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誊抄笔记

更新时间:2023-05-26 09: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发展心理学》笔记

06教育学 赵慕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发展心理学的内涵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

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心

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的心理发展;狭义而言,仅指个体心理的发展。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的

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5、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解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观念,

这些观点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并出现了福禄贝尔的“恩物”,

达尔文的《一个儿童的传略》等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这些都为科学的儿

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普莱尔的《儿童心理》被公认为一部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著作,因为

其研究不仅在于探讨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其研究内容包括感知、动作、言

语、意志等多个方面,其研究方法设计纵向跟踪,横断比较,采用观察、实验等

多种方法。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是儿童心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涌现出了一

批先驱人物,出现了重要的理论派别。研究途径有霍尔的问卷法、比内的智力测

验、格赛尔的儿童发育理论。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为章的名字,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在短的时间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

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学变化。

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者统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

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着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的变化,也叫做追踪研究。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

第四节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

显现过程,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代表人物有高

尔顿、霍尔和詹森。

2、环境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有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强调和机械的看待环境或教

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是华生。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分别重视了遗传因素和环境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制

约作用,但两者都因为片面强调一个因素的作用,走向了极端而失却了科学性。

(二)、二因素论

该理论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的

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心理学

家吴伟士和德国的心理学家施太伦。

(三)、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

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皮亚杰,他认为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之外的

客体,也不是来源于独立于客体的主体,而是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论注重的是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

中以什么关系发生作用,深入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企图揭示其间

的内在机制。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

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

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题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

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这里的动作或活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动是指外部动作和内化了的思维活动。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

两个形式进行的。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以

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

刺激,就要按照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

境的需要。因此,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增加,不会引起图式的改变;而顺应则是质

的变化,创立了新的图式或调整了原有的图式。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

动趋向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

3、影响那个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发展心理阶段说

(1)皮亚杰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

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

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儿童

出生的第一个月只是遗传性反射格式,通过第二分阶段的习惯形成,使一些单一

的反射动作加以整合、联结,如寻找声源,用眼随着运动的物体等,大约在9

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

②前运算阶段(2-6、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

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

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旁左右的影响。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

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

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推理上、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

段的儿童,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

物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这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

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

理。

(2)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前道德阶段的儿童

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

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

居多数。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

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而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始自9-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

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

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而称之为道德

相对主义。按皮亚杰的观察研究,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

力发展齐头并进的。因此,对一般儿童来说,自律阶段大约跟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上)同时出现。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他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为: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第一阶段这是婴儿期。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基本态度,是

健康人格的根基。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

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

生产生信任感。

2、自主对羞怯(2-3岁)

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围

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

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将

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相反,

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

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生羞怯、疑惑等。

3、主动性对内疚(4-5岁)

第三阶段是幼儿后期。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

到较快发展。因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

设想和建议。如果成人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适当评价鼓励他们的

活动和建议,就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创造精神。反之,成人急躁、

粗暴,不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会形成胆怯、

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

4、勤奋对自卑(6-11岁)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进入小学,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和得到赞许。

若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了成功与赞许,他们就会继续勤奋努力,乐观进取,养成

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品质。如果屡遭失败,就会丧失自信和进取心,形成冷漠、

自卑的人格特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l2-18岁)

第五阶段是青年初期,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自我同一性是在前四个阶段

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心理面貌的整合,即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与别

人的异同,以及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联方式。由于没

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经常处于犹豫状态,缺乏自信,导致生活节奏缓慢,做事

拖拉,没有活力,甚至极度孤僻。

6、亲密对孤独( 8-30岁)

第六阶段是青年晚期,成人初期,是形成亲密对孤独的时期。这一时期,青

年人已走向社会,进入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之中。他们需要与伴侣、朋友、同事

等建立爱情、友谊、团结与亲密的关系。如果发现自己不能与别人建立起友爱、

亲密的关系,就会感到孤独,产生不愿与人接近的孤独感。

7、创造性对自我专注(25-55岁)

第七阶段是成年期,是形成创造感或自我专注(停滞感)的时期。这一阶段

正是成家立业之后,一方面自己承担着社会任务,有工作,有事业,要求为社会

创造价值,发挥创造性;另一方面又有家庭,有孩子,需要照顾料理家务和孩子。

如果能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为事业而发挥创造力,就可获得创造感,进一

步创造、再创造。如果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陷入自

我专注状态,就会产生停滞感。

8、完善对绝望(约60岁以上)

第八阶段是晚年期,是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趋于完成和进行反省的时期。当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对自己的一生作肯定的评价,觉得没有虚度时光,未竟事业由下一代接替延续,

对一生不存在奢望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相反,当回顾一生,觉得一事无成,

走过的道路充满坎坷,后悔当初的选择,重新开始又为时已晚,于是就充满悔恨、

悲哀、绝望。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坚持行为主义的客观化

立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但同时,这

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其实班

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具有典型性。

1、三元交互理论

班杜拉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

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

个人通过观察他们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

某些行为反应特征。观察学习是一种师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

验为基础的学习。

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在20世界30年代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

论至今尚有影响。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该理论将人心理发展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种。前者的

发展收到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他

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过程。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他认为,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

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的转化有四个标志:意识心理活动的随意技能;二是心理活动

的抽象概括技能;三是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四是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景下,儿童借

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的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

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种差异就是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发展,是潜力的开发。

(2)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

(3)教学的最佳时期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五)、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

科尔伯格是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家,他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人的道德发展。他

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种阶段。下面以“海因茨两难”的故事为例说明

这个理论体系。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

1.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

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

2.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

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第二章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

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第一节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动作发展受生物成熟的程序化制约,也受环

境的影响。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

(二)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三)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四)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动作发展受生理预置程序化的制约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粗细指向,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

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一)手的抓握动作

手的抓握动作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

调。五指分化抓取物体与手眼活动对婴儿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

(1)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

(2)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3)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二)独立行走

这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婴儿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2)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3)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婴儿动作的发展好与不好,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或延续其心理发展水平具有

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

缓的作用。

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

的开端。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环境。婴儿感知觉

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1、传统的观点一直把新生儿、婴儿视为软弱无能、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有人

认为他们一生下来就是一块“白板”。这种歪曲性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

着统治地位。但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特别是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的发明,

极大的促进了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研究。研究发现,新生儿、婴儿具有了不起的

反映外界刺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2、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

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

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有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

合称为习惯化范式。通过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以前无法了解的早期感知能力。

3、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通过一

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记录注视时间,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察

觉刺激源。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的长短,还发现他们能够区别不同的刺激

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

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二)视觉的发展

1、视觉集中:研究发展,出生后3周婴儿的视线开始集中到物体上,理想的视

焦点是距眼睛约26厘米处;

2、视觉追踪:出生12-48小时的新生儿中有3/4可追视移动的红环。

3、颜色视觉:出生后15天就具有颜色辨别能力,3-4个月的婴儿颜色辨别能力

基本上趋近成熟水平。

4、对光的察觉:出生后24-96小时的新生儿就能察觉光的闪烁。

5、视敏度:出生后24小时只有成人的13/100,其后开始稳定发展。

(三)听觉的发展。

1、听觉辨别的能力: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新生儿能区别不同的音高。

2、语音感知:婴儿对人的语音的感知能力十分敏感,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3、音乐感知:婴儿偏爱轻松优美的音乐曲调。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

音乐的旋律和曲调。

4、视听协调能力:初生婴儿就有听觉定位能力,表现出视-听协调活动能力。

(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1、味觉的发展: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2、嗅觉的发展;3、肤觉的发展;

(五)空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2、深度知觉:吉布森等通过视崖装置的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

知觉.

3、方位知觉: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通常,3

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

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知觉个别差异很大,有的人一生方位知觉都不清楚。

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

的最宝贵时期。

二、记忆的发展

出生到3个月婴儿的记忆:这时婴儿具有日益增长的保持能力.

新生儿末期经反复训练建立起的眨眼条件反射可保持10天之久.2-3个月

婴儿的记忆可保持30天之久。

3-6个月婴儿的记忆:这一时期婴儿的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学

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保持数天或数周;

6-12个月婴儿的记忆:这个时期婴儿长时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认

生”现象,寻找物体的能力增强,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这都说明长时记忆的

发展。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12个月以后婴儿的记忆:这一时期符号表象的出现使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

产生得以可能,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三、思维的发展。

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轰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

的动作。

1、直观性和行动性。

2、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4、思维的狭隘性。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

四、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的理论

1、后天学习理论

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班杜拉、布

鲁纳等。后天学习理论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两类。

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

获得。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作用,

后又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概念。

2、先天成熟理论

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

定于成熟,

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其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

内在结构—普遍语法,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

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二)婴儿言语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到3岁左右,婴儿基本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分三个阶段,即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多音节阶段

(4-9个月),

有意义的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词汇的发展

婴儿在1岁到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词汇量约50左右,到3岁能达

到1000左右。

3、句法的发展。

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时期。3岁儿童基本上能

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其发展过程如下:1岁到1岁半能使用不完整句,从单词句、双词句到电报句;

1岁半到2岁的句法结构多属完整的简单句和一定程度的复杂句;3岁儿童基本

上使用完整句。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第三节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 情绪的发展

(一)、笑的发展

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的照料的基本手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0-5周):这种笑的反应时反射性的而不是社会性的。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引起婴儿微笑的刺激主要是人的语

音和面孔,他们对熟人和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已属于

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对熟人不不熟的人报以更多的微笑。

(二)、哭的发展

婴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有五种: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

聊。

(三)、恐惧的发展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恐惧

二、气质

气质的分类有很多,但以托马斯和切斯的类型学说为主。他按照适应性、生

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表现,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三种。

1、容易型: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控索,主动交

往。容易型儿童容易获得父母和周围人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负性情绪多,对新异刺激反应消

极。困难型儿童使亲子关系有所疏远。

3、迟缓型:适应环境缓慢,生活习惯逐渐变化;情绪通常不甚愉快,对新

刺激慢慢感兴趣,慢慢活跃起来。迟缓型儿童引起父母的反应往往介于

前两种类型之间,并因具体情况而异。

在儿童中,容易型约占40%,困难型约占10%,迟缓型约占15%,其余35%

属于混合型。

二.社会性依恋

在婴儿的社会化过程中,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婴儿与

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John.Bowlby等将婴儿依恋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

应。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

感联结。

Mary.Ainsworth又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占65%-70%),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

2、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3、反抗型依恋(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

称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没有建立起依恋安全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

恋。

一般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于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无论是否母乳喂养,婴儿同母亲都有一种天然的亲密感。母亲在时,小孩显得更加顽皮;通常会做出母亲不在时,其他照料者(包括父亲)所不允许的行为或动作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一)、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

12-15个月时,主体我得以明确的发展,这时婴儿已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

(二)、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

大概一岁半到两岁时,婴儿具有了用适当的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飞跃。

第四节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亲依恋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第三章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发展仍属于快速发展阶段。

第一节 幼儿的游戏

游戏室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幼儿的认知、学习和社会化过程多半都是通过游戏进行的。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一)剩余精力说

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他认为生物都有保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以外,还有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活动是剩余精力的最好表现,是发散体内过剩精力的方法,剩余精力越多,游戏便越多。

(二)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

由德国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提出。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游戏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天赋的本能活动。最初是实验性游戏,包括感觉运动游戏,这种感觉运动游戏逐渐发展到建造游戏和高级智能的练习。然后是社会经验游戏,包括争斗、追逐、模仿、社会和家庭游戏等。实验游戏的目的是发展自制能力,社会经验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际关系。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三)游戏欲望说

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反对格罗斯的观点,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引起儿童游戏的欲望有: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等等。

(四)复演说

美国心理学霍尔认为,儿童游戏反映了从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游戏是祖先最早活动遗迹的再现,儿童的游戏无非是复演祖先的动作和活动,如儿童的攀爬和打秋千的游戏是人类处于动作阶段生活的复演,团体游戏是部落时期人类生活的复演等。

(五)社会情绪表现说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满足欲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使他们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通常是攻击性的危险冲动,以满足其追求快乐的愿望。随着自我的发展,那些不被理性所接受的追求快乐的愿望就不再以直接的象征性的游戏方式表现,而被更现实的、为社会所接受的一些活动,如俏皮话、玩笑、创造性艺术活动等取代,用这些更隐蔽的方式来满足早先通过游戏得以满足的愿望。西方流行的“游戏治疗”就是这一理论的应用,用于矫治儿童在精神上与行为中的问题。

(六)认知动力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也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他从智力发展的角度,认为游戏是儿童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使之适应自己内部认知结构的一种方法,它在儿童智力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游戏,特别是假想的游戏,是创造性想象的根源。他认为游戏发展与智力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地满足个体的需要。

(七)社会性活动说

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为代表,认为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儿童看到周围成人的活动,便模仿这些活动,把它们迁移到游戏中去。游戏的社会性实践,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况以外,在行动上再造出的某种生活现象。游戏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反映,儿童可以通过游戏掌握基本的社会关系。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变化,首先表现在游戏之中。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儿童游戏的特点

1、婴儿游戏的特点

一岁以内的婴儿游戏室成人——婴儿游戏,有成人发起主动的游戏;两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游戏。

2、幼儿游戏的主要哦特点

幼儿的游戏室象征性的游戏,象征性地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游戏。如用竹竿当马骑。

3、童年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

童年儿童游戏室规则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都是内隐的,而游戏的规 则是外显的。

(二)、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在儿童的游戏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发展规律。根据儿童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独自游戏:儿童一个人玩,没有接近其他儿童的意愿。

2、平行游戏:几个儿童一起玩,玩具类似,但只见彼此独立,没有交流与

合作。

3、联合游戏:几个儿童一起玩一个游戏,其间虽有语言交流,但不受统一

目标的制约,也没有角色之分。

4、合作游戏:一组儿童有组织的进行游戏,且有一定的目的,儿童间彼此

协调合作。

三.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游戏室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三)、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能力。

(四)、培养健全人格。

(五)、增强体质

第二节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言语的发展

随着儿童的成长,其言语能力迅速发展起来。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

(一)、语音的发展

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的发展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幼儿发音能力迅速加强,发音机制开始稳定和完善、基本能够掌握本族的全部语音(注: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咽腔)。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我国3-6岁幼儿语音的发展如下的特点。

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2、3--4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3、幼儿对韵母的发音较易掌握,正确率高于声母。

4、大多数3岁以上孩子对声母发音不感到困难,部分3岁幼儿对法辅音感到困难。

5、幼儿语音的正确率与所处社会环境有关。

6、逐渐出现对语言的意识

幼儿期,主要是4岁左右,语音的意识明显的发展起来,逐渐开始能自觉地、有意识的对待语音,这表现在他们对别人的发音很感兴趣,喜欢纠正、评价别人的发音,也表现在对自己的发音很注意,积极努力地练习不会发的音。学会后十分高兴,如果别人指责他发错的音,他就感到生气,对难发的音常常故意回避或歪曲发音,甚至为自己申辩理由。这些都说明他们已有正确发音的听觉表象,并实际掌握了发音标准,自觉主动的学习着语音。

(二)、词汇的发展

各种语言都是由词以一定的方式组成的,因此,词汇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幼儿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的增加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有研究表明,7岁儿童所掌握的词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汇大约可增长到3岁时的4倍。

2、词类范围的扩大

3、掌握词的类型不断扩大

词从语法上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等。虚词指意义比较抽象的词,一般不能单独作为句子成份,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国内外的研究材料的表明,幼儿掌握词的类型由少至多,体现了一定的顺序,其规律如下: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 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形容词和其它实词。虚词在幼儿词汇中占的比例很小。名词在幼儿的词汇中占主要地位,比例最大,但需注意的是3-6岁期间名词的绝对量有所增加,但在词汇总量中的比例有递减趋势。

4、词汇的内容为断扩大

在掌握词的类型由少至多不断扩大的同时,幼儿掌握同一类词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掌握与日常生活直接有关的词扩大到与日常生活距离稍远的词,从掌握具体的词汇扩大到掌握抽象性、概括性较高的词。

5、积极词汇的增长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积词汇指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幼儿已经掌握了许多积极词汇,但也有不少消极词汇,因此常常发生乱用词的现象。例如:把“粗”说成“胖”,把“解放军”一词与“军队”混用,以致把敌军说成“敌人解放军”等等。所以在教育上应注重幼儿的积极词汇,促进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转化,不要仅仅满足于幼儿会说多少词,而更重要的是看幼儿是否能正确的理解和使用这些词。

幼儿的词汇虽然有了以上多方面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和以后的发展比较起来,这个时期的词汇还是贫乏的,概括性还是比较低的,理解和使用上常发生错误。

三、语法结构的发展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根据我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儿童掌握语法结构的过程大致体现了以下的趋势和特征。

(一)句子的功能从浑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幼儿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语句功能逐步分化。这种分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表达内容的分化,幼儿早期,语句表达情感的(如表示“高兴”“不高兴”)、意动的(语言和动作结合表示意愿)和指物的(叫出物体名称)三方面的功能紧密结合而不分化。,表现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和语景下可以有不同的意义,表达出不同的内容。

2、词性的分化,幼儿早期的语词不分词性,表现为将名词与动词混用,例如:“叭叭鸣”既可当名词表示“汽车”,又可当动词表示“开车”。

3、结构层次的分化,婴儿最初使用的是主谓不分的单词句,双词句,到幼儿期开始出现结构层次分朗的句子。

有关研究者认为,幼儿句子功能浑沌不分化的原因与其认知水平低有关。幼儿早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浑沌不分化的,不能细致的分析事物的特征和细节,所以不能掌握相应的描述事物特征和细节的话语,从而犯语法错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句子表达的内容,词性和结构才逐渐分化。

(二)、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三)、从陈述句到多种形成的句子

(四)、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典型特征:

(一)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口语可分为对话式与独白式。对话是在两人(或多人)之间交互进行的谈话。独白则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3岁以前儿童的言语基本上都是采取对话形式,往往只是回答成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也向成

(二)从情景性语言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情景性言语只有在结合具体情景时,才能使听者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并且往往还需要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甚至身体动作辅助和补充。连惯性言语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使听者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不必事先熟悉所谈及的具体情景。3岁前儿童的语言主要是情景性语言。

总之,在整个幼儿期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情景性言语和比重逐渐下降,连贯性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

(三)、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

内部语言是指不出声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发音隐蔽,语句简略。内部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执行自觉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的机能,同人的意识的产生有着直接的联系。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派出来的。内部语言在幼儿4岁左右开始产生,其特点是出声的自言自语。这是一种介于有声的外部言语和无声的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它既有外表言语的特点:说出声,又有内部言语的特点:对自己说。出声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游戏语言,这种语言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例:幼儿在游戏时,常常一面做动作,一面说话,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

第三节 记忆的发展

幼儿记忆的发展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方面。短视记忆从记忆容量来说明,长时记忆从三种发展趋势说明。

一、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

研究数据表明,幼儿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满。

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1、无意识记忆与有意记忆

前者占主导,后者较为薄弱;前者和后者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优异记忆增长的速度更为明显。

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幼儿容易运用前者,后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两种记忆都随着年龄增 长而增长且相互联系。

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幼儿期以前者为主导,词语记忆较为薄弱,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增

三、记忆策略的形成

1、记忆策略的发展

五岁以前的幼儿不使用任何记忆策略,五至七岁的幼儿不能自主运用,但经过诱导后,可以运用,十岁以后就可以主动自觉地采用记忆策略了。

2、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不断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

特征定位策略:“捕捉”突出特征,便于记忆。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复述策略:不断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

二.思维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最初形态的学习、劳动成为幼儿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由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感性经验不断增加,言语能力不断提高,幼儿的思维已开始摆脱动作的束缚,成为独立的心理过程。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直觉行动思维发生变化

3岁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直觉行动性,思维是在对物体直接感知和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幼儿初期,儿童思维时还常运用这种方式,但随年龄增长,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表现在思维解决的问题逐渐复杂,解决的方法逐渐概括化,言语对思维的调节作用逐渐增。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形成和发展起来

2、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幼儿中期,儿童开始摆脱对动作的依赖,而凭借具体事物的鲜明形象或表象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思维。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形象思维在幼儿思维中始终占优势地位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抽象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运用概念,通过判断、提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过程。幼儿晚期,在知识经验所及的事物范围内,幼儿认识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成分相对减少,抽象概括成分逐渐增加,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二)、幼儿思维形式的思维活动的发展

1、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其概括水平的制约。幼儿虽能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但水平很不够恰当,概括的多是事物表而后非本质的特征,即反映事物功通知的特征。

幼儿最初掌握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的实物概念和日常概念,对掌握抽象概念和科学概念感到困难。幼儿掌握数概念迟于掌握实物概念。

2、判断推理的发展

判断和推理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反映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属性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思维形式。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在正确教育影响下,幼儿推理水平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趋势: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到反映事物隐蔽的内在联系;从以主观经验或情绪为依据到以客观实际为依据;从对原因未分化的笼统理解到对它们有越来越分化的说明。

3、分类的发展

分类的过程也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幼儿分类的特点反映了概率发展的特点。有关的实验研究发现,4岁幼儿基本不能对物体进行分类,不能区发物体的特点和属性,不能把具有共同特点的物体归为一类;5~6岁幼儿多数能依据事物的感知特点和情境进行分类;6~7岁幼儿开始突破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限制,能依照物体功用及内在联系进行发类,但对物体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能力还处于初步阶段。

(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随幼儿年龄的增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晚期,在游戏、绘画、手工、编故事等活动中,已明显出现了构思新形象、寻求新方法的创新精神,这是创造性思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维的萌芽。但是,由于知识经验贫乏,创造性思维往往脱离现实,不符合实际。

第四节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各种活动,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一)、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从幼儿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具有如下特点: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的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三岁幼儿具有自控能力的人数比率不到20%,四至五岁是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到五至六岁,大概有80%到90%的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控力。

幼儿自控活动可以区分为四种:

1、运动抑制:学会抑制某些行动,学会停止动作。

2、情绪抑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3、认知活动抑制: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

4、延迟满足:能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知道行为的发展过程。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方面。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一般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二)、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和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研究表明,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指儿童为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对方造成身心伤害,攻击在这里仅仅被当做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目的。而年龄较大的孩子以敌意型攻击为主,这种攻击则以人为指向,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职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在个体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性别是一个重要方面,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 会成员,就必需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鼓励哪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 不适当的行为。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

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1、同伴关系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2、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3、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4、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五、第一反抗期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自主欲求也逐渐提高。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广阔,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这就是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儿童三四岁时出现。

第五节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多种形式游戏,幼儿各种运动协调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表达和控制能力、人格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通过与同伴交往,可以学到许多从成人学不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一些退缩害羞的孩子,应注意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教给他们如何更好地与别人交往,如何恰当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及如何处理内心的焦虑和冲突,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特征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应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家长在培养幼儿独立性时,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或溺爱孩子就代表孩子做他们自己应做的事情。

第四章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具体运算性,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而转向朋友志向,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着重以同伴的评价为依据形成自我评价,在同伴交往中,促进社会化的发展。

第一节 童年期认知的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的增加

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土2个信息单位,研究资料表明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相当。

(二)、记忆的主要特点

1、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都随儿童的年龄而发展,在小学阶段有意识记开始超过无意识记,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占据优势。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又是记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变化。

2、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意义记忆是一种理解识记,当儿童对所要识记的材料有了理解并有了进行意义加工的能力,他们就能更好地进行意义记忆。小学儿童随着理解力的增加、知识的增多、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言语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他们在学习中越来越多地进行意义记忆。与此对应,机械记忆的百分数随之下降。

3、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小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其增长率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中、小学阶段,直观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包括具体词和抽象词)都随年龄而发展,但对词的材料识记的增长率比直观材料增长率要快,五年级以后对意义抽象的词的再现增长率又超过意义具体的词的增长率。

(三)、记忆策略的运用

儿童对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组织和加工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记忆的效果。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的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

1、复述(背诵):

背诵是能促进儿童记忆的一种有效策略,是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的过程,也是为了达到识记目的而主动做出的意识活动。有研究说明,9—10岁以前的儿童尚不能很好地主动利用背诵策略来帮助记忆的保持。

2、组织:

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组织策略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 :

①归类:

把要识记的材料按某种标准或关系进行归并,以帮助记忆。研究表明,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多地采用归类策略。但不同年龄儿童分类的水平也不同,年龄小的往往按简单联想归类,稍大的儿童常以功用关系分类,然后才逐渐发展到按概念进行分类。

②系列化:

系列化是把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以帮助记忆的方式。

(四)、儿童记忆的培养和促进

提高儿童记忆的效果需要以上述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为依据,而记忆的发展又受到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因此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儿童的记亿能力,促进记忆的发展。

1、丰富儿童的知识和经验

2、提高言语和思维的发展水平

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与言语和思维有密切关系,类别概念和言语发展水平对记忆有重要影响,所以促进记忆的发展是不能孤立于言语和思维发展之外来进行的。

3、利用记忆发展特点,促进记忆发展进程

不同年龄阶段各有记忆特点,适应并利用这些特点帮助儿童提高记亿发展水平。

4、编织记忆之网

帮助儿童建立新知识的关系网,运用新旧知识的关联,建立新知识同已有知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识的联络网,再引导儿童通过联想建立各种知识和经验之间的联结,形成多通道、多结构、多联结的知识网,从此连接记忆之树、编织记忆之网。这既有助于记忆的短时再现,也有助于记

忆的巩固和准确性。

二、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 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种过渡要经历一小演变过程,从而构成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

(一)、思维发展过程的特点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这一转变是思维发展过程的质的变化。

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童年期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维具体形象性的束缚,他们的逻辑推理需要依靠具体形象作支柱,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往往是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同时起作用,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这个发展过程是两种思维成分相互渗透,进行消长变化的复杂过程。

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在整个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也存在着具有关键性的转折年龄。一般认为,这个转折年龄在10岁左右,即小学四年级。

(二)、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的理论和认知发展阶段性的划分,6岁、7岁-11岁、12岁的小学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进入逻辑运算时期。其主要思维特点是:

1、掌握守恒:即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概括。也就是说儿童的认识能力不再因为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如形状、方向、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能够达到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握本质不变性。

2、思维具有可逆性

思维的可逆性是指思维活动既可以向一个方向运行,也可以返回,向另一个方向运行。

思维的可逆性活动有两种。第一种是反演(或否定)可逆性,如把胶泥球变成香肠形状,幼儿认为香肠形状大于球形状,小学儿童就认识到改变了形状还可以改回来,所以两者仍然一样大小。这说明儿童对物体的变化已有了可逆推理的能力;第二种是互反可逆性,如A≥B,它的反运算则是B≤A,两个运算之间是等值的。

3、补偿关系认知

如果把两个相等的胶泥球中的一个压成饼形状,幼儿会认为饼状大于球状,小学儿童就认识到饼形状虽然比球形状大,但同时它也薄了,所以两者仍然一样。这说明儿童已能从两个维度的补偿关系上认识事物的不变性了。

思维运算是以某种守恒性为前提的,思维运算的守恒性又与思维活动的可逆性、补偿关系的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

新的思维结构形成,使儿童认识事物容易把握本质特征,从而为推理和解决

发展心理学整理笔记精华版。

问题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进行推理还必须掌握类别体系化和序列化等推理规则,童年期儿童具有了掌握基本推理规则的能力。

⑴类别体系化

类别体系化是一种重要的分类能力,也称类群集。按类别体系分类,实际上是将子类包含到一个更大、更普遍的类中去的过程,这是类包含问题。

⑵序列化

序列化也称关系群集。序列化主要反映儿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在对称关系中,序列化的演绎表现为:在A、B、C中,已知A=B、B=C,儿童能推论出A=C的结论;在不对称关系中,儿童可以根据A<B、 B<C演绎出A<C 的结论。

分类中的类别体系认知和关系认知中的序列化能力都是思维发展具体运算阶段智慧发展的重大成就,它保证着个体认知活动对分类和关系(序列化)的运算,从而形成童年期这一思维发展阶段的类和关系的逻辑。但是这一时期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还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活动还不能超越具体事物。

第二节 童年期个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是在幼儿期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发展进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期,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快速发展期。

第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与六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平稳过渡期。

第三,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处于第二个上升期。从而进入从对行动性理解向对内部品质理解的发展水平。

就小学阶段整体而言,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但不是匀速发展的;发展的趋向从具体向抽象概括水平过渡。

二、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低年级评价标准具有片面性;高年级的评价具有较为明显的批判性,并能对自己“一分为二”。

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蒙达·哈特尔(1982)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

儿童自我观念的恒常性要到幼儿期末,小学低年级才开始出现,因此小学低年级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较差,到高年级则有明显提高。

总体而言,整个小学阶段自我评价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是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对权威的认知

达蒙(Damon) 把4—9岁儿童对权威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

水平一: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与权威的要求,但到阶段后期开始注重服从权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ux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