高,良好品德、品行的培养,是铸就美好人生的导向和基石。有效的教学方法,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科教育与学生活动的有机整合和有效实施,是值得我们老师认真探讨的全新课题。总而言之,在寻求探讨全新有效教学方法和模式之时,我们应该立足于自主创新,立足于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大胆探索和尝试以及具体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有效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要养成的100个习惯》 2、《美德家训》 3、《三字经、弟子规》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l4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