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的复制

更新时间:2023-11-11 19: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DNA的复制

课 堂 教 学 方 案

标题:第三章第节DNA的复制 学时分配:1学时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 记住DNA复制的概念

2、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3、 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3)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知识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体会证明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的巧妙之处。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特点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知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携带有大量的遗传信息。DNA既能作为遗传物质,就必须具有精确的自我复制能力,这些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到下一代的,它是怎样进行复制的呢? 思考讨论 引起思考引入新课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完成的。) (引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 二、新课

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条DNA有两条链,大家用蓝色笔画出DNA的两条链。

问题:如果这个DNA复制一次会得到几个DNA?这两个DNA共有四条链。这样就新产生了两条链,新产生的这两条,请大家用红笔来表示。那么新形成的DNA有几种组合情况。

科学家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作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①完全保留复制:一个DNA是全新的,另一个和亲代一模一样,我们 把这个方式叫全保留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每个DNA分子中有一半是原来亲代的,这种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半保留复制

③弥散复制:打乱重分。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52,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后,又发表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形成新的一条链。由于新和成的每个DAN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称作半保留复制。

科学家根据三种假设,分别推测出这三种可能复制方式的产物。最后,通过实验最后确定了DNA的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教学意图是阅读思考 学新知识 )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大家阅读课文P53,结合图3-12,利用物理、化学知识体会科学家实验设计的方法、原理、步骤、结果、结论及它的巧妙之处。

强调: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1科学家以含N15标记的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在细菌生长过程中,N15进入含氮碱基,经过多次分裂后分裂,细菌的DNA充分的被N15标记上,

2再将大肠杆菌移到含有N14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分裂后,提取DNA离心,记录试管中DNA的位置

3细胞分裂两次后,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的DNA的位置。 实验结果:

启发引导下,学生们分析试验,得出子代DNA的双链中,一条来自亲代(N15),一条是新合成的(N14)的结论,总结出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想,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也掌握一种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在复制过程中,原来双螺旋的两条链并没有被破坏,它们分成单独的链,每一条旧链作为模板再合成一条新链,这样在新合成的两个双螺旋分子中,一条链是旧的而另外一条链是新的,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半保留复制。 (教学意图是培养学生看图思考 培养严谨重视实的态度。) 3.半保留复制的条件 质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NA的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呢?

1958年美国生化学家Kornberg在试管中用脱氧核苷酸合成DNA。他将大肠杆菌中提取的DNA聚合酶加入到含有四种丰富的脱氧核苷酸和适量的Mg2+的人工体系中,并没有发生DNA 的合成,当加入少量的DNA作引子和ATP作为能源物质,经保温孵育后,测定其中DNA的含量。发现其中的DNA的含量增加了,并且新合成的DNA性质完全决定于加入的作为引物的DNA。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即DNA可以进行复制,复制时必需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原料、模板、能量、酶。 4.DAN分子复制的过程

向学生展示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图3--13) 分步讲解:

(1)解旋:完整的DNA分子复制开始后,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两条主链逐步分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

(2)在解旋的同时,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

(3)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伸,并且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过程就可以概括为解旋—碱基根据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子链—新的DNA分子。 三、知识的总结 1. 概念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2.条件:

模板:DNA的两条链

原料:脱氧核苷酸(四种) 能量:ATP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3.过程:概括为解旋—合成子链—子链与母链结合—新的DNA分子。 5.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四、课堂练习

例 如果将大肠杆菌的 DNA分子用N15 标记,然后将大肠杆菌移入 N14培养基上连续培养。从分析得知,第一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与亲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若连续培养三代,此时,含

标记的DNA分子约占大肠杆菌DNA分子总量的多少?其原因是多少?

【解析】 解题时,可用下图表示双链DNA分子复制过程:从图解可知,第二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是以亲代的DNA分子中两条母链分别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复制而成的。第二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总量中,含

)第三代应为

(即

标记的为 (即

【答案】 以亲代DNA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而成;25%;因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进一巩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复制所需要的条件、复制过程及特点。本课不仅与DNA的结构有密切关系,也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知识有联系。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从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学法及教学目标等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DNA的结构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而领会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与复制密切相关。所以我在这节课一开始先和学生一起复习回顾DNA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由此引出DNA复制的内容。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另外,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识进行分析、讨论与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 巩固基础知识 课堂测评

基础知识测评 学生练习 检验知识目标达标情况 八、课堂测评

1、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了2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DNA中含最初DNA链的DNA占

A. 1% B. 2% C. 25% D. 50%

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 B.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能量直接由糖类提供 C.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 D.DNA复制过程中两条母链均可作模板

3、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l、G2代细胞。再从G0、Gl、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下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G0、Gl、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________,Gl________,G2_________。 ⑵ G2代在①、②、③3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⑶ 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________,条带②__________。 ⑷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后作业

1、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 ):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间期

2、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A.(a+b)/2 B.(3a+b)/2 C.(a+3b)/2 D.(a+b)/2

3、某双链DNA分子带有15N同位素标记,在试管中以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连续复制4代之后,试管中带有14N同位素标记的DNA占总量的

A. 12.5% B. 25% C. 50% D. 100%

4、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 十、板书设计

第三节 DNA的复制

一、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

二、复制的条件:模板、酶、原料、能量等 三、复制的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螺旋 四、复制的意义:传递遗传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2k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