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实验教学,提高探索科学素养 doc4

更新时间:2024-02-03 12: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强科学实验教学,提高探索科学素养

休宁县海阳一小 余敏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

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科学课也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

一、设计富有情趣的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科学教学中,我体会到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源于教材,而不囿于教材。要强 化教学内容的可研究性,注重充实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要把学生当作科学学习的主体,要充分以探究为核心,改 变干枯条文的传授和反复解释的教学方法,才能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望而生畏,不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设计接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实验 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科学。譬如,在教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肌肉与骨骼”的内容时,做一个手臂活动模型,只需两条小绳 子,两块硬纸板,加上铆钉及回形针就可制作了。这样的制作,学生的兴趣非常浓,他们可尽情的摆弄,反复地改动,使学生了解到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 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的联系。他们亲自制作模型,亲自操作,经历了探究的活动过程,这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贴近生活化

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必然要借助一定的实验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实验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材料包括可供观察、实验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一

1

定的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三、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内化。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学。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如2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千克的食盐、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等。即使实验失败了,这种探究活动还是对学生起到了教育意义,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失败的原因。再如讲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当学生明白了溶解的意义之后,对同学提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同时展示数量不等的食盐、冷水、热水、大小不一的烧杯等,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亲自实验,验证他们的答案。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也会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四、以问题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技能。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取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还要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 习惯,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的探究活动。因此,我们要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不 断地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譬如,我们在做四年级科学下册 “一切都在运动”的实验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图片后,再做实验,实验是:将文具盒放在课桌上,钢笔固定在

2

文具盒上,手按在文具盒上 的一个固定位置,使文具盒在桌面上移动。老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1、手相对桌面有无运动?手相对文具盒有无运动?手相对钢笔有无运动?2、文具盒相对于桌 面有无运动?文具盒相对于钢笔有无运动?3、钢笔相对于桌面、文具盒和手的运动情况如何?通过问题的启发,学生自然明白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 动的结论也就不相同了。这样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索物体运动的外在联系,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上《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纸船,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活动后会陆续发现:纸船起先都飘浮在水面上。但过上一段时间后,纸吸足了水后,因为皱纹纸的吸水性强,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会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沉得快。又如在教如《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在教学中,要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探究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在有趣的科学学习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快乐,培养科学素养。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95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