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3-12-04 03: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磁铁的两极”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三课。磁铁是学生

喜闻乐见的玩具,对于磁铁学生已有初浅的、零散的认识。本单元从交流磁铁知识开始,安排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磁铁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是密切联系的。本课意在启发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检测磁铁上磁力的强弱,亲自感受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建立磁极的概念,了解磁极间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性质。在设计、操作、分析磁铁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培养积极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学生经历半年多的科学课学习,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科学探究等学习科学的方法;逐渐养成了对科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的习惯。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一个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课堂探究学习的氛围,引发学生建立假设 → 设计实验验证 → 得出结论。课堂教学以小组探究活动形式进行,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从感性的认识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到收集、整理、归纳出规律,为后面的教学和制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互相排斥,有时互相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乎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验证推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没有标志的小条形磁铁(2个)、大条形磁铁(1个)、铁架台、

回形针(1盒)、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大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粉、回形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实验激趣导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磁铁有什么特性? 生: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生:磁铁能吸引铁制物品。

师:磁铁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等着我们去发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磁铁。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实验,把小钢珠放在蹄形磁铁的中间,它会怎样?看到这个现象,你们想到了什么?(播放“蹄形磁铁吸小钢珠”视频)

生:小钢珠滚到蹄形磁铁的一边。 生:磁铁中间的磁力比两边的磁力小。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师: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磁力的大小不一样吗?这需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验证这个问题用条形磁铁来实验更容易,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条形磁铁和回形针,请各小组用这两种材料来讨论设计关于“条形磁

铁的磁力哪里强?哪里弱?”的实验方案,同时思考交流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条形磁铁分为几部分测量?怎样测量各部分磁力的大小?(课件出示问题)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实验方法) 3.全班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师:各组同学都想出了好的实验方法,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先说实验方法,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

完善实验方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挂回形针,怎么判断磁力强,磁力弱?——回形针挂的多,说明磁力强;回形针挂的少,说明磁力弱。

(2)回形针挂在哪些地方呢?——两端、中间、两端和中间的中点这5个有代表性的点。这个实验是比较实验,取得点越多越能精确地检测磁铁的磁力的强弱。可是课堂上时间有限,无法检测每个点,因此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个点。

(3) 回形针怎样悬挂?——把第一个挂上去的回形针一头掰开,其他的往第一个上挂。

(4)如何计数?——挂不上,记0;挂了15个掉下来,记14。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5.学生汇报交流各组的数据和观察数据的发现。

师:老师非常欣赏同学们实验时认真细致的态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组的数据。(所有小组汇报)观察各组的实验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yw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