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之泥人张

更新时间:2023-10-08 11: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俗世奇人》之《泥人张》教学设计

诸暨市浣纱初中 戚成锋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几个字词:阔绰 撂 怵 抠 戳 模子

2、赏析几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与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抓住文章的关键。

2、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我国民间艺人——泥人张的高超技艺及过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爱护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的责任。

2、结合文章引导学生堂堂正正做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技能,将来做“奇人”的热情。

■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 2、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之“奇”。 ◆难点

1、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 2、了解“俗世”的风土面貌和人情世故。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3.准备授课使用的ppt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解决生子新词。

2.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 设计思想

教者以为,努力开掘文本的原生价值,并由此找到适宜的教学内容确定课文的教学价值,是当下解读好一篇课文的关键。

《泥人张》作为一篇典型的津味小说,选自冯骥才先生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该集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每篇以地道的津味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冯先生,近年来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事业,这些作品与此也是一脉相承的。

本课的故事和人物,从感知层面而言,七年级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如何引导学

生在阅读中做深层次地探索,比如让学生感受地道津味方言讲述故事的韵味,理清故事叙说的脉络,理解泥人张其高超绝活技艺背后,所隐藏的行事的高妙与境界的高远,以及天津码头文化所折射出的民间文化所昭示的民族个性与精神,等等,在教者看来,确是老师需要自觉认识并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

由此,教者希望通过朗读、细读,带领学生感受津味特色,概述故事、理清文脉,贴近到作者言语表达的具体词句上分析“奇人之奇”,并联系作者,领会民间文化中所传承的民族个性与精神,进而升华到我们自身如何在当下为人存在。

■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猜地名。竞猜“天津” ,示题,为了解“俗世”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理情节。围绕“较量”理清情节。 、 三、品味细读——品人物。讨论人物形象:奇人——泥人张;俗人——海张五。 ,讨论这个“俗世”的特点。 四、讨论探究——观俗世。观天津卫“众生相” 五、拓展延伸——论立身。你想在现实这个“俗世”中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六、导读推荐——荐名著。介绍《俗世奇人》中的其它奇人,激发阅读兴趣。 注:整体设计思路:由“奇人”到“俗世”;由文章到名著;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猜地名。 1、出示ppt1: “无奖竞猜”:

? 它,被称为天子渡河的地方,处于九河末梢,原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它是四大直辖市中的——

(设计意图:以“天津”这个地名的由来及特点引入,为下文探讨人物及“俗世”的特点作铺垫。)

2、ppt2示题。

二、整体感知——理情节。

1、大声朗读课文。出示ppt2,解决生字新词。 2、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看大家都读得比较起劲儿,而且很多同学似乎有心领神会之感,老师想问问大家几个简单的问题:1、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段?2、故事发生在哪里?3、故事讲的是哪两人之间的较量?4、他们的较量经历了几个回合?

3、出示ppt4: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两人较量的两个回合。可以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句式来概括。

明确情节:课文先写了海张五挑衅泥人张,泥人张捏泥像还击;再写海张五出口讥讽,泥人张贱卖海张五。

4、小结:这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当中悬念迭出、一波三折,极富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设计意图:理清故事情节,品味巧妙的情节安排,为品析人物形象做准备。)

三、品味细读——品人物。 1、赏析泥人张之“奇”。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这个传奇人物的形象,他就是泥人张。谁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他的形象。出示ppt5: ____人——泥人张

2、再度课文讨论泥人张之“奇”。

师:泥人张确实是个奇人,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来谈谈泥人张奇在何处。学生阅读、思考两分钟。

讨论后明确:

▲ 泥人张之“手艺奇”: 就地取材 单手忙捏 形神兼备

▲泥人张之“行事奇”: 沉稳内敛 智勇双全 巧妙还击

▲泥人张之“人品奇”: 不慕权贵 不畏强权 人格独立。

△“手艺奇”主要关注以下段落:

①、使用夸张的手法,直接点明。(第一段: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侧面烘托:第六段“细嗓门”的话;第九段“食客”们的反应;第10段海张五的反应;

③、正面描写:第8段动作描写直接点明技艺高超;第5段的“第二天,成批贱卖”。 小结:泥人张真不愧为一个泥塑艺术的旷世奇才,但是,能让冯骥才先生引起兴趣,并记录下来流传于世,相信他的身上定然还有更奇的地方吧?

△“行事奇”重点研读以下文字: ①、“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师:这一走,走得怎么样?

明确:泥人张的角度:走得潇洒;

海张五的角度:走得讽刺; 旁观者的角度:走得疑惑。

②、“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 “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师:这是怎样的一戳?

明确:泥人张的角度:愤怒、霸气的一戳; 海张五的角度:讽刺、惊讶的一戳; 旁观者的角度: 解气、痛快的一戳。 △“人品奇”主要抓住以下细节:

①、泥人张“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在与店小二和食客的对比中体现他不

慕权贵、人格独立。

②、敢于跟有权、有势、有钱的海张五作斗争,体现他的不畏强权。

小结:大家分析十分合理,泥人张之奇,不仅奇在炒饭绝俗的手艺上还奇在为人

处事上,而要做到“人品奇”是最难的。

2、赏析海张五之“俗”。

出示ppt7:____人——海张五

海张五之“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身份俗、言语俗、行动俗。 △身份俗:

师:海张五姓“海”吗?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明确:他的权势是攀附权贵得来的、他的财是不义之财。) △言语俗:“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 (明确:主动挑事,言语粗俗、猥琐)

△行动俗:“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明确:肆意侮辱,语言粗俗。)

小结:跟泥人张一比,一个“俗”字送给海张五还真是合适。

四、讨论探究——观俗世。

师: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天津卫是个热闹的地界儿,我们且去看看那里的“众生

相”

1、出示ppt8:且看文中的众生相,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2、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后明确:天津卫这个俗世,有像海张五那样仗势欺人的上层人物;也有像店小

二那样趋炎附势的底层小人物;有普遍存在的看客们那样人情淡漠世态炎凉的平民百姓;但更有像泥人张那样艺高胆大、人格独立的奇人。所以,这是个鱼龙混杂、风习强悍的地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读人,进而读社会”加深对人物及天津卫)

五、拓展延伸——论立身。

师: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今我们同样生活在“俗世”当中,我想问问大家,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在这个“俗世”中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出示ppt9:我们同样生活在“俗世”当中,你想在这个“俗世”中以怎样的方式活

着?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希望大家在这样一个俗世里,先做一个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进而做一个大写的人。抓住今天,好好读书,努力在以后的各行各业中做一个奇人。

六、导读推荐——荐名著。 出示ppt10.

师:好,课堂的最后,给大家隆重地推荐冯骥才先生的这部小说,他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独特的清代的天津卫,在那里,留下了天津的风土面貌、人情世故,在那里,除了泥人张,还有快手刘、大回、苏七块、蓝眼、刷子李……让我们记住这部名著——《俗世奇人》;让我们记住这个天津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冯骥才。

附:板书设计:

俗 世 奇 人——泥 人 张

冯骥才

■ 教学反思

《泥人张》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着重考虑三点:一是文本挖掘应该透彻;二是问题设计考虑学生兴趣激发;三是问题的提出角度注重科学化、艺术化,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为此,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位为:1、在了解文章情节的基础上,深挖人物的个性形象;2、在赏析人物形象的同时品味语言的“津味”3、教学由“奇人”入手,进而理解“俗世”,最后再拓展、导读,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在文本解读方面,我花了不少心思,尤其是对细节的挖掘,既细致、又有深度,借助充分的情境朗读,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个性形象。

从课堂流程来看,比较流畅,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课堂效果来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颇高,发言的学生很多,虽然是七年级的学生,但回答的质量都比较高。

不足之处是课堂的重心还可以稍微后移。毕竟七年级的学生阅读八年级的作品,稍有难度,由于时间不足,对“俗世”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课后继续补充。

一堂课、一次磨练、一些进步,我会本着对语文教学的热爱,继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ly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