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2015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2014版)

更新时间:2023-03-11 09: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简答题

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①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②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③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④青少年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名词解释

1.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发展

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是新陈代谢。

3.规律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①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③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④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⑤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⑥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⑦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

1

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①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长我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是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

④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 ⑤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⑦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实践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范畴。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①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区别于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

2

心主义路线。

②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直观、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②辩证唯物主义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④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⑤反映具有创造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应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告知你的正确和错误的问题。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当前实际,论述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

②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

3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怎样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当前实际,论述它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与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它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否则,就阻碍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③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性。我国民主制度和法制尚不健全,存在政企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官僚主义、机构臃肿等现象,必须进行改革,以同经济体制改革互相配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③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

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④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名词解释

1.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2.剩余价值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

4

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根源。 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决定着生产者的命运。

③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原因是商品不再是独立的私人劳动产品,而是许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2.简述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各是什么?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其根本特点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佘贵生产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基本矛盾十分尖锐时就会引发经济危机。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名词解释

1.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是指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

2.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二、简答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

5

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同质化。所有国家按照同一“游戏规则”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是合乎逻辑的,但收益和风险却并不对等。在同一“游戏规则”面前,发达国家处于有利的地位,而欠发达国家事实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主要原因是:第一,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第二,欠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运作启动较晚,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不高,无论是在宏观调控方面,还是在微观组织方面,经验都很欠缺;第三,市场化“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往往更多地是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对欠发达国家往往不利,起码目前的情况是如此;第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除了民族国家之外,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一支新的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跨国公司,尤其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都是源于发达国家,而欠发达国家在短期内又很难形成自己的对全球经济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跨国公司。

从以往的经验和目前的情况分析,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可能产生在五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使欠发达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加大;第二,经济全球化使欠发达国家国内经济发生

6

波动的可能性增加;第三,经济全球化有可能使全球财富和收入的分配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欠发达国家;第四,经济全球化使欠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出现新的难度;第五,经济全球化有可能使欠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增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处在转轨进程中的国家,对于防范来自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既要引起高度的警惕,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此,提出以下三点对策思路:

第一,正确处理国内制度建设与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第二,强化政府在经济全球化风险防范中的职责。必须加强政府对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三,加强国际合作。这对于化解和防范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总之,只要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就不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从战时共产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度,大力发展商业;在一定程度内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并以租赁租让的形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2.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基本特征: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7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哪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综合他们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六,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mw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