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更新时间:2023-11-30 09: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在政治课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大大降低了教育实效。因此,研究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并寻求解决策略,是推动政治课教学向素质教育迈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认识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自觉地学习,即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意志、习惯,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自觉地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第二是自主地学习,即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并不满足于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是主动地再寻求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三是创造性地学习,即学生在第一、二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动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新观点、新主张、获取新知识。这也正足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在传统的孝乏学和评价牛,往往更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第一个层次,而忽视了第二、三层次的培养与发挥,其结果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学习机”、“训练机”,不断灌输,反复训练,最终形成“高分低能”的局面,因此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键在于通过影响课堂教学的个个因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品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传授者与被传授者,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是主角,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整个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个中心展开。讲多少、讲多深都是教师的一厢意愿,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势必压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难、繁、旧的教材,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高中政治教材许多内容难度大、内容深、理论性强,再加上我国目前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因此,教材中的一些观点和提法显得比较落后。如高一《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劳动价值论”这部分内容,几十年都没有多大变化和调整,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但教材中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教材中一些材料的选取相对陈旧,对学生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加之,许多学生从心理上不太喜欢政治,即便有些学生喜欢,也因为教材理论性较强望而却步。所以,他们不愿在政治科中花费太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生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3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一言堂”。由于教材理论性较强,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却昏昏欲睡。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唱”没有学生“和”。在这种凝固、僵化、缺少生机的教学方式下,容易导致学生厌倦情绪的产生,因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4单一的评价体系,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成绩好就一切都好。为应付考试,教师忙于划重点、找答案、押题猜题,学生只重视考前突击复习。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就只剩下了考试。我划你背、我写你抄、我说你记,为了获得好成绩,回避一些焦点问题,还要嘱咐学生考试时不要写“过头”话。其结果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缺乏主见、人云亦云。

在上述外因的作用下,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形成思维的依赖性,依赖教师。依赖参考书、依赖答案。不愿意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而只等现成答案。如果放开手让他们自主地、创造性的学习,他们则感到很茫然,且无从下手。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常跳不出已形成的思维定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政治课教学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必然会使其走入一个死胡同。它非但不能承担起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而且会使其鲜活的教育内容封尘在枯燥的理论之下。所以,改变这种现状是每个政治教师都应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

三、解决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策略 1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在信息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媒体、传媒、网络的存在,使教师不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政治课教学向素质教育迈出的坚实一步。

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于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中具有独立人格的两个主体。二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平等对话、交流,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信息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知识的共识、共享、共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对课堂各种信息综合把握,及时作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有效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其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上。正如《课程标准》对教学方法的规定中所指出的:“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孤立和一成不变的。教师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求学。”因此,讨论法、辨论法、谈话法、演讲法、发现法、质疑法、自学法、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等具体教学方法合理选择和运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不仅备“教案”还要备“学案”。“学案”简而言之就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方案。它要求教师在编写和设计学案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在问题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心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发现问题。 2用活教材,激发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活教材是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政洽教材中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一些理论和材料落后于现实,让学生读起来毫无吸引力。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深切的感受到,当代中学生因其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活跃的思维,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想探究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他们渴望教材能与现实生活再贴近些;渴望教师在剖析教材时,不仅仅是让他们懂得一些干瘪的理论。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深”上下功,即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论,尤其是经济学中,一些下政策理论提出的前因后果,背景知识及其发展过程、现状、甚至最新的理论成果等都要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深入浅出,指导学生如何探究。另一方面,还要在“广”上下功夫。教材中提到的理论、原理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相联系:可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以及教材中的知识可以与哪些学科相联系等。只有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教材,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搜集、整理、归纳、分析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除上所述,就教材问题而言,还可以由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这样做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针对学生的特点:弥补统编。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上更具操作性。

3建构课堂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发展”。目前,高中政治统考、会考都实行开卷考试,这是对学生评价方式向素质教育迈进的一步。开卷考试对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尽快建构政治课课堂评价体系,从学习环节、从知识、能力、觉悟上给学生积极、客观的评价,从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所以要开创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政治课重放异彩。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vh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