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推理与证明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10 08: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推理与证明章节测试题

1.考察下列一组不等式: 23 53 22 5 2 52, 24 54 23 5 2 53,

25 55 23 52 22 53, .将上述不等式在左右两端仍为两项和的情况下加以推广,使以上的不等

式成为推广不等式的特例,则推广的不等式可以是 . 2.已知数列 an 满足a1 2,an 1 的值为 .

1 an*

n N),则a3的值为 a1 a2 a3 a2007

1 an

2f(x)

(x N*),猜想f(x)的表达式为( ) ,f(1) 1

f(x) 24212

A.f(x) x; B.f(x) ; C.f(x) ; D.f(x) .

2 2x 1x 12x 1

4. 某纺织厂的一个车间有技术工人m名(m N),编号分别为1、2、3、 、m,有n台(n N)织布机,编号分别为1、2、3、 、n,定义记号aij:若第i名工人操作了第j号织布机,规定aij 1,

3. 已知f(x 1)

否则aij 0,则等式a41 a42 a43 a4n 3的实际意义是( ) A、第4名工人操作了3台织布机; B、第4名工人操作了n台织布机; C、第3名工人操作了4台织布机; D、第3名工人操作了n台织布机. 5. 已知f(n) 1

35111

(n N*),计算得f(2) ,f(4) 2,f(8) ,f(16) 3,

2223n

7

,由此推测:当n 2时,有 2

6. 观察下图中各正方形图案,每条边上有n(n 2)个圆圈,每个图案中圆圈的总数是Sn,按此规律推出:f(32)

当n 2时,Sn与n的关系式

n 2S 4 n 3S 8 n 4S 12

7.观察下式:1=1,2+3+4=3,3+4+5+6+7=5,4+5+6+7+8+9+10=7, ,则可得出一般结论: . 8.函数f(x)由下表定义:

2

2

2

2

若a0 5,an 1 f(an),n 0,1,2, ,则a2007

9.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是由6颗珠宝构成如图1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是由15颗珠宝构成如图2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四件首饰是由28颗珠宝构成如图3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五件首饰是由45颗珠宝构成如图4所示的正六边形, 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使它构成更大的正六边形,依此推断第6件首饰上应有_______颗珠宝;则前n件首饰所用珠宝总数为_ 颗.(结果用n表示)

图1 图2

图3

10.

那么2003应该在第 行,第 列。

11.如右上图,一个小朋友按如图所示的规则练习数数,1大拇指,2食指,3中指,4无名指,5小指,6无名指,...,一直数到2008时,对应的指头是 (填指头的名称).

12.在数列1,2,2,3,3,3,4,4,4,4, 中,第25项为_____.

13.观察下列的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则第n个图中有 个小正方形. 14.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的若干图案,则按此规律第n

个图案中需用黑色瓷砖___________块.(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5.如图所示,面积为S的平面凸四边形的第i条边的边长记为

ai i 1,2,3,4 ,此四边形内任一点P到第i条边的距离记为

4

a1a2a3a42S

类比以上hi i 1,2,3,4 ,若 k,则. ihi

123

4ki 1

性质,体积

为V的三棱锥的第i个面的面积记为Si i 1,2,3,4 , 此三棱锥内任一点

Q到第i

4

S1S2S3S4

K, 则

iHi ( B ) 个面的距离记为Hi i 1,2,3,4 ,若1234i 1

A.

4V3V2VV B. C. D. 16.设O是KKKK

ABC内一点, ABC三边上的高分别为hA,hB,hC,O到三边的距离依次为la,lb,lc,则

lalblc

hAhhBC

_______,类比到空间,O是四面体ABCD内一点,四顶点到对面的距离分别为hA,hB,hC,hD,O到这四个面的距离依次为la,lb,lc,ld,则有_ __

111

由此类比:三棱锥S ABC ,

h2a2b2

中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棱锥底面ABC上的高为h,

17.在Rt ABC中,两直角边分别为a、设h为斜边上的高,则b,则 .

18、若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对于bn

1

(a1 a2 an),则数列 bn 也是等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n

若数列 cn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对于dn 0,则dn dn 也是等比数列。 19.已知△ABC三边a,b,c的长都是整数,且a≤b≤c,如果b=m(m N*),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个(用m表示).

20.如图的三角形数阵中,满足:(1)第1行的数为1;(2)第n(n≥2)行首尾两数均为n,其余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相加.则第n行(n≥2)中第2个数是________(用n表示).

122343

4774511141156162525166

21.在△ABC中,sinA

sinB sinC

,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

cosB cosC

22.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若用反证法证明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0,cx2+2ax+b=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应假设

23. ABC中,已知3b 2asinB,且cosA cosC,求证: ABC为等边三角形。

24.如图,P 、Pn(xn,yn)(0 y1 y2 yn) 是曲线C:y2 3x(y 0)1(x1,y1)、P2(x2,y2)、上的n个点,点Ai(ai,0)(i 1,2,3 n)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 Ai 1AiPi是正三角形(A0是坐标原点). (1)写出a1、a2、a3;

(2)求出点An(an,0)(n N )的横坐标an关于n的表达式并证明.

推理与证明章节测试题答案

1. an bn ambk akbm(a,b 0,m k n,m,n,k N*) 3. ,3 3. B. 4. A

12

2n 1

(n N*) 2

6. n2 (n 2)2

5.f(2)

n

7.n (n 1) (3n 2) (2n 1)2,n N* 8.4 9.

n(n 1)(4n 1)

n N*

6

10.251,3 12.食指

12.在数列1,2,2,3,3,3,4,4,4,4, 中,第25项为__7____.

n2 3n 213.

2

14. 4n 8

15、B提示:平面面积法类比到空间体积法

16. 1. 提示:平面面积法类比到空间体积法 17..

1111 2 2 22habc

1

n

18

n N*提示:等差数列类比到等比数列,算术平均数bn (a1 a2 an)类比到几何平

均数dn n N* 19.

m(m 1)

2

n2 n 220.

2

21.解: sinA

sinB sinC

,A B C

cosB cosC

sinAcosB sinAcosC sin(A C) sin(B C) sinCcosA sinBcosA (sinC sinB)cosA 0 sinC sinB 0, cosA 0 A 所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22. 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

2

证明:假设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

222

则Δ1=4b-4ac≤0,Δ2=4c-4ab≤0,Δ3=4a-4bc≤0.

222222

相加有a-2ab+b+b-2bc+c+c-2ac+a≤0,

222

(a-b)+(b-c)+(c-a)≤0. 由题意a、b、c互不相等,∴①式不能成立.

∴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

方法总结:反证法步骤—假设结论不成立→推出矛盾→假设不成立. 凡是“至少”、“唯一”或含有否定词的命题适宜用反证法. 23.解: 分析:由3b 23asinB 3sinB 23sinAsinB sinA 由cosA cosC A C A C

2

A ,

233

3

B

所以 ABC为等边三角形

2

24.如图,P1(x1,y1)、P2(x2,y2)、 、Pn(xn,yn)(0 y1 y2 yn) 是曲线C:y 3x(y 0)

上的n个点,点Ai(ai,0)(i 1,2,3 n)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 Ai 1AiPi是正三角形(A0是坐标原点). (1)写出a1、a2、a3;

(2)求出点An(an,0)(n N )的 横坐标an关于n的表达式并证明.

解:(Ⅰ)a1 2,a2 6,a3 12; .6分 (2)依题意,得xn

an 1 ana an 12

,yn 3 n,由此及yn 3 xn得 22

(

an an 123

) (an an 1), 22

2

即(an an 1) 2(an 1 an).

由(Ⅰ)可猜想:an n(n 1),(n N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予以证明: (1)当n 1时,命题显然成立;

(2)假定当n k时命题成立,即有an k(k 1),则当n k 1时,由归纳假设及

(ak 1 ak)2 2(ak ak 1)

得[ak 1 k(k 1)]2 2[k(k 1) ak 1],即

(ak 1)2 2(k2 k 1)ak 1 [k(k 1)] [(k 1)(k 2)] 0,

解之得

ak 1 (k 1)(k 2)(ak 1 k(k 1) ak不合题意,舍去),

即当n k 1时,命题成立.

由(1)、(2)知:命题成立. .10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k51.html

Top